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名著推荐阅读书目
一、《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理想主义的旗帜与人生的教科书
1、作者:原苏联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是。
他双目失明,全身瘫痪,这部书是他强忍病痛,在病榻上历时三年才写成的。
2、小说以保尔的生活经历为线索,展现了从1915到1930年前后苏俄广阔的历史画面和人民的艰苦卓绝的斗争生活。
3、推荐理由:
①这是一部闪烁着崇高的理想主义光芒的长篇小说;
②成功地塑造了保尔·柯察金这一无产阶级英雄形象;
③小说写人物以叙事和描写为主,同时穿插内心独白、书信和日记、格言警句等,使人物形象有血有肉。
④小说的景物描写、心理描写、环境描写也相当出色,语言简洁优美,富有表现力。
4、人物——相关故事——性格特征
保尔·柯察金当过童工,从小就在社会最低层饱受折磨和侮辱。
后来在朱赫来的影响下,逐步走上革命道路。
其后他经历了一系列的人生挑战,使自己越来越坚强。
即使在伤病无情地夺走他的健康,使他不得不卧在病床上时,他仍不向命运屈服,而是以顽强的毅力进行写作,以另一种方式实践着自己的生命誓言。
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钢铁般的
意志和顽强奋斗的高贵品质。
5、保尔形象评价
他在生活底层长大,后来和战友们一道策马扬刀,南征北战,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与恶劣的自然条件顽强斗争,表现了极大的智慧和积极性,当他病魔缠身躺在病床上时则克服困难,开始创作,继续为党和人民工作。
这个著名的文学形象就是保尔·柯察金,作品是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二、《鲁滨逊飘流记》——荒岛上的传奇,孤独而顽强的冒险者
1、作者笛福(1660-1731)被称为英国小说和报刊文学之父.《鲁滨逊飘流记》是笛福创作的第一部文学作品,发表于1719 年,也是他一生中最成功、最著名的一部小说.
2、小说主人公鲁滨逊出生于一个比较富裕的家庭,但是他毅然抛弃安逸舒适的家庭生活,甘愿与海浪为伍,去实现自己的航海梦想.他航行到过伦敦,到过非洲,还到过巴西,途中曾被海盗劫持做过奴隶,但最后终于化险为夷.在一次去往非洲的航行中,不幸遇上大风暴,全船覆没,只有鲁滨逊一人幸免于难,飘流到一个荒无人烟的小岛上,从此开始了他长达二十八年的孤岛生活.在苍凉寂寞的荒岛上,鲁滨逊以其勇于冒险,敢于创造的开拓精神,独自一人与种种困难作斗争,最后终于重获自由.在物质严重缺乏的荒岛,鲁滨逊
用自己的双手建立了栖息的房屋,围了蓠芭,自制衣服,器具等生活必须品.他还把野生的动物圈养起来,自己也种植了许多农作物.终于,他把原本荒凉的小岛建造得美丽而富饶,自己非但没有被困境压倒,反而过上了自得其乐的生活.在这部作品中,作者热情洋溢地赞颂了鲁滨逊不畏困难的顽强意志和坚韧不拔的实干精神.他既是一个勇往直前,百折不挠的冒险家,又是一个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实干家.
3、推荐理由著
2、《名人传》是《贝多芬传》、《米开朗基罗传》、《托尔斯泰传》的总称。
本书的三位传主都是人类历史上极富天才而创建至伟的人物,他们的人生丰富多彩,他们的作品精深宏博,他们的影响历经世代而不衰。
罗曼·罗兰紧紧把握住这三位有着各自领域的艺术家的共同之处,着力刻画他们在忧患困顿的人生征途上历经苦难而不改初衷的心历路程,凸现他们崇高的人格、博爱的情感和广阔的胸襟,从而为我们谱写了一阕“英雄交响曲”。
3、推荐理由(或阅读感受):
①《名人传》写作目的崇高,创造精神世界的太阳,呼吸英雄的气息,使人们在痛苦、失望的现实中获得心灵上的支撑。
《名人传》洋溢着一股旺盛的激情。
每一个阅读《名人传》的读者首先都会强烈地感受到作品中无法抑制的热情,都会为罗兰那极富感召力的语言而怦然心动。
②从结构上看,《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看似各自独立、互不相干,实际上却有着内在的一致性。
这种一致性既源于三位传主在精神上的相似,也源于罗兰另一重要的思想,即欧洲统一的思想和人道主义精神。
③《名人传》是一部独具魅力的人物传记,著者倾注他全部激情,成功地让读者在传记中跟三位大师接触,分担他们的痛苦、失败;也分享他们的诚挚、成功。
④《名人传》最突出的地方就是,多侧面地去表现传主们在身体上和精神上遭受的磨难,他们对无限苦难的不懈抗争,以及在抗争中爆发出来的生命激情。
纵观三传,罗兰的英雄有着共同的命运图式和方向:经历长期的磨难,激流一般的生命力,体现生之意志的艺术创造和用痛苦换取欢乐的追求。
4、人物——相关故事——性格特征
贝多芬,米开朗基罗,托尔斯泰,这些被罗曼罗兰尊为英雄的人,他们或受病痛的折磨,或由遭遇的悲惨,或因内心的惶惑矛盾,或三者交叠加于一身,深重的苦恼,几乎窒息了呼吸,毁灭了理智。
他们所以能坚持自己艰苦的历程,全靠他们对人类的爱,对人类的信心。
贝多芬“用痛苦换来欢乐”的音乐;米开朗基罗以一生的心血奉献出震撼心灵的杰作;托尔斯泰始终关心万千生灵的伟大与渺小,借以传播爱的种子和宽容的理想。
1、作者:俄高尔基
2、是高尔基著名的自传体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发表于19XX年.是高尔基艺术创作成熟时期的作品.书中描绘了19世纪70年代俄罗斯人民生活的社会环境和主人公阿廖沙在小市民庸俗丑恶的环境中成长为一个正直,善良的孩子的生活断面. 阿廖沙的成长,是《童年》最基本的主题之一.高尔基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成功地再现了阿廖沙作为一代新人从觉醒到成长的艰苦历程.他的性格正是在铅一样的生活的重压下,在无尽的苦难及与恶势力的顽强斗争中,在接受和认识现实中所有美好事物的过程中,逐渐地形成并发展起来的.
3、推荐理由(或阅读感受):
①阿廖沙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反抗精神。
②从表现手段和艺术风格来看,《童年》充分体现了高尔基后期创作的特点。
如景物描写绘声绘色、人物性格刻画栩栩如生。
另外,笔法凝练而质朴,感情冷静而执着,亦是这部作品的特色之一。
③作者将广阔、浓重的生活画面同深邃的哲理思考结合起来,伴随着细腻的对人的心理剖析和深沉的忧患意识,展现也未来的宏伟远景。
整部作品虽然写的是痛苦的过去,却洋溢着明快的乐观主义精神。
4、人物——相关故事——性格特征
高尔基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成功地再现了阿廖沙作为一代新人从觉醒到成长的艰苦历程。
他的性格正是在铅一样的生活的重压下,在无尽的苦难及与恶势力的顽强斗争中,在接受和认识现实中所有美好事物的过程中,逐渐地形成并发展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