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考情分析1 考纲说明:分析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2 考查形式:①结合能源基地区域图,考查能源开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的对策②结合新能源开发,考查新能源的特点、变化特征以及开发条件评价。
3 考题预测:结合“一带一路”来分析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复习目标1 识记:鲁尔区与山西能源基地的区位优势;2 理解:鲁尔区与综合整治的措施与山西能源基地建设;3 应用:学会对一个地区能源、矿产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内容与方法,学会判读能源结构统计图。
预习案一、知识整合本节复习需要用到的知识:鲁教版必修一第四单元第一节 ;必修二第三单元第二节 ;必修三第二单元。
问题提纲①写出鲁尔区的区位优势(五点)②鲁尔区的产业结构③资源型区域发展过程中面临哪些问题?(3个)④资源型区域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所采取的对策就是什么?⑤山西能源开发的优越条件(1)煤炭资源丰富, 条件好;(2) 广阔;(3)位置适中, 便利。
⑥山西煤炭资源开发面临的问题(1)煤炭能力不足;(2)受所处的影响,不利于晋煤外运;(3) 短缺。
二、自主练习1、下列关于鲁尔区水陆交通条件的叙述,正确的就是()A、欧洲中部陆上交通的十字路口B、伏尔加河、多瑙河流经本区C、莱茵河鲁尔区段航运繁忙,运量的一半就是煤炭D、只有天然河流没有人工河流2、下列关于德国鲁尔工业区的叙述,正确的就是()。
①鲁尔区被称为“德国工业的心脏”②鲁尔区的水资源与铁矿资源都十分丰富③丰富的煤炭资源就是鲁尔工业区发展的基础④鲁尔区的航运极为发达,但不能直通海洋A①③B、②③C、③④D、①④3.德国鲁尔区衰落的的主要原因中,不属于世界工业发展形势影响的就是( )A、第三次技术革命的冲击B、钢铁生产总量过剩C、煤炭能源地位下降D、生产结构较为单一4.鲁尔区经济结构调整的具体表现就是:①发展新兴工业与第三产业;②改造煤炭、钢铁工业;③新兴工业以中小企业为主;④煤炭与钢铁企业数量减少,规模扩大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5、与鲁尔区兴起的时间不同,但布局方式相同的就是A.上海宝钢 B、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区C、意大利塔兰托钢铁工业基地D、鞍山、本溪钢铁工业基地6、与鲁尔区相比,山西省较匮乏的自然资源就是A、水资源B、铁矿石C、水陆交通D、煤炭资源7、山西比鲁尔区欠缺的主要社会经济因素就是( )A.广阔的市场B、政府的支持C、劳动力数量D、便捷的交通【2016·浙江卷】材料一图l为我国西南部分地区略图。
8、说明甲所在区域水能资源开发的有利与不利条件。
(10分)课中案考点一某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条件评价【思考与探究】(2014浙江卷第36题第一问)北海就是世界上重要的油气产地。
简述北海油气田开采的有利与不利条件。
(10分)【变式训练】芝加哥就是美国五大湖区最大的城市,其位置见下图。
1848年修通联系密西西比河水系与五大湖的运河,随后兴建铁路并形成以芝加哥为中心的放射状铁路网。
这段时期,芝加哥工业主要有农产品加工、农具、交通工具等生产部门。
1890年,芝加哥人口达到100万。
20世纪上半叶,芝加哥发展以钢铁为主导的重工业,并成为20世纪美国最大的钢铁工业基地。
芝加哥发展钢铁工业最有利的条件就是()A.良好的工业基础B.便捷的交通运输C.充足的劳动力D.丰富的原料与燃料考点二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加快能源开发,就是保证我国能源安全的重要举措之一。
下图为“煤变油生产流程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目前,我国正在内蒙古自治区启动“煤变油”工程,其布局的主要理由就是 ( )A.当地石油资源短缺B.煤炭资源丰富C.科技力量雄厚D.交通便利,劳动力丰富2.从图示信息瞧,内蒙古自治区实施“煤变油”工程的主要制约因素就是 ( )A.工艺流程复杂B.环境污染严重C.水资源短缺D.消费市场狭小【变式训练1】2002年,我国沙钢集团成功收购鲁尔区某钢铁厂的全套设备,运回重新装组后再度营运生产,由此逐步跻身世界最具竞争力钢铁企业行列。
据图文材料,完成下题。
3.沙钢集团为实现其可持续发展而采取措施中,叙述合理的就是( )A.使用清洁能源,就近开发长江水能资源B.改善基础设施,建立发达的交通运输网C.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发展电子装配产业D.强化管理,推进节能减排循环利用工程【变式训练2】2016年9月26日~29日,中国(太原)国际煤炭与能源新产业博览会在山西太原召开,我国煤炭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就是本届大会的议题之一。
据此回答:4、目前我国煤炭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仍存在一些问题,这包括( )①资源回收率低②转换与消耗效率低③煤炭勘探大大超过开采步伐④煤炭生产、转换与消费过程中温室气体的排放增速快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5、下列措施不利于我国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就是( )A、增加原煤的开采数量,提高经济效益B、加大煤炭的加工转换,提高附加值C、促进煤炭清洁生产与利用D、缓解煤炭生产与利用导致的环境问题考点三能源结构统计图的判读下图就是2014年河北、甘肃、四川、黑龙江四省能源生产结构图。
