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图书馆设计 功能分区联系 图书馆调研ppt
图书馆设计 功能分区联系 图书馆调研ppt
一次设计、分批建造的图书馆举例
图书馆平面布置概要
图书馆平面布置概要
1.图书馆平面布置概要 2.图书馆各功能分区要求及联系 3.图书馆各功能分区的流线
图书馆功能分区
2.1 公共活动及辅助服务空间 2.2 办公区 2.3 配套用房 2.4 书库 2.5 阅览室
图书馆功能分区要求及联系
2.1公共活动及辅助服务空间
图书馆各功能分区的流线
3.3.3中庭空间式 是将各分科阅览单元围 绕中庭空间组合,综合解 决采光通风的问题,满足 读者接触自然的需求,并 为整个建筑内部环境提 供了一种明确的交通路 线,即使初次进入建筑的 读者也很容易识别自己 所处的位置和方向。同 时,中庭空间本身又是一 处极佳的公共交往场所, 为满足读者休息和交往 的需求提供了条件。
功能分区
2.2 .2当典藏用房单独设置时,应位于基本书库的入口附近。
功能分区
2.2.3美工用房应符合下列规定: 1)美工用房应包括工作间、材料库和洗手小间; 2)工作间应光线充足,空间宽敞,最好北向布置,其使用面 积不宜小于30.00m2; 3)工作间附近宜设小库房存放美工用材料; 4)工作间内应设置给排水设施,或设小洗手间与之毗邻
功能分区
2.2 办公区(包括行政办公、业务及技术设 备用房)
一、办公区可考虑另外设置出入口,并靠近停车区 二、 图书馆的业务用房包括采编、典藏、辅导、咨询、研究 、信息处理、美工等用房;
功能分区
2.2 .1采编用房位置应与读者活动区分开,与典藏室、书库、 书刊入口有便捷联系;(如设有拆包间,拆包间应邻近工作人 员入口或专设的书刊入口。进书量大者,入口处应设卸货平台 )
功能分区
2.1.5读者休息处: 使用面积可按每个阅览座位不小于0.10㎡计算。设专用读者 休息处时房间最小面积不宜小于15.00㎡。规模较大的馆读者 休息处宜分散设置。 读者休息处的分散布置,与交通空间、阅读空间等相结合,往 往能营造活跃的空间氛围。
功能分区
2.1.6公用和专用厕所宜分别设置公共厕所。
功能分区
2.1.4报告厅应符合下列规定:
1、300座位以上规模的报告厅应与阅览区隔离独立设置。建 筑设计应符合有关厅堂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 2、报告厅,宜设专用的休息处接待处及厕所; 3、与阅览区毗邻独立设置时应单独设出入口避免人流对阅览 区的干扰; 4、报告厅应满足幻灯录像电影投影和扩声等使用功能的要求 5、300座以下规模的报告厅厅堂使用面积每座位不应小于 0.80㎡,放映室的进深和面积应根据采用的机型确定。
功能分区
2.1.2寄存处应符合下列规定: 1、位置应在读者出入口附近 2、可按阅览座位的25%确定存物柜数量,每个存物柜占使用面 积按0.15-0.20㎡计算 3、寄存处的出入口宜与读者主出入口分开
功能分区
2.1.3陈列厅(室)应符合下列规定: 1、各类图书馆应有陈列空间可根据规模使用要求分别设置新 书陈列厅(室)专题陈列室或书刊图片展览处 2、门厅休息处走廊兼作陈列空间时不应影响交通组织和安全 疏散 3、陈列室应采光均匀防止阳光直射和眩光
图书馆功能分区要求及联系
主要房间(如书库与阅览室)柱网常用平面参数
1.图书馆平面布置概要 2.图书馆各功能分区要求及联系 3.图书馆各功能分区的流线
图书馆各功能分区的流线
3.1具体组成关系
图书馆各功能分区的流线
3.2不同管理方式下的交通流线:
采用闭架管理的布置:一般图书馆以闭架管理方式为主,所以书库的布置对图书馆平面影响很大。以下是常用的几种形式。
功能分区
2.3配套用房(包括水泵房、配电房、空调机 房、消防控制室等等)
1、配套用房位置应设置于一层或地下层,应考虑另设出入口。 2、书库、非书资料库的疏散楼梯,应设计为封闭楼梯间或防烟 楼梯间,宜在库门外邻近设置。 3、电梯井道及产生噪声的设备机房,不宜与阅览室毗邻。并应 采取消声、隔声及减振措施,减少其对整个馆区的影响。
几大功能部分的分区和联系
图书馆设计
13 LANDSCAPE
1.图书馆平面布置概要 2.图书馆各功能分区要求及联系 3.图书馆各功能分区的流线
图书馆平面布置概要
1.1图书馆平面总体规划基本要求
一、图书馆总体规划要因地制宜,结合现状,集中紧凑,功能分区明确,人流书流分开。道路布置应便于图书运送、装卸和消防疏散。 二、规模较大的公共图书馆,少年阅览区应有单独的出入口和室外活动场地。 三、锅炉房、厨房、汽车库等建筑应尽量避开书库和阅览区、并需用绿化带隔离。条件允许时,宜布置在主馆下风向。 四、馆区总平面宜布置绿地、庭院,创造优美阅读环境,并根据图书馆平均每日读者数量设置足够多的自行车和机动车停放场地。 五、在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图书馆设计中,要充分利用原有建筑。 六、在选址和总图规划时,应留有扩建用地,以便日后发展。
图书馆各功能分区的流线
3.3.2单元组合式 单元组合式是将藏阅结合的分科阅览分层布置 在几个单元块体内,或将不同功能独立设置在 一个块体内,将各单元块体有机组合起来,既有 节奏感又便于分期建造,满足了不断发展变化的 需求。
