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研究性学习精品PPT课件

高中研究性学习精品PPT课件

又如:"洗衣粉、洗洁精、工厂废弃物等对生态环境 的影响研究"也是一个非常大的研究题目,因为仅洗衣 粉、洗洁精就有许多种类。另外"工厂废弃物"到底指 那些,有多少也无法确定。这样一来,研究范围太广 ,而且无法操作。因此,这也不是一个好题目。
怎样一个叛逆形象","格律诗是怎样产生的"。
选题应注意的问题
第三,课题的陈述要简洁具体明了。
确定研究课题,应当用简洁明了的词语来陈述。假 如,有一个学生想研究高中生开设的阅读课对阅读成 绩的影响,他把题目定为"高中阅读课"。这种宽泛的 不包含任何问题的陈述显然不合要求,可以改成"高中 生开设阅读课程对提高阅读成绩的影响",这样就比较 具体,也包含了问题在其中。
选题应注意的问题
第二,课题的大小要适中。
题目过大(往往难度也过大),限于时间和精 力,不可能在短期内完成。如"《红楼梦》研 究","中国诗歌的发展与演变"这类课题难度大 ,需要搜集大量资料,而且花费时间长,不适 合高中生研究。不过我们可把它缩小为对其中 某一个问题或几个问题的研究,如"贾宝玉是
我们也可以说,世界上到处都有发现问 题的启示,不是缺少发现机会,而是缺少善于 发现的头脑。
选题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注意课题的难易程度要适中。 难度过大,目前的能力还无法完成,如"
夏商周的断代"问题。 如果课题过于简单,小学生也能完成,
就不能够使自己综合运用在高中阶段学 过的知识,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几年前,上海市高考历史题中有一道题目,要考生 通过提供的6张历史照片和说明,用世界眼光观察和 理解材料,写出一篇历史小论文。如果考生在学习 期间没有进行过研究性学习,那就可能在答题中处 于劣势。
——“为什么要搞研究性学习,说近了,高考 的趋势是向这个方向发展,说远了,则是培养学生 的思考和动手能力。”
研究性学习:一\二年级各修6学分,三年级 修3学分
社区服务:一\二年级各参加5个工作日,各 获1学分
社会实践:一\二\三年级各参加1周社会实 践,各获2学分
共23学分,占总学分15%,占必修学分 19.8%
学校设置的两类不同的课程:以继承性学习为特点的学科类课程和 以实践性学习为特点的活动类课程。
“2011年贵州省研究性学习教学研讨会”
汇报会
走近研究性学习活动
----高中综合实践
2011-5
提高认识
高中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开设不仅 贯彻国家课程改革精神和认真执 行教育部颁发的高中新课程计划 的需要,而且也是时代对教育的 要求,是信息化时代基础教育课 程改革的必然选择!
综合实践活动是必修课程
学科课程
学科必修课 学科选修课
课程体系
活动课程
活动必修课 (综合实践活动课)
活动选修课 (各种课外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不是任何学科的附庸, 不是基于学生兴趣和爱好的课外活动, 而是基于全体学生,具有教育功能的独立必修课程。
研究性学习的涵义
❖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它是一 种以学生的自主性的、探索性的学习为基 础,可以从自己感兴趣的自然科学、社会 科学以及日常学习与生活中选择研究课题, 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来进行科学研究, 从而掌握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养成合理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形 成严谨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的学习方式。
学生能做什么研究! 教师都不会做研究,怎样指导学生研究! 离开学科、没有教材怎么实施研究性学习! 家长不同意! 不跟高考挂钩,谁会去开展研究性学习!
课题研究是教育改革方向
事实上,课题研究这种研究性学习是中国教育的改 革方向。常规课程教育是教师传授、布置作业、学 生按时完成,学生的学习方式是被动的。课题研究 是教师教授学习方法、提出研究范围,学生思考研 究问题,学习方式是主动的。
㈢成果评价阶段 (表达交流阶段)
每个课题的落实环节
研究性学习的过程 ㈠规划准备阶段
.研究性学习课题的种类 按课题实施方式又分为这样几类:
一是文献研究课题 二是实验观测课题
三是社会调查课题 怎么做
四是建模概括课题 五是畅想论证课题 六是思辨探究课题
方法讲座:
文献研究法与文献综述 观察与实验 调查方法与调查分析 对比受控实验 数学与建模 ………
㈠研究性学习的功能和目的:
1.训练学生的开放性思维能力与探索精神,培 养学生的主动求知精神。
2.训练学生进行多渠道获取处理信息的能力、 交际和表达能力。
3.进行最基本的科学研究活动的训练,使学生 初步掌握从事科学研究与探索的规律和方法。
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参与精神 和参与能力,使学生的社会活动能力得到提高。
高中阶段研究性学习任务规划
国家规定每高中生高中阶段至少完成3个以上的课题 任务。
1、高一上: 通过3-4次报告,搞清什么是研究性 学习,掌握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方法和选题方法;
2、高一下完成一个课题; 3、高二上、下学期各完成一个课题。
四、本年级高中阶段研学任务规划
国家规定每高中生高中阶段至少完成3个以上的课题任务。
5.探索高中学生从事课题研究的独特规律以及 学生创新性思维发展的规律。
㈡研究性学习的作用和优点:
1.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和实践能力。
2.有利于转变学生学习方式。 3.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பைடு நூலகம்。 4.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 5.有利于学校对研究性学习进行组 织和管理。
需要澄清一个"想当然"的误区
1,高一上 3-4次报告,搞清什么是研学,掌握研 学的基本方法和选题方法
2,高一下完成一个课题 3,高二上、下学期各完成一个课题
研究性学习过程需要解决的问题?
• 会做吗? • 打算做什么? • 能做吗? • 怎么做? • 做的怎么样?
研究性学习的过程
㈠规划准备阶段 (问题情境阶段)
㈡组织实施阶段 (实践体验阶段)
研究性学习的过程 ㈠规划准备阶段
1.组织选题 (组织一次选题讲座) ⑴课题研究动员 ⑵课题经验介绍 ⑶前沿成果介绍 ⑷学生自主选题
2.建立组织
A.成立课题组 (2-6人一组) B.选聘指导教师 (校内外均可)
3.课题论证 (研究性学习教研处)
做什么
法国大雕塑家罗丹说过:“美是到处都 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 少发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