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公示,简介:赫章县松林坡乡泥炭矿环评文件受理公示1136.doc目录前言 (1)1 总则 (2)1.1编制依据 (2)1.2评价目的、原则及评价时段 (5)1.3评价工作等级及评价范围 (6)1.4评价标准 (10)1.5评价工作内容及评价重点 (13)1.6环境敏感区域及环境保护目标 (15)2 建设项目概况及工程分析 (16)2.1建设项目概况 (16)2.2项目组成 (17)2.3工程分析 (23)2.4污染源及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27)3 建设项目区域环境概况 (35)3.1区域自然环境 (35)3.2社会经济环境 (36)4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38)4.1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38)4.2建设期生态影响分析与保护措施 (50)4.3项目开采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50)5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 (62)5.1水文地质条件 (62)5.2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63)5.3建设期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及防治措施 (68)5.4矿山开采对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 (68)6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 (72)6.1地表水环境污染源现状调查 (72)6.2建设期环境影响分析及防治措施 (72)6.3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73)6.4运营期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79)6.5水环境污染防治措施可行性分析 (81)7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 (83)7.1大气污染源现状调查 (83)7.2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84)7.3施工期大气环境影响及防治措施 (85)7.4运营期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87)7.5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可行性分析 (90)8 声环境影响评价 (92)8.1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92)8.2施工期声环境影响及防治措施 (93)8.3运营期地面生产噪声环境影响评价 (98)8.4声环境污染防治措施 (103)9 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 (106)9.1建设期固体废物的处置 (106)9.2运营期固体废物排放情况与处置措施分析 (107)9.3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影响分析 (109)10闭矿期环境影响分析 (112)10.1闭矿期生态环境影响分析及保护措施 (112)10.2闭矿期水、气、声、固废环境影响分析及防治措施 (113)10.3小结 (113)11清洁生产、循环经济与总量控制 (114)11.1清洁生产分析 (114)11.2循环经济分析 (114)11.3总量控制 (121)12 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计划 (122)12.1施工期环境管理和环境监理 (122)12.2环境管理机构及职责 (122)12.3环境监测计划 (123)12.4排污口规范化管理 (123)13 项目选址环境可行性 (126)13.1工业场地、堆矿场选址可行性分析 (126)13.2排土场选址环境可行性分析 (127)14 环境风险分析 (129)14.1环境风险识别及源项分析 (129)14.2环境风险影响分析及防范对策 (129)14.3环境风险应急预案 (132)15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134)15.1环境保护工程投资分析 (134)15.2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135)16 公众参与 (139)16.1公众参与目的及组织机构 (139)16.2信息公开及意见征求 (139)16.3公众参与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140)16.4调查结论 (143)17 项目与规划符合性分析 (144)17.1与国家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 (144)17.2与相关规划符合性分析 (144)18 评价结论与建议 (147)18.1项目概况 (147)18.2项目环境影响、生态整治及污染防治措施. 147 18.3环境可行性分析 (154)18.4总体结论 (154)18.5要求与建议 (154)附件:附件1:项目委托书。
附件2:毕节市国土资源局,采矿许可证(C5224002011106130119852),2015年7月。
附件3:毕节市国土资源局文件毕地国土资复【2015】70号“毕节市国土资源局关于印发《赫章县松林坡乡箐营村泥炭矿(新建)开发利用方案》评审意见的通知”,2015年4月。
附件4:毕节市国土资源局文件毕地国土资复【2015】69号“毕节市国土资源局关于印发《赫章县松林坡乡箐营村泥炭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评审意见的通知”,2015年4月。
附件5:毕节市国土资源局文件毕地国土资复【2015】103号“毕节市国土资源局关于印发《赫章县松林坡乡箐营村泥炭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评审意见的通知”,2015年4月。
附件6:赫章县松林坡乡箐营村泥炭矿土地复垦方案评审表,2015年4月。
附件7:赫章县环境保护局文件赫环函【2015】11号赫章县环境保护局关于《赫章县松林坡乡箐营村泥炭矿环境影响报告书》执行标准的函。
附件8:贵州中科检测技术有限公司赫章县松林坡乡箐营村泥炭矿项目检测报告。
附件9:贵州海通能化发展有限公司承诺书。
附件10:公众参与调查统计表插图:1、箐营村泥炭矿环境保护目标分布图(图1.6-1)2、箐营村泥炭矿交通地理位置图(图2.1-1)3、箐营村泥炭矿地面设施总体布置图(图2.2-1)4、箐营村泥炭矿工业场地平面布置图(图2.2-2)5、箐营村泥炭矿开采最终境界平面图(图2.3-1)6、箐营村泥炭矿开采最终境界剖面图(图2.3-2)7、箐营村泥炭矿水量平衡图(图2.3-3)8、箐营村泥炭矿生产工艺流程及污染物产生环节图(图2.4-1)9、箐营村泥炭矿环境、水文地质图(图3.1-1)10、箐营村泥炭矿区域地表水系图(图3.1-2)11、箐营村泥炭矿评价区植被分布现状图(图4.1-1)12、箐营村泥炭矿评价区土壤侵蚀现状图(图4.1-2)13、箐营村泥炭矿评价区土地利用现状图(图4.1-3)14、箐营村泥炭矿生态整治措施平面布置图(图4.4-1)15、区域水文地质图图(图5.1-1)16、箐营村泥炭矿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图(图5.2-1)前言赫章县松林坡乡箐营村泥炭矿位于赫章县松林坡乡,为新建矿山,由贵州海通能化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泥炭矿可视为煤化程度很低的煤,该矿山开采的泥炭矿主要为海通能化公司另一投资项目煤制乙二醇提供原料。
