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燥
一、填空题:
1、空气湿度的测定是比较麻烦的,实际工作中常通过(),然后经过计算得到。
2、一定状态的空气容纳水分的极限能力为()
3、物料与一定湿度的空气接触,不能被除去的水分称为()。
4、干燥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和(),两个干燥阶段的交点称为(),与其对应的物料含水量称为()。
5、恒速干燥阶段又称为(),其干燥速率的大小取决于()。
6、降速干燥阶段又称为(),其干燥速率的大小取决于(),与外部的干燥条件关系不大。
7、临界含水量X
随()的不同而异。
8、平衡水分X*与()有关。
9、在连续干燥中,常采用湿物料与热空气并流操作的目的在于(),代价是()。
10、干燥过程中采用中间加热方式的优点是(),代价是()。
11、干燥过程中采用废气再循环的目的是(),代价是()。
12、干燥速率是指(),其微分表达式为()。
13、恒速干燥阶段干燥时间T=()
14、若降速干燥阶段的干燥速率与物料的含水量X呈线性变化,干燥时间T=()
15、干燥器按加热的方式可分为(),(),()和介电加热干燥器。
16、干燥器中气体和物料的流动方式可分为()、()和()。
17、结合水分和非结合水分的区别是()。
时,若水的初温不同,对测定结果()影响(有或没有)。
18、测定湿球温度t
W
二、判断题:
1、只要知道湿空气的性质参数(如湿度H,相对湿度φ,比容vH,比热CH,
,绝热饱和温度tas,露点td)中的任意两个焓IH,干球温度t,湿球温度t
W
就可确定其状态。
()
2、温度为t的湿空气,增大湿度其湿球温度升高。
()
3、同一房间内不同物体的平衡水汽分压相同,温度相等。
()
4、物料的平衡水分与物料的堆放方式有关。
()
5、物料的平衡水分是物料与一定状态的空气接触能被干燥的限度。
()
6、结合水的蒸汽压低于同温度下纯水的饱和蒸汽压。
()
7、平衡水分必定是结合水分。
()
8、一定的温度下,物料中结合水分不仅与物料有关,而且与空气的状态有关。
()
9、等温干燥过程必定是升焓干燥过程。
()
三、选择题
1、一定状态的空气温度不变,增大总压,则湿度( ),容纳水分的能力( ),所以干燥过程多半在常压或真空条件下进行。
A 增大
B 减小
C 不变
D 不确定 2、一定状态的空气,总压不变,升高温度,则湿度( ),容纳水的能力( ),所以干燥过程中须将气体预热至一定温度。
A 增大
B 减小
C 不变
D 不确定
3、不饱和湿空气的干球温度t ,湿球温度t w ,露点td 的大小顺序为( )。
饱和湿空气的干球温度t ,湿球温度t w ,露点t d 的大小顺序为( )。
A t>t w >t d
B t>t w <t d
C t=t w =t d
D t<t w <t d
4、若空气的湿度和温度均提高,但相对湿度不变,则同一物料的平衡水含量( ),结合水含量( )。
A 增大
B 减小
C 不变
D 不确定
5、空气通过理想干燥器后,其干球温度t ( ),露点t d ( ),相对湿度φ( ),焓I H ( )。
A 增大
B 减小
C 不变
D 不确定
6用某湿空气干燥物料至含水量低于临界含水量,则干燥终了时物料表面温度θ与空气湿球温度t w 的关系如何θ ____ t w
A> B< C = D 不确定
7、一定状态的空气,若压强不变,温度升高,则下列状态参数如何变化
湿度H ( )相对湿度φ( )湿球温度t w ( ) 露点t d ( )焓I H ( ) A 增大 B 减小 C 不变 D 不确定
8、一定状态的空气,若温度不变,压强减小,则下列状态参数如何变化
湿度H ( )相对湿度φ( )湿球温度t w ( )露点t d ( )焓I H ( )
A 增大
B 减小
C 不变
D 不确定
9、用温度为t,湿度为H 的空气进行干燥,试确定当工况变化时,其恒速干燥速
率U 0,临界含水量X 0及平衡水分X *的变化情况
(1)空气状态不变,流速增加;则U 0 ( )X 0 ( )X * ( ) (2)空气流速不变,温度不变,湿度增加;则U 0 ( )X 0 ( )X *( ) (3)流速不变,空气状态不变,物料的堆积厚度增加;则U 0( )X 0( )X *( )
