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青贮玉米质量标准

青贮玉米质量标准

一、青贮原理青贮是利用微生物的乳酸发酵作用,达到长期保存青绿多汁饲料的营养特性的一种方法。

青贮过程的实质是将新鲜植物紧实地堆积在不透气的容器中,通过微生物(主要是乳酸菌)的厌氧发酵,使原料中所含的糖分转化为有机酸,主要是乳酸.当乳酸在青贮原料中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能抑制其他微生物的活动,并能阻止原料中的养分被微生物破坏,从而将原料中的养分很好的保存下来.随着青贮发酵时间的延长,乳酸不断积累,乳酸积累的结果使酸度增强,乳酸菌自身亦受抑制而停止活动,发酵结束.青贮发酵完成一般需要17~21天。

由于青贮原料是在密闭并停止微生物活动的条件下储存的,因此可以长期保存,甚至有几十年不变质的纪录。

综上所述青贮是指建立乳酸菌厌氧发酵,产生酸性环境,抑制其它微生物的繁衍,从而达到长期保存饲料的技术。

青贮饲料也就是指将新鲜的青刈饲料作物、牧草、新鲜的全株玉米或收货籽实后的玉米秸等青绿多汁饲料直接或经适当的处理后,切碎、压实、密封于青贮窖、壕或塔内,在厌氧环境下,通过乳酸发酵而成。

二、青贮饲料及加工调制1、青贮饲料的营养特点青贮饲料的营养价值因原料种类的不同而不同,其共同特点是:青贮饲料中富含水分、粗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其中以全株玉米营养价值最高。

适口性好,易于消化。

青贮饲料气味酸香,柔软多汁,非蛋白氮中以酰胺和氨基酸的比例高,大部分的淀粉和糖类分解为乳酸,粗纤维质地变软。

因此易于消化。

2、青贮饲料的种类(1)常规青贮:目前常用于玉米秸青贮和全株玉米青贮。

青贮料可极大限度的保存原料原有的营养价值,适口性好。

全株玉米青贮的营养丰富,粗蛋白为8.4%,碳水化合物为12.7%。

(2)半干青贮:半干青贮又叫低水分青贮,是指青贮原料收割后,经风干含水量降到45%~55%,形成对微生物不利的生理干燥和厌氧环境,同时植物细胞形成高渗透压,使生命活动受限制,发酵过程变慢,在无氧的条件下保持青贮料的方法。

它兼有干草和一般青贮料的优点,干物质含量比一般青贮料多一倍。

半干青贮调制过程中,营养损失减少,是日益被广泛采用的青贮发酵主要类型之一,常用于苜蓿半干青贮。

(3)混合青贮:混合青贮是指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青贮原料进行混合青贮,互相取长补短调制青贮的方法。

这种青贮方法适合于青贮原料干物质含量低(如块根块茎类饲料)与秸秆或糠麸类混合青贮,或者含可发酵糖少的豆科牧草与禾本科牧草混合青贮等。

(4)添加剂青贮:添加剂青贮就是在一般青贮的基础上加入适当添加剂的一种方法。

青贮添加剂可分为3类,第一类发酵促进剂,主要有淀粉和糖类,作用是为细菌提供充足的养分,使发酵正常进行。

如糖蜜、玉米粉、大麦粉、葡萄糖、蔗糖、马铃薯和纤维素酶等;第二类发酵抑制剂,主要包括强酸和盐类,作用是抑制微生物的生长。

如甲酸、乙酸、苯甲酸、柠檬酸、稀盐酸、硫酸、磷酸等;第三类营养型添加剂,主要用于改善青贮饲料的营养价值,对青贮发酵一般不起有益作用,目前应用最广的是尿素,尿素和磷酸脲属于非蛋白氮添加剂,一般在青贮料中添加0.3%~0.5%。

此外还有氨、缩二脲、矿物质等。

(5)拉伸膜青贮:包括两种类型的青贮,圆捆青贮和袋式青贮。

“圆捆/袋式青贮”是指将收割好的新鲜牧草,玉米秸秆、稻草、甘蔗尾叶、地瓜藤、芦苇、苜蓿等各种青绿植物揉碎后,用捆包机高密度压实打捆,然后用青贮饲料拉伸膜包起来,造成一个最佳的发酵环境。

