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青城山游记作文精彩例文
青城山风景优美,素有“青城天下幽”的美名,它那山林的幽深,古道的幽静,山花
的幽香,鸟鸣的幽趣,溪流的幽情,岩穴的幽邃,楹联的幽意……吸引了不少中外游客观光、游玩,去青城山是我梦寐以求的愿望。
暑假的一天,我的愿望终于实现了。
那天,天气分外明朗,我的心情也格外激动。
下
午五点正,我和外公、外婆、弟弟、妹妹们一起乘汽车出发了。
一路上,外公给我们介绍
青城山的特点:“青城山有36座翠峰,8大洞,72小洞,108景。
景区以“幽甲天下”的自然风景和以道教文化为主的文物古迹闻名全国已有一千多年了,1982年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在外公的讲解下,我感觉时间过得好快,转眼间,青
城山到了。
坐滑竿可能是我终生难忘的事了。
那时已经是晚上八点,索道不开了,只能坐滑竿。
天又黑,路又险,我们一行当中有老有小,各自有着不同的心情,我们小孩子感到好玩、
高兴,想尝一尝坐滑竿的滋味,而年老的外公、外婆却又惊又怕。
那陡峭的山路,那危险
的悬崖峭壁,那闪闪发光的莹火虫……这一切我都感到是那样的惊奇,那样的恐怖。
深夜
一点,我们终于顺利地抵达了“又一村”。
第二天一大早,我们便去登山。
但由于“又一村”到索道茶园山高路险,所以那一段
路我们决定坐索道。
在索道上,我看到了漫山的野花,山谷里淙淙的流水,悬崖上耸立的
电杆、电塔。
我想:为了青城山的游客们坐上安全的索道,靠人工竖起数百公尺高的电杆、电塔是多么不易,可见这些创业者们的艰辛。
到了索道茶园,我们便开始了登青城后山最高峰――白云寺的行动。
在去白云寺的路上,不仅道路狭窄,坡还非常陡,大人、小朋友们开始都不怕苦、不
怕累,在奋力地攀登着,但刚到通天洞时,大家已经开始打退堂鼓了。
就在这时,我们看
见了一个牌子,上面写着“不到白云寺,枉自到后山”!一句话给了我们莫大的勇气,鼓
励我们继续攀登。
功夫不负有心人,白云寺终于到了!
站在山顶,青城山的美景尽收眼底。
特别是那郁郁葱葱的树林,好像一片幽深绿海。
我想:这么多的树,森林的植树者们不知付出了多少汗水。
这次去青城山,我的收获可真是不小呀!第一,锻炼了自己的毅力。
第二,看到了祖
国的大好河山。
第三,体会到了那些建设者创业的艰辛。
一提到暑假我就有无限的向往与回忆。
心里盘旋着那份轻松与愉悦,禁不住深吸一口气,双目微闭,满面陶醉地感慨:“那真是神仙一般的日子啊!”
7月23日,星期二。
早晨,我怀着愉悦的心情来到了青城山。
虽然天公不作美——下起了沥沥细雨,但我还暗自庆幸,因为我想在雨天登山应该另
有一番情趣吧,再说有这些细雨陪伴着我登山,我才不会觉得寂寞呢,再有,你可以不打
雨伞,任凭雨点的滴落,让它替你洗去旅途的疲倦。
“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可以说,青城山包含了前两个特点。
在上山的幽静的小路旁,有数不清野花,她们犹如色调淡
雅的村姑一般。
山上最不会缺少的就是树,这青城山上的树比通常都高大魁梧。
乍一看去,好像是守护自己心上人的玉树临风的骑士。
我一路上边走边欣赏风景,便觉得旅途仿佛一
下子缩短了似的,不一会,我就到达山顶。
站在“青城第一峰”的石碑旁合影留念时,我
听到一个人说:“虽然我费了很大的力气才登上山顶
,命都差点丢了一半,但我觉得此时此刻的我最自豪。
”是的,此刻我心中也升起
了一种“山登绝顶我为峰”的自豪感,因为青城山是我平生第完全靠自己的力量登上的山。
站在山顶临空鸟瞰:群山环抱,雾气迷漫,景色迷人,让人一下子想到,“环滁皆山也”
的意境。
正当我被这仙境般的景色吸引的时侯,妈妈催我赶紧下山。
唉,虽有些舍不得,
也真希望我能与这动人的景色完全融为一体,但我也没办法,只有离开了。
当我们到达山脚时,那陪伴着我上山下山的沥沥细雨停了,天边出现了美丽的彩虹,先前被乌云遮住的太阳露出了他那火红笑脸,好像是在迎接我们。
于是,我们踏着夕阳的
余晖离开了青城山。
前些天,我和爸爸妈妈去了青城山,青城山在成都的西北方向,距离成都有六十八公里。
青城山背靠千里岷江,俯视成都平原。
古人记述中青城山有“三十六峰”“八大
洞”“七十二小洞”“一百八景”之说。
青城山分前山和后山。
由于前山是青城山主体部分,文物古迹众多,所以,我们就去了前山。
它们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比如:天师洞、老君阁、天然图画、上清宫、月湖城……等。
天师洞
青城山是道教的发源地之一,道观取材自然,与山林岩泉融为一体,体现出道家崇向
朴素自然的风格。
全山的道教宫观以天师洞为核心。
天师洞中有“天师”张道陵及其三十代孙“虚靖天师”像。
自建福宫北行两公里即青
城山主观——天师洞,天师洞三面环山,一面临涧,古树参天,十分幽静。
现存殿宇建于
清朝末期,规模宏伟,雕刻精细,并有不少珍贵文物和古树。
天师洞右下角有一小殿,名
为三皇殿,殿内有轩辕、伏羲、神农的石像。
洞门前有一株银杏树,高约50米,胸围
7.06米,直径2.24米。
据说是张天师亲手种的,树龄已达1800余年。
老君阁
老君阁在青城山第一绝顶,海拔高1260米,顶上原有呼应亭,取“登高一呼,众山
皆应”之意。
20世纪80年代把亭子修成了阁,2021年“5.12”特大地震毁坏后,今重新
修葺,高33米,共九层,下方上圆,一层有八个角,象征天圆地方,太极八卦。
外观呈
塔形、尖顶、中堆三个元宝,寓意天地人三才。
阁中中空,庄严耸立着太上老君坐莲像。
阁外露天封基,用汉白玉石依势而建,海漫栏滥,曲折迂回盘旋面上至顶阁。
天然图画
天然图画在龙居山牌坊岗的山脊上,是一座十角重檐式的亭阁,这里风景优美,游人
到此仿佛置身与画中,古将其称为“天然图画”。
亭阁后时常有丹鹤成群,唳于山间的驻
鹤庄。
右有横石卧于两山之间的悬崖上,被称为“天仙桥”,传说是仙人聚会游戏的地方。
看着它,我不禁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感叹
……
青城山以“幽”着称,有“青城天下幽”的美誉。
远远望着山上的建筑,不禁让我感
慨先辈们用自己的辛劳和智慧创造了这一座座文化瑰宝。
青城山水秀、林幽、山雄,高不可攀。
冬天寒气逼人,而下天泽凉爽无比,蔚为壮观。
回到家,脑海浮现出青城山的一景一色,让我想起了“诗圣”杜甫的千古名句“自为青城客,不唾青城地。
为爱丈人山,丹梯近幽意。
”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