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热力施工方案

热力施工方案

目录1 工程概况 (1)2 工期安排 (2)3 主材的审定原则: (2)4 施工机具的准备 (2)5 技术准备与人员培训 (2)6 主要项目施工方法 (3)7 强度和严密性试验 (8)8 管道清洗 (9)10 各项保证措施 (9)1 工程概况1.1工程名称:门头沟区龙泉镇高家园地区土地储备项目(1号、3号地块)峪园热力站迁改工程1.2工程地点:门头沟区龙泉镇高家园1.3承建项目本项目建设起点接自峪园热力站,向西北敷设至高家园五街,沿高家园五街南侧向东北敷设至桃园东路东侧,沿桃园东路北沿敷设至成教路北侧,向东敷设接至现有采暖管线。

管线管径DN300~DN400,管线全长264.356m。

1.4主要工作内容分为以下三部分:一、热力站安装工1、热力站工艺系统2、热力站电气及自控系统3、热力站外电源二、热力外线工程1、一次管线2、二次管线3、热力小室三、建筑改造工程1、旧换热站拆除及垃圾清运2、热力站改造3、库房封闭处理4、室外钢梯1.5防腐:保温管道刷两遍防锈漆,不保温管道两遍防锈漆后两遍调和漆。

1.6换热站热力管道需要保温,外设0.5mm镀锌铁板保护层,1.7泵基础设减震垫,进出口加软连接。

1.8所有管材、管件、阀门、设备等材料,必须具有生产合格证,并按国家有关规定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1.9阀门要求:阀门采用焊接阀门,压力等级为一次线2.5MPa。

二次线1.6MPa。

1.10预制件要求:本工程弯头、三通均采用工厂预制。

1.11管道连接方式:管与管、管与阀均采用焊接连接。

2 工期安排2016年6月15开工,2014年8月6完工,日历工期53天。

3 主材的审定原则:3.1严格按照设计图纸的要求订货。

3.2严格按照《采购工作程序》、《合格分供方评定工作程序》、《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工作程序》、《进货检验和试验工作程序》等文件的要求进行采购,并将有关资料报请业主或监理进行审查。

4 施工机具的准备配备工程所需各种机具和车辆为本工程服务,具体详见主要施工机具计划表(见附表1)。

5 技术准备与人员培训5.1提前安排本工程的管理人员熟悉图纸,并对工人进行技术交底、工程内容交底、工艺流程交底。

弄懂有关设备的性能特点和安装要求,使所有的施工人员在进入施工现场前就做到心中有数。

5.2技术部门,应根据本工程的特点,认真组织好图纸会审、会签,同时结合各项工程实际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专项工程施工方案。

并根据方案和有关的施工规范,•组织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和技术培训。

5.3技术负责人和专业工长要认真审看施工图纸,及时准确地做出施工预算,报请物资供应部门进行物资准备。

6 主要项目施工方法6.1热力保温管运输:6.1.1运输前应先选好路线。

用汽车吊装卸,应使用吊装带,禁用钢丝绳。

6.1.2运输的时候要注意热力保温管的保温层,不要损坏。

6.2管道安装:6.2.1管道安装工艺流程:保温管及附件预制加工、验收沟槽定位开挖管道安装、焊缝无损探伤检测支架制作、安装弯头、三通、补偿器安装强度试验、严密性试验管线冲洗、验收6.2.2管道安装:6.2.2.1管道主要采用直埋敷设方式。

