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法律渊源比较
大陆法系违宪审查制度3种形式
1. 由宪法法院行使违宪审查权,德 国、意大利为代表(贝卢斯科尼 不能享有豁免权)
2. 由普通法院行使违宪审查权,日 本为代表
3. 宪法委员会行使违宪审查权,法 国为代表
(三)制定法:普通法系的重要法律 渊源
1、为什么制定法也是普通法系的重要法律 渊源?
英国的制定法和美国的制定法 美国为什么形成了制定法的传统,而又没有
英美在遵循先例上的不同
美国遵循先例原则的实行没有英 国那么严格,具有较大的灵活性
联邦最高法院根据社会形势的需 要,推翻自己先前的判决(1810 -1957,否决自己的判例90次)
推翻前例与法律的稳定性
影响前例权威性问题 法律的溯及力问题:稿费纳税问
题
(二)区别技术:含义、表现
区别技术是普通法法系的术语, 它是运用判例法的一个重要方法, 对含有前例的判决中的事实和法律 问题与现在审理案件中的事实和法 律问题进行比较,了解其中的同异 以及达到了什么程度等,这种比较 的过程和方法,称为区别技术。
差别 美国有成文宪法与最高法院的司法审查
权,英国没有
(二)判例也是大陆法系的法律渊源
19世纪后期,判例开始出现 新的法律理论开始出现:自由法学、
社会法学 20世纪以后,判例法与成文法在世
界范围内的融合趋势越来越明显
(二)判例作为法律渊源:欧洲大陆
法院的判例逐渐成为法的渊源 法国:行政法和侵权行为法主要却
(一)法律渊源的概念
“法律渊源是指,一旦社会中出现区 别性的法律义务,法律规范所据以 形成的材料。建立在宗教或世俗传 统基础之上的习惯、司法和构成其 他重要人物所做的判决、成文法律、 正义原则以及其他法律方面的权威 性著作构成了这些材料。[待续]
[续上]所有的法律制度都要以此(或 者某一种,或者更多情况下以其总体) 作为渊源:非洲部落的法官以它们为 基础做出判决,美国最高法院的法官 也不例外。但不同的法系以及同一法 系中不同成员之间赋予这些渊源的重 要性却明显不同。”
3、“有损于普通法的制定法应予严格解释”
司法审查制度是对制定法的补充: 马伯里诉麦迪逊案(1803年)
麦迪逊:美国第三任总统杰佛逊的国 务卿,联邦制党人
马伯里:受到前任总统亚当斯任命的 治安法官
马歇尔:时任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
联邦党人
民主党人与联邦党人斗争的焦点— “午夜法官”
判决理由:
1、对行政行为应当进行司法审查。 2、马伯里诉求的法律根据无效,因为 1789年《司法法》违反宪法。
2、法官运用区别技术的3种情形
遵从有约束力的前例:法官一般采 用这个办法
推翻前例:一般限于某些高等法院 或最高法院
既不遵从也不推翻:运用司法智慧 避免公开推翻前例
(三)大陆法系国家的判例
大陆法系判例的作用在加强 原因和表现:法国行政法院和行政
法的影响;德国宪法法院的影响; 欧盟法的影响;大法法系与普通法 系相互吸收、相互靠拢的结果
(二)法律渊源的种类
正式的法律渊源即严格意义上的法 律表现形式,主要有:1)制定法又 称成文法 ;2)判例法;3)习惯法; 4)国际条约
非正式法律渊源:法理、学说、公 平正义观念等
比较法学上的法律渊源,主要是 指形式意义上的法律渊源,即法律的 效力渊源,法律由不同的机关创制或 认可而具有不同的法律效力包括:制 定法、判例法、习惯、法律原则等。
1.“区分技术”是判例法中发现和适用法 律规范最重要的技术
2.严格区别判决理由和附带意见:判决理 由是一种概括性的法律原则或规则,是 对适用于由判决赖以成立的实质性事实 而引起的法律争执的法律陈述;根据非 重要事实和未经认定的事实作出的结论, 被作为附带意见对待。附带意见不具有 拘束力,仅有劝导性效力
《比较法总论》 第五讲 法律渊源比较
主讲人:刘永艳 中央党校政法教研部教授
本讲主要内容
一、法律渊源概述 二、制定法的种类和发展趋势 三、判例法和区别技术 四、其他法律渊源
一、法律渊源概述
(一)法律渊源的概念 法律渊源一词,最早出自英国法理学著
作。英国法学家波洛克在《法理学入门》 (1896)一书采用sources同 forms的区 别以来,分别使用“法律渊源”与“法的 形式”的做法逐渐流行开来
判例作为法律渊源比较模糊 2.16-17AC,柯克时代,引用先例已很普
遍 3.18AC,哈德威克和布莱克斯通时代,适
用先例的原则基本确立 4.19AC后半期,高级法院判例绝对拘束力
的原则正式形成
5.“遵循先例”原则的变革(20AC40T) 遵循先例原则开始松动:上诉法院 对其自身先前判例是否遵循,有了 一定限度的裁量权;上议院也终于 在1966年放弃了自身判例横向的绝 对拘束力原则
(一)制定法的含义:又称成文法,即 由特定的国家机关,主要是立法机关制 定通过的法律。
