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湖南长沙市实验中学下册万有引力与宇宙章末训练(Word版 含解析)

湖南长沙市实验中学下册万有引力与宇宙章末训练(Word版 含解析)

一、第七章 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易错题培优(难)1.假设太阳系中天体的密度不变,天体直径和天体之间距离都缩小到原来的一半,地球绕太阳公转近似为匀速圆周运动,则下列物理量变化正确的是( ) A .地球的向心力变为缩小前的一半 B .地球的向心力变为缩小前的C .地球绕太阳公转周期与缩小前的相同D .地球绕太阳公转周期变为缩小前的一半 【答案】BC 【解析】A 、B 、由于天体的密度不变而半径减半,导致天体的质量减小,所以有:3/4328r MM ρπ⎛⎫==⎪⎝⎭ 地球绕太阳做圆周运动由万有引力充当向心力.所以有://221G162M M M M G R R =⎛⎫ ⎪⎝⎭日日地地, B正确,A 错误; C 、D 、由//2/224G22M M R M T R π⎛⎫= ⎪⎝⎭⎛⎫ ⎪⎝⎭日地地,整理得:23?4T r GMπ=C 正确;D错误; 故选BC .2.在地球上观测,太阳与地内行星(金星、水星)可视为质点,它们与眼睛连线的夹角有最大值时叫大距。

地内行星在太阳东边时为东大距,在太阳西边时为西大距,如图所示。

已知水星到太阳的平均距离约为0.4天文单位(1天文单位约为太阳与地球间的平均距离),金星到太阳的平均距离约为0.7天文单位,地内行星与地球可认为在同一平面内的0.70.8≈0.40.6≈,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水星的公转周期为0.4年B .水星的线速度大约为金星线速度的1.3倍C .水星两次东大距的间隔时间大约619年 D .金星两次东大距的间隔时间比水星短 【答案】BC 【解析】 【分析】 【详解】A .行星绕太阳公转时,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则得2224Mm G m r r Tπ= 可得行星公转周期为32r T GM= 式中M 是太阳的质量,r 是行星的公转轨道半径。

则水星与地球公转周期之比333 040.40.4T r T r ===水水地地.所以水星的公转周期为0.40.4T =水故A 错误B .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得22Mm v G m r r= 得GMv r=则水星的线速度与金星线速度之比1.3v v ==≈水金则B 正确。

C .设水星两次东大距的间隔时间为t 。

则222t t T T πππ=-水地得619T T t T T ==≈-地水地水年则C 正确;D .因金星的周期长,则金星两次东大距的间隔时间比水星长,则D 错误。

故选BC 。

3.宇宙中两颗相距较近的天体称为“双星”,它们以两者连线上的某一点为圆心做匀速圆周运动,而不至于因万有引力的作用吸引到一起.设两者的质量分别为m 1和m 2且12m m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两天体做圆周运动的周期相等B .两天体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C . m 1的轨道半径大于m 2的轨道半径D . m 2的轨道半径大于m 1的轨道半径 【答案】AD 【解析】 【分析】 【详解】A .双星围绕两者连线上的某一点做匀速圆周运动,故两者周期相同,所以A 正确;B .双星间万有引力提供各自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有m 1a 1=m 2a 2因为两星质量不等,故其向心加速度不等,所以B 错误; CD .双星圆周运动的周期相同故角速度相同,即有m 1r 1ω2=m 2r 2ω2所以m 1r 1=m 2r 2,又因为m 1>m 2,所以r 1<r 2,所以C 错误,D 正确。

故选AD 。

4.同步卫星的发射方法是变轨发射,即先把卫星发射到离地面高度为几百千米的近地圆形轨道Ⅲ上,如图所示,当卫星运动到圆形轨道Ⅲ上的B 点时,末级火箭点火工作,使卫星进入椭圆轨道Ⅱ,轨道Ⅱ的远地点恰好在地球赤道上空约36000km 处,当卫星到达远地点A 时,再次开动发动机加速,使之进入同步轨道Ⅰ。

关于同步卫星及发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B 点火箭点火和A 点开动发动机的目的都是使卫星加速,因此卫星在轨道Ⅰ上运行的线速度大于在轨道Ⅲ上运行的线速度B .卫星在轨道Ⅱ上由A 点向B 点运行的过程中,速率不断增大C .所有地球同步卫星的运行轨道都相同D .同步卫星在圆形轨道运行时,卫星内的某一物体处于超重状态 【答案】BC 【解析】 【分析】 【详解】A .根据变轨的原理知,在B 点火箭点火和A 点开动发动机的目的都是使卫星加速; 当卫星做圆周运动时有22Mm v G m r r= 解得GMv r=可知卫星在轨道I 上运行的线速度小于在轨道Ⅲ上运行的线速度,故A 错误; B .卫星在轨道Ⅱ上由A 点向B 点运行的过程中,万有引力做正功,动能增大,则速率不断增大,故B 正确;C .所有的地球同步卫星的静止轨道都在赤道平面上,高度一定,所以运行轨道都相同,故C 正确;D .同步卫星在圆形轨道运行时,卫星内的某一物体受到的万有引力完全提供向心力,物体处于失重状态,故D 错误。

