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数码相机主要指标

数码相机主要指标

数码相机指标1. 传感器尺寸:到传感器的尺寸,其实是说感光器件的面积大小,包括了CCD和CMOS。

感光器件的面积越大,CCD/CMOS 面积越大,捕捉的光子越多,感光性能越好,信噪比越低。

CCD/CMOS是数码相机用来感光成像的部件,相当于光学传统相机中的胶卷。

传感器尺寸越大,感光面积越大,成像效果越好。

1/1.8英寸的300万像素相机效果通常好于1/2.7英寸的400万像素相机(后者的感光面积只有前者的55%)。

而相同尺寸的传感器像素增加固然是件好事,但这也会导致单个像素的感光面积缩小,有曝光不足的可能。

传感器尺寸较大的数码相机,价格也较高。

感光器件的大小直接影响数码相机的体积重量。

超薄、超轻的数码相机一般传感器尺寸也小,而越专业的数码相机,传感器尺寸也越大。

“通常使用的传感器尺寸描述毫无道理。

较大的传感器以毫米表示:全画幅1、Super 35、APS-C等等。

4/3厂家的销售人员也许1所谓“全画幅”是针对传统135胶卷的尺寸来说的。

以前大部分的数码单反CCD尺寸都比135胶卷的尺寸小,而全画幅数码单反的CCD(或CMOS的感光成像的元件)尺寸和135胶卷的尺寸相同。

而CCD尺寸越大,成像质量越高。

并且对于已经有传统单反的用户来说,镜头使用不会有换算问题。

比如佳能EOS 350D的CCD尺寸大概等于胶卷尺寸的1/3左右,EOS 10D上装100mm的镜头,换算1.6倍率后就变成160mm的镜头了。

传统的照相机胶卷尺寸为35mm,35mm为胶卷的宽度(包括齿孔部分),35mm胶卷的感光面积为36 x 24mm。

换算到数码相机,对角长度越接近43.2mm的,CCD/CMOS尺寸越大。

在单反数码相机中,很多都拥有接近35mm胶卷感光的CCD/CMOS 尺寸,例如尼康的D100,CCD/CMOS尺寸面积达到23.7 x 15.6,比起消费级数码相机要大很多,而佳能的EOS-1Ds的CMOS尺寸为36 x 24mm,达到了35mm的面积,所以成像也相对较好。

我们就叫他们是全画幅。

在数码相机性能规格表中用英寸表示并不是CCD的真实尺寸,但可以使用一个简单而实用的方法求得CCD的真实尺寸。

镜头的真实焦距与相当(等效)焦距在数码相机或使用说明书上一般都会列出,而相当于35mm照相机的焦距与真实焦距之比,即为35mm照相机的画幅对角线尺寸与CCD 的实际对角线长度比,由此可以方便计算出CCD的真实尺寸。

例如:松下LX2(有效像素1020万)轻便数码相机使用1/1.65英寸CCD,镜头的相当焦距为28-112mm,真实焦距为6.3-25.2mm,两是觉得“比全画幅小一半”这种说法不够好听,所以发明了4/3。

不过我们也很容易计算出4/3传感器到底是多少mm的。

用分数和英寸表示的尺寸。

这种测量系统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到80年代。

当时在录像和电视摄像机中真空管取代了CCD或CMOS。

在那些年代,传感器尺寸指的是真空管的外径,即包含了外层玻璃管的尺寸。

“为什么制造商还沿用了这种古老的测量方式?因为这样便于他们‘欺骗’你。

如果你做一个数学题,1/2.7"等于0.37",合9.39mm。

但如果你查看说明书,1/2.7"传感器的实际对角线长度是6.7mm。

为什么?因为以前测量的尺寸中包含了厚厚的玻璃管。

现在虽然已经没有玻璃管了,但他们还是把这部分尺寸算进去了。

现在销售人员就能把传感器尺寸说得比实际更大一些。

哪一种说法听起来更好:1/2.7"还是全画幅的10%?”简而言之,就是在换算传感器尺寸时,不能使用普通的“1"=25.4mm”这个关系,而是“1"=16mm”的关系。

因为对真空管来说,假设其包含玻璃管的外径是1"(25.4mm)时,成像区实际只有16mm。

此外还应注意,使用相同标注尺寸的传感器也有可能存在差异。

例如同为APS-C格式,佳能的传感器比索尼的略小。

又如宾得Q虽然也是1/2.3",但比真正的1/2.3"传感器略大。

因为厂家在标注时会圆整到常用值。

者的比例4.44,35mm照相机的画幅尺寸为24x36mm,对角线长43.2mm,43.2/4.44=9.72mm,这就是1/1.65英寸CCD有效对角线长度,换算成画幅横纵比4/3,可求得真实尺寸为7.78x5.83mm。

松下LX2相机CCD有效感光成像面积仅为全幅尺寸的二十分之一,为APS—C画幅尺寸的九分之一。

2. 传感器类型CCD传感器在灵敏度、分辨率、噪声控制等方面都优于CMOS 传感器,而CMOS传感器则具有低成本、低功耗、以及高整合度的特点。

不过,随着CCD与CMOS传感器技术的进步,两者的差异有逐渐缩小的态势,例如,CCD传感器一直在功耗上作改进,以应用于移动通信市场(这方面的代表业者为Sanyo);CMOS传感器则在改善分辨率与灵敏度方面的不足,以应用于更高端的图像产品。

