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工程》复习题一
1、基础工程的研究对象是(地基)与(基础问题)。
2、用砖、毛石、素混凝土等材料做成的基础称为刚性基础。
刚性基础(无筋扩展基础)由于材料的抗拉和抗剪强度较低,而基础的最大拉应力和剪应力与基础台阶的宽高比有关。
3、作用在地基与基础上的计算荷载分为(永久荷载)、(可变荷载)、及(偶然荷载)三类。
4、地基的过量变形将使建筑物损坏或影响其使用功能。
特别是高压缩性土、膨胀土、湿陷性黄土及软硬不均等不良地基上的建筑物,由于总沉降量大,不均匀沉降,因此,应从建筑、结构和施工方面考虑采取一些措施,以增强地基对不均匀沉降的适应能力。
5、平板静载试验用于确定地基土的(承载能力)和(变形模量)。
6、勘察场地的建筑适宜性主要决定于场地稳定性和利用经济性两方面。
7、地基处理的对象是(软弱地基)和(特殊土地基)。
8、浅基础分为(刚楔基础)和(柔性基础)。
9、预制混凝土桩包括(矩形桩)和(预应力空心管桩)。
10、挤土桩包括(挤土灌柱桩)、(挤土预制桩)。
11、沉井基础在构造上主要由外井壁、刃脚、隔墙、井孔、凹槽、射水管、封底及盖板组成。
12、桩长指的是自承台底至桩端的长度尺寸,一般应选择较硬土层作为桩端持力层。
13、对于荷载或偏心都较大,或基岩面坡度较大的工程,常采用桩,甚至采用联合基础。
《基础工程》复习题二
1.岩土工程勘察可以采取工程地质测绘与调查、勘探、原位测试与室内土工试验的勘察方法,一般要采用多种手段,现场检测与监测。
2.地基是指可分为天然地基和人工地基两类,当满足基础工程要求时,应优先采用天然地基。
3.地基承载力是地基基础设计中的一个必需参数,其特征值的确定可由载荷试验或规范承载力表格、理论公式计算,并结合工程经验综合进行确定。
4.当地基受力层范围内有软弱下卧层时,还应进行软弱下卧层地基承载力验算。
5.沉井产生突沉的主要原因有塑流出现、挖土太深、排水迫沉。
6.深层搅拌法的固化剂主要是水泥浆和水泥粉。
7.沉井基础在构造上主要由外井壁、刃脚、隔墙、井孔、凹槽、射水管、封底及盖板组成。
8.嵌岩桩的端阻力随着嵌岩深度的增大而递减,当嵌岩深度为5倍桩径时,端阻力为0。
9.《公路桥涵地基基础设计规范》规定,基础埋置深度应在天然地面或无冲刷河流的河底以下不小于 1 米处。
《基础工程》复习题三
一、名词解释
1.独立基础;是配置于整个建筑物之下的刚性或柔性的单个基础。
2.桩基础;由桩和连接桩顶的桩承台组成的深基础
3.旁压试验;是在现场钻孔中进行的一种水平向荷载试验。
4.基础的刚性角:是指墩底边缘与基底边缘的连线与竖直线的夹角。
5.验槽:是勘察工作的最后一个环节,是施工单位将基槽开挖完毕后,由勘察、设计、施工和使用单位共同进行的查验工作。
6.软弱下卧层:是位于持力层下承载力显着低于持力层的高压缩性土层。
7.最不利荷载组合:是指组合起来的荷载应产生相应的最大力学效应。
二、简答题
1、单桩的类型有哪些预制桩的优缺点是什么
答:按桩的承载性分摩擦型桩和端承型桩,按施工方法分预制混凝土桩和灌注桩,按挤土效应分挤土桩、部分挤土桩、非挤土桩。
预制桩的优点是桩身质量易保证,单桩承载力较高。
但其也存在着一些缺点,例如,无论是打入式或压入式,存在挤土效应,在地下水位高且饱和粘性土深厚的地层中,这种效应的危害龙为显着。
在群桩施工时将导致周围地面隆起;当场地布桩过密或局部桩距太小时,已经就从头再来的邻桩可能上浮;或尚未打入的桩桩底难以就位。
这些现象都将影响桩的承载能力。
2、就地灌注式钢筋混凝土沉井施工顺序是什么
答:准备场地、制造第一节沉井、拆模和抽垫、挖土下沉第一节沉井、接高第二节沉井、逐节下沉及接高、加设井顶围堰、地基检验和处理、封底、充填井孔及浇筑顶盖。
3、确定基础埋置深度需考虑的因素有哪些
答:①建筑物的用度,有无地下室、设备基础和地下设施,基础的形式和构造;②作用在地基上的荷载大小和性质;③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④相邻建筑物的基础埋深;
⑤地基土冻胀和融陷的影响。
4、强夯法与重锤夯实法有什么区别强夯法适用范围是什么
答:重锤夯实是对浅层土加固,属于压实机理;而强夯法是对深层土加固,主要是动力固结、动力密实机理。
强夯法适用于处理碎石土、砂土、粉土、粘性土、杂填土和
素填土等地基还用于处理可液化砂土地基和湿陷性黄土地基等。