故选BC 。

5.行星A 和行星B 是两个均匀球体,行星A 的卫星沿圆轨道运行的周期为T A ,行星B 的卫星沿圆轨道运行的周期为T B ,两卫星绕各自行星的近表面轨道运行,已知:1:4A B T T =,行星A 、B 的半径之比为A B :1:2R R =,则()A .这两颗行星的质量之比AB :2:1m m =B .这两颗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之比:2:1A B g g =C .这两颗行星的密度之比A B :16:1ρρ= D.这两颗行星的同步卫星周期之比A B :T T =【答案】AC 【解析】 【分析】 【详解】A .人造地球卫星的万有引力充当向心力2224Mm R G m R Tπ= 得2324R M GT π=所以这两颗行星的质量之比为32()116(2 811)A A B B B A m R T m R T ⨯⨯=== 故A 正确;B .忽略行星自转的影响,根据万有引力等于重力2MmGmg R = 得2GM g R=所以两颗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之比为224811()1A AB B B A g m R g m R ⨯⨯=== 故B 错误;C .行星的体积为343V R π= 故密度为232234343R M GT V GT R ππρπ=== 所以这两颗行星的密度之比为2)16 1(A B B A T T ρρ== 故C 正确;D .根据题目提供的数据无法计算同步卫星的周期之比,故D 错误。

故选AC 。

6.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 )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是继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 )、俄罗斯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GLONASS )之后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

2020年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已形成全球覆盖能力。

如图所示是北斗导航系统中部分卫星的轨道示意图,已知a 、b 、c 三颗卫星均做匀速圆周运动,a 是地球同步卫星,则( )A .卫星a 的运行速度大于卫星c 的运行速度B .卫星c 的加速度大于卫星b 的加速度C .卫星c 的运行速度小于第一宇宙速度D .卫星c 的周期大于24h 【答案】BC 【解析】 【分析】 【详解】A .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22Mm v G m r r= 则得GMv r=则半径大的运行速度小,选项A 错误; B .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2MmGma r = 则2GMa r =则半径小的加速度大,选项B 正确;C .第一宇宙速度是人造地球卫星飞船环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的最大速度,所以卫星c 的运行速度小于第一宇宙速度,选项C 正确;D .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2224Mm G mr r Tπ=可得32r T GMπ= 则半径大的周期大,即a 的周期(24h)大于c 的周期,选项D 错误。

故选BC 。

7.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亚太九号”通信卫星,该卫星运行的轨道示意图如图所示,卫星先沿椭圆轨道1运行,近地点为Q ,远地点为P 。

当卫星经过P 点时点火加速,使卫星由椭圆轨道1转移到地球同步轨道2上运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卫星在轨道1和轨道2上运动时的机械能相等B .卫星在轨道1上运行经过P 点的速度大于经过Q 点的速度C .卫星在轨道2上时处于超重状态D .卫星在轨道1上运行经过P 点的加速度等于在轨道2上运行经过P 点的加速度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A .卫星在轨道1上运行经过P 点需点火加速进入轨道2,所以卫星在轨道2上的机械能大于轨道1上运动时的机械能,A 错误;B .P 点是远地点,Q 点是近地点,根据开普勒第二定律可知卫星在轨道1上运行经过P 点的速度小于经过Q 点的速度,B 错误;C .卫星在轨道2上时处于失重状态,C 错误;D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得2MmGma r = 所以卫星在轨道2上经过P 点的加速度等于在轨道1上经过P 点的加速度,D 正确。

故选D 。

8.发射地球同步卫星时,先将卫星发射至近地圆轨道1,然后经点火,使其沿椭圆轨道2运行,最后再次点火,将卫星送入同步圆轨道3.轨道1、2相切于Q 点,轨道2、3相切于P 点,如图所示,则当卫星分别在1、2、3轨道上正常运行时,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要将卫星由圆轨道1送入圆轨道3,需要在圆轨道1的Q 点和椭圆轨道2的远地点P 分别点火加速一次B .由于卫星由圆轨道1送入圆轨道3点火加速两次,则卫星在圆轨道3上正常运行速度大于卫星在圆轨道1上正常运行速度C .卫星在椭圆轨道2上的近地点Q 的速度一定大于7.9 km/s ,而在远地点P 的速度一定小于7.9 km/sD .卫星在椭圆轨道2上经过P 点时的加速度一定等于它在圆轨道3上经过P 点时的加速度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A .卫星由小圆变椭圆,需要在Q 点点火加速,而卫星由椭圆变大圆,需要在P 点点火加速,故A 正确,A 项不合题意;B .卫星在3轨道和1轨道做匀速圆周运动,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可得线速度为GMv r=而31r r >,可知星在圆轨道3上正常运行速度小于卫星在圆轨道1上正常运行速度,故B 正确,B 项符合题意;C .卫星在1轨道的速度为7.9 km/s ,而由1轨道加速进入2轨道,则在椭圆轨道2上的近地点Q 的速度一定大于7.9 km/s ,而椭圆上由近地点到远地点减速,且3轨道的线速度大于椭圆在远地点的速度,故在远地点P 的速度一定小于7.9 km/s ,,即有2132(7.9km/s)Q Q P P v v v v >=>>故C 正确,C 项不合题意;D .卫星在不同轨道上的同一点都是由万有引力提供合外力,则卫星在椭圆轨道2上经过P 点时的加速度一定等于它在圆轨道3上经过P 点时的加速度,故D 正确,D 项不合题意。

本题选不正确的,故选B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