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美贸易现状的研究

中美贸易现状的研究

中美贸易现状的研究引言近年来,中美两国贸易关系发展迅速。

随着两国贸易额的扩大,中美贸易结构也在不断的升级。

中美两国贸易关系的基础不是比较成本的差异,而是技术实力上的差距。

在技术实力差距基础上建立的贸易关系中,贸易利益的分配对技术实力较弱的一方明显不利。

随着中关技术实力差距的不断缩小,两国间的贸易关系也将由互补型为主逐步转变为竞争型为主。

本文对中美两国在货物贸易、服务贸易两方面的变化进行分析、比较,从中发现中美两国在进出口构成上的差别和产生中国服务贸易逆差而美国货物贸易逆差情况的原因,从贸易结构上说明中美两国贸易的互补性和非竞争性。

在现代国家的发展进程中,经济是一个国家强大的物质条件,是最核心,最现实也是最切实的国家利益,直接决定着国家的地位与影响力。

所以经贸是国家间关系的晴雨表。

中美两国处于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两国之间的经济关系具有很强的互利性和互补性。

[1]同时,在互相竞争中,又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摩擦。

本文通过对两国贸易结构的研究,分析中美贸易结构引发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从而使中国正确清晰的认识到双方的真实贸易现状。

1 中美贸易的现状和分析1.1中美贸易的现状随着全球化经济的越来越繁荣和中国的入世。

中美近年来正是在全球化这种大背景下,使双方的经济贸易额逐年大步提升使中美两国都从中获得了巨大利益。

然而双方在获得共赢的局面下又不可避免的产生了竞争摩擦。

通过数年来对各种数据的分析来看,中国对美出口主要为劳动密集型的产品,美国对华出口主要是技术密集型的产品。

据中方统计,中国对美出口的商品主要使是有机电产品、鞋类、玩具、服装、服饰、皮革制品、家具、塑料制品和金属制品。

中国也已成为美国飞机、机电设备、纸及纸制品、化肥、谷物、化工、石油设备等的主要购买者之一。

与此同时,据中国外经贸部统计,2008年中美双边贸易总额达3337.4亿美元,同比增长10.5%,增速为入世7年来最低点。

据海关统计,2008年中国对美国出口2523亿美元,同比增长8.4%,7年来首次降至个位数;自美国进口814.4亿美元,增长17.4%,增速提高0.2个百分点;对美贸易实现顺差1708.6亿美元,增长4.6%。

近年来,美国的大型跨国公司纷纷看好中国市场,美国《财富》杂志所列500家大企业中至今已有200多家在中国落户。

美商对华投资涉及机械、冶金、石油、电子、通讯、化工、纺织、轻工、农业和医药等。

此外,美商投资服务业的比重也在逐年提高,尤其是在金融、保险、商业、会计和旅馆等领域。

中国对美的投资规模较小,集中在服务业,至今不足5亿美元。

[2]1999年11月15日,中美两国政府就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达成了协议。

美国政府还承诺无条件地给予中国永久性正常贸易关系待遇,并提交美国国会批准。

这将一劳永逸地消除多年来在中美经贸关系上没完没了、纠缠不断的痼疾,为新世纪中美双边经贸关系奠定一个稳定的基础。

由於中美两国的历史、文化和社会制度的不同,以及在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中美双边经贸关系不时出现一些摩擦、争议乃至冲突,这是无法避免的,也是不足为奇的。

目前,中美经贸关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贸易不平衡、反倾销、经济制裁和高科技出口管制、纺织品贸易、市场准入、知识产权保护、劳改产品出口以及动植物检疫等。

1.2中美贸易的现状分析1.2.1中美贸易关系的比较美国是技术实力最强大的发达国家,而中国则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两国的技术和经济发展水平、生产结构、商品价格、收入水平以及两国之间的贸易关系等可以用图1-1说明。

图1-1图1-1中,横轴表示技术水平和商品的技术等级(这包括商品的技术性能以及商品的质量等级两个方面),纵轴表示商品的价格,F线表示商品等级与商品价格的关系。

F曲线斜率递增的含义是,商品的技术等级越高,供给的垄断程度也越高,而且供求关系的对比也随之越为悬殊,致使商品的价格以更大的比例上升。

F 线与横轴之间的面积代表收入。

从生产的技术能力方面看,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表现在它所能生产的商品的范围由低等级向高等级的扩展和增加。

如由oa扩展至ob,再扩展至oc等等。

但各个国家实际的生产范围与它在技术能力上能够生产的产品的范围可能并不;致。

首先,经济增长过程中需求结构的变化和需求等级的上升会导致实际生产的等级系列高低两端都在右移,即生产系列整体会右移和上升,如由ob移至ac等。

其次,在开放和参与国际分工体系的条件下,一个国家可能并不生产自己所需的全部商品,而是通过进口来满足自己的一部分需求。

在这一点上,技术水平越高的国家选择的余地越大,从而选择的结果越好。

例如,当一个国家的技术水平达到c点时,它能够在oc段来选择生产项目,而当一个国家只达到ob段时,它就只能在ob段做出选择。

在全球化的市场上,商品的技术等级越高,价格也随之更高。

由于价格水平决定着成本水平,高价格不仅能使国家承担起获得一流技术人才的高成本,并因此增强国家的国际竞争力,而且使国家形成高价格和高收入的良性循环式的增长。

因此,只要具备技术条件,每个国家都会尽可能选择高端商品去生产,放弃或部分放弃低端商品的生产,同时通过进口来满足对低端商品的需求,这对任何国家都是一个好的选择。

例如,当一个国家的技术水平达到c点时,它实际的生产范围和主导产业将可能集中在bc段,并将增加价值低的ob段放弃,改为进口来满足自己的需求。

这种分工和贸易关系并非基于比较成本的差异,而是基于技术实力。

每个国家能够选择的产业和贸易等级是由它的技术实力强制决定的,不存在人为超越的可能性。

当一个国家的技术实力最大在b点时,它的产业等级最高不能超过b点,一些在技术水平和经济实力上并不具备条件,但却试图通过政府的产业和贸易政策人为提升产业等级的发展中国家,实际上只是在生产一些与发达国家主导产业同类商品中的低端商品(在性能、质量方面),并将自己生产的低端商品替代了进口的高端商品视为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的标志。