5、分别叙述重力式挡土墙、悬臂式挡土墙的概念和优点
答:(1)重力式挡土墙。
是依靠墙体自重抵抗土压力作用的一种墙体,所需要的墙身截面较大,一般由砖、石材料砌筑而成。
由于重力式挡土墙具有结构简单、施工方便,能够就地取材等优点,在土建工程中被广泛应用。
(2)悬臂式挡土墙。
一般是由钢筋混凝土制成悬臂板式的挡土墙。
墙身立壁板在土压力作用下受弯,墙身内弯曲拉应力由钢筋承担,墙体的稳定性靠底板以上的土重维持。
因此,这类挡土墙的优点是充分利用了钢筋混凝土的受力特性,墙体截面较小。
《基础工程》复习题四
一、名词解释
1.桩基础:由桩和连接桩顶的桩承台组成的深基础
2.沉井基础:是井筒状的结构物,它是以井内挖土依靠自身重量井壁摩擦阻力后,下沉至设计标高,然后通过混凝土封底而形成的地下深基础。
3.换填法:是将基础地面以下一定范围内的软弱土挖去,然后回填强度高、压缩性较低,并且没有侵蚀性的材料的方法。
4.振动钻探:是采用调整夺去及一定的轴向压力使管状钻头切入土层中,可取得较有代表性的鉴别土样的钻探方法。
5.预压法:它是指在建(构)筑物建造前,先在拟建场地上一次性施加或者分级施加荷载,使土体中空隙水排出,孔隙体积变小,土体沉降固结,土体的抗剪强度增加,地基承载力和稳定性提高,土体的压缩性减小,经过一段时间后,地基的固结沉降基本完成或者大部分完成,再将预压荷载卸去,这是建造建(构)筑物的一种地基处理方法。
二、简答题
1、如何确定地基承载力
答:(1)现场浸水荷载试验确定。
在现场按压板面积开挖浅坑,浅坑面积不小于,坑深不小于1m,并在浅坑两侧附近设置浸水井或者浸水槽。
试验时先分级加荷至设计荷载并稳定,然后浸水使其充分饱和,并观测其变形,待变形稳定后,再加荷直至破坏。
(2)由三轴饱和不排水剪切强度指标确定。
由于膨胀土裂隙比较发育,剪切试验结果往往难以反映土的实际抗剪能力,宜结合其他方法确定承载力特征值。
2、单桩的类型有哪些预制桩的优缺点是什么
答:按桩的承载性分摩擦型桩和端承型桩,按施工方法分预制混凝土桩和灌注桩,按挤土效应分挤土桩、部分挤土桩、非挤土桩。
预制桩的优点是桩身质量易保证,单桩承载力较高。
但其也存在着一些缺点,例如,无论是打入式或压入式,存在挤土效应,在地下水位高且饱和粘性土深厚的地层中,这种效应的危害龙为显着。
在群桩施工时将导致周围地面隆起;当场地布桩过密或局部桩距太小时,已经就从头再来的邻桩可能上浮;或尚未打入的桩桩底难以就位。
这些现象都将影响桩的承载能力。
3、就地灌注式钢筋混凝土沉井施工顺序是什么
答:准备场地、制造第一节沉井、拆模和抽垫、挖土下沉第一节沉井、接高第二节沉井、逐节下沉及接高、加设井顶围堰、地基检验和处理、封底、充填井孔及浇筑顶盖。
4、钻探分为哪几种各自的适用条件是什么
答:根据钻进方式,钻探可分为回转钻探、冲击钻探、振动钻探、冲洗钻探。
回转钻探只适用于粘性土层;冲击钻探适用于其他方法难以穿越的卵石、漂石层等;振动钻探适用于粘土层、砂层及粒径较小的卵石层;冲洗钻探适用于多种土层。
5、试论述桩基础的设计步骤
答:①选择桩的类型。
包括确定桩的承载性状、选择村的材料与施工方法、确定桩
长;②估算桩数与桩的平面布置。
包括桩的根数、桩的间距与平面布置;③桩基受力计算。
包括桩基中的各桩荷载验算、群桩的地基验算;④桩身结构设计。
包括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混凝土灌注桩;⑤承台设计。
包括构造要求、抗冲切计算、抗剪计算。
6、简述减轻建筑物不均匀沉降的结构措施有哪些
答:①减轻建筑物的自重。
一般建筑物荷载中,建筑物自重占很大比例。
因此在软土地基上修建建筑物时,应尽可能减少建筑物自重。
②减少或调整基底附加压力。
基础沉降是由基底附加压力引起的,减小或调整基底附加压力可达到减小不均匀沉降的目的。
③增强基础整体刚度。
当建筑物荷载差异较大或地基土软弱不均匀时,可采用整体刚度较大的十字交叉基础筏板基础或箱形基础,达到调整不均匀沉降的目的。
④设置圈梁。
设置圈梁可增强砖石承重墙房屋的整体性弥补砌体结构抗拉强度低的弱点,是防止墙体裂缝的有效措施,在地震区还起抗震作用。
⑤采用对地基沉降不敏感的上部结构。
采用铰接排架、三铰拱等结构,当地基发生不均匀沉降时,不会引起很大的附加应力,可避免结构产生开裂等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