经这样打捆和包裹起来的草捆,处于密封状态,在厌氧条件下,经3~6周,最终完成乳酸型自然发酵的生物化学过程。

发酵后的草料,气味芳香,蛋白质含量和消化率明显提高,适口性好,采食量高,是理想的反刍动物粗饲料。

拉伸膜青贮有以下几个优点:①保存时间长,一般在露天保存3~5年;②制作青贮不受收割天气的影响,使用方便;饲料浪费少,不会受踩踏的损失。

(6)圆捆青贮:圆捆青贮采用圆捆捆草机将草料压实,制成圆柱形草捆,然后采用裹包机,用青贮专用拉伸膜将草捆紧紧裹包起来。

大型圆捆,在含水量约50%时,每捆草重约500kg。

小型圆捆,在含水量约50%时,每捆草重约40kg。

(7)袋式青贮:袋式青贮特别适合玉米秸秆、甘蔗尾叶、芦苇、高粱等。

秸秆经切碎后,采用袋式灌装机将秸秆/牧草高密度地装入塑料拉伸膜制成的专用青贮袋。

秸秆含水量可高达60%~65%。

一个33米长的青贮袋可灌装180000kg秸秆。

每小时克灌装120000~180000kg。

裹包青贮和袋式青贮技术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青贮技术,已在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广泛应用。

北京、上海、安徽、湖南、广东、河南、青海等省市都分别对稻草、玉米秸秆、地瓜藤、芦苇、甘蔗尾叶等进行了裹包青贮实验和应用,测试报告都证实了其效果。

3、青贮技术要点(1)排除空气乳酸菌是厌氧菌,只有在没有空气的条件下才能进行生长繁殖。

如不排除空气,就没有乳酸菌存在的余地,而好气的霉菌、腐败菌会乘机滋生,导致青贮失败。

因此在青贮过程中原料要切短(3cm以下),踩实,密封严。

(2)创造适宜的温度青贮原料在25~35℃时,乳酸菌会大量繁殖,很快便占主导优势,导致其他的一切杂菌都无法活动繁殖,若料温达50℃时,丁酸菌就会生长繁殖,使青贮料出现臭味,以致腐败。

因此要尽量踩实,排除空气外,还要尽可能缩短铡草装料过程,以减少氧化产热。

(3)掌握好水分适于乳酸菌繁殖的含水量为70%左右,过干不易踩实,温度易升高;过湿则酸度大,牲畜不爱吃。

70%的含水量,相当于玉米植株下边有3~5片干叶;如果全株青绿,砍后可以晾半天;青黄叶比例各半,只要设法踏实,不加水同样可获成功。

(4)原料的选择乳酸菌发酵需要一定的糖分,原料含糖多的易贮,如玉米秸、瓜秧、青草等。

含糖少的难贮,如花生秧,大豆秸等。

对于含糖少的原料,可以和含糖多的原料混合贮,也可以添加3%~5%的玉米面或麦麸单贮。

(5)时间的确定利用农作物秸秆青贮,要掌握好时机。

过早会影响粮食生产,过迟会影响青贮品质。

玉米秸秆收贮时间,一看杆实成熟程度,乳熟早,枯熟迟,蜡熟正适时;二看青黄叶比例,黄叶差,青叶好,个占一半就嫌老;一般中熟品种110天就基本成熟,就是说套播玉米在9月10日左右,麦后直播玉米在9月20日左右,就应收割青贮。

