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音乐教案-风雨雷电的故事_小学音乐教案_模板

音乐教案-风雨雷电的故事_小学音乐教案_模板

音乐教案-风雨雷电的故事_小学音乐教案_模板
音乐研究课
课题:《风雨雷电的故事》
教学目标:
1、运用双语进行教学,让学生学习风雨雷电等英语单词以及一些课堂用语。

2、能积极探索各种声音的奥秘,并自信地表达聆听声音的感受。

3、能运用自己身边的各种材料和乐器来模拟自然界的风声、雨声、雷声。

4、能在表现故事的活动中与其他同学协作配合,并体会到期与人合作的快乐。

教学重点:
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表现欲望,引导学生发挥想象,
教学难点:
能主动创编动作,在表演中与人合作。

教具准备:英语单词卡、各种声音材料、打击乐器、琴、图
教学进程:
一、组织教学:(双语)class beging!
1、This class we are going to a good place. can you guess?
今天老师要和小朋友一起去一个好地方,猜猜看是什么地方?
2、我们要去参观专给动画片配音的录音棚。

在那里你会发现许多平凡的东西也会发出神奇的声音。

3、请上我们的观光车(riding in my car)
二、课堂探究:
地方到了,看,在前面的台子上,给小朋友准备了许多打击乐器和一些能发出声响的材料,小朋友们可以上来玩一玩、摸一摸、听一听、想一想这些声音象什么?你最喜欢哪种声音?
1、让学生在课前自由在玩各种声音材料,并感觉声音象什么?
2、谈谈有关声音的话题。

三、感受声音:
1、教师带来了一段动画片,但是没有声音,Please look carefully! can you tlle me ,what you watch? now,let us wacth TV! 让我们一起看看电视。

2、谈谈会有什么声音在动画片中出现?我想请同学们给画面配上声音如何?
四、表现声音:
1、场景一:风
⑴请同学们模仿一下风是什么样吹的?你怎样来模拟风声?你可以吹出不同的风声吗?(由学生自由表现微风、大风、狂风等不同节奏和力度的风。

⑵请你看着老师的手势来吹一吹风。

(提示学生注意风声的强弱变化。

⑶我们还可以用什么乐器来学风声?(大布)
2、场景二:雨
师:小雨是怎样唱歌的?沙沙沙沙请同学一起模仿。

师:现在请你们用这些乐器来学小雨唱歌。

3、场景三:雷电
师:小雨过后,雷公公也忍不住想来玩一会儿了,雷电是一对好朋友,它们总喜欢在一块儿,那我们应该怎样模仿呢。

师:我这有一块铁皮,专业配音师就是用它来为雷电配音的。

Let us try!让学生也试试。

4、场景四:大雨
师:雷电过后,雨下得更大了,谁来说说大雨怎么样?用什么可以模仿?小雨、大雨。

[1] [2] 下一页
赌东道
第五课音的强弱(小学第一册)
日期2001-6-1作者郁芳教材:沿海版小学《音乐》课本第一册
教学内容:音的强弱
课时:第一课时
执教:南头小学郁芳
教学重难点:对力度变化的感受与表现。

教学目的:学习音的强弱,通过听、唱、做、练等感受力度变化,懂得音乐中强弱变化的作用。

教材分析:“音的强弱”这一课是音乐八个要素之一“力度”的第一次出现教材通过图示启发学生从大自然寻找强弱不同的声音。

用具有度对比的乐曲欣赏导入音乐。

教具:1、钢琴2、投影仪3、电脑4、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1、听音乐进教室并师生互相问好。

