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制营养液大全
无土栽培的类型和方法很多,以致很难加以详细的分类,目前只能按照其固定桶系的方法,大至分为无基质栽培和基质栽培两大类。
(一)无基质栽培无基质栽培的特点是,栽培作物没有固定根系的基质,根系直接与营养液接触。
无基质栽培又分为水培和雾培两种。
1.水培凡营养液直接与植物根系接触,不用基质固定根系的栽培方法就叫作水培。
水培营养液的深度不一,但都必须不断流动,循环供应,以解决营养液中气体供应的问题。
就水培的方法而论,种类很多,其中营养液膜(也称NTN法)的应用比较普遍,这种上方法是用0.5厘米左右的浅水营养液流过植物根系,流动的营养液很薄,象一层水膜,因此称为营养液膜技术。
NTN方法使供气条件大为改善,当前许多国家已应用于生产,并发展很快。
以往传统采用的盛有营养液的盆钵种植作物,其根系可伸展到营养液的深部,故称为深水流法。
2.雾培也称为气培,其特点是将营养液用喷雾直接喷到作物的根系上。
此方法使营养液与空气都能充足供应,调了水气矛盾,根系是穿过聚丙乙烯泡沫塑料板伸向容器内部,在根系下方安装自动定时喷雾装置,每隔2-3钟,喷液几钞钟,营养液可循环使用。
这一方法虽然同时解决了根系吸收氧气和养份的总是,但它对喷雾质量要求很严格,设备工艺要求很高。
此外,根系温度气温影响很大,一般需要控温设备。
这使它在生产上的应用到了限制。
(二)基质培养基质培养的特点是,栽培作物的根系有基质固定。
根系在基质中吸收氧气和营养液的栽培方法就叫做基质培养,基质培养的类型和方法很多,根据基质的性质不同可分为有机基质和无机基质两类。
基质栽培在大多数情况政,水、肥、气三者协调,供应充分,设备投资较低,便于就地取材,生产性能优良而稳定,缺点是基质需要战用的部分资金,其体积较大,填充、消毒利用时,费工较多。
无土栽培的核心是用营养液代替土壤,因此称为营养液栽培更能反映其实质。
无土栽培的理解,始终不能忽视使用营养液这一核心内容。
备各种基质只能是使用营养液更发好的被作物吸收以及解决根系的固定问题,调节供氧、吸收和供给水份等问题。
第二节无土栽培与植物生长
一、植物正常生长的基本条件
任何植物的生长过程都离不开环境,否则就不能正常生长,植物正常生长的重要环境因素是光照、水份、空气、温度、养份和对根的机械支持条件。
在这些因素中,营养条件是极其重要的,植物营养直接关系到植株个体生长发育的好坏,而且家作物高产稳产也是建立在良好营养条件基础上的,植物所必须的营养元素一部分来自大气和水,另一部分则来自于土壤,对作物来说,仅靠土壤中所含的有效养分往往不能满足它各个生育阶段的需要嵝了获得高产。
通常需要进行追肥。
问题是各个地块土壤中养分供应状况相差悬殊,而且影响封供给营养的因素是复杂的,常使农业生产者很难准确地控制养分供应情况,因而导致作物不能正常获得高产。
无土栽培摆脱了天然土壤的营养供应条件,能人工控制营养液的供应,随时可进行调节,以满足作物各生育期对营养液的需要,既可获得高产,又能使矿物质养分利到最经济的利用。
二、无土栽培代替土壤各项功能的可能性
要使无土栽培真正能够代替土壤,那它必须具备原来由土壤提供的、使作物能正常生长发育的全部功能,自从水培法问世以来,证明人类能够做到用自己创造的条件去取代土壤,以满足作物的生长需要。
(一)锚定植物和使根系自于黑暗状态
(二)供应关於发及稳定酸碱反应的功能
(三)供给作物根系吸收所需的水分和氧气
(四)维持适当的温度
三、营养液配方设计及选择
营养液是土栽培的核心,必须认真地了解和掌握有关营养液的知识。
主要对营养液配方的选择、配制的技术和营养液管理等。
有人认为,从书本上抄来一个他人正在使用而行之有交接效的配方就行了,其实这是很危险. 由于无土栽培设施的不同,生产条件的差异都会导致失败。
要真正筛选出一好的配方,是需要通过自己的实践和探索。
因此必须从理论和实践中认识营养液的组成及其变化规律。
只有这样者能在复杂的生产实践中灵活又正确地使用营养液,以取利良好的效果。
(一)组成营养液配方的原则组成一个营养液配方,必须考虑以下几个原则问题。
1.营养液中必须含有植物生长所必须的16种元素,其中由于碳、氢、氧可来自于大气,所以营养液配方都以其余13种营养元素组成。
植物所必须的16种元素中,氮、磷、钾、钙、镁、硫6种营养元素,植物需要量大;铁、锰、铜、锌、钼、和氯七种,植物量很小。
由于植物各类不同,其各生育阶段对养分的要求也不相司,因此很难确定植物对营养元素的绝对需要量。
然而,根据对植物干物质是营养元素的分析,可基本上了解到植物对各种营养元素的相对需求。
这对研究无土栽培营养液配方具有重要的意义。
植物可利用的必须营养元素形态及体内含量范围