因此,许多发展中国家所谓的赶超实际上不过是一种幻觉。

中美两国由于技术实力的差异,各自所能生产的商品系列的长度是不同的。

图中的oc段为美国在技术上能够生产的商品系列的长度,ob为中国在技术上所能生产的商品系列的长度。

其中虽然oc段为美国能够生产的商品系列,但由于美国自己的需求主要集中在等级较高的部分,并且高端商品在国际市场的价格较高,因此,美国主要生产bc段的商品。

bcc′b′代表美国从高端商品的生产中获得的收入。

然而由于它的需求结构为ac段,所以,美国需要从中国等发展中国家进口ab段的商品来满足自己的需求。

对中国而言,其技术实力决定了它能够生产的商品系列为ob段,obb′o′为它所得的收入。

图中的bc段为中国的技术能力所不能够达到的高技术等级区域,需要从美国等发达国家进口。

但进口必需有出口来支付,由于中国只能生产技术等级相对较低的商品,所以,它需要向美国出口低技术等级的商品来换取高技术等级的商品。

其中,ab段是美国需求范围内的商品,也是中国能够向美国出口的商品系列。

因此,中美贸易关系的内容是,中国向美国出口ab段的商品来换取美国生产的bc段的商品。

1.2.2 对两国的影响中美之间的这种贸易关系对两国的影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1)对中美两国资源配置的影响。

中美贸易会改善美国资源配置的效率,但对中国资源配置不会产生影响。

仅仅就中美两国而言,贸易之前,美国必须生产它所需要的全部ac段的商品。

但在贸易之后,美国可以将它的资源全部集中在bc 段,完全放弃或部分放弃ab段商品的生产,并通过全部进口或部分进口来满足对ab段商品的需求。

资源配置的这种变化可以使美国在同等资源条件下获得更多的商品总量。

中国的情况则不同,贸易之前中国生产ob段的商品,贸易之后它的生产结构依然是ob段。

由于技术水平的限制,它不能选择b点之上的商品生产,也不能放弃接近o点的低端商品的生产,因为这些商品都在它的需求范围之内,因此,中美贸易并不会改善中国国内生产资源配置的状况。

从全球的角度来看,虽然国际贸易可以在世界范围内改善资源配置的效率,但这主要是集中在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并不能获得这方面的好处。

技术水平越高,从而可生产的商品的范围越宽的国家,资源配置改善的状况越为明显。

反之,技术水平越低、选择范围越窄的国家,资源配置改善的可能性越小。

虽然中美贸易并不能够改善中国资源配置的静态效率,但由于发展中国家主要是通过进口技术设备并进行模仿来实现本国的技术进步,同时中美贸易可以使中国获得自己不能够生产的较高端的消费品,因此,中美贸易对中国的生产和消费都是重要的。

(2)对中美两国国民收入水平和就业的影响。

对中国方面来说,bc段的商品是中国不能生产的,因此,美国向中国的出口不会直接损害中国的生产和就业。

在贸易平衡的情况下,也不会影响中国的国民收入水平。

对美国的影响与中国的情况不同,它可以分为贸易平衡和不平衡两种情况来分析。

第一,如果中美之间的贸易是平衡的,则两国之间的贸易不会影响美国的国民收入水平。

但如果美国依然生产一部分ab端的商品,则中国的出口对美国的同类产业的生产和就业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并且会影响到美国的就业总水平。

这是因为两国的出口商品的类型不同。

中国向美国出口的是使用较多劳动的低技术等级的商品,而美国向中国出口的则是使用较少劳动的高技术等级的商品,因此,当进出口额相同时,美国因进口而减少的就业数量要大于因出口而增加的就业数量,美国的总就业人数会因中美贸易而减少。

第二,中美之间贸易不平衡的情况。

在中国对美国的贸易存在顺差的情况下,中美贸易既会降低美国的就业,又会降低美国的国民收入水平。

而中国的情况则相反,就业和国民收入水平都会由于中美贸易而提高。

由于中国贸易顺差的数额巨大,而且持续时间较长,因此,中美贸易对美国经济增长和就业的不利影响是较为严重的。

(3)对美国国内收入分配的影响。

在美国向中国出口的高技术等级商品中,使用的要素主要是资本(资本是技术的载体)和高技术等级的劳动力。

而从中国进口的商品中使用的要素主要是低技术等级的劳动力。

因此,中美贸易的结果是提高了美国资本所有者和高技术劳动者的收入,但却降低了低技术工人的收入,这就使美国国内高收入者的收入上升,低收入者的收入下降,使美国国内的收入分配状况恶化。

由于中国是一个低技术等级劳动力数量巨大的国家,因此,中美贸易对美国收入分配状况产生的不利影响要比其他发展中国家的这种影响大得多。

(4)中美之间贸易利益的分配。

虽然从生产、就业以及收入分配的公平性上看,中美贸易对美国是不利的,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正是由于这些方面的原因产生。

但多年来中美贸易额不仅没有减少,反而逐年增大,美国方面对不断增大的中美贸易逆差也并没有采取较为严厉的手段予以制止,显然美国从中美贸易中获得的利益要大于为此所付出的代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