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数练习题(一)填空题1.某百货公司2001年与2000年相比,各种商品零售总额上涨了25%,零售量上涨了10%,则零售价格增长了(13.64% )。
2.编制数量指标指数时,通常要以(基期的质量指标)为同度量因素;而编制质量指标指数时,通常要以(报告期的数量指标)为同度量因素。
3.统计指数按其反映的内容不同可分为(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
4.只有当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的权数为(p 0q 0)时,才与拉氏指数等价。
5.只有当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的权数为(p 1q 1)时,才与派氏指数等价。
6.物价上涨后,同样多的人民币只能购买原有商品的80%,则物价上涨了( 6.25%)。
7.可变构成指数既受(各组变量值)变动的影响,也受(总体单位数结构)的影响。
8.在综合指数体系中,为使总量指数等于因素指数的乘积,两个因素指数中通常一个为(数量指标)指数,另一个为(质量指标)指数。
9.综合指数的特点表现为(先综合,后对比)、(固定同度量因素)和(保持分子与分母的一致性)。
(二)单项选择题1. 根据指数包括的范围不同可分为( A ) A.个体指数和总指数 B.简单指数和加权指数 C.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 D.动态指数和静态指数2.设p 表示商品价格,q 表示商品的销售量,则1101p q p q∑∑说明了( B )A. 在基期销售量条件下,价格综合变动的程度B. 在报告期销售量条件下,价格综合变动的程度C. 在基期价格水平下,销售量综合变动的程度D. 在报告期价格水平下,销售量综合变动的程度3.作为综合指数变形使用的平均指数,下列哪项可以作为加权调和平均指数的权数(B ) A.p 0q 0 B.p 1q 1 C.p 0q 1 D.p 1q 04.根据指数所表现的数量特征不同,指数可分为( A )A.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B.拉氏指数和派氏指数C.环比指数和定基指数D.时间指数、空间指数和计划完成指数 5.下列指数中属于可变构成指数的是( A )11001.:x f x f A f f∑∑∑∑ 10011.:x f x f B f f∑∑∑∑ 110111.:x f x f C f f∑∑∑∑ 01001.:x f x f D f f∑∑∑∑6.某种产品报告期与基期比较产量增长26%,单位成本下降32%,则生产费用支出总额为基期的( B )A.166.32%B.85.68%C.185%D.54%7.若销售量增加,销售额持平,则物价指数( A ) A.降低 B.增长 C.不变 D.趋势无法确定8.某商店本年同上年比较,商品销售额没有变化,而各种商品价格上涨了7%,则商品销售量增(或减)的百分比为( A )A.-6.54%B.-3%C.+6.00%D.+14.29%9.当平均工资指数下降1.72%,各组工资水平指数提高9.62%时,工人结构指数为( D )。
A 、增长11.54%B 、增长18.11%C 、下降11.34%D 、下降10.34% 10.同度量因素的使用时期必须是( C )。
A 、报告期B 、基期C 、同一时期D 、计划期 11.在使用基期价格为同度量因素计算商品销售量时,( A )。
A 、消除了价格变动的影响B 、包含了价格变动的影响C 、包含了价格与销售量共同变动的影响D 、消除了价格与销售量共同变动的影响 12.某百货公司2001年与2000年相比商品零售价格平均下降6%,商品零售量平均增长6%,则商品零售额( B )。
A 、保持不变B 、平均下降0.36%C 、平均下降0%D 、平均下降0.9964% 13.报告期价值总量为权数的加权平均数指数在计算形式上采取( B )。
A 、算术平均数形式B 、调和平均数形式C 、综合指数形式D 、几何平均形式 14.指出下列指数中( A )为拉氏物量指数。
A 、∑∑010qp q p B 、∑∑0111qp q p C 、∑∑001qp q p D 、∑∑1011qp q p15.指出下列指数中( D )为派氏价格指数。
A.∑∑010qp q p B 、∑∑0111qp q p C 、∑∑001qp q p D 、∑∑1011qp q p16.某地区2001年增加值比2000年增加值提高8%,这是( B )。
A 、狭义指数B 、广义指数C 、总指数D 、综合指数17.只有以( D )作动态比较才能分解出固定构成指数和结构影响指数。
A 、简单算术平均数B 、加权几何平均数C 、加权调和平均数D 、加权算术平均数18.若某企业报告期生产费用为1000万元,比上期增长18%,扣除产量因素,单位产品成本比基期下降了5%,则产量比基期上涨( A )。
