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德国职业教育

德国职业教育


入学 双元制职业教育 双元制职业教 条件 后2年以上职业 育后3年以上职
实践 业实践
法律 各州文教部长关 联邦职业教育 依据 于专科学校的协 法
议;各州学校法
办学 国立或私立专科 工商行业协会 所属技师学校 主体 学校 工作 工艺技术、生产 生产监督、安 全检查、职业 岗位 准备、材料检
验、销售服务 培训
生源
有专业限制 Diplom 学 士 国际
学位
国家考试 德国 Magister
姜大源,2009
硕 士
博 士
实习学期 (1-2学期)
专科大学 4年(7-9学期)
学制
管理专科大学 3年(在职培养)
“3+2”大学
专科高中
专科大学(应用型)
生源
有专业限制 (专科大学、管理专科大学等249所) 学 士
学位
Diplom (FH) 德国 硕 士
姜大源,2009
发动机
认可多形式职业教育 认可全日制职业教育
确认联邦职教所地位 确认职前职后统一要求 确认行业协会考试改革
重视多元化 扩展职业教育新空间
促进透明化 公布职业教育新措施
这算国外培训时间 促进普职沟通渠道 支持附加资格传授
允许学校主导培训联合体 允许学校差异学制和目标
联邦职业教育法
2005.4.1
德 国 教 育 体 系
双元制职业教育 职业学校与培训企业
第二阶段II级(16-19岁) 职业提 职业 专科 完全中学(高中3年): 高学校 专科 高中 技术完全中学、职业完全中学 学校 第二阶段I级(10-16岁) 实科中学 (6年) 定 向 阶 完全中学 (初中6年) 段 (2年) 总和中学 (初中6年)
姜大源,2009
联邦与各州 共同结果 备忘录 1972.5.30
• • • • • • • •
改革阶段(1987-) 高新技术发展:企业学校平等—现代职业教育-结构性改革
扩建阶段(1970-1987) 专业技术发展:企业学校合作—职业教育条例、职业性原则
完善阶段(1920-1970) 大工业发展:企业学校互补—学校名称、教学计划-立法程序
建立阶段(1870-1920) 工业革命出现:企业培训补充—星期日学校-进修学校
联邦与州 教育规划和 研究促进 委员会
联邦职业教育研究所
咨询与协调 层面
科学审议会 研究联合会
雇主 协会
工会
州层面
州政府(首先是州教育部) 州议会
行业协会 (工商行会 手工业行会等)
县层面
县、区
机构层面
高等 学校
普通 学校
国民大学 继续教育
全日制 职业学校
部分时间制 职业学校
企业职业教育
双元制职业教育系统 姜大源,2009
第10年级 特殊 主体中学 学校 (5年)
第一 阶段(6—10岁) 特殊 学校 特 殊 幼儿园 小 学(4年) 初级阶段(3—6岁) 幼 儿 园
姜大源,2009
国际层面 国家层面 联邦层面
国际组织(首先是欧盟)
决定因素 影响因素
联邦政府(首先是联邦教研部) 联邦议院
大学校长联席会议
联邦参议院
各州文教 部长 联席会议
职业学校
姜大源,2009
中心司
领导与策略司
研究机构与 科学审议司
欧洲与国际 合作司
联邦教育与研究部
职业教育与 教育改革司
高校与继续教育 改革司 信息与通讯、 新技术司
研究、交通与 空间技术司 健康、生物与 可持续发展司
姜大源,2009
校外职业教育 与继续教育及其 基本和协调任务 高等学校 基本问题调节 教育计划与研究促进 (与各州合作)
高等学校 (包括校医院) 扩建与新建 (与各州合作)
职业教育法律 及经费问题 (与各州合作)
英才(中学、 职业学校、高校)与 科学后备力量促进
国际教育交流 (职业学校、高等学校、 继续教育、实训教师 科学家)
姜大源,2009
协商证书与学历 的一致或比较
确保基教、职教 与高教的质量
成立于1948年
促进教育、科学与 文化机构的合作
德国职业教育发展轨迹 萌芽阶段(16-18世纪) 手工业发达:企业独立培训—学徒-伙计-师傅
姜大源,2009
职业产生、劳动分工与技术发展的关系
职业名称 摄影师 火车司机 电动机建造工 电机绕线工 强电装配工 电气装配工 通信装配工 汽车机械工 汽车电气工
钢筋水泥建造工
技术发明 1840 1828 1867 1867 1867 1867 1877 1894 1894 1902 1908 1921 1936 1951
格式化战略
人性化、教学化 正规化、标准化
姜大源,2009
德国职业教育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编年史
