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题-第九章测设的基本工作

题-第九章测设的基本工作

第十四章 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测量
14.1.4单项选择题
(2)用高程为24.397m 的水准点,测设出高程为25.000m 的室内地坪±0.000,在水准点上水准尺的读数
为1.445m ,室内地坪处水准尺的读数应是
(a) 1.042m ; (b) 0.842m ; (c) 0.642m 。

14.1.5问答题
(3)叙述在实地测设某已知角度一般方法(盘左盘右分中法)的步骤。

测设某已知角度β一般法的步骤:
①将经纬仪安置在测站,先用盘左位置,选择起始方向对零,因不同仪器而异,具有拨盘螺旋的经
纬仪(例如TDJ6),先瞄准起始方向,然后用拨盘螺旋使水平度盘对准0°00′00″即可。

具有
离合器的经纬仪(例如DJ6-1),离合器扳钮扳上,度盘对准对准0°00′00″后,将离合器扳钮
扳下,使照准部与度盘结合,瞄准起始方向。

测设β角前,具有离合器的经纬仪要先扳上离合器
扳钮,然后旋转照准部精确地安置β角,此时在望远镜准轴所指的方向上,打一木桩,并在桩
顶作一标志。

②倒转望远镜成盘右位置,使180°00′00″对准起始方向,再松照准部测设(180°+β)的角度,
在望远镜视准轴方向再打一木桩,并在木桩上作标志。

③量两桩所作标志之间距离,取中点,打下木桩,并在桩顶上作一标志,则β角测设完毕。

(11)简述建筑方格网布设的原则和建筑方格网主轴线测设的步骤。

布设原则:
①首先选定主轴线,并使其尽可能通过建筑场地中央且与主要建筑物轴线平行;
②每个方格边长一般为100~200米,面积不大的场地也可为50米
③方格点选在不易破坏之处,并根据需要,埋设永久性或半永久性的标志。

主轴线测设步骤:
①根据测量控制点坐标与主轴线点A 、O 、B 坐标,反算测设数据,即角度与距离;
②在现地用经纬仪测设主点得A '、O '、B ',然后按下式计算改正数:
δ=β)(ρ
-+ 180)(2"b a ab ③根据算得δ,将A '、O '、B '三点沿与主轴线垂直方向移动δ值得A 、O 、B 。

④安置经纬于O 点,测定垂直主轴线的副轴线,使用盘左盘右分中法。

15.1.6计算题
(1)地面上A 点的高程为50.52m ,AB 之间的水平距离为120m , 如图14-1所示。

现要求在 B 点打一木
桩,使AB 两桩间的坡度为下坡 2% 。

试计算用水准仪测设 B 桩所需的数据。

120×(-0.02)=-2.4m
H B =50.52-2.4=48.12m
测设时,水准仪安置在A 、B 两点之间,读后视读数a 后,则前视应有读数b 为:
b=a+2.4m
(2)由其它控制点测设主轴线上的三点A 、O 、B (图
14-2),为了检验这三点是否在一直线上, 把经纬
仪安置O 点上测得∠AOB=179°59′。

已知AO=100m BO=200m , 为使AOB 为直线,问 图
14-2
A'A O B'B
(3)某项工程为开挖管槽(如下图14-3),
已知±0.000设计标高为44.600m ,槽底设计相对标高为-1.700m 。

现根椐已知水准点
A(Ha=44.039m)测设距槽底50cm 的水平桩B ,试求:
①B 点的绝对高程为多少?
图14-3
②用视线高法测设B 点时, A 尺读数a=1.125,问B 点
尺的读数b 为多少?
B 点的绝对高程:H B =44.600-1.7+0.5=43.400
∵ a-b=H B -H A
∴ B 尺的读数b : b=a +H A -H B =
1.125+44.039-43.400=1.764m
(4)已知MN 的方位角为αMN =300°04′; M 点的坐标 x M =114.22m ,y M =186.71m ;待定点A 的坐标x A =142.34m ,
y A =185.00m 。

若将仪器安置在M 点,请计算用极坐标法测设
A 点所需的数据,并绘出测设示意图。

解: αM A =arctg(ΔY M A /ΔX M A )
=arctg(-1.71/+28.12)= -3°28′48″
即 αM A =356°31′12″
β=αM A -αM N
=56°27′12″
MA MA MN Y X D 22∆+∆=
D MA =28.172(m)
(5)设A 、B 为已知控制点,P 为欲测设点。

各点坐标分别为: A 点 X A =193.960米 Y A =65.798米 ,
B 点 X B =100.000米 Y B =100.000米 ,
P 点 X P =128.978米 Y P =107.765米, 试 求 ② 算用角度交会法测设P 点所需的放样数据;
②试绘出测设略图。

解:
①αAB =arctg(+34.202/-93.960)=159°59′53 ″ αAP =arctg(+41.967/-64.982)=147°08′41″
αBP =arctg(+7.765/+28.978)=15°00′02″
∴ βА=αAB -αAP =12°51′12″
βB =αBP -αBA =35°00′09″
(6)如图14-4中,设已知点A 的坐标X A =50.00m Y A =60.00m ,AB 的方位角αAB = 30°00′00″,由设计图上
查得P 点的坐标 X P =40.00m ,Y P =100.00m ,求用极坐标法在A 点用经纬仪测设P 点的测设数据和测设的
步骤。

解:
41040-=-=--=A P A P AP X X Y Y tg α 象限角R AP =SE 75°57′50″∴αAP =180°-75°57′50″ =104°02′10″ β=αAP -αAB =74°02′10″ 22Y X D ∆+∆==41.231m
经纬仪安置A 点,盘左瞄准B 点,转拨盘
0.500B b -1.700
1.125A a 44.039A B P A
P
螺旋对0°00′00″,然后松照准部,当出现 74°时,固定照准部,用微动螺旋精确对准74°02′10″,在望远镜视线方向,用钢尺拉41.231m,并插一测钎。

盘右用同样的方法,再插一测钎,取其平均位置即为P点。

(7)假设某建筑物室内地坪的高程为50.000m,附近有一水准点BM.2,其高程H2=49.680m。

现要求把该
建筑物地坪高程测设到木桩A上。

测量时,在水准点BM.2和木桩A间安置水准仪,在BM.2上立水准尺上,读得读数为1.506m。

求测设A桩的所需的数据和测设步骤。

仪器视线高程 H i=H2+BM.2尺上读数=49.680+1.506=51.186m
应读A桩尺上读数=H i– H0=51.186- 50.000=1.186m
测设步骤:安置水准仪于BM.2和A桩之间,粗平、精平后,如果读BM.2尺上读数为1.506,则A桩尺上读数应为1.186m。

做法是:扶尺者拿水准尺靠着A桩上下移动,当尺上读数正好为1.186m,此时由另一名作业员在尺底边对着A桩侧面划一条红线,这就是地坪标高线。

欢迎您的下载,
资料仅供参考!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资料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