根据江苏省地质矿产局第一地质大队2015年1月提交《赫章县松林坡乡箐营村泥炭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及《赫章县松林坡乡箐营村泥炭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评审意见书,矿山范围内+1960~+2025m标高段泥炭矿的资源量为(333)55万t。
《赫章县松林坡乡箐营村泥炭矿开发利用方案》已于2015年3月由贵州创新矿治工程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编制完成并通过了评审,毕节市国土资源局以“毕国土资复[2015]70号”文对其下达了原则通过《开发利用方案》的通知。
根据该《开发利用方案》,设计生产规模为3万t/a,设计开采标高+1960m~+2025m,矿区面积1.6998km2。
矿山未有资源耗减,开采矿种为泥炭原矿,开采方式为露天开采。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1998年第253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以及国家环境保护部令2008年第2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和2009年第5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分级审批规定》,该项目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并报毕节市环境保护局审批。
为此,业主委托贵州省煤矿设计研究院承担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我院接受委托后即成立了项目小组,熟悉工程设计资料文件,进行现场踏勘,收集相关的资料,并委托监测协作单位对项目区域环境现状进行监测,同时开展了公众参与调查,在此基础上,于2015年7月编制完成了《赫章县松林坡乡箐营村泥炭矿环境影响报告书》,现呈送毕节市环境工程评估中心,敬请组织专家评审。
在本报告书编制过程中,得到了赫章县环境保护局、赫章县环境工程评估中心,环境现状监测单位,以及赫章县松林坡乡箐营村泥炭矿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使得本评价工作得以顺利完成,在此一并致谢。
1 总则1.1 编制依据1.1.1 任务依据贵州海通能化发展有限公司,关于编制《赫章县松林坡乡箐营村泥炭矿环境影响书》的委托书,2015年3月。
1.1.2 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年1月1日;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年9月1日起施行;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年9月1日起施行;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2月28日起施行;5)《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5年4月1日起施行;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7年3月1日起施行;7)《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1月1日起施行;8)《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修改),2012年7月1日起施行;9)《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2009年1月1日起施行;10)《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修改),1998年4月29日起施行;11)《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2000年1月29日起施行;12)《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修改),2004年8月28日起施行;13)《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修改),2004年8月28日起施行;14)《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1997年1月1日起施行;15)《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1993年5月1日起施行;16)《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2011年1月8日修订;17)《地质灾害防治条例》,2004年3月1日起施行;18)《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1996年9月30日起施行;19)《基本农田保护条例》,1999年1月1日起施行;20)《土地复垦条例》,2011 年2 月22 日起施行;2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11年3月1日起施行;22)《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年11月29日起施行;23)《贵州省环境保护条例》,2009年6月1日起施行。
1.1.3规章、规范性文件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环境保护部令第2号,2008年10月1日起施行;2)《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国家环保总局,环发[2006]28号,2006年3月18日起施行;3)环保部2013年103号文,关于印发《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政府信息公开指南(试行)》,2014年1月1日;4)《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2000年11月26日起施行;5)国土资发【1999】36号,《关于加强矿山生态保护工作的通知》;6)环发【2004】24号,《关于加强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监管工作的意见》;7)黔国土资发【2007】37号,《贵州省矿山环境保护和治理规划》;8)《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国家环保总局,环发[2005]109号,2005年9月7日发布;9)《尾矿库安全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38号(2011年)及《防治尾矿污染环境管理规定》,国家环保局令第11号(1992年);10)《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修正),2013年5月1日起施行;11)《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加强矿产资源开发环境保护构建和谐矿山的通知》,贵州省环境保护局,黔环通[2007]86号,2007年7月27日;12)《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环境保护部,环发[2012]77号,2012年7月3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