(6)装填及封窖装填青贮饲料时要逐层装入,每层15~20cm,装一层踩实一层,边装边踏实,直至装满并超出窖口20~30cm为止。

窖顶用厚塑料布封好,四周用泥土把塑料布压实,防止漏气和雨水流入。

冬季为了保湿,顶部可以适当压些湿土或铺放一些玉米秸。

在取青贮料时要求在垂直切面起窖,长方形窖从背风的一头开窖,小窖可以从顶部开窖。

青贮料一经取用必须连续利用,每天用多少取多少,大型窖取料时,要用青贮剁刀,每次取料从上到下,直切到窖底,一次切齐。

为防止二次发酵,每天取出的料层至少在8cm以上,最好15cm以上,取后用塑料薄膜覆盖压紧。

一旦出现全窖第二次发酵,如青贮料温度上升到45℃以上时,在启封面上喷洒丙酸,并且完全密封青贮窖,制止其继续腐败。

4、青贮的制作(1)青贮设施:青贮设施主要有青贮窖、青贮坑、青贮袋等。

青贮设施应选在地势高、干燥、地质坚实,地下水位低,靠近畜舍的地方。

要求坚固耐用、不透气、不漏水;规范合理,经济适用。

常用水泥青贮池、青贮窖、青贮壕等设施。

窖、池内所有转角一律做成弧形,池底坡度1%,靠取料口一侧设计集水井,排除积水。

窖、池外壁用土加固。

①青贮窖。

我国常见的青贮窖为地下式和半地下式,国外以地上式为主。

地下式适用于地下水位低,气候寒冷,土质坚实的地区,和地下水位保持0.8~1m以上;地下水位高的地方,可建造半地下式青贮窖。

青贮窖井口在低处,以便于夏季排出雨水。

大型牛场的青贮窖一般要求深3m以上,宽4~6m,便于链轨拖拉机压实,长度按牛头数多少而定,一般为20~40m。

要求青贮窖窖壁倾斜、面口大,底后小,呈斗形,倾斜度为每深1m收缩5~7cm。

窖壁光滑,长期利用的窖用砖砌加水泥抹光,如不是永久的青贮窖,应将窖的四周围墙壁夯实,然后在内壁上铺上塑料薄膜,以防水分渗入和空气进入。

为防止雨水或地面水渗入,窖沿高出地面0.5~1m,并以斜坡接地面。

②青贮坑。

适用于小规模养殖户,不便于机械化操作。

青贮坑深度不超过2m,一般为圆形或长方形。

圆型青贮坑开窖时将坑顶泥土全部揭开,坑口不易管理,取用不方便;长方形青贮坑可以从一端一段段取用,取用方便,便于管理,但长方形青贮坑占地面积大。

③青贮袋。

又称为袋式青贮,是目前国内外正推行的一种方法。

具体方法是选用厚度0.2mm以上的塑料膜做成圆筒形,与相应的袋装青贮机配套,装入原料水分适中,抽尽空气,压紧扎口即可。

小型青贮袋能容纳几百千克,大的青贮袋可容纳数百吨的青贮铜料。

我国目前使用的青贮袋长、宽、各1m,高2.5m,可容纳750~1000kg 的玉米青贮。

入袋青贮原料水分以65%~75%为宜。

袋式青贮应注意,如用透明膜时,应避光存放。

如果用干玉米秸秆做袋装青贮,必须将玉米秸秆打碎,结节捣碎,并将水分调好,否则不宜用袋式青贮。

④青贮塔。

青贮塔是用钢筋、砖、水泥等砌成的青贮设施。

一般青贮塔内茎为5~9m,高9~24m,在塔身上每隔1.5~2m设一个窗口便于取料。

青贮塔的青贮质量高,养分损失少,机械化程度高,适用于大型牛场。

(2)青贮原料:凡无毒的新鲜植物均可作青贮,如:带穗玉米、优质禾本科牧草、农作物秸秆等。

青贮原料要有一定的含糖量,一般不应低于1%~1.5%,一般豆科牧草含蛋白质高,单独青贮难成功,而禾本科含碳水化合物高容易成功。

青贮原料要干净,无泥土和其它杂质。

青贮原料含水量一般应在60%-70%。

含水高的红薯秧或牧草应晾晒1d一2d,也可在其中添加少量麸皮或小麦秸。

①青刈带穗玉米。

玉米带穗青贮,即在玉米乳熟后期收割,将茎叶与玉米穗整株切碎进行青贮,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保存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维生素,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良好的适口性,是奶牛的优质饲料。

②玉米秸。

收获果穗后的玉米秸上能保留1/2的绿色叶片,适于青贮。

若部分秸秆发黄,3/4的叶片干枯视为青黄秸,青贮时每100kg需加水5~15kg。

目前已培育出收获果穗后玉米秸全株保持绿色的玉米新品种,很适合做青贮。

③各种青草。

各种禾本科青草所含的水分与糖分均适宜调制青贮饲料。

豆科牧草如苜蓿因含粗蛋白量高,不易单独常规青贮。

禾本科草类在抽穗期,豆科草类在孕蕾及初花期刈割为好。

甘薯蔓、白菜叶、萝卜叶等农副产品,收获期集中,且量大,适宜做青贮。

注意及是调制,避免霜打或晒成半干状态而影响青贮质量。

青贮时与小薯块一起装填更好。

青贮原料要适时收获。

见表1。

(3)半干青贮的制作:半干青贮与一般青贮的主要区别是青贮原料刈割后不立即铡碎,而要在田间晾晒至半干状态。

晴朗的天气一般晾晒24~55h,即可达到45%~55%的含水量,有经验者可凭感官估测,如苜蓿青草当晾晒至叶片蜷缩至筒状、小枝变软不易折断时其水分含量约5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