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物质性质的探究》参考教案2

《物质性质的探究》参考教案2

1.4 物质性质的探究
教学目的
通过铜片加热变黑的主题探究,让学生初步感受到科学探究
既是我们的学习方法,同时也是我们的学习内容。

教学重点
金属铜化学性质的探究
教学难点
金属铜化学性质的探究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用具
铜片
试管、橡皮塞、酒精灯、坩埚钳、火柴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什么是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它们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引入新課]镁、汽油等在氧气中都能燃烧,这种性质必须在化学变化过程中才能表现出来。

[板书]物质在化学变化中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要通过化学实验去观察和确定)
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性、碱性……
不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物质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可直接观
察或用物理方法去测定)
如:颜色、状态、气味或味道、熔点、沸点、密度、硬度、挥发性、
延展性、导电性、导热性……
[讨论交流]课本21页
[板书]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区别:是否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
[探究活动]金属铜化学性质的探究
观察与问题
【实验1-10】将一小块光亮的铜片,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片刻,铜
片的颜色有什么变化?为什么?
假设与预测
1.预测:(1)如果铜片上附着的黑色物质是烟灰,则很容易抹去;
(2)如果把铜片加热,而火焰没有与铜片接触,则金属将
不会变黑。

2.假设:铜片变黑是因为它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化学反应。

预测2 若把铜片放在没有空气或没有氧气的试管里加热,
铜片的颜色将不变。

实验与事实
【实验1-11】验证假设与预测1-(1)的实验:用洁净干布擦一擦已
冷却的铜片黑色部分。

现象:黑色不能被擦掉
结论:预测1-(1)错误
【实验1-12】验证假设与预测1-(2)的实验:铜片在敞口试管中加
热(火焰不与铜片接触)
现象:铜片变黑
结论:预测1-(2)错误
【实验1-13】验证假设与预测2的实验:用酒精灯对着放在有塞试
管内的铜片左端加热,变黑后逐渐向右移动,直至铜片不再变黑。


时,将火焰移至铜片最右端继续加热一段时间。

现象:铜片左端变黑,右端不变黑。

结论:预测2正确。

解释与结论
阅读课本23页“解释与结论”
表达与交流
加热
铜+ 氧气氧化铜
Cu O2CuO
拓展与迁移
进行另一个验证预测2的实验:用真空泵(也可用其他抽气装置,
如吸尘器或大号注射器)抽去装有铜片的试管内的空气,然后加热,
观察铜片有什么变化。

随后,趁热打开试管的胶塞,你估计试管内
铜片的红色部分会有什么变化?说明理由。

[阅读]课本24页“长话短说”。

总结:观察与问题—→假设与预测→实验与事实→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