• • • • • • • • • 16-18世纪资本主义经济社会产生,商业领域里手工 业与转手贸易 18世纪手工业衰落 1731年帝国工商条例(国家检查手工业企业) 1750年前后启蒙运动:自由主义与工业化奠定基础 1760年前后英国工业革命前夜 1784年德国第一台纺纱机出现,康德称为“启蒙” 1789年法国革命 1806年普鲁士国家崩溃并进入资本主义改革时期 1810-1811年普鲁士工商业自由化:作为生产主要形 式的手工业(同业公会)宪法结束,经济自由化开 始 1815-1848年三月革命:德国资产阶级为统一与自由 斗争 1834年德国关税同盟:德国工业化大发展,工业革 命开始 1869年北德联盟工商条例(1871年起为帝国条例) 资格证明取消 1875年社会民主党建立 1878-1890年社会主义者法 1890年前后手工业运动 1897年工商条例的“手工业保护”颁布:手工行业协 会建立及学徒和“师傅”考试引入 “小”资格证书:通过“师傅考试”的学徒教育 • • • • • • • • • • • • • • • • • • • • 1619年前后黑森州的达姆斯达特和萨克森州的歌塔 (Gohta)于1642年以及普鲁士于1717年建立初级学 校义务教育制度 1650年前后德意志各国教会星期日学校出现 18世纪:手工业学徒制衰落 1747年黑克尔(Hecker)在柏林建立数学与经济实 科学校 1768年汉堡建立商业学院(校长:彼施 Buesch) 1770年前后启蒙教育学:工业社会职业教育 (Industriositaet)开始 1774年巴瑟多夫(Basedow)博爱主义(德绍) 1785年瑟克斯特罗(Sextro):“通过教育青年走向工 业” 1790年前后一些城市建立工商学校,巴黎建立多科 技术学校(E’cole Polytechnique) 1800年前后教育理想主义(唯心主义-Bildungsidealismus):反对启蒙教育学 1810年柏林建立大学 1825年前后在巴登符腾堡州建立星期日工商学校 1833年巴伐利亚州建立多级技术学校 1834年前后卡尔斯鲁厄在多科技术学校开始工商学 校教师培训 1863年前后普鲁士工商进修学校建立 1873年前后一些国家建立进修义务教育制度,出现 “普通“进修学校热潮 1878-1939年企业-学校劳动培训制度建立 1890年前后工业企业培训开始(教学车间) 1899年第4次进修学校大会召开:进修学校改名为 “职业学校” 1900年凯兴斯坦纳:在慕尼黑建立基于职业领域组 织的进修学校 姜大源,2009
1.5--2年 200--1600学时
手工业技师
1.5--2年 900--1600学时 双元制职业教 育后3年以上职 业实践 联邦职业教育 法;手工业条 例 守业行业协会 所属技师学校
商务师
400--600学时 双元制职业教 育后3年以上 职业实践 联邦职业教育 法
手工业企业主
夜校5学期 500学时 已具备技师称号 或具备相应上午 知识 联邦职业教育 法;手工业条例
1976年 青年劳动 保护法
1969年 劳动促进法
1965年 手工业条例 基本法 1969年
德国职业教育 三大法律 (联邦政府职权)
1972年 企业宪法
1981年
联邦职业教育法
(规范企业职业教育, 涉及教育合同、职教规章 职教管理)
联邦职业教育促进法
(促进职业教育发展, 涉及职业教育规划、统计与 联邦职教所地位)
姜大源,2009
高等教育
(大学、专科大学、职业学院)
职业教育
(双元制 全日制)
继续教育
(职业 普通)
基础教育
(初级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
姜大源,2009
继续教育 第四阶段 专科学校 --技术员学校 --师傅学校) 夜校完全中学 --补习学校 --大学预科 第三阶段 大学((5年,技术、工业、医科、师范、 艺术、体育、总和大学) 专科大学(4年,技术学院、管理大学) 职业学院(3年)
姜大源,2009
体系
姜大源,2009
教育职能分配 教育立法依据 1、在基本法未赋予联邦立法的领域,各州具有立法权 2、联邦与各州职权的界定应根据基本法中关于立法的 独享权及竞争权的原则进行
联邦政府:教育事业总规章权利 联邦职业教育法;德国高等教育框架法 联邦与州教育规划及研究促进委员会
州政府: 州文化主权 州教育法 联邦德国各州文教部长联席会议常设委员会 德国大学校长联席会议
职业产生 1860 1840 1880 1885 1890 1890 1890 1900 1910 1910 1910 1925 1950 1955
时间间隔 20 12 13 18 23 23 13 6 16 8 2 4 14 4
姜大源,2009
飞机驾驶员 无线电机械工 电视机械工 程序员
现状概述
德国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立交桥

(夜校) 完全中学 实科中学


场 高中后分流 就业:升学 72:28 高校 专大:综合 高中后分流 1: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