(4)空气流速不变,湿度不变,温度升高;则U 0 ( )X 0 ( )X * ( ) A 增大 B 减小 C 不变 D 不确定 四计算:
1、常压下测得空气的温度为50o C ,湿球温度为30o C ,求该空气的湿度。
2、已知湿空气总压为100KPa ,温度为60o C ,相对湿度为40%。
求:该空气的以下参数。
(1) 湿度H (2)露点t d (3)湿球温度t W (4)焓I H (5)比容v H
3、温度为50o C,湿度为水/kg绝干气的湿空气通过预热器升高至120o C送至蒸
常压干燥器中。
求:每kg干空气获得的水分量。
4、常压下空气的温度为40o C,露点为30o C,若保持温度不变将空气的压强增大
一倍。
求:空气的露点和湿球温度。
5、某干燥器的操作压强为100 KPa,出口气体温度为60o C,相对湿度为50%,
将出口气体的一半返回干燥器与新鲜空气混合,已知新鲜空气的湿度为水/kg干空气,预热后温度为130o C。
求:混和气体的温度与湿度。
6、用气流干燥器干燥某物料,已知空气被预热至140o C,物料的分解温度为
100o C,问此工艺需满足什么条件
7、在常压干燥中,将肥料从含水量5%干燥至%(均为湿基),干燥器的生产能
力为5400kg干料/h。
肥料进、出干燥器的温度分别为21o C和66o C,热空气进入干燥器的温度为127 o C,温度为 kg水/kg干气,离开时温度为82 o C。
若不计热损失,试确定干空气的消耗量及空气离开干燥器时的湿度(设干肥料与水的比热均为kg·o C)。
8、温度为20o C湿度为水/kg干空气的空气经预热器预热至150o C,通入理想干
燥器,已知湿物料的含水量为%,干燥成品的含水量为%(皆为湿基),湿物料的处理量为s,要保证热效率不低于50%,求:空气量和空气的出口温度。
9、将含绝干物料10kg的湿物料摊×的盘中置于干燥器中,通入温度为70o C湿
球温度为40o C的空气,2h后物料的含湿量由水/kg干物料,降至水/kg干物料,已知物料的临界含水量为 kg水/kg干物料,平衡含水量可视为零,并假定降速阶段的干燥速率与物料的自由含水量(干基)呈线性关系,若将物料的含水量降至 kg水/kg干物料,所需总干燥时间为多少
填空题
1、测定空气的温度
2、空气在该温度下的饱和温度H
s
3、平衡水分
4、恒速干燥阶段降速干燥阶段临界点临界含水
5、表面汽化控制阶段物料外部的干燥条件(空气的状态与流速)
6、物料内部迁移控制阶段物料本身的结构、形状和尺寸
7、物料的性质和厚度及干燥速率
8、物料的性质及空气的状况
9、避免物料温度过高,脱水速度过快,防止物料变形传热所需设备容积增大
10、减少空气用量,热效率提高;预热温度不必过高,防止物料变质变形;不
必使用高温热源;传热所需设备容积增大
11、可增加气速提高传热和传质系数;增加气量可提高气体分布均匀性;可提
高空气预热温度,减少空气用量,提高热效率,避免物料过热
传热需设备容积增大
12、单位时间单位干燥面积上汽化的水分量 U=dW/(SdT)=-GdX/(SdT)
13、G
c (X
1
-X
)/(U
S)
14、G
c (X
-X*)/(U
S)㏑{(X
-X*)/(X
2
-X*)}
15、对流干燥器传导干燥器辐射干燥器
16、并流逆流错流
17、结合水的蒸汽压低于同温度下纯水的饱和蒸汽压,较难除去;非结合水分
的蒸汽压与同温度下纯水的饱和蒸汽压相等,易于在干燥中除去。
18、没有
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选择题
1、c b
2、c a
3、a c
4、c c
5、b a a c
6、a
7、c b a c a
8、c b b b c
9、(1)、a a c
(2)、b b a
(3)、c a c
(4)、a a b
计算题
1、H=0.0182kg水/kg干空气
2、H=0.0339kg水/kg干空气,t
d =41.34℃,t
W
=43.63℃,I
H
=kg干空气,v
H
=1.037m3/
kg干空气
3、∞
4、40℃,40℃
5、t=93.2℃, H=0.0394kg水/kg干空气
6、空气的湿球温度低于100o C。
7、H
2
=0.017 kg水/kg干空气 L=25704kg/h 8、0.217kg干空气/s, 85o C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