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研究生的双语教学和体会(一)

论研究生的双语教学和体会(一)

论研究生的双语教学和体会(一)
摘要:本文对高等学校研究生专业课中开展双语教学的必要性和意义进行了论述,并结合双语教学的体会、心得与效果,论述了研究生的双语教学方法和开展双语教学的措施,对我国研究生教学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双语教学研究生教学心得和体会
一、引言
所谓“双语教学”,就是在学校里使用第二语言或外语进行的教学。

还可以具体理解为在教学中使用母语的同时,视不同情况、不同程度地使用另一种通用外语作为教学媒介语进行的教学。

以用英语为例,包括使用英语教材、英语电子PPT教案、用英语布置作业、用英语命题考试以及使用英语口授等形式。

但作为真正意义上的双语教学,必须双语授课。

当前在高校研究生专业课教学中开展双语教学并不多,而且不少人对研究生双语教学存在误解,认为双语教学会大大降低专业课教学效果,或者是赶时髦。

二、研究生双语教学的目的和意义
1、促进人才培养,加强教育的国际化和规范化
我们的人才培养面临经济全球化,信息交流国际化的大背景,而英语是一种国际化的语言。

我们的教育要与国际接轨,办许多事情要按照国际统一的规则进行。

如果国际化水平低,在国际市场上就要受到影响。

拿就业而言,在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下,人才的就业市场已不仅仅限于国内,而是面向国际市场,由于我国教育国际化的水平还比较低,我们的学生在国际就业市场的竞争中并不占优势。

马来西亚和新加坡,从小学到大学,不是双语教学,而是多语教学。

受过正规教育的马来西亚人可以说六种语言,除了马来西亚语之外,英语、汉语也是熟练如母语,说普通话丝毫不亚于我们中国大学生,此外他们还能说粤语、闽南语、客家话,这使得培养出来的学生语言竞争力极强,在东南亚或者西方发达国家找工作,或者商业洽谈、营销等极具竞争力。

在欧洲,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留学生比中国大陆的留学生好找工作得多,除了英语熟练之外,会多种语言也使得他们在华侨企业的任职中占优势。

同是人力资源丰富的国家,印度的软件产业之所以非常发达,有位美国学者指出在于印度的软件人才几乎精通英语交流,能把软件推销到世界各国。

所以,在研究生层次中开展双语教学,不是一种时髦,而是社会的需要,人才培养以及就业的需要,更是国际竞争和国际化的需要。

2、加强外语语言能力的运用与发展
外语是信息交流的基本工具,学习语言的目的是要能够运用,包括听、说、读、写,在今后的科学研究与各行各业的工作中进行运用。

我国目前外语教学水平,教学方法普遍存在费时多,收效低的问题,从小学到大学毕业,十多年都在背英语、考英语,学习目的是对付通过升学或拿到毕业文凭的英语考试。

研究生层次的有些还是聋哑英语,我们要明确英语考试仅是一个督促和检查的手段,语言能力的运用才是学习目的。

避免聋哑英语的办法是学校要创造听说互动的语言交流环境,让学生在情景对话的环境中感知感悟,加强语感。

我国高等学校的教学普遍采用单语教学,英语教学仅局限于学时十分有限的英语基础课本身,大量的非英语课程几乎全部采用中文讲授。

存在着一个多年的弊端,即学英语而很少用英语,英语应用能力差,这样造成研究生们的专业文献阅读能力不强,专业词汇少,有些学生在完成学位论文期间甚至很少跟踪和阅读外语文献,原因是看不懂或者太费劲,这样写出来的学位论文干巴巴没东西,缺少对国外研究现状的了解,更不能吸收国外的先进学术思想,解决需要研究的问题。

这说明外语教学与专业教学相脱节,传统的单语教学,很难适应新形式国际化发展的需要,开展专业课双语教学有助于解决在高校中长期存在的学与用脱节的问题。

3、双语教学也是国内一流大学、甚至一流中小学教学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目前有些大学、特别是中小学之间的竞争把双语教学的普及度和教学水平视为在生源上取得优势的潜在的筹码。

众所周知,清华大学请杨振宁教授用英文为大学一年级本科生讲授普通
物理课程,这应该是与国际接轨,创国际名牌大学的重要举措。

当前国内一些重点大学都不同程度的开设双语教学课。

在香港各大学中,英文授课是司空见惯的事,除历史渊源之外,香港的经济竞争力能够保持全球第二,人才是根本,语言是桥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