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二醇使用前初步了解的一些术语
载冷剂:是在间接冷却的制冷装置中,完成将被冷却系统(物体或空间)的热量传递给制冷剂的中间冷却介质。
这种中间冷却介质亦称为第二制冷剂。
空调工程、工业生产和科学试验中,常常采用制冷装置间接冷却被冷却物,或者将制冷装置产生的冷量远距离输送,这时,均需要一种中间物质,在蒸发器内被冷却降温,然后再用它冷却被冷却物,这种中间物质称为载冷剂。
常用的载冷剂是水,但只能用于高于0℃的条件。
当要求低于0℃时,一般采用盐水,如氯化钠或氯化钙盐水溶液,或采用乙二醇或丙三醇等有机化合物的水溶液。
乙二醇:是一种有甜味的无色粘稠液体, 无气味, 很容易吸湿, 有一定毒性, 能与水、乙醇和丙酮、甘油等互溶, 同时, 它能与金属和酸作用, 与氧反应, 其醇羟基可被卤素取代等。
乙二醇用途广泛, 主要用来生产优质聚酯树脂, 还可用作薄膜、橡胶、醇酸树脂、增塑剂、防冻液、熔剂、干燥剂、刹车油等产品的原料。
缓蚀剂:以适当的浓度和形式存在于环境(介质)中时,可以防止或减缓材料腐蚀的化学物质或复合物,因此缓蚀剂也可以称为腐蚀抑制剂。
它的用量很小(0.1%~1%),但效果显著。
这种保护金属的方法称缓蚀剂保护。
缓蚀剂用于中性介质(锅炉用水、循环冷却水)、酸性介质(除锅垢的盐酸,电镀前镀件除锈用的酸浸溶液)和气体介质(气相缓蚀剂)。
(N:如制冷常用冷媒增效剂)由缓冲剂和钝化剂组成:缓冲剂,用来缓冲因乙二醇氧化生成的有机酸,可以是硼砂、三乙醇胺等;钝化剂,是使金属表面形成钝化膜,造成电阻极化从而阻止腐蚀的进程的物质,可以是磷酸盐、钼酸盐等。
储备碱:溶液的缓蚀能力,表示乙二醇水溶液对酸化的阻力。
衡量指标:将10ml乙二醇溶液滴定至pH5.5时所消耗0.100N盐酸的毫升数。
多数场合储备碱度应为10 ~12 毫克当量。
ASTM D1122规定长效防冻液的储备碱度为10~20mg/100ml。
根据溶液储备碱度的高低决定系统溶液测试和调整的频度。
简单的pH监测:要求在7.5以上,不可低于6.5 。
注意:对于因管路大修排空后再重新充注的系统,在充注乙二醇溶液前,需用2%的磷酸三纳水溶液进行管路内部清洗。
废旧乙二醇需联系有资质的危废回收商进行回收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