A 、24.2%B 、23%C 、13%D 、9% (三)多项选择题1.报告期数值和基期数值之比可称为( ABD )A.动态相对指标B.发展速度C.增长速度D.统计指数E.比例相对数 2.派氏的综合指数公式是( AC )∑∑∑∑∑10110001111...qp q p C p q pq B pq p q A ∑∑∑∑0011011..qp q p E pq p q D3.设P 为价格,q 为销售量,则总指数001p q pq ∑的意义是( AD )A.综合反映多种商品的销售量的变动程度B.综合反映商品价格和销售量的变动程度C.综合反映商品销售额的变动程度D.反映商品销售量变动对销售额变动的影响程度E.综合反映多种商品价格的变动程度 4. 设P 为价格,q 为销售量,则∑∑-1011q p q p 的意义是( CD )A.综合反映价格变动和销售量变动的绝对额B.综合反映销售额变动的绝对额C.综合反映多种商品价格变动而增减的销售额D.综合反映由于价格变动而使消费者增减的货币支出额E.综合反映多种商品销售量变动的绝对额5.指数体系中,指数之间的数量关系( AB ) A.表现为总量指数等于它的因素指数之积B.不仅表现为总量指数与因素指数之积的对等关系C.表现为总量指数等于它的因素指数之和D.表现为总量指数等于它的因素指数的代数和E.表现为总量指数等于它的因素指数之差 6.某工业局所属企业报告期生产费用总额为50万元,比基期多8万元,单位成本报告期比基期上升7%,于是( ABCDE )A.生产费用总额指数为119.05%B.成本总指数为107%C.产品产量总指数为111.26%D.由于产量变动而增加的生产费用额为4.73万元E.由于单位成本变动而增加的生产费用额为3.27万元7.在由两个因素构成的加权综合指数体系中,为使总量指数等于各因素指数的乘积,两个因素指数( CE )。
A 、必须都是数量指数B 、必须都是质量指数C 、数量指数和质量指数各为一个D 、的权数必须是同一时期E 、的权数必须是不同时期 8.在指数体系中,总指数与各因素指数之间的关系是( CD )。
A 、 总指数等于各因素指数之和B 、总指数等于各因素指数之商C 、总指数等于各因素指数之积D 、总量的变动差额等于各因素变动差额之和E 、总量的变动差额等于各因素变动差额之积9.某商业企业2001年与2000年相比,各种商品价格总指数为110%,这说明( AD )。
A 、商品零售价格平均上涨了10%B 、商品零售额平均上涨了10%C 、商品零售量平均上涨了10%D 、由于价格提高使商品销售额上涨了10%E 、由于价格提高使商品销售额下降了10%10.使用报告期商品销售量作权数计算的商品价格综合指数( BCE )。
A 、消除了销售量变动对指数的影响B 、包含了销售量变动对指数的影响C 、单纯反映了商品价格的综合变动程度D 、同时反映了商品价格和销售量结构的变动E 、反映了商品价格变动对销售额的影响11.根据广义指数的定义,下面( ABCDE )属于指数。
A 、发展速度B 、计划完成相对数C 、强度相对数D 、比较相对数E 、某产品成本相对数 12.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是一种( ADE )。
A 、平均指数B 、平均指标指数C 、综合指数D 、个体指数的平均数E 、总指数13.某企业2001年与2000年相比,各种产品的单位成本总指数为114%,这一相对数属于( AE )。
A 、综合指数B 、个体指数C 、数量指标指数D 、价值总量指数E 、质量指标指数14.根据五种产品基期和报告期的生产费用、单位产品成本的个体指数资料编制的五种产品成本指数属于( BCDE )。
A 、综合指数B 、加权平均数指数C 、总指数D 、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E 、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15.如果用某企业职工人数和劳动生产率的分组资料来进行分析,则该企业总平均劳动生产率主要受( AC )。
A 、企业各类职工人数构成变动的影响B 、企业全部职工人数变动的影响C 、企业各类职工劳动生产率变动的影响D 、企业劳动生产率变动的影响E 、企业平均劳动生产率的影响16.属于数量指标指数的公式有( ABCD )。
A 、∑∑0010q p q pB 、∑∑000001q p q p q q C 、∑∑0111q p q p D 、11111/p qp q q q∑∑ E 、∑∑1011qp q p四、计算题(1) 计算单位成本综合指数 (2) 进行总成本变动分析解:(1)单位成本综合指数:11018200091.1%90000p p qI p q===∑∑ (2)总成本指数:110082000164%50000p q p q==∑∑ 成本增加量:1100820005000032000()p q p q-=-=∑∑元单位产品成本指数:11018200091%90000p q p q==∑∑ 因单位成本变动而使总成本增加量:110182000900008000()p q p q-=-=-∑∑元产量指数:010090000180%50000p q p q==∑∑因产量变动而使总成本增加量:0100900005000040000()p q p q-=-=∑∑元从相对量看:111101000100,164%18091p q p q p q p q p q p q=⨯⨯∑∑∑∑∑∑即:=%%从绝对量看:110011010100()(),p q p q p q p q p q p q -=-+-∑∑∑∑∑∑即:32000=40000-8000由此可见,总成本变动为原来的164%,变动绝对额为32000元,是由两因素形成的:一是产量增加使总成本增加为原来的180%,影响绝对额为40000;二是单位产品成本降低使总成本降低为原来的91%,影响绝对额为-8000。
2.某企业工人数和工资总额的资料如下: 2. 解:总平均工资指数:111 00 068200/80085.25114.17% 44800/60074.67x ff x f f ===∑∑∑平均工资水平固定构成指数:11101185.25113.29%75.25x ffx ff==∑∑∑工人人数结构影响指数:0110075.25100.78%74.67x ffx ff==∑∑∑114.17%=113.29%×100.78%总平均工资提高14.17%,是由于各组工人平均工资变动,使其提高13.29%;由于工人人数结构变动,使总平均工资提高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