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医务人员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 (2).ppt
医务人员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 (2).ppt
问题
问:何种情况下应使用医用防护口罩? 答:接触经空气传播或近距离接触经飞沫
传播的呼吸道传染病患者时,应戴医用 防护口罩(N95)。
问题
问:如何对医用防护口罩(N95)进行密合性检查? 答:将双手完全盖住防护口罩,快速的呼气,若鼻夹附
近有漏气应将双手指尖放在金属鼻夹上,从中间位置 开始,用手指向内按鼻夹,并分别向两侧移动和按压, 根据鼻梁的形状塑造、调整鼻夹;若漏气位于四周, 应调整到不漏气为止。
对患者实行保护性隔离时,如大面积烧伤患者、骨髓 移植患者等患者的诊疗、护理时。
可能受到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喷溅时。
隔离衣应后开口, 能遮盖住全部衣服和外露的皮肤。
五、隔离衣与防护服的使用
下列情况应穿防护服: 临床医务人员在接触甲类或按甲类传染病管理
的传染病患者时。 接触经气传播或飞沫传播的传染病患者,可
防护服穿脱方法
脱联体防护服时,先将拉链拉到底 。向上提 拉帽子,使帽子脱离头部,脱袖子 ;由上向 下边脱边卷 污染面向里直至全部脱下放入医
疗废物袋内。
防护服穿脱方法
六、鞋套的使用
鞋套应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并一次性应用。 从潜在污染区进入污染区时和从缓冲间进入负
压病室时应穿鞋套。 应在规定区域内穿鞋套,离开该区域时应及时
近距离接触经飞沫传播的传染病患者时。 为呼吸道传染病患者进行气管切开、气管插管
等近距离操作,可能发生患者血液、体液、分 泌物喷溅时,应使用全面型防护面罩。
三、护目镜、防护面罩的使用
佩戴前应检查有无破损,佩戴装置有无松懈, 每次使用后应清洁与消毒。
摘除时捏住靠近头部或耳朵的一边摘掉,放入 回收或医疗废物容器内 。
穿防护服
穿鞋套
三级防护
适用于为病人实施吸痰、气管插管和气管切 开的医务人员。除二级防护外,还应当加戴 面罩或全面型呼吸防护器。
三级防护
防护用品的清洗与消毒
可以重复使用的防护用品,应当将使用后的 防护用品放入双层布袋中封扎,可煮沸10分 钟消毒或使用250mg /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15 分钟后送洗衣房,清洗消毒。
外科口罩每4小时更换一次。
二、口罩
N95型口罩是美国国家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认 证的9种防颗粒物口罩中的一种。“N”的意思 是不适合油性的颗粒(炒菜产生的油烟就是油 性颗粒物,而人说话或咳嗽产生的飞沫不是油 性的);“95”是指,在NIOSH标准规定的检 测条件下,过滤效率达到95%。N95不是特定的 产品名称。只要符合N95标准,并且通过NIOSH 审查的产品就可以称为“N95型口罩”。
四、手套的使用
应根据不同操作的需要,选择合适种类和规格 的手套.。
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呕 吐物及污染物品时,应戴清洁手套。
进行手术等无菌操作、接触患者破损皮肤、粘 膜时,应戴无菌手套。
五、隔离衣与防护服的使用
下列情况应穿隔离衣:
接触经接触传播的感染性疾病患者如传染病患者、多 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等时。
戴口罩的程序
1. 穿过口罩 2. 罩住口鼻 3. 固定颈
带托起口罩
部口罩带
4. 固定头 部口罩带
5. 固定鼻夹 6.密合测试
口罩的摘除方法
不要接触口罩前面(污染面)。 先解开下面的系带,再解开上面的系带。 用手仅捏住口罩的系带丢至医疗废物容器内。
三、护目镜、防护面罩的使用
在进行诊疗、护理操作,可能发生患者血液、 体液、分泌物等喷溅时。
能受到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喷溅 时。
