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诗词鉴赏总结反思

诗词鉴赏总结反思

诗词鉴赏总结反思
范 355 语文诗词选读的课本上完后,我感慨颇深。

很幸运自己可以主讲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的《青玉案》。

这在我学习诗词方面,又带给了自己新的感悟:可以使我受到美的教育、可以使我脱离庸俗和低级趣味……
中国古典诗词流传至今的佳作名篇,不是千锤百炼,便是妙手可得。

那么我们理解一首诗词要有方法,讲套路。

首先要读题目。

以课本中张九龄的《望月怀远》为例。

看题便知作者正在做的事情是“望”,那么就可以根据题目,推断作者的浓浓思愁,从而将思维往那边放;再结合“望”字分析,作者为何要望?在望什么?
第二看作者。

作者本人与诗句所表达的情感一般都有联系。

例如王维,大多数为山水田园之作,在描绘自然美景同时,流露出闲居生活中闲逸萧散的情趣。

李老师补充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是他的诗词最大特点,这个知识点一定要准确记住。

如我们课本中的《山居秋暝》一诗中,“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往往荡涤读者之胸襟,给人以恬澹宁和的无尽遐思。

第三读诗句,抓意象。

诗句中一般含有很多意象,而这些都是作者花心思添加的,一般用来与作者的心情相应和。

比如课文中的冯延巳的《鹊踏枝》:河畔、青芜、柳树、小桥,就能看出作者的愁叹与落寞。

第四读注释。

一般的诗歌鉴赏题目下方都有注释,这些注释往往会有重要的提示信息,要认真分析阅读,帮助解答。

在学习了很多诗词之后,会发现诗词题材不同,表达的思想感情也不同。

因此,我们在体会诗词感情时可从内容和类别上去辨析。

这里我自己摘抄并归纳了古诗词中常见的题材及情感:a.田园诗——热爱、向往悠闲平静自由的生活,表达恬淡闲适
的心情;
b.写景诗——描绘春夏秋冬、山川美景,表达对自然美景的热
爱与赞美之情;
c.送别诗——依依不舍的留恋;对友人的思念;劝勉安慰的豁
达;
d.边塞诗——渴望建功立业、保家卫国的决心;壮志难酬、报
国无门的悲愤;久居边关思念亲人的忧伤、孤独;
e.行旅诗——游子漂泊在外(久戍边关、久宦在外)的孤独寂
寞和对家乡、人的思念;
f.怀古诗——悲叹怀才不遇的感慨;抒发昔盛今衰的愤慨;忧
国伤时,揭示时弊,同情人民;闺怨诗:对丈夫的思念,离别的孤独寂寞之感。

学习诗词并不是走个过场,而是它真正对我们有帮助。

在高考中,语文试卷涉及到了古诗鉴赏题。

因此掌握正确的考试技巧有很重要:
a.“写了什么?/描绘了什么画面?”
1)答内容(可翻译后概括);
2)概括意境特点;
3)写出表达的思想感情。

b.“怎样描绘了某一画面?”
1)答手法和内容;
2)答这样写的效果;
3)作者情感。

c.“为什么这样写?”
1)答内容(即原因,可从诗句中概括,往往是对表现诗的主旨
的作用);
2)答结构;
3)作者情感。

d.“某个字问什么用的好/生动传神?”
1) 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 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 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人应当诗意地栖居。

”海德格尔这样说道。

诗词本就是我们中华民族伟大的瑰宝,只是现在我们大都“忘记”了它,取而代之的便是电视剧、电影等“快餐文化”。

其实,诗词处处都在,只是我们从未真正留心过。

虽然我们的诗词鉴赏已经学习完了,但对诗词的学习远远不止仅于课本。

我们应该有诗意的活着,在细雨微蒙的夜晚,独坐
窗前,冲一杯清茶,捧一本古诗词集,灯光明亮,诗韵隽永,其乐融融!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