江门五邑大学是一所新兴的高等院校,结合该 校的环境、规模和经济条件,图书馆按单元组 合的形式设计,为分期建设提供了条件:一期 建造门厅、书库、办公和阅览共四个单元体, 二期待建阅览、科研和报告厅三个单元体。
三、技术设备用房包括电子计算机、缩微、照像、静电复印、 音像控制、装裱维修、消毒等用房。
功能分区
2.2 .4对于计算机中心,机房应位置适中,并不得与书库及易 燃易爆物存放场所毗邻。机房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子 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的规定。 而电子出版物阅览室宜靠近计算机中心,并与电子出版物库相 连通。
功能分区
2.4 书库的一般要求
小型馆的各种书库以集中设置为宜;大型馆则可分为基本书库 、辅助书库、阅览室开架书库等。 基本书库要与辅助书库、目录室、出纳台、阅览室等保持便捷 的联系。 各开架阅览室的藏书则可分散存放,使读者能在最短时间内借 阅图书资料。 合理利用空间,尽量提高单位空间的容书率,减轻工作人员的 劳动量,提高工作效率。应配置相应的运输设备。 书库应具备长期保存图书资料的良好条件。要考虑防火、防晒 、防潮、防虫、防紫外线、保温、隔热、通风等因素。 库区宜设工作人员更衣室、清洁卫生间、专用厕所和库内办公 室。
图书馆各功能分区的流线
采用开架管理的布置:小型科学图书馆或大型馆的某些阅览室也常采用开架管理方式,如专 业阅览室、参考阅览室及报刊阅览室等。
图书馆各功能分区的流线
3.3平面布置形式:
1分层叠合式 2单元组合式 3中庭空间式 4院落围合式 5综合式
图书馆各功能分区的流线
3.3.1分层叠合式 分层叠合式是将藏阅结合实际的分科阅览部门分层设置、垂直 叠合。 在馆舍建筑面积有限的范围内,图书馆便垂直叠合向上发展。为 了减少垂直交通带来的不便,将藏阅合一的分科阅览部门分层设 置,各分科阅览室内部依靠独立的垂直交通,既联系方便,又满足 了分科独立管理的需求。一般高校图书馆有一定比例的闭架书 库,将其布置在下层使结构合理,便于组织交通。地面层或二层布 置入口、外借、目录检索、期刊宣传、展览等功能,方便了读者 。
包括门厅、寄存处、陈列厅、报告厅、读者休 息处、饮水处、读者服务部及厕所等
图书馆功能分区要求及联系
2.1.1门厅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根据管理和服务的需要设置验证咨询收发寄存和监控等 功能设施 2、多雨地区其门厅内应有存放雨具的设备 3*、严寒及寒冷地区其门厅应有防风沙的门斗 4、门厅的使用面积可按每阅览座位0.05㎡计算
甘肃农业大学图书馆平面大致为 方形,与正南正北向呈45度偏转。 该馆阅览办公区为三层,书库区为 六层,内设20mx20m中庭,净高 12.8m,上覆采光天棚。中庭不仅 把各层功能有序地组织起来,也为 进深较大的建筑空间解决了采光 和通风问题。
功能分区
座位数量、大小适中,开间、进深、层高合理。 阅览室面积应按学生人数的百分比设定,具体见相关规范,每 个座位的大小与阅览室的管理方式及阅览室排列方式有关,一 般单人桌长为900~1 200mm,宽为650~750mm。桌与 座椅距离500mm。阅览室的等级愈高,每座所占的使用面积 愈大。
阅览室的进深主要与采光方式、阅览桌布置及层高等因素有关 ,传统设计方法长跨比为1∶1.5~1∶2.5,现代阅览室采用模 数化设计,尽量不设或少设柱子。一般按面积划分,大型阅览 室为400~500m2,中型200~300m2,小型100m2左右。
卫生洁具按使用人数男女各半计算,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成人男厕按每60人设大便器一具,每30人设小便斗一具; (2)成人女厕按每30人设大便器一具; (3)儿童男厕按每50人设大便器一具,小便器两具; (4)儿童女厕按每25人设大便器一具; (5)洗手盆按每60人设一具; (6)公用厕所内应设污水池一个; (7)公用厕所中应设供残疾人使用的专门设施
功能分区
良好的朝向、采光、照明与通风。 一般来说,阅读室应尽量朝南布置,避免东、西向,实在不可 避免时,应采用遮阳板、百叶遮光窗帘和加大进深等手段来弥 补。 阅览室采光分天然采光和人工照明两种方式。阅览室白天应尽 量充分利用天然光,天然采光主要靠窗地比来控制,一般以窗 户面积占地面面积的1/4较适宜。为了使阅览室远离窗户的部 位得到充分的光线,应注意房间进深与窗顶高度的关系,一般 单侧采光时,进深不大于窗顶高度的二倍,双侧采光时,不超 过窗顶高度的四倍,采用带形窗时,进深可以加大。 阅览室采用人工照明时,一般照度为100~200lx。灯具的位 置常与阅览桌排列一致,距地约2m高,灯具保护角不小于 45°。一般提倡在合理形式的天棚上装设吸顶灯。 阅览室的读者相对集中,且流动性小,因此设计时应注意解决 通风换气问题,尽可能两面开窗,防止空气污浊,对内应设高 窗,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应采取有效的机械通风及空调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