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生健康成长

学生健康成长

学生健康成长
方百堰:逯林林
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是一项有意义的活动,教师的工作对象是活生生的人,所以要想培养好学生,就要多给他们一些关爱,以心交心,使学生健康成长。

(1)教师的人格魅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一个师德高尚、知识渊博、教育教学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教师,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和人格榜样,因而班级群体对学生人格影响的魅力首先来自于班级任课教师的人格魅力。

教师用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赞美的话语,一个会心的微笑,来传递爱意,让学生感受老师对自己的爱护、关心,使学生对老师产生一种安全感、亲切感。

(2)学生要有健康的心理。

比如:有些学生遭受一点挫折就授不了;一到学校就紧张、不自在,见到某一位老师就害怕;一写作业就心烦,一考试就心慌;对学习很厌烦。

这些学生就必须借助课任老师或心理辅导员的帮助和指导,让学生成为老师的朋友,走进学生的心里,帮助他们排除内心的不良情绪。

例如,学校中一名女学生趁课间休息时将几个男同学的铅笔、文具盒、书包等东西拿走扔掉,从表面看这属于偷盗行为,是品质问题。

但是,了解后发现这名同学性格内向,不善于表白,经常受到男同学的欺负,从而产生了一种报复的心理。

经过分析发现这是一种典型的心理问题,只有通过心理辅导的方法才能解决。

如果我们一味的批评她的品德不好,甚至认为她的品质存在问题而冷落她,那么结果就会适得其反。

我们应该传递给这个有缺憾的女生,用真诚去唤醒她,让她受到公平的教育。

深入的观察、分析她的内心世界,真正的关注她的心理反应。

教师可以通过表情、言语、眼神,将对她的期待投射到她身上,自我得以肯定,信
心得以重建,从而完善个性,自觉提高奋斗目标,增添学习动力。

如果我们无形之中将诸如“无药可救”、“朽木不可雕”的消极情绪传递给了这样的学生,肯定会使这些有缺陷的学生自暴自弃、自我放逐。

培养学生。

教师应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子女一样看待,要下功夫把他们培养成乐观上进、风趣开朗、兴趣广泛、勇于创新的人才。

为此,教师需要具备渊博的知识、高尚的人格和丰富的管理经验,德高为范、学高为师就是这个道理。

同时,教师还要研究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采取不同的方法“因材施教”。

锻炼学生。

现在的学生在家里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优裕生活,没有艰辛的经历。

然而在学校里,有些学生由于种种原因,学习和生活中会感到诸多不如意,例如,有些学生成绩不好,每次考试成绩出来,都会产生一定的心里压力。

这种压力若不及时排解,就可能造成不良后果。

教师在成绩公布前后,要做好差生的思想工作,要热心帮助差生找出失败的原因,并予以精神上的安慰和生活上的关怀,从而使其经受精神和意志的锻炼,逐步懂事和成熟起来。

师生们积极参与大课间。

跳校园舞、校园活动如:摇呼啦圈、滚铁环、跳绳、拍篮球和做篮球操、这些特色性的体育项目新颖多参与其中的学生热情高涨、劲头十足,真正体验到了快乐与健康。

另外,学生的运动参与性、运动技能、身心健康、社会适应性等方面均有所加强,集体荣誉感和凝聚力不断增强。

学生的精神状态好了,真正做到健康成长。

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做出每个学期《班级谈心计划》,计划出每周谈心的人数、不同类型学生的谈话要点。

例如,对于单亲家庭重点突出心理健康教育,疏导心理上的纠结;对于学生困难的学生,重点突出学习方法的指导,提高学习能力;对于调皮捣蛋、爱犯错误的学生,重点突出纪律与行为、集体与个体方面的教育。

通过谈心,我们较为有效地抓好了差生转化、抓好了优生培养、促进了中间学生的成长。

另一方面要坚持面向全体,忌漠视学生。

从不漠视任何一名学生,因为忽视、漠视是一种无形的伤害。

学生张文晶学习不好也不差,极少犯错误,也不太出声,经常被老师忽视。

经过谈心,我们了解到她是单亲家庭,由于父母离异对她形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和心灵创伤,造成了不爱与同学交往、说话的性格。

我们便小心的给予足够的爱护与尊重,是她明白:她不仅要做家中懂事的乖孩子,也要做班中的好学生才是对母亲真正的回报。

通过谈心她敞开心扉,融入到班级中来,投入到学习中来,学习成绩很快名列班级前茅。

(2)班级教育活动的影响。

班级活动,例如德育活动、社团活动、科技活动、文体活动,有助于学生人格的完善,并能促使学生融入班集体的大家庭中去。

(3)班级氛围影响。

班级管理的科学化、人文化,能促使学生参与管理,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生通过自我管理的培养,能提高竞争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3.班级成为培育新人的沃土
一个学生在优秀的班级集体中,其认知能力会得到迅速提高,活动能力强,创新精神足,具有迎接挑战的勇气和信心,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班级的沃土培育了祖国的花朵,培养了祖国的未来。

4.班级建设呼唤人的主体精神
(1)树立全体思想。

班级建设要面向全体学生,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发挥全体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2)树立主体思想。

班级建设的主体是学生,班级的发展应着眼于学生主体的发展,让学生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人。

班主任工作的重心应放在如何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上,把学生放在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前沿经受锻炼、考验,让学生学
会做集体的主人、国家的主人。

(3)树立发展思想。

每一个学生都有主观能动性、潜在发展性,班级建设就是要根据班级实际、学生实际,制定不同方略,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

(4)树立人文思想。

班级建设要以人为本、以班为本,这就要求我们在尊重学生意愿和情感的基础上,循循善诱,调动学生内在的积极性和内驱力,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

(5)树立反思思想。

班级建设的反思包含教师的反思、学生的评价、班级集体的回顾总结及新目标的提出。

教师要经常倾听学生的意见,感受学生的内心世界,学会宽容,使学生的人际关系和谐发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