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五章光的偏振偏振态检验偏振光干涉电光效应

第五章光的偏振偏振态检验偏振光干涉电光效应


各向异性物质
外界作用
物质的 各向异性变化
1. 机械感应---光弹效应(Photoelasticity)
各向同性或异性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可产生各向异性的变化,
例如:玻璃或塑料 通常情况下,拉伸 压缩 干涉色的分布 拉伸或压缩 成为正单轴材料; 成为负单轴材料; 受力分布 各向异性
工程应用
应力分析 ------ 光弹力学
V KE 2 K d
2
2
二次电光效应 Kerr系数
o光和e光的相对位相差: P1 P2
V 0
2

nl 2Kl
V2 d2
P2后消光 使得 d = p P2后光强极大
V 0
高速Kerr 开关, 响应频率~1010Hz
b. 泡克耳斯(Pockels) 效应(1893年)
' 由波晶片以及P2相对P1的取向决定。
①波晶片引入的位相差 y

2

( no ne ) d
P2
Ae A2e θ α A2o A1 Ao
P1
②P2相对P1的取向的位相差1 如图,若P1和P2的透振方向在相同 的象限内(设波片光轴与Y轴平 行),则A2o和A2e同向,这时不引 入附加的相位差,即 1=0。
四、会聚的线偏振光的干涉
⒈装置: P


⒉结果:
三、会聚的线偏振光的干涉
⒊原理:
d (no ne) 2 cos i2 2 j (取锐角) , I A sin 2 sin . 2 (2 j 1) 2
2 2 2 1
C
P2
旋光晶体
L
线偏振光在一些物质中传播时,振动面会转 过一个角度,这种现象叫做旋光现象.这种物质 叫做旋光物质.
线偏振光振动面转 过的角度: 溶液旋光物质:
L
cL
(为旋光系数)
(C为溶液浓度)
菲涅耳的旋光理论
沿晶体光轴传播的平面偏振光由两个沿相反方向旋 转的、等频率的圆偏振光组成;在旋光晶体中,这两个 圆振动有不同的传播速度,在右旋晶体中右旋圆传播得 快,在左旋晶体中左旋圆传播得快.
旋转偏振片
4
三、补偿器
⒈原理:
0, , 线偏振光。 引进了可变的 ,使 0, , 线偏振光。

⒉巴俾涅补偿器:
2

[d1 (no ne ) d 2 (ne no )]
2

(d1 d 2 )(no ne )
I A A 2 A2o A2e c o s '
2 2o 2 2e
2 1 2
A [cos ( ) sin 2 sin 2 sin ] 2
2
14
注意:相位差是指从偏振片P2出射时两光束之间的相位差。
因为入射到波片上的是线偏振光。可以令刚进入波片 表面时,o光或 e光的相位相等。则由两部分组成。
1 2 45 , 2, then : I A1 (1 cos ) (j = if 0,: ± 1, ± …) 2
5.10 光弹性效应和电光效应
一、光弹性效应
二、电光效应
5-10电光效应(Induced optical effects)
各向同性物质
外界作用
各向异性物质
a. Kerr 效应(1875年)
----- 各向同性透明介质在电场下成为单轴双折射材 料,光轴平行于电场,平行于电场的光振动的折射 率为 n ||,垂直于电场的光振动的折射率为 n⊥
液 体 中 的 效 应 装 置
Kerr
Kerr盒(内装电致双折射材料)
光轴平行于入射面时的o光和e光的相对位相延迟 Kerr 实验发现: n n|| n E

⒊索列尔补偿器
Nature Photonics 6, 225–228 (2012)
光学
5.9 偏振光的干涉
由光的干涉一章知道,两束光之间要产生干涉现象 应满足相干条件: (1)频率相同; (2)有固定的相位差; (3)两束光的振动 方向相同或具有相同的振动分量。 因此,两个相互垂直的线偏振光,即使有固定的相 位关系,叠加也不会产生干涉现象。 偏振光的干涉可分为:平行偏振光的干涉和会聚偏振光的 干涉。在此主要介绍平行偏振光的干涉。
2.白光入射时,幕上出现彩色,转动任何元件时, 幕上颜色发生变化; 3.如果波晶片厚度不均匀(例如劈尖形状的),则屏 上会出现与波片厚度变化规律相同的明暗相间的 干涉条纹。白光照明时条纹带有彩色。
光学
5.9 偏振光的干涉
y方向是波晶 片光轴方向
二、偏振光干涉的原理
1.线偏振光 E1在波晶片 内分解成 Ee和 Eo,从 波晶片出来后有位相延 迟的位相差。
C

