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3.2.河流的综合开发

3.2.河流的综合开发


知识链接 中国一些江河的分水岭: 黄河与长江源头—— 巴颜喀拉山
黄河与长江上中游—— 秦岭 淮河与长江—— 大别山 长江与珠江—— 南岭 闽江与赣江(长江)—— 武夷山
该河流发源于哪里? 上、下游名称是什么? 上游流域面积狭小的原因是什么?
发源于中国青藏高原, 上游名澜沧江,下游名为 湄公河。
流域面积狭小是因为 流在高山深谷之中, 两岸山高坡陡,悬崖 峭壁,水深流急,没 有支流汇入,所以流 域面积狭小。
) TVA主要负责田纳西河流域的统一开发和管理。它所 确定的流域开发的核心是( A ) A.河流的梯级开发 B.流域的综合开发 C.流域生态环境的恢复的治理 D.放洪、航运、发电、旅游等
田纳西河的开发核心: 河流的梯级开发 (TVA
2、流域综合开发的实施
(1)防洪:防洪标准达百年一遇 • 思考: 1.田纳西河能实现梯级开发的条件是?
参考:土地充分利用起来发展工农业及其他行业,促 进当地经济,从而推动旅游业发展;由于农牧业用 地增加,会增加农药、化肥、杀虫剂、除草剂的使 用,势必造成河流水质下降;植被减少后水土流失 加剧,河道被淤浅,河流水量季节变化增大,会使 航运条件下降;河道的淤积,致使泄洪能力减弱, 水库的淤积则使库容降低,从而使防洪的难度提高; 土地利用的变化对发电没有造成影响。
(4)有无结冰期 由流域内最低气温决定的。月均温在0℃以下 河流结冰,0℃以上无结冰期
(5)有无凌汛现象 凌汛形成的条件:①冬季结冰; ②河流由低纬流向高纬 时间:秋末冬初或春季 俄罗斯的叶尼塞河、鄂毕河、勒拿河;我国的松 花江、黄河河套平原段及山东段、西辽河等.
(6)河水流速大小 由地形决定,落差大流速大、地形平坦、水 流缓慢。 (7)水能蕴藏量(落差、流量) 由流域内的地形、气候特征等决定。 例:三峡水能大的原因: ①位于二、三级阶梯交界处,落差大; ②地处季风气候区,降水量多,河流流量大
俄亥 俄河
亚热 带湿 润气 候
水量不 煤、 发达, 稳定, 铁、 支流 铜、 夏秋少, 众多 冬春多 磷、 锌、 云母
水能丰富 因 素
影响航运、 农业
三、流域的早期开发及其后果
阅读课文51页的内容,思考: 田纳西河流域在18世纪下半叶和19世纪后期,流域开 发的方向各是什么?分别产生了什么样的后果? 时期 流域开发方向 18世纪下半叶 较为发达的农业 19世纪后期 大规模掠夺式开 发 后果 流域内山青水秀,森林繁茂 带来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
田纳西河流域位于美国农业带(区)中的( C ) A.玉米带 B.混合农业区 C.棉花带 D.亚热带作物带 田纳西河流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成因组合,不正确 的是( D) A.长期高强度地棉花种植—土地退化 B.矿产开采冶炼、扩大耕地面积—植被破坏、水土 流失 C.炼铜企业大量排放含硫废物—酸雨污染 D.氯氟氢化合物大量使用—臭氧层空洞
活动:墨累—达令河
• 墨累—达令河没有采矿和工业,那该流 域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是什么?
过度灌溉
墨累-达令河 流域开发结果: 下游水量明显 减少,生态环 境恶化,在极 干旱时,出现 海水倒灌现象
合理利用河流 水资源,避免 中、上游过多 引水灌溉
四、流域的综合开发
• 1、流域综合开发的总体构想
流域开发的核心:河流的利用与治理
河流的梯级开发 (TVA 田纳西河的开发核心: ) 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 统一 生态效益
2、综合开发与整治的结果:实现 (1)防洪效益: (2)航运价值提高 (3 成为全国最大的电力供应基地 (4)提高水质 (5)旅游业成为流域一项重要收入 (6)做好土地利用规划
流域的综合开发

