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变风量系统与风机盘管空调系统的能耗对比
变风量系统与风机盘管空调系统的能耗对比
针对不同负荷率、上班时间和下班时间,分别计算冷却塔、冷却泵、末端、空调箱风机、 冷冻泵和冷机的分项能耗,结果如下。
40
35
左侧VAV系统
冷却塔
右侧FP系统
冷却泵
30
末端
空调箱风机
各分项耗电量(W/m2)
25
冷冻泵
20 15 10
5 0
100%上班
100%下班 75%上班 75%下班 50%上班 50%下班
om 在变风量(VAV)系统诞生伊始,其重要优点即为节能,但其节能效果主要是针对定风量 cr.c (CAV)系统而言。与 CAV 系统相比,VAV 系统具有减少再热量、降低送风量从而降低风机 va 能耗,通过回收灯光热量消除过冷等方面的优势。随着国内的办公楼项目,尤其是高档办公 .eh 楼项目越来越多地采用变风量系统,变风量系统与传统的风机盘管(FP)系统之间能耗的对 w 比才开始受到重视。吴明通过对同一办公楼分别采用 VAV 系统与 FP 系统设计选型,并对全 w 年工况模拟计算后得出二者的能耗,结论是大、中、小型办公建筑 VAV 系统相对 FP 的节能 ://w 率分别为 23%、11%和 6.3%,并且,在西安、上海、沈阳三个城市均有类似的结果。[1]这一结 http 果表明,VAV 系统不仅比 CAV 系统而言节能,而且比 FP 系统也节能。然而实测的结果并不
变频
VAV 并联末端 VAV 系统 0.19 20×24
91
新风机组风机
FP 系统
3.7
24
89
风机盘管
FP 系统 0.084 54×24
109
2.1
2.1
风量 5400m3/h
2.5
第 2 页 共 10 页
暖通空调俱乐部 /club/
暖通空调在线
过渡季节外围护结构负荷较小,为简化计算,本文认为 25%负荷率时为过渡季节。由于
本建筑外窗不可开启,因此 VAV 系统以全新风运行,而风机盘管则冷机依然开启。在整个过
om 渡季均考虑 VAV 系统风机满负荷运行。
r.c 3.1 设备的部分负荷特性
ac 1)冷机
hv 空调负荷降低时,冷机的输出负荷等比例下降。在 50%空调负荷时,从节能角度运行策
变风量系统的末端一次风风量最小值一般为最大值的 40%以上,本设计取 40%。因此在
上班时间,内区由于人员、设备均保持不变,不同的负荷率下风量不变;外区则在负荷率下
降时,风量也减小,但其最小值为 40%。由于本建筑的内区冷负荷和外区冷负荷分别占 30%
和 70%,故一次风总风量的最小值为最大值的 30%+70%×40%=58%。也即,当上班时间负荷
其中 1 层为设备层,1-3 层为商业,4 层以上为办公标准层。为集中比较 VAV 系统与 FP 系统,
本文将该办公楼 1-3 层的楼层简化为同标准层相同的建筑平面。
根据上述调整后的情况,该设计建筑空调面积 43200 m2,每层空调面积 1800 m2。经冷负
荷系数法对设计日的逐时计算,本工程设计最大冷负荷为 3360 kW,最大热负荷 2200 kW,单
暖通空调在线
由上述结果可知:
1)VAV 系统的供冷季能耗略大于 FP 系统
由图 2 可以看出,虽然 VAV 系统的风机电耗明显大于 FP 系统的新风机电耗,但由于 FP
系统的末端电耗和冷机大于 VAV 系统,综合后 VAV 系统全供冷季的能耗为 FP 系统的 1.15 倍。 根据本文的结果,二者能耗比既不像文献[1]所模拟得到的那么低,也不如文献[2]实测得到的
(010) 88042601
E-mail: chenl01@
第 1 页 共 10 页
暖通空调俱乐部 /club/
暖通空调在线
2 建筑概况及空调设计
2.1 建筑概况及空调设计
本工程位于天津市某商务区,主要功能为金融类写字楼,建筑高度 110 米,地上 25 层,
率低于 58%时,空调箱风机风量依然保持在 58%,而冷机负荷则可以继续降低。而在下班时
间,由于可以关闭多余的风口,因此此时空调负荷降低时空调箱风量可继续降低而不受上述
58%风量限值的限制。
4)新风机组风机
FP 系统新风机组一般定风量运行,因此在上班时间和下班时间,风机功率均不变。
5)VAV 并联末端、风机盘管末端风机
25%上班
25%下班
冷机
线 图 1 不同空调负荷率下 VAV 系统与 FP 系统分项能耗对比 在 考虑上班时间占全部空调使用时间的 80%(8h/10h),下班时间占全部空调使用时间的 20% 空调 (2h/10h)。因此,综合全供冷季节的 VAV 系统和 FP 系统的能耗结果如图 2 所示。
通 暖 18.0
支持这一模拟计算结果,文献[2]的 3.2 节指出,经实测中国和美国的部分建筑的能耗,美国办