(二)制定法是大陆法系国家的主要法 律渊源
(三)制定法也是普通法系国家的重要 法律渊源
(二)制 定 法: 大陆法系的主要法律渊源
在大陆法系,制定法是指由特定的国家 机关(主要是指立法机关)制定和颁布的 法律。制定法按照其制定和颁布的国家 机关的不同等级和法律效力的不同,分 为宪法、法律(由议会或总统颁布)、由 议会委托行政机关颁布的委任立法、由 行政机关颁布的行政法规和地方国家机 关制定的地方法规
1、判例法:一般是指高级法院的判决, 确切地说,是一个判决中所含有的法律原 则或规则,具有作为一种前例的约束力或 说服力。(沈宗灵,比较法研究) 2、判例法与制定法的区别:前者-具体 诉讼案件的结果、判例法中的原则或规则 表达得不一定特别精确;后者-立法机关 或其他有权制定法律法规机关对一般情况 所作的规定,以比较精确的条文化的形式 表现
(一)法律渊源的概念
法律的渊源亦称法源,一般是指法律规 范的创制及其表现形式
民法的渊源是法官裁决民事案件的法源, 即法官判案的法律依据
法的渊源,是指那些具有法的效力作用 和意义的法的外在表现形式
法律渊源分为实质意义上的渊源和形式 意义上的渊源 •从实质意义上讲,法源指法的根源,如 在西方法学中,有的把上帝的意志,有的 把人的理性、正义,有的把社会公益视为 法的根源 •在形式意义上,法的渊源是指法的创制 形式,即一种行为规则通过什么方式创制 出来并具有什么样的外在形式,才能成为 法律规范,成为处理问题、审理案件的根
政治原因:欧洲大陆资本主义的兴起, 特别是民族国家的形成;三权分立等理 论,促进了制定法成为大陆法系的主要 法律渊源
法律原因:罗马法复兴。“案件应在 法律基础上而不是在判例基础上进行判 决”。(《查士丁尼法典》)议会是惟 一的立法机关。1804年《法国民法典》 明确规定法官审理案件不得以确立一般 规则的方式进行判决;法典化运动以限 制法官的自由裁量为目的
法机关制定的法律。 法院规则:规范法院诉讼必须遵守的程序。联
邦法院规则;州法院规则;以及条约等 (2)判例法Case Law:普通法
英美两国法律渊源的差异
判例法的主导性地位:英国> 美国 国内判例法的统一性 :英国> 美国 遵循先例原则的严格程度 :英国> 美国 判例法实施主体的法院的组织体系存在
英美两国法律渊源的差异:英国
判例法;制定法;授权立法; 君主保留的法律权力:外交事务 欧盟法 次要法源:习惯、法理及一般原则、
学说。只有说服力而无拘束力。取 决于法官是否被说服。也作为解释 主要法源的参考资料
英美两国法律渊源的差异:美国
(1)制定法Enacted Law: 宪法:联邦宪法;州宪法 法规:美国联邦政府、州政府、地方政府的立
三、判例法和区别技术
(一)判例法的含义和“遵循先 例”原则:含义、英国和美国的 不同情况
(二)运用判例法的一个方法: 区别技术
(三)大陆法系国家的判例
(一)判例法的含义与遵循先例原则 判例法是法官通过司法判例创立和
发展起来的法律;一项判决成为先例 (precedent),在法律渊源的意义上 对以后相同或相似的案件具有或强或 弱的拘束力
2、法典是大陆法系制定法的一种特殊 形式
大陆法系国家的传统 法典编纂运动的影响 20世纪以来大陆法系制定法的变化
(违宪审查制度和授权立法)
法典与一般成文法的区别
3、二战以来,大陆法系制定法上 的新变化
(1)建立了违宪审查制度,有三种 不同形式
(2)授权立法或委任立法增加。战 前(兴起)、战后初期(禁止)、 20世纪50年代以来:行政权力扩张, “行政国家”产生
(三)大陆法系的法律渊源
主要是制定法,包括宪法、法 律和行政法规,另有条约和认可的 习惯和欧盟法;判例、法理和一般 原则只在特定的意义上,具有说服 力,可以视为法律渊源。
没有判例法。
(四)普通法系的法律渊源 主要有判例法和制定法,以及
习惯、惯例、一般原则和学说,条 约和欧盟法。
二、制定法的种类及发展趋势
3、“遵循先例” (stare decisis)原 则:判例法的基础,意指法官在审理案 件时应考虑上级法院,甚至本法院在以 前类似案件判决中所包含的法律原则或 规则。简单地说,前例具有约束力。 (沈宗灵,p215)
4、英国和美国在“遵循先例”原则上的 不同情况
遵循先例原则的确立: 1.12-13AC,格兰维尔和布拉克顿时代 ,
(二)制定法:大陆法系的主要法律 渊源
1、为什么制定法成为大陆法系的 主要法律渊源?
2、法典是大陆法系制定法的一种 特殊形式:原因、特点和变化
1、为什么制定法成为大陆法系的主要 法律渊源?
(1)古代罗马法的传统 (2)欧洲大陆的历史状况,要求以成文
法的形式确立民族国家,国家制定的法 律取代以往各种形式的法律 (3)罗马法复兴的推动作用 (4)“拿破仑法典”的示范作用
是由法院判例发展而来 德国:联邦宪法法院的判例,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