隔离衣穿脱流程
隔离衣穿脱流程
防护服穿脱方法
穿防护服(联体或分体防护服),应遵循先穿 下衣,再穿上衣,然后戴好帽子,最后拉上拉 锁的顺序。
脱防护服:脱分体防护服时应先将拉链拉开。 向上提拉帽子,使帽子脱离头部。脱袖子、上 衣,将污染面向里放入医疗废物袋 。脱下衣, 由上向下边脱边卷,污染面向里,脱下后置于 医疗废物袋。
沐浴、更衣→离开清洁区。
(三)医务人员的分级防护
医务人员的分级防护
1.一般防护 2.一级防护 3.二级防护 4.三级防护
一般防护
适用于在医院传染病区,发热门急诊以外从 事诊疗工作的医护人员。
工作时应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和医用口罩。
一般防护
穿工作服
一级防护
适用于初筛门诊、发热门诊的医务人员。 工作时应穿工作服、隔离衣、戴工作帽和防
脱掉。发现破损应及时更换。
七、防水围裙的使用
分为重复使用的围裙和一次性使用的围裙。 可能受到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及其它污
染物质喷溅、进行复用医疗器械清洗时,应穿 防水围裙。 重复使用的围裙,每班使用后应及时清洗消毒。 遇有破损或渗透时,应及时更换。 一次性使用围裙应一次性使用,受到明显污染 时应及时更换。
(二)穿脱防护用品的程序
一、穿戴防护用品应遵循的程序
从清洁区进入潜在污染区:洗手→戴帽子→戴 医用防护口罩→穿工作衣裤→换工作鞋后→进 入潜在污染区。手部皮肤破损的戴乳胶手套。
从潜在污染区进入污染区:穿隔离衣或防护服 →戴护目镜/防护面罩→戴手套→穿鞋套→进 入污染区。
二、脱防护用品应遵循的程序
离开污染区进入潜在污染区前:摘手套、消毒 双手→摘护目镜/防护面罩→脱隔离衣或防护 服→脱鞋套→洗手和/或手消毒→进入潜在污 染区,洗手或手消毒。用后物品分别放置于专 用污物容器内。
从潜在污染区进入清洁区前:洗手和/或手消 毒→脱工作服→摘医用防护口罩→摘帽子→洗 手和/或手消毒后,进入清洁区。
被患者血液、体液污染时,应立即更换。 布制帽子保持清洁,每次或每天更换与清洁。
二、口罩
一般诊疗活动,可佩戴纱布口罩或外科口罩。 手术室工作或护理免疫功能低下患者、进行体
腔穿刺等操作时应戴外科口罩。 接触经空气传播或近距离接触经飞沫传播的呼
吸道传染病患者时,应戴医用防护口罩。
二、口罩
纱布口罩应保持清洁,每天更换、清洁与消毒, 遇污染时及时更换。
防护用品的清洗与消毒
防护眼镜、防护面罩可以使用250mg/L— 500mg/L的含氯消毒剂、0.2%的过氧乙酸或 者75%的乙醇浸泡30分钟后,清洗干燥后备 用。
问题
问:何种情况下应使用外科口罩? 答:一般诊疗活动,可佩戴外科口罩;手
术室工作或护理免疫功能低下患者、进 行体腔穿刺等操作时应戴外科口罩。
问题
问:何种情况下应戴清洁手套? 答: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
呕吐物及污染物品时,应戴清洁手套。 问:何种情况下应戴无菌手套? 答:进行手术等无菌操作、接触患者破损皮肤、
粘膜时,应戴无菌手套。
问题
问:使用手套时应注意什么? 答:1)诊疗护理不同的患者之间应更换手套。
2)操作完成后脱去手套,应按规定程序与方 法洗手,戴手套不能替代洗手,必要时进行手 消毒。
3)操作时发现手套破损时,应及时更换。 4)戴无菌手套时,应防止手套污染。 5) 一次性手套应一次性使用。
防护用品的使用
课堂目标
掌握各种防护用品的使用方法 掌握穿脱防护用品遵循的程序 了解医务人员的分级防护
(一)各种防护用品的使用
一、帽子
分为布制帽子和一次性帽子。入污染区和洁净 环境前、进行无菌操作等应戴帽子。
将脑后的长发绾成发髻,刘海向上梳理将帽子 由额前向脑后罩于头部,尽量不让头发外漏
护口罩,必要时戴乳胶手套。
一级防护
二级防护
适用于进入发热留观室、专门病区的医务人员, 接触从病人身上采集的标本、处理其分泌物、 排泄物、使用过的物品和死亡病人尸体的工作 人员,转运病人的医务人员和司机。
医务人员必须戴防护口罩,穿工作服、防护服 或隔离衣、鞋套,戴手套、工作帽
二级防护
戴手套
戴护目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