6.2.2.2管道安装前必须对管道内进行拉膛清理。

6.2.2.3补偿器安装在检查井内,补偿器预拉伸由制造厂在工厂内完成后运抵现场。

6.2.2.4阀门安装:阀门安装高度设计无要求时,明装阀门距地面300mm。

6.2.2.5管道安装坡度:管道坡度应按设计图纸进行施工,严禁无坡度和倒坡。

6.3管道焊接:6.3.1本工程的管道属于压力管道的范畴,所以在工艺方面,焊接是压力管道施工的关键工序。

6.3.2焊接方法:本工程焊接方法采用手工氩弧焊打底,手工电弧焊填充及盖面的方法进行。

6.3.3焊接材料:根据国标GB/T5117-1995,选用E4303焊条。

焊条烘干温度为150~200℃,烘干时间为1~2小时,在100℃的温度下保温,随用随取。

焊条焊药应无脱落和裂纹。

6.3.3.4焊接前的准备:①焊工必须经培训考核合格,取得上岗资格证。

②管道沟槽施工完毕,并通过设计、甲方、监理等验收合格。

③保温管进场材料报验完毕,材质规格、数量符合图纸要求。

④管道安装组对前,对管口内外20-30mm范围的铁锈、毛刺、油污、水、氧化皮等必须清除干净,并保持干燥,防止焊缝内产生气体和夹带杂质。

并检查管道有无裂纹,夹层等缺陷,达到要求方可组对。

⑤采用角向砂轮,对管口进行坡口处理,坡口角度为30-35°,刃厚1-1.5mm。

⑥焊条严格按照焊条说明书进行烘干,预备好足够的烘干焊条,烘干温度150-200℃,焊条存放在恒温箱中,随用随取,焊接时用保温筒盛装焊条,未烘干的焊条严禁施焊,焊条重复烘干次数不超过两次。