读图回答(1)~(2)题。
(1)与四省能源生产结构相关的叙述,正确的就是 ( )。
A.以可再生能源为主B.清洁能源的比重大C.不利于减排温室气体D.有利于降低酸雨危害(2)制约①省进一步开发水能的地理条件,正确的就是 ( )。
A.水能资源蕴藏量小B.水能资源分布分散C.水能富集地人口分布稀疏D.水能富集地地质条件复杂【变式训练】读我国2000年与2007年能源消费结构图,回答1~2题。
1、通过两图的对比,不能得出的结论就是( )A、我国石油的消费量在减少B、煤炭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在增加C、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不尽合理D、洁净能源的比重在上升2、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对山西能源基地的影响表现为( )A、提供了广阔的消费市场B、提供了便利的交通运输C、提高了煤炭的开采水平D、提高了煤炭的经济效益课堂总结1.区域优势资源(如能源、矿产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内容区域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规模与方向由区域能源开发条件所决定,具体如下所示2.区域优势资源开发分析思路3、能源结构统计图的判读方法①弄清纵横坐标各自代表的含义②然后分析每种能源的消费构成状况③最后得出结论注意:①数量与比重的区别②既要进行横向比较,也要进行纵向比较。
当堂检测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问题已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
据此回答1-2题。
1、中国在“十二五”规划及同步编制的《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中提出了“煤为基础、多元发展”的战略。
目前中国的能源结构仍以煤为基础,主要就是因为( )A.矿物能源中,中国的煤炭资源尤为丰富B.煤炭作为能源开发利用比石油更方便C.煤炭的热值比石油高D.燃煤不会污染大气环境2、“加快发展核电、可再生能源与大力发展水电”就是“十二五”规划“多元战略”的主要内容。
关于下列地区,应重点发展的能源,叙述正确的就是( )A、新疆、内蒙古西北地区应大力发展水能 B.青藏高原地区与甘、新地区应大力发展生物能C、云贵高原与四川盆地应大力发展太阳能D、东南沿海工业发达地区应重点发展核能读2011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图,回答(3)~(4)题。
3、与2005年相比,我国2011年能源消费结构中比重增幅最大的就是( )A.煤炭B.石油C.天然气D.水电4、下列关于2011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叙述,正确的就是()A.天然气取代煤炭,成为我国最主要消费能源B.核电的消费总量与2005年基本持平C.水电所占比重有所增加D.可再生能源的消费量大幅度下降西南地区能源资源丰富,区域内的重庆市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
下图为重庆市1999~2008年主要能源消费量变化与单位GDP能耗变化图。
读图,回答问题。
5、判断重庆市能源消费总量变化与单位GDP能耗变化的趋势,并分析单位GDP能耗变化的主要原因。
课后练习[2012·江苏卷] 下图就是1990—2010年我国能源消费与GDP增长变化图。
读图回答1~2题。
1.能源消费与GDP的增长特点就是( )A.单位GDP能源消费2002年最低B.能源消费量2007年开始下降C.能源消费与GDP的年均增速相同D.单位GDP能源消费呈下降趋势2.能源与GDP增长的关系就是( )A.能源消费增长会减缓GDP增长B.GDP增长速度取决于地区能源储量大小C.GDP增长就是影响能源消费增长的重要因素D.我国能源丰富,可以满足GDP高速增长的需要(2012·浙江高考)读我国某区域示意图。
2011年11月4日,我国首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在酒泉启动建设。
该地建风电基地的有利条件有①可利用周围未利用土地②②距冬季风源地近,风力强劲③人口众多,经济发达④能源短缺,需求量大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材料二:近年来,世界上越来越重视风电发展,我国已把风力发电作为新能源开发的重点,并制定了长期发展计划,在十几个省区规划建设风电场,其中上海、福建与内蒙古等地就是重点开发地区。
(1)概括我国能源生产与消费的变化情况。
(4分)(2)试分析我国将上海、福建与内蒙古等地作为风力发电重点开发地区的原因。
(10分) 7 读我国石油进口部分通道示意图与甲、乙两地气候资料图,完成下列问题。
(1)“新月沃土”就是指两河流域及其附近一连串的肥沃土地,因其在地图上好像一弯新月而得名。
这片沃土在农业发展过程中易产生的环境问题就是______与________。
(4分)(2)分析甲、乙两地气候特点的差异及6~8月降水少的共同原因。
(6分)(3)我国西南油气进口通道与海上油气进口通道相比 ,优势有哪些?(6分)(4)为确保我国能源安全,除实现能源进口的多元化外,从能源开发利用的角度分析,还需要采取哪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