(用唱歌形式互相问好)
2、复习歌曲《铃、板、锣、鼓》,并请一部分同学用打击乐器伴奏。

3、新课:结和教材11页图示,让学生回答哪幅图表示的声音强、哪幅图表示的声音弱?1)放鞭炮。

强2)说悄悄话。


4、看多媒体课件听辩二首乐曲;
1)《摇篮曲》
2)《大刀进行曲》哪首乐曲表现的声音强、哪首乐曲的声音弱?
生答:1)声音弱2)声音强。

教师总结:我们在大自然听的声音有强有弱,音乐中的音也有强有弱。

5、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听火车由远处驶来,又渐渐远去的声音。

提问:火车由远处驶来时声音的强弱是怎样的,火车渐渐去的声音又是怎么样的?
(学生回答火车驶来时声音是由渐渐到强的,火车远去的声音是由强渐渐弱的。


板书:---音乐要渐渐弱下来。

(力度记号:渐弱)
6、让学生模仿大自然中强弱变化的声音。

如:飞机由远而近,由近而远
汽车由远而近,由近而远;
7、用这两个记号拍以下节奏。

1)请同学用拍这个节奏×× × ×× ×
3)再请同学们用拍×× × ×× ×
(渐强)(渐弱)
教师给予评价并示范正确的拍法。

8、通过语言练习。

教师读:小河流水生:×× ××按读四遍,
哗啦啦啦
可边读边拍手,教师用手势提示学生做出渐强渐弱,控制音量。

让学生自己创作一些词,用一问一答的方式表现力度的变化。

如:一生问:小雨小雨,一生答:滴嗒滴嗒;
× × × × ×× ××
9、通过音色对比练习。

用打击乐器铃、板、锣、鼓按“”的变化敲出以下节奏
四二拍× × |× ×|×× ×|×× ××|×× ×‖
10、模唱练习:(用声音感受和表现力度的变化,又达到练声的目的)
师唱:四二拍53 13 | 5— |
火车开来啦
生唱:5 5| 5- |5 5| 5—|5—||
呜呜呜呜呜呜
(4、5小节上有连音线和记号)
11、课堂小结:(由学生回答)
这节课我们学会了一个什么新的音乐知识?——音的强弱。

表示渐弱
教师总结:这节课通过唱、读、拍、奏等不同方式的力度变化的体检,使同学们对音乐渐强、渐弱的变化有敏捷的反应能力和表现能力。

12、布置作业,下课,用唱歌的形式师生再见,听音乐离开。

粉刷匠人音版音乐第二册第九课《巧巧手》张翠莲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粉刷匠》。

2、聆听《我有一双万能的手》。

3、创编活动。

教学目标:
1、通过歌曲《我有一双万能的手》,感受体验歌曲鲜明的音乐形象,并即兴表演,体验随意做动作的感受。

2、指导学生用活泼欢快的情绪演唱《粉刷匠》,并进行表演,再次感受劳动的快乐。

3、通过轻松愉快的音乐形象,表现出小粉刷匠忘我的劳动精神,和看到劳动成果时的喜悦心情,让学生懂得劳动就要不怕脏,不怕累的道理,培养从小热爱劳动的好习惯。

教材分析:《粉刷匠》是一首风趣、活泼的波兰儿童歌曲。

2/4拍,F大调,一段体结构。

轻松风趣的旋律与幽默诙谐的歌词相结合,一方面生动地描绘了小粉刷匠在观赏自己的劳动成果,得意炫耀自己劳动技术的同时,表现了小粉刷匠一心只顾劳动,弄得鼻子也刷上了白灰的顽皮神态;一方面教育学生热爱劳动和乐观向上的精神。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创编表演。

教学方式:体验、听唱、探究、聆听。

教学教具:VCD,钢琴,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一、常规训练。

1、呼吸、发声练习。

2、节奏练习:X X X X ┃X X X ┃X X X X ┃X —┃二、新课学习:
(一)、欣赏歌曲《我有一双万能的手》。

.1、初听,启发、引导学生边听边辨别歌曲中所唱的内容,想到什么?2、说一说:手能做什么?3、复听,鼓励、引导学生参与即兴表演。

(二)学唱歌曲《粉刷匠》。

1、谈话导入。

2、听赏歌曲,感受节拍、情绪、内容。

(看VCD)3、说一说:歌曲唱出了哪些内容?小粉刷匠都做了些什么?表现了什么精神?4、复听歌曲范唱,再次感受劳动的快乐。

5、看手位模唱曲谱。

6、按节奏朗读歌词。

7、跟琴学唱歌词。

8、跟音乐有表情地唱歌。

9、创编动作进行歌表演。

10、综合表演。

三、小结。

教学目标:1、通过聆听感受音乐描绘的动物形象,教育学生爱护人类的朋友——动物,提高保护动物的意识。

2、通过表演,培养学生的表现能力。

教学重难点:感受音乐描绘的动物形象;创编;表演。

教具:多媒体课件,各种动物的头饰。

教学过程():
一、动画激趣;
二、师生互动表演;
三、欣赏乐曲;
聆听乐曲前奏,感受乐曲描绘的气氛;初听全曲,感受乐曲描绘的音乐;谈谈自己印象中的狮子,并模仿;复听乐曲,分析理解;再听乐曲,加深印象;四、表演
根据乐曲,学生编小故事;表演童话剧;提示学生给乐曲自编曲名;听音乐小片段,说说所表现的音乐形象,模仿表演;情感透视;五、听音乐表演,师生再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