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班主任与家长的沟通与交流

新班主任与家长的沟通与交流

浅谈新班主任与家长的沟通与交流
作为一名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老师一定要学会与家长沟通。

与家长沟通好了,家长可以理解、支持老师的工作,可以取得家校协同教育的良好效果;反之,因为教师不善于和家长沟通,产生不必要的麻烦,费力不讨好。

那么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如何与家长有效沟通呢?结合自己几年的工作,简单的谈谈我自己的看法。

一、要尊重家长
尽管在教师与家长关系中,教师起主导作用,但他们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不存在尊卑、高低之别。

因此,教师必须尊重学生家长,特别是要尊重“差生”和“不听话”孩子家长的人格。

对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首先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比如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学态度,是否找该生聊过天,是否了解该生的真实想法,是否调查过该生过去的成绩,是否真正知道该生的问题所在等等),当然以上原因属于自我检讨的范畴,当我们认真的完成以上内容时,才可以评价学生的表现和家长的家庭教育工作(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我们班主任仅限于谈教育,最好不要涉及养儿育女的经验,比如吃什么、喝什么、用什么等,就目前大部分班主任而言,我们没有权利在一个有孩子的人面前谈育儿经),之后与家长共同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共同解决问题:对于一些刚毕业的老师当班主任而言,他们很年轻,一些不懂事的家长就不太愿意接受我们直接提出的意见或者建议,哪怕他觉得是对的,他也不会完全的执行,因为在他们的心中有这样一种观念:我都有能力把
孩子养这么大,凭什么全听你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子讲的话?怎么办?设计自己的话。

节把自己要说的话全部变成问题,让他去回答,而问题的答案就是你要告诉他的话,这样都够让家长感觉到你是在说理,不是在教训!)常言说:“敬人者,人恒敬之”。

二、以表扬为主
大家都知道,一般情况下,家长被请到学校肯定没有好事情。

所以绝大部分的家长不愿意轻易来学校。

作为我们学校的老师,最好把请家长作为最后的“杀手锏”,可以以此来吓唬学生,但不要轻易的真叫家长来!试想:如果家长来过之后还是解决不了问题,那后续工作怎么办,你连威慑他的依据都没有了……如果真的请家长来学校了,那么老师应该先称赞,即先让家长感到高兴,觉得自己不是专门来挨骂的;再在适当的时候进入主题,把孩子的问题描述清楚,请求家长配合;结尾时适当的表扬一下孩子,让家长感到有希望。

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总——分——总,即总的来说很有希望,很有前途,只要在某些方面注意些就更好了。

在和家长聊天时,最好不要让孩子在场,不要当众责备他们的子女。

更不能当着孩子的面训斥、指责家长,因为这样会产生很强的阶级矛盾啊。

总的来说,面对家长,多向家长透露孩子的优点,这在一定程度上能让家长轻松、自信、愉快地面对教师,主动向教师提出孩子目前存在的一些不足,期望得到教师的指点与帮助。

三、给家长支招,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
说到第三点,谈谈我所注意的几类家长:
(1)关系户:随着学校名气的不断壮大,托关系的家长是络绎不绝,其实这类家长对学校有一定的了解,所以在和他们说话的时候可以稍微放松一点,甚至可以实话实说,基本不用害怕会得罪他们以至于对学校造成不良影响;你越是对他说实话,他越是觉得这个关系用的值!其次不要怕管关系户的孩子,他们一般不会对我们指手画脚,百分之百的支持我们的工作,所以该怎么管就怎么管。

(2)素质较高的家长:这类家长普片彬彬有礼,穿着讲究,谈论问题思路清晰,并且这类家长的孩子一般情况下成绩较好。

此时可以少谈一点成绩,侧重谈学生的综合素质,比如:体育,生活习惯等等。

其次与这类家长要聊高雅些的内容,比如心理学,教育学,谈谈霍苏母林斯基、马斯洛等等,经常建议他读一些关于教育的著作,即让家长感觉到你的大学没有白念,你的理论很丰富,虽然经验不足,但孩子交在你手上很放心。

(3)素质不高的家长:上一届有个班的一位学生家长,首先从孩子那儿就可以基本判断家长的素质。

这位学生不高,微胖,在我们看来这孩子是一无是处,骂人,撒谎、考试抄袭、作业不做等等。

班主任就打电话给家长,一学期总共打了接近三十次电话,父亲来了四次,其中有三次是酒气熏天,还有一次影像特别深:那天晚上我在上晚自习,后门突然被撞开,伸进来一只手,吼了一声:出来。

那孩子乖乖的出去了,紧接着就是拳打脚踢的声音,还有无尽的谩骂。

这是正好孙校长巡视过来,就把他们带进了办公室……连门都不懂的敲的人你去和他讲道理、谈素质,门儿都没有。

对待这样的
家长我们班主任能做的就是当牛皮糖,借助办公室的电话,反复的打电话,使劲的和他聊天,灌输教育的思想和理念,这就需要我们班主任有较高的耐力和定力。

我们不训斥人,我们只和他聊孩子的学习。

其实家长还有很多种,比如苦力型的家长(即底层劳动人民,生活水平很一般的人,比如我们班有的家长就是以捡拾废品维生的),大众型家长(即正态分布曲线当中人数最多的那部分,他们是普通的工薪族、或做个小生意、亦或是现代农村的家长),他们受过一定的教育,基本懂得生活的艰难,不希望孩子将来走自己的路,所以懂得让孩子学习,这样的家长很配合,只要他能够满足的都会尽量去做。

班主任对待这部分家长就重点谈成绩,谈教学方法,谈他们应该如何配合我们老师工作。

再细一些的比如溺爱孩子型的、家庭不和睦、夫妻闹矛盾对孩子不管不问型的、夫妻双方都外出打工孩子寄托在别人家类型的(留守儿童)、与老一辈生活但爷爷奶奶隔代亲型的等等。

这些都需要我们班主任去发现,去研究,才能对症下药。

四、教师通过多渠道,采取多种方法与家长沟通
①家长会(每学年两次)②手机短信、飞信③网络班级④家访。

总之,我觉得教师与家长沟通的艺术,关键在于教师与家长间建立相互信任,相互尊重,教师应以一种阳光的心态对待生活、对待工作、对待学生。

借用集团董事长的话:无论你以什么样的方式方法去与家长与学生沟通,都不准违背师德!当家长感到教师喜爱并关
心自己的孩子时,自然乐于与教师接近,那么我们就会取得有效地沟通。

我相信:今天在座的所有辅导员,都有一颗爱生如子的心,要用智慧和行动去温暖孩子,去感化家长,建立起和谐的家校关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