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河南风俗

河南风俗

河南节日风俗
冬至为二十四节气之一,也称“交九”。

是日,家家吃水饺的习俗相沿,谓吃
饺子可防冻伤耳朵。

1990 年后,商品日益丰富,吃饺子已不是麻烦事,商品随时出售多种口味的半成品速冻饺子,买回家煮熟即可食用。

腊八农历十二月初八。

群众吃腊八粥的旧习未变。

随着生活质量的逐年提
高,粥的成份相应丰富起来,多用大米、黑米、红枣、花生、绿豆、红豆、桂圆、葡萄干等熬制而成。

腊八为双月双日,为图吉利,新人多选这一天举行婚礼。

小年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

家家于是日晚饭前为灶神供祭品,然后撕下点
燃,放鞭炮,称送“老灶爷上天”,祈求灶神“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晚饭多吃饺子,或多做几个菜。

此日过后,人们开始购买年货过年。

十来一农历十月初一,俗称“鬼节气”。

民间有“晚十来一”、“十来一,送寒
衣,吃小鸡”之说。

送寒衣,即在农历十月初一前后上坟烧化纸钱,祭祀祖先,1986 年以来迷信色彩逐渐淡薄。

群众多在此日凭吊先人,改善生活。

进入九十年代,群众生活条件好转,每天饮食的荤素搭配与过节相差不大,十来一改善生活的习俗逐渐消失,但到先人茔地烧化纸钱的风俗不变。

初一初一禁忌沿袭至今:忌扫地、忌向室外倒垃圾、忌动剪刀、忌大声喧哗、忌挑水等。

初五正月初五,称“破五”,意为从此可以破除过年期间的禁忌。

是日早起吃
饺子、放鞭炮之习相沿不变。

五里不同俗,十里改规矩,县境南部地区一般中午放鞭炮。

有的地方不过破五不准吃面条或面稀饭,吃馒头不准剩。

二月二农历二月初二,农民常在此日用草术灰在院中撒成茓子状,中间用
砖头压住五谷杂粮,农妇还蒸布袋馍,祈盼是年丰收。

民谚“二月二,龙抬头”,是日,家长带小孩去理发,曰“剃龙头”,取望子成龙、兴旺发达之意。

迁新居者,多选择此时搬家。

河南十大风味名吃
郑州烩面
河南面食多有所长,烩面是代表之一,此面汉魏时期亦称汤饼,唐以后名称渐变,宋代汴京食店便有“插肉面、大奥面”的供应,后多称羊肉烩面,取其筋软光滑、汤醇性温。

郑州烩面大兴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得益于改革开放、流动人口大量增加、餐饮业需求大增,先是老字号“合记”的羊肉烩面独领风骚,然后是萧记的三鲜烩面异军突起,并快速发展,二十年间不但成为郑州市餐饮的城市名片,一碗在手,酣畅淋漓的烩面也成为了河南、郑州的另种风情。