(1)对营养液进行化验了解溶液中NO3-N的含量,然后按比例推算出其它养分元素的消耗量,并别以补充。
(2)以减少的水量来推算。
这需要各种作物在无土栽培过程中,水份消耗量和养分消耗量之间的关系,根据实际水分养活量来推算出养分的补充量,并别以调整。
例如黄瓜吸收硝态氮与水分的比例是70:100左右,而总液量是10000L,现在被消耗了5000L,根据推算需添加3500L营养液(5000*0.7),添加后总液量中需加水1500L。
(3)根据电导仪测定的EC值推算出母液补充量
3.营养液酸碱度的管理营养液的PH值常发生变化。
其变化的方向与营养液配方中所用的盐类种类有着密切的关系,如用硝酸钙、硫酸钾等时,多呈生理酸性反应,因此要尽量使几种不同的盐类。
当营养液PH值升高时,可用硫酸或硝酸中和,这两种酸应交替使用,防止酸化或N营养过多。
加入酸时,不能一次加得过多,要边加边搅拌。
当营养液的PH值下降是,要用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进行中和,NA离子不是营养元素,会使溶液的盐份浓度升高。
K离子则要好得多,但价格较贵。
应灵活选用。
3.营养液的管理营养液的温度直接影响作物对营养元素的吸收,一般讲,夏季的温度不超过28度,冬季不低于18度。
4.营养液加氧措施在无土栽培中加氧有两个方法,一是靠存于营养液中的氧,二是靠植物体内的输导组织从地上部分向根系输氧。
但不是所有植物都有输导组织,所以补充氧显得很重要。
增氧的方法一是使营养液流动或用压缩空气向营养液中增氧。
5.营养液的更换循环使用营养液,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就需要配制新的营养液,决定是否更换可通过化学测定,当电解率居高不降,而氮、磷、钾含量又很低时,即可进行更换。
在没有仪器时可根据使用时间的长短来经验更换。
一般来说,用软水配制的营养液大约三个月更换一次,生长期较长作物可在中期更换一次,生长期短的作物可两到三茬一次,不必每收获一茬都更换营养液。
如果用硬水配制的营养液,常需进行酸碱中和的,则需每月更换一次,如水的硬度很高,更换的时间则要求更短。
当发现营养液中有污染或出现藻类时,则要尽快全部了更换。
第三节栽培基质
一、基质的作用
无土栽培的生产中,栽培基质的使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在有基质营养液栽培中它是一个不可缺少的基础物质,即使是在无基质的水培中,至少在育苗阶段或定植时也要用少量的栽培基质来支撑作物。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基质的研究日益增多,由于生产上工厂化育苗技术的推广,开发出具有良好性能的新型基质,如岩棉,在西欧和北美出现了以各种基质栽培取代利用溶液循环的营养液栽培,因为,基质栽培具有性能稳定、设备简单,投资较少,管理比较容易等特点。
基质的主要作用可归纳为:
(一)支持锚定作物
(二)吸持水份
(三)调节水份和空气两者间的关系
此外,一些栽培基质有物理化学的吸附功能。
因而具有缓冲能力。
缓冲作用可使根系的生产环境比较稳定。
当外来物质或根系自身代谢过程产生的有害物质过多时,由于栽培基质具有的缓冲力使之减轻。
二、基质的种。
类及常见基质的理化性质
1.基质的分类用于无土栽培的基质很多。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型的栽培基质还在不断的被发现,因此只能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分类。
2.常用基质的理化性质
(1)砂
(2)石砾
(3)岩棉岩棉是一种吸水能力强的棉状矿物制品,1968年发明于丹麦,1970年用于无土栽培,现在荷兰无土栽培种植蔬菜,80%是利用岩棉做基质的。
英国、比利时等西方发达国家也在大力发展岩棉栽培。
现在,它不仅在蔬菜、花卉、栽培上广泛使用岩,而且在组织培养、试管育苗的繁殖上也有用岩棉的。
岩棉的化学成份以60%的辉绿石,20%的石灰石和20%的焦炭为原料,混合后在1500-2000度高温炉中溶化,然后将溶融物质喷成直径为0.05MM的细丝,加上粘合剂压成板而制作,在栽培中不会引起变形。
岩棉对人体无害,在酸性和中性环境下稳定,在强碱性条件下会被溶解。
(4)蛭石一种由云母片烧至850度膨胀而成。
(5)珍珠岩
(6)膨胀陶粒
(7)泡沫塑料
(8)泥炭泥炭是人们认为最好的基质材料,它与其它基质混合使用,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