⑦在焊件表面不得进行引弧和试验电流。

收弧时将弧坑填满,多层焊的层间接头应错开。

点固焊采用的焊接材料和工艺要求,与正式焊接相同。

点固应用连接板固定。

6.3.3.5焊接技术要求:本工程热力管线工作管主要规格为DN400~DN125,焊接的材质为20#钢和Q235B。

所使用的手弧焊条为低碳钢焊条E4303。

为了保证其焊道的根部质量采用手工钨极氩弧焊打底,所采用的焊丝为专用打底焊丝CHG-56。

DN400-DN125管子对接焊缝和管与阀、管与三通、弯头焊缝需进行100%射线探伤检测。

认真按计图纸的技术要求及焊接工艺所提出的规范参数进行焊接以保证其焊接接头质量的可靠性。

管道对口焊接时,采用“V”型口对接,焊缝接口间隙0~2mm。

用气割加工管道坡口时,必须除去坡口表面的氧化物,并将影响焊接质量的凹凸不平处打磨平整。

参加焊接的焊工应在考试合格证有效期内担任焊接工作,严禁无证焊工上岗施焊。

正式施焊前,应对每个焊工试件进行射线探伤检测,合格后方可上岗。

施焊前,焊工应严格检查焊接部位的组装和表面清理的质量,尤其是对坡口的角度、间隙进行测量,防止有误影响焊接质量。

定位焊应与最终焊缝的质量要求相同,如有气孔或裂纹,必须清除干净后重焊,并保证点固焊缝的长度及其强度;定位焊接的点焊长度控制在15~30mm,点焊点数不少于4点。

保温管或管件对接焊缝组对时,内壁应齐平,内壁错位不应大于1mm。

管道焊口不得强行组对,应使用合理的管线组对胎具。

手工钨极氩弧焊采用铈钨极棒,氩气的纯度不应低于99.96%。

电焊焊接有坡口的钢管及管件时,焊接层数不得少于两层。

焊接作业环境,注意设有防风措施,风速应小于2m/s,保证其适当温度及湿度,并对作业区防火安全设有相应的防范措施。

(详见现场安全技术交底)严禁在坡口之外的母材表面引弧和试验电流,并应防止电流擦伤。

多层焊每层焊完之后应清理熔渣、飞溅物等,并进行外观检查,发现缺陷必须铲除、重焊。

焊缝出现缺陷,应查明产生的原因,制定出返修工艺,焊缝同一部位的返修次数不宜超过两次。

焊接材料应有厂家质量证明书,使用前严格按要求进行烘干,现场应设烘干室,碱性焊条使用保温筒,随取随用。

在零度以下气温中焊接应有防风防雪措施,应在焊口两侧5cm范围内对焊件进行预热。

严格执行焊接工艺说明书要求的具体规范参数,并严格做好焊接工艺参数的记录。

在焊缝附近明显处,应有焊工钢印代号标志。

6.3.3.6焊接①打底:氩弧打底必须先用试板试焊,检查氩气是否含有杂质。

氩弧施焊时应将焊接操作坑处的管沟用板围挡。

以防刮风影响焊缝质量。

底部焊缝焊条接头位置可用角磨机打磨,严禁焊缝底部焊肉下塌,顶部内陷。

②中层施焊:氩弧焊打底完毕后,清除熔渣,飞溅物,并进行外观检查,发现隐患必须磨透清除后重焊,焊缝与母材交接处一定清理干净。

焊缝接头应与底层焊缝接头错开不小于10mm。

严禁在焊缝的焊接层表面引弧。

该层焊接完毕,将熔渣、飞溅物清除后进行检查,发现隐患必须铲除后重焊。

③盖面:焊接时每根焊条起弧、收弧位置必须与中层焊缝接头错开,严禁在中层焊缝表面引弧,该盖面层焊缝应表面完整,与管道圆滑过渡,焊缝宽度为盖过坡口两侧约2mm,焊缝加强高度为1.5-2.5 mm,焊缝表面不得出现裂纹、气孔、夹渣、熔合性飞溅等。

不得出现大于0.5mm深度,且总长不大于该焊缝总长的10%,焊接完毕,清理熔渣后,用钢丝刷清理表面,并加以覆盖,以免在保温、防腐前出现锈蚀。

④介于交流焊机电流的不稳定性,各层施焊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和各操作人员的特性对焊接电流做以调整,以确保焊接质量,视特殊情况中层可多道焊接。

6.4无损探伤检测6.4.1无损探伤单位及探伤操作人员在进行探伤工作前,应出具相关资格证书。

6.4.2对焊接管道焊缝进行100%的无损射线探伤(RT)检测。

检验中,若发现有缺陷部位,要定位修补,但同一位置修补次数不得超出两次。

7 强度和严密性试验7.1强度和严密性试压方式为水压试验,试压时环境温度不宜低于5℃。

7.1.1试压之前,须对全系统或试压管段的最高处排气阀、最低处的泄水阀进行检查。

7.1.2根据管道进水口的位置和水源距离,设置打压泵,接通上水管道,安装好压力表,监视系统的压力下降。

7.1.3检查全系统的管道阀门关闭状况,观察其是否满足系统试验的要求。

7.1.4水灌进入管道,打开排气阀,当排气阀出水时关闭,间隔一段时间后再打开排气阀,依次顺序关启数次,直至管内空气放完方可加压。

加压至试验压力,本工程管道强度试验压力为 2.4MPa,稳压10分钟,检查焊缝质量,无渗漏,无降压为合格;严密性试验压力为 2.0MPa,升压至试验压力并趋于稳定后,管道焊缝、附件及设备无渗漏,稳压在60分钟内,降压不大于0.05Mpa为合格。

7.15试压前,应对固定支架强度进行校核,对管道采取临时支护措施,对补偿器及固定支架进行加固处理,否则,不得进行水压试验。

7.1.6试压合格后,填写试压试验记录。

8 管道清洗管道清洗条件:8.1管道已通过水压试验,验收合格;8.2支架等已加固处理。

9 各项保证措施9.1安装质量保证措施9.1.1坚决执行设备及原材料检验制度,坚持施工中进行质量检验和评定,确保工程以优质质量竣工。

9.1.2做好工程质量的分级管理,严格按照施工图纸安装,按照各项有关标准施工,杜绝各种通病。

9.1.3对于进入现场的材料和设备应有材质证明和产品合格证书,坚持不合格产品不安装的原则。

9.1.4施工验收的质量检查及评定,按分项、分部、单位工程进行检查评定,填写质量评定表及评等级。

坚持自检、互检、预检原则,坚持上道工序不合格绝不进行下道工序的原则。

9.2主要材料质量保证措施9.2.1工程上使用的各种钢材、焊条、焊丝、保温材料等均应有出厂合格证明,并应在监理见证下取样送检复试,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9.2.2坚持每批进场材料均需进行验收的质量把关制度。

9.3安全施工技术措施9.3.1安全方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9.3.2安全目标:杜绝重伤、死亡事故的发生,火灾事故为零,轻伤率控制在最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