3. ISO感光度具备“高ISO”能力的数码相机究竟会带来哪些直接的好处呢?首先,“高感度”技术能够解决夜景拍摄的难题。

以往拍摄夜景,要么采用长时间曝光,要么使用闪光灯。

如果是长时间曝光的方法,必须使用三角架才能保证相机本身的稳定,但沉重的三角架是外出旅游的一大负担。

而闪光灯的特性也决定了它只能解决前景的亮度,无法兼顾背景的状况,导致拍出的夜景只有前景却没有背景。

而“高感度”技术则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个难题,由于对光更敏感,因此在“高感度”状态下,只需要正常的快门速度就能够进行拍摄,即不需要三角架,更不会出现前景明亮背景漆黑一片的现象。

其次,“高感度”技术让我们在相同的拍摄条件下,可以采用更高的快门速度,实现抓拍的目的。

我们发现,小孩和宠物是目前最重要的拍摄内容之一,而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很难摆一个稳定的pose让你拍摄。

以多数用户的经验,如果快门的速度低于1/15秒,排出的照片往往就是模糊的。

通过“高感度”技术,我们可以成倍提高快门速度,如在ISO400的状态下,就可以比ISO100提高4倍,1/60秒的速度可以抓住每一个生动的神态。

而如果是在ISO1600下,速度更可以快到1/250秒,即使是快速奔跑的宠物也逃不出你的镜头。

最后,“高感度”技术也使得拍摄变得更轻松,因为“高感度”带来的高快门速度不仅解决了拍摄对象的运动,更可以杜绝拍摄者手部的轻微抖动。

其实,在许多情况下,拍摄者手部的轻微抖动是影响拍摄质量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对又轻又小的数码卡片机,按下快门的动作就可能带来相机的抖动,解决的唯一方法是提高快门速度,“高感度”技术就是可以在不影响拍摄的情况下提高快门速度,实现“防抖”的目的等级应用:ISO50~100为低感光度。

在这一段可以获得极为平滑、细腻的照片。

只要条件许可,只要能够把照片拍清楚,就尽量使用低感光度,比如,只要能够保证景深2,宁可开大一级光圈,也不要把感光度提高一挡。

ISO200~800属于中感光度。

2当相机的镜头对着某一物体聚焦清晰时,在镜头中心所对的位置垂直镜头轴线的同一平面的点都可以在胶片或者接收器上相当清晰的图像,在这个平面沿着镜头轴线的前面和后面一定范围的点也可以结成眼睛可以接受的较清晰的像点,把这个平面的前面和后面的所有景物的距离叫做相机的景深。

我们经常能够看到拍摄花、昆虫等的照片中,将背景拍得很模糊(称之为小景深)。

但是在拍摄纪念照或集体照,风景等的照片一般会把背景拍摄得和拍摄对象一样清晰(称之为大景深)。

三要素:光圈、镜头、及拍摄物的距离。

光圈越大景深越小,光圈越小景深越大;镜头焦距越长景深越小、反之景深越大;主体越近,景深越小,主体越远,景深越大。

在这一段,需要认真考虑这张照片做什么用,要放大到什么程度,假如你能够接受噪点,中感光度设定降低了手持相机拍摄的难度,提高了在低照度条件下拍摄的安全系数,使成功率提高。

ISO1600~6400是高感光度。

在这一段噪点明显,使用这样的设置,拍摄的题材内容的重要性,往往超过了影像的质量,毕竟有的时候拍摄的条件太差,拍到一张质量稍差的照片,总比根本捕捉不到影像好高感光度的缺点对于第一种提供高ISO数值的解决方案来说,在加大增益幅度的同时,噪点信息也被相应放大,故在高ISO画面中噪点也越发明显;而第二种方式如上文所述那样,在获得高ISO的同时与成像相关的像素数也会成倍缩减,为了保证成像尺寸原本的影像信息会被扩大,噪点就这样产生了;对于第三种解决方案而言,因为减少了感光像素,所以在白平衡过程中只有进行像素插值才能得到完整的影像。

相信这三条解释并不难理解,对于现在数码相机中流行的“降噪功能”就是为了消减第三种解决方案带来的噪点而设计的。

相信经过本文的论述,数码相机拥有可变ISO感光度已不再是秘密了,虽然高ISO在噪点方面还是令我们有这样那样的担忧,但为了获得更高的快门速度和更明亮的画面,这也算是一种不增加成本的折中解决方法。

4.光圈【Aperture】:光圈是一个用来控制光线透过镜头,进入机身内感光面的光量的装置,它通常是在镜头内。

我们平时所说的光圈值F2.8、F8、F16等是光圈“系数”,是相对光圈,并非光圈的物理孔径,与光圈的物理孔径及镜头到感光器件(胶片或CCD或CMOS)的距离有关。

表达光圈大小我们是用f值。

光圈f值= 镜头的焦距/镜头口径的直径,从以上的公式可知要达到相同的光圈f值,长焦距镜头的口径要比短焦距镜头的口径大。

当光圈物理孔径不变时,镜头中心与感光器件距离愈远,f数愈大,反之,镜头中心与感光器件距离愈近,通过光孔到达感光器件的光密度愈高,f数就愈小。

◆值得一提的是光圈f值愈小,在同一单位时间内的进光量便愈多,而且上一级的进光量刚是下一级的两倍,例如光圈从f8调整到f5.6,进光量便多一倍,我们也说光圈开大了一级。

多数非专业数码相机镜头的焦距短、物理口径很小,f8时光圈的物理孔径已经很小了,继续缩小就会发生衍射之类的光学现象,影响成像。

所以一般非专业数码相机的最小光圈都在f8至f11,而专业型数码相机感光器件面积大,镜头距感光器件距离远,光圈值可以很小。

对于消费型数码相机而言,光圈f值常常介于f2.8 - f16。

此外许多数码相机在调整光圈时,可以做1/3级的调整。

备选项:佳能s95尼康P710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