提高土地利用程度会导致其它五个方面的哪 些变化?
思考:为何黄河下游流域面积狭小?
最佳答案 由于黄土高原植被遭到破坏,一遇暴雨,大量的泥 沙与雨水一起,汇入黄河,使黄河成为全世界含沙量最 多的河流。出了黄土高原,黄河流人下游平原地区,由 于河道变宽,坡度变缓,流速慢了下来,大量的泥沙沉 积于河底,使河床逐渐抬高,成为“地上河”。由于黄 河下游为“地上河”,河床高出地面,地面流水不能汇 入河道,所以支流少,流域面积狭小。
长江树枝状的水系对长江的影响:
长江南北支流汛期时间错开,结果使干流汛期 延长 ,同时减轻了长江的洪涝灾害;但是如果南北 支流及干流同时进入汛期,则长江将因泄洪不力 而出现涝灾 扇形水系对海河的影响:几大支流同时进入 汛期,加大了干流的洪峰,易造成洪涝灾害。
2.河流水文特征 (1)流量(流域面积、降水量或干湿区) 例1.为什么黄河流域面积大于珠江,流量却小于 珠江 ①黄河流经干旱、半干旱和半湿润地区,降水量 较少;而珠江流经亚热带湿润地区,降水丰沛
河道狭窄,落差大,有利于筑坝
2.田纳西河干流共修建了几座大坝?对航运的作 用是?除此之外还有什么作用?
(1)共修建 9 座。 (2)抬高水位,稳定径流, 改善通航条件 (3)防洪发电; 蓄水灌溉
(2)航运:通航里程长;联系范围广;经济 效益高。
田纳西河两岸形成“工业走廊”的根本原因是( D ) A.土地利用程度大大提高 B.航运能力提高,交通便利 C.矿产资源丰富 D.田纳西河流域有全国最大的电力基地
2、自然背景 (3)水系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水量丰富
有利 水系发达 因素 支流众多
通过密西西比河 及其支流可通往 全国大部分地区
不利 因素
落差大
水量不稳定
1.田纳西河水量的变化对航运会有什么影响? 在径流量小的季节影响航运的顺利进行;特别是夏 秋季降水较少,农业用水增加,水位下降较大. 水位过低,吨位大的船只不能通航.
成为著名的风景旅游区 水库的修建
带 动
流域环境改善
旅游业
建立公园、野 生动物管理区、 促 风景区、宿营 进 地和俱乐部以 及教育中心
带动游船制造业和经营业的发展
建立保护区,调整农林牧, 稳定河湖线,恢复采矿区。
自然保护区
• 1、流域综合开发的总体构想
四、流域的综合开发
流域开发的核心: 河流的利用与治理
下游地区
田纳西河流域的气候 类型是( A ) A.亚热带季风性湿润 气候 B.地中海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
思考 1. 田纳西河水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根据流域的气候特 征,田纳西河水量季节变化有什么特点?
田纳西河水量在冬末春初较多,夏秋相对较少;水量 季节变化大.
2. 从农业发展角度看,夏季是作物的主要生长期,需水 量较大,而冬季需量较少。田纳西河流域的气候条件对 农业发展有什么影响?如何利用田纳西河的资源发展农业? 降水的季节变化,与农作物的季节需求产生矛盾,成为种 植业限制性因素; 田纳西的地形条件很适宜修建蓄水库,从修建水库等方 式进行调整季节分配,解决降水与灌溉的季节矛盾。
读P49的图3.13,说出田纳西河、 俄亥俄河、密西西比河的关系
密西西比河是干流,俄亥俄河 是一级支流,田纳西河为二级支流。
2、河流开发的自然背景
河 流 开 发 的 自 然 背 景 地 形 特 征 气 候 特 征
河流的利用方式
决定
水 文 特 征 矿产资源的蕴藏
流域的开发方向
3、不同河段开发保护的重点
第三章 区域自然资源 综合开发利用
第二节
流域的综合开发
——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
• 河流————人类的摇篮
两河流域 印度河-恒河
黄河-长江
尼 罗 河
流域和水系

了解一下什么是干流、支流、分水岭、流域?
一、河流 1、流域和水系
流域又称供水区,指供给河流地表水源的地面集水区 和地下水源的地下集水区总称,一般指地面的集水区。 相邻流域间的山岭或河间高地,称为分水岭。分水岭 最高点的连线,称为分水线或分水界。
②黄河流域地处北方,雨季短;珠江流域地处南 方,雨季长
③黄河支流少,珠江支流多 (2)水位变化:汛期(时间早晚、长短),影响因 素是降水量的时间分配
A.雨林气候、海洋性气候区的河流水位变化小, 如亚马逊河、刚果河(雨林气候区);泰晤士河、 莱茵河(海洋性气候区) B.季风气候、大陆性气候区的河流径流的年际变 化、季节变化大,因为降水量的季节变化、年际 变化均比较大,故水位变化大。其中,季风区的 径流季节变化小于大陆性气候区的河流,年际变 化大于大陆性气候区河流。
1、流域和水系
水系指河流干流、支流和流域内的湖泊、沼泽或地下暗 河,彼此连接组成的庞大系统,又称河系。它汇聚全流域的 地表水和地下水,最终注入海洋、湖泊或消失在荒漠中。 河流水系由干流和一系列支流组成,一般将流入干流的 支流,叫一级支流,流入一级支流的叫二级支流,依次类推。
知识链接 1.河流的水系特征 河流水系特征指河流的源地、流向、河流长 度、水系归属和水系形态(如树枝状、扇形等)、流 域概况面积、河道宽窄曲直、河网密度(支流的发 育程度)等。即向、系、积、道、度(支流的发育程 度 )。
2.怎样才能改善田纳西河的航运条件?
与农业的需求结合,将修水库与船闸结合起来, 使河流各段保持较稳定的水位,利于通航。
2、自然背景 (4) 矿产资源 —— 丰富 主要有煤、铁、铜、磷、锌、云母等。
知识点小结
位置 发源 注入 所经 地形 山 地 为 主 气候 水系 水文 状况 矿产
美国 东南 部
阿巴 拉契 亚山 地
(3)含沙量大小 由植被覆盖情况和土质状况决定的。植被覆盖 差,土质疏松,河流含沙量大。反之,含沙量小。 例1:黄河为世界泥沙含量最大的河流,1立方米 约为80多斤,原因: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 ①植被稀少,破坏严重(原因:樵采、过牧、滥垦、 开矿 ; ②沟壑纵横,坡度较大; ③降水集中在7、8月且多暴雨; ④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
河流及其开发方向组合,正确的是( A ) A.发源地—保护植被生态 B.河流—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 C.河谷平原—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和水质保护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