Y
P2 A2e A1
P1
Ae
A 2 e A e c o s A1 c o s c o s

A2o Ao X
A 2 o A o sin A1 sin sin
最后从偏振片P2透射出来的光,其振幅是A2o和A2e这两束光 的相干叠加的结果。设A2o和A2e之间的相位差为,则相干 叠加后的强度为:

Y
P2 A1
P1

Ao X
设单色平行光的自然光经偏振片P1 后,成为沿P1 透振方向振动的线偏振光, 振幅为A1。
振幅为A1的线偏振光通过波片后,分解成o光和e光, 其振幅为:
A e A1 co s ,
A o A1 sin ,
这两束光通过P2后,都只有在P2 透振方向的分量才能通过。通过 的振幅分别为:
P1, P2
2 2 I // A 1 sin 2 sin 2
2 1
Ao 若 固定不动.
X
2 出射光强最大. 则 时 , I A I 2 k (a) 当 // 1 1
2 A 2 2 (c) 当=45时,则 I // A1 (1 sin 2 ) 1 (1 cos ) 2
(b) 当 ( 2 k 1 ) 出射光强最小.
时,则
I // I 1 (1 sin 2 2 )
(2)在两块偏振片的透振方向相互垂直 的情况下,即P1P2,则+=/2, 1= 。因此
C P2 A2e
Y
A1 P1
'
Ae

Ao X A2o
光学
5.9 偏振光的干涉
P1
一、偏振光干涉的实验装置
y
x z
E1
θ 从自然光取 得线偏振光
d
P2
偏振片I
α
使 e光和o光 产生位相差
波晶片
取同方向振 动叠加干涉
偏振片II 屏幕
10
光学
5.9 偏振光的干涉
偏振光干涉的一些实验现象
1.当波晶片的厚度均匀时,单色光入射,幕上照度 是均匀的,转动任何一个元件,幕上的强度都会 变化;
则A2o和A2e从波片出射后,它们之间的相位差为:
0 '
0 ( no ne ) d
2
讨论:
C
Y
(1)在两块偏振片的透振方向相互平行的 A1 情况下,即P1//P2,则=, 1=0 。 Ae A2e 因此 ' A2o 由此可得到,从P2透射的合光强为:
2. 电感应---电光效应(Electro-optical effect)
在一些各向同性材料上加上电场 各向异性
电致双折射, 双折射大小与电场强度有关 a. Kerr 效应(1875年) 各向同性透明介质在电场下成为单轴双折射 材料,光轴平行于电场,平行于电场的光振动的折 射率为 n || ,垂直于电场的光振动的折射率为 n⊥
(钠)自然光
1 2
I0
偏振片 晶片 偏振片
— —是检验双折射极为灵敏的方法.偏光显微镜就是根据显色偏振的原理制成的 (医药、化工、金相学、矿物学).
作业 (Page:262)
• • • • • • (1)题5.3 (2)题5.4 (3)题5.6 (4)题5.11 (5)题5.15 (6)题5.18

右旋圆 偏振光
线偏振光
右 右
左旋圆 偏振光
证明菲涅耳旋光理论的实验
复合棱镜
考纽透镜 左 右
自然光
圆偏振光
自然光
线偏振光 光强变化且消光 圆偏振光
¼ 波片
旋转偏振片
3
三、部分偏振光和椭圆偏振光的检验
(3)区分部分偏振光和椭圆偏振光(仍用1/4波片和检偏器)
部分偏 振光
部分偏 振光
光强变化无消光 部分偏振光 椭圆偏振光 线偏振光 光强变化且消光 椭圆偏振光
¼ 波片
特定光轴方向 :与偏振片的 透射方向平行
由此可得到,从P2透射的合光强为:
' I A sin 2 cos 2
2 1 2 2
'
A sin 2 sin 2
2 1 2 2
若一定.
(a) 当 2 k
时,则
I 0 , 出射光强为零.
I A12 sin 2 2 , 出射光强最大.
(b) 当 ( 2 k 1 )
时,则
(c)由于P1和P2相互垂直与平行两种情况下, 相干光相位差 相差 , 所以对于给定的晶体波片 , 在垂直时出射光为干涉 最大,而在平行时却为干涉最小;反之依然.且有
I I // I 1
这两种情况光强互补.
若用白光作光源 , 由于各种波长的光不能同时满足干 涉相长或相消的条件,所以通过 P2 后,光屏上会呈现出色 彩,不同的波片会出现不同的色彩,改变或时,屏上的 颜色也会发生变化。限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