看大师傅下面也是一种美好享受,薄薄的面片,悠忽间拉成长长的薄条。

像音乐家在指挥音乐,又似魔术师在玩高超的技艺。

那白白的面片,上下翻飞,似游龙飞舞,像彩绸玩花,曲龙虬劲,瞬间下锅,眼还没看清怎么回事,面已下锅煮熟了。

高炉烧饼
高炉烧饼亦是胡饼的一种,所谓高炉原是吊炉,又有叫做鸡窝炉的,可挑担沿街售卖,后渐固定营业,炉顶之锅亦不再吊。

此饼多以发酵面制作,擀片包芯,砍花摊圆,然后单面沾芝麻贴烤。

成熟后外酥里嫩,可单食,但河南民间多视丰俭,或夹食牛羊肉;或夹食油条馓子;或夹食炒凉粉,均是美味。

故开封一带常是以盒论烧饼的,百姓走亲戚有时也就是提几盒油馍。

羊肉装馍
羊肉装馍是河南馅食中体积最大的,濮阳传统的装馍每个重五斤,皮二斤半、馅二斤半,直径一尺多。

不要说今日,过去也少有能吃下一个的。

因此,装馍多是切卖。

羊肉装馍的馅心多用肉馅、粉皮、葱调配,面皮用三分烫面七分死面。

包好后在平底锅内煎炸而成,成品外焦里嫩,肥美可口。

等下回我吃的时候再送上照片吧。

油旋
河南油旋有用八分烫面二分死面的,也有用温水和面的。

所以称作旋是指将面剂
或甩或擀成长薄条,摊撒上肉馅、葱花、姜米等佐料,然后卷卷、按圆如旋,上平底锅先烙两面见黄,再如炉膛内烘烤而成。

此饼外焦酥内鲜嫩香。

胡辣汤
河南各地均有,配料虽异,风格一致。

素胡辣汤是清水见开后,涮面筋成穗,用洗面筋的面汁清水勾兑,掌握好浓度,然后下入配料、调料而成。

羊肉胡辣汤则要用肉汤调治。

但不论何种类,面筋要用好,胡椒要用好,用辣椒出辣味,就不是胡辣汤了,也无胡椒暖胃、开胃之效果了。

胡辣汤,是原产河南,源于河南北舞渡胡辣汤和河南周口市西华县逍遥镇的“逍遥镇胡辣汤”,是一种汤类小吃。

顾名思义,放入了胡椒和辣椒又用骨头汤做底料的胡辣汤又香又辣,已经发展成为每个河南人都喜爱和知晓的小吃之一,一般大早上街头巷尾很多卖胡辣汤的摊子。

油饼包子油条加酸辣胡辣汤就是一道美味早餐。

胡辣汤喝多上火,聪明的河南人把清热下火的豆腐脑和胡辣汤掺在一起熬成粥,谓之“豆腐脑胡辣汤两掺”简称为“两掺”,既营养又不上火,真可谓一举两得。

胡辣汤也流传到了临近的省市,陕西西安也有胡辣汤,分为两种,一种是河南人做的,称之为河南胡辣汤,也叫肉丁胡辣汤的;另一种是本地回民做的,称之为肉丸胡辣汤。

在安徽中北部的合肥、淮南、阜阳、巢湖一带,也有辣糊汤售卖。

羊肉汤
羊肉汤河南各地均有,近二十年来成为各阶层人士均愿一尝的食品,不但早餐,中餐亦多有人光顾,郑州已有多家以羊肉汤为主要产品的连锁企业。

羊肉汤有清汤的和白汤的,有下配料和纯汤的,各有所长。

牛肉汤
牛肉汤有全牛汤和牛骨汤,牛肉性稍凉,无明显的膻腥味,故很受一部分人的欢迎。

洛阳、开封都有很好的牛肉汤应市。

博望锅盔
博望锅盔得名于南阳地区方城县博望屯。

有始于先秦和始于三国的两种传说。

此锅盔面团由四分发面和六分死面和制、用平底锅小火炕烙而成。

特点是底、面、心三白,食之酥香甘甜。

羊双肠
羊双肠是将羊的大、小肠精细加工,煮制后食肠、食汤而得名。

食来羊肠丰腴柔美,汤又极醇厚,虽仍有腥味,但一入口便觉味道异常之好,是开封小吃中特殊之物。

因宗教信仰关系,回族不食羊下水、所以羊腰、羊外腰、羊血、羊胎盘等也是在羊双肠馆售卖。

炒凉粉
炒凉粉有绿豆芡和红薯芡的,先是要制成粉坨,然后切成长方块在平底锅内煎炒。

开封炒凉粉在炒制时要求形整不碎,并用当地西瓜豆瓣酱调味,故有独特的鲜美。

河南方言
读音和普通话相似。

音调大部分是一声变二声,二声变四声,三声变一声,四声变三声。

也有特殊情况不遵循的,基本上听得懂普通话的都能听懂河南话(除了方言的某些词)。

河南树脂工艺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