线 公建筑中 VAV 系统的能耗为 FP 系统 5~9 倍,风机能耗甚至高达 10~20 倍之大。针对同样的 在 主题,两项分别从实测数据和设计模拟进行的研究,结论却大相径庭,在 VAV 系统应用越来 空调 越广泛的今天,更引起人们对变风量系统的疑问。
16.0
14.0 12.0 10.0
8.0 6.0 4.0
冷却塔 冷却泵 末端 空调箱风机 冷冻泵 冷机
2.0
0.0
VAV系统
W/m2
风机盘管系统 w/m2
图 2 供冷季 VAV 系统与 FP 系统能耗对比
第 4 页 共 10 页
暖通空调俱乐部 /club/
暖
流量 200m3/h
热水泵
两套共用 18.5
2
37
0.9
扬程 20m,
工频泵台数调节
流量 400m3/h
冷却泵
两套共用 55
2
110
2.5
扬程 32m,
工频泵台数调节
冷却塔
两套共用 15
2
30
VAV 空调箱风机 VAV 系统 15
2×24
720
0.7
流量 400m3/h
风量 23000m3/h
16.7
位面积冷负荷 77.8 W/m2,单位面积热负荷 50.9 W/m2。空调系统以 4 米为界划分内外区,其
中外区冷负荷占 70%,内区冷负荷占 30%。
设计采用 VAV 系统时,系统冷源采用螺杆机组,冷冻水 7℃/12℃运行,冷却水 37℃/32℃
运行,均为水泵变频系统。空调系统送风温差为 10℃。平面布置上,系统内区采用单风道变
那么高。根据该结果,考虑到 VAV 系统与 FP 系统在除能耗外的其他项目上的优劣势,本文
认为在选择两套系统时应进行综合考虑。
2)多数情况下,VAV 相同的风机电耗高于 FP 系统
由于 VAV 系统采用空气运输冷量,因此空调箱风机耗电很大,从图 1 可知,VAV 系统的 风机所占的能耗比重较大,并且多数情况下大于 FP 系统“新风机+末端”能耗(夏季 VAV 系
另外,目前对两种系统的对比中,一般只涉及供冷季的比较,实际上,两种系统在供暖 季的能耗也有其各自的特点。本文从供冷季、供暖季和全年三种情况,对两套系统进行比较 全面的对比。
1 陈亮, 男 , 1983 年 9 月生, 工学硕士, 工程师。
100045 北京市南礼士路 62 号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2M1 工作室
暖通空调在线
变风量系统与风机盘管空调系统的能耗对比
陈亮1,秦鹏华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北京 100045)
摘要 变风量系统和风机盘管系统的能耗对比是目前存有争议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天津的某 办公楼分别进行变风量系统和风机盘管系统的空调设计,以简化模型计算了不同负荷率时上 班时间和下班时间的能耗并得出供冷季、供暖季和全年的能耗对比。结果表明普通温差送风 条件下,VAV 系统能耗在供冷季、供暖季、全年三种情况均为 FP 系统的 1.24 倍,VAV 系统结 合低温送风则分别为 1.11 倍、1.24 倍、1.15 倍。该比较结果源于同一办公楼的两种设计, 对理解两套系统的实际能耗对比有一定意义。 关键词 变风量 VAV 风机盘管 能耗对比 1 引言
风量末端,外区采用并联风机变风量末端,夏季并联末端的风机不运行。冬季内区风量与夏
m 季相同,外区一次风量为夏季的 40%以减小末端加热量,同时末端风机开启以满足室内气流
.co 组织需求。
acr 设计采用 FP 系统时,系统冷源采用螺杆机组,冷冻水 7℃/12℃运行,冷却水 37℃/32℃
hv 运行,均为水泵变频系统。新风系统送风温差为 10℃,夏季、冬季的新风量相同。
4.5
6.3
6.0
4.4
线 2)冷冻泵、冷却泵、热水泵、冷却塔 在 按常规设计以台数控制,100%、75%负荷时 2 台全开,50%、25%负荷时只开 1 台。
调 3)VAV 空调箱风机 空 VAV 系统的特点即变频控制,空调负荷下降时,风量随之下降,从而风机功率也下降。
通 本工程 VAV 风量控制采用经典的定静压方法,由于风机功率与风量、风压成比例,研究表明 暖 该控制方法下系统风量为设计风量的 50%时,风机运行功率为设计功的优化设计方面,直接对变风量系 暖 统能耗状况的关注不多。针对目前变风量系统与 FP 系统能耗方面存在的疑问,本文通过作者
的设计实例,对位于天津地区的某办公楼分别采用两种系统设计,根据设备选型和建筑全年 空调负荷状况计算系统的全年能耗,得出二者的能耗对比。由于这种方式是对同一栋楼进行 两种系统的设计,因此可以对两套系统进行更加公平的对比,希望有助于对二者能耗特点的 理解。
统没有末端风机电耗)。为了进一步分析,单独对比二者风机与总能耗的比值,如图 3 所示。
总能耗比
VAV系统与FP系统能耗比
9 8 7 6 5 4 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