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尘埃落定》读后感阿来是一位出生在嘉绒的藏族汉.。
西藏,一个美丽而神秘的地方:深沉高洁的沃土,古老热情的民族,原始自然的生活方式以及奇异的宗教信仰——这个切,都为藏文化增添了一种特有的幻丽与芬芳。
自小就在故土耳濡目染的阿来,自然对藏民的习俗和文化怀有深深的依恋。
所以,他选择了康巴土司家族的兴衰作为小说的题材,借以描绘藏地的风土人情,阐述自己对其历史及人文的认知与思索。
看似独特,实则必然。
初读《尘埃落定》时,最先吸引我的,也正是这股浓郁的高原气息。
自翻开卷首的那一刻起,美得令人心悸的雪域画卷便一路铺展绵延——从阳光落在雪山上的清澈光辉到野草与青稞的交织色彩,从堡垒般森严的土司寨城到夹杂着权力和火药的飞雪尘埃,还有穿行其中的健壮的男人以及淳朴的女人。
它们在一起,共同成为了感官和氛围的基奠,不但扎根于小说的灵魂,更融入了作者的意绪与激情,读来怎不令人注目忘情呢?书中的傻子因为傻(其实是真聪明),所以在一开始并没有与哥哥争夺继承权,没有想要过女人,没有任何强烈的欲望追求,他甚至连名字都没有。
书中,他一直以“傻子”的名字出现,父母都叫他“傻子”,哥哥也时常拍着他的肩膀,叫他“傻子”,就连下人们也叫他“傻子少爷”。
或许这个傻子什么都不在乎,所以也常常自称“我是麦其家的傻儿子”但我并不认为他真傻。
他仅仅计较的太少,不像任何人那样处心积虑地算计,谋划任何事,不追求任何东西,只求活得开心和自在。
他懂得宽容和体谅,懂得用爱包容恨。
他傻,可却用傻换得了在下人中的威望,得到了人们真心的亲近。
他的傻让他活得没有那么艰难辛苦,更加潇洒自在,也让他躲过了很多伤害和厄运。
傻子也常常做一些聪明事,在别的土司都种罂粟的时候,让老土司种上了粮食;修建仓库来储存多出的粮食,用粮食诱惑其他部落的人民;以及在边镇实行贸易,成为了远远富过他的父亲的人。
这个切,让你觉得这个傻子似乎用很清醒的眼睛看着在这个旧制度下的世界,记得书在一开始就给我们提到了他的眼睛,说那是一双异常敏锐而深邃的眼睛——它“什么都看得见,看见了今天,明天也都全看见了。
”正是它,带着我们穿越时空、大地和民族,让我们目睹了康巴土司制度在崩溃前的最后幻象,见证一个时代转入另一个时代的喧嚣与动荡。
这个傻子也时常为这个没落的角落输送进新的血液,但却没有想过改变什么,其实他也无力改变什么,一切不过都是历史的必然。
个人在历史中的作用太渺小了,傻子深知这个道理,所以他过着自己潇洒自在的日子,看着该来的一切来到,该走的一切自不过然的走掉。
不强求,不挽留。
所以在故事最后,土司山寨随着解放军的到来而倒塌的时候,他也静静地躺在床上,安然地等着仇人来杀他。
既然该到了尘埃落定的时候了,那就静静地等它落定吧。
读完书之后,突然觉得我们每个人,我自己,不过是一粒会思考的尘埃而已,我们早晚一天会落定的。
那在这之前,是不是不必有那么多的争夺,有那么多的计较,在漫漫的人生历程中,那些算什么呢?生命已经够渺小脆弱了,还是在尘埃落定之前,让自己快乐自在的飞舞吧!【篇二】关于《尘埃落定》读后感我喜欢的两句话:距离——是并不彼此了解的人在一起时必须的。
是的,上天叫我看见,叫我听见,叫我置身其中,又叫我超然物外,上天是为了这个目的,才叫我看起来像个傻子。
读这本书时间是2020年2月12日,因为过年回家没什么事情做,所以想找本书来读,本来打算读张爱玲的《半生缘》,老婶知道我要看书,给我一本《尘埃落定》,但看着书名没什么感觉,不过上面写着矛盾文学奖。
凭着这个噱头我决定先读读这本书。
书的开始很平凡,是以家族土司十三岁的傻二儿子角度的视角来陈述。
开始的时候是家族顶尖地位上的一个被看做是傻子的生活,紧接着便黄色的段子多些。
往后便是傻子自己出去建立一个属于的自己的领地,并且做的有声有色,创造出他的父亲还有那个聪明的哥哥也没有创造的天地。
拥有世间少有的美貌却不忠诚的妻子。
在与各种土司之间打交道。
在抗日战争和内战时期藏族人的兴旺和尘埃落定。
让我深思的一个问题就是:到底什么样的标准能够判断出一个人是不是傻子。
是很多人说是就是吗?就像真理一样,并不是多数人认为或是说不是就不是了。
仅仅普通人不能理解傻子的想法吧。
就像别人说主人公是傻子,最后跟着他的小厮也说了句把他当做傻子的话:“你要是连这个也怕,以后我就不和你玩了”,傻子想:他以为他不想和我玩和想和我玩是他自己决定的。
傻子说:你不是陪我玩,而是在侍奉我!以自己是傻子的身份狠狠的讽刺了那些看不起人的正常和那些聪明人。
也告诉了自己,一个傻子都认为:一个没有任何仪式就上到他的床上的茸贡土司美若天仙的女儿,没有必要向她低头和屈服。
在面对外敌时,自己的亲人是重要放不下的,在权利和利益面前无论是哥哥还是父亲还是母亲都是自私。
所以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
所以面对别人时,你应该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了吧!在相对权利下说些好听的话绝大部分情况下要比你对着来或是坚定是对的立场要好的多,对自己对对方都是好的。
自己就是那个傻子,反应比较持盾,但却没有大智慧能支持自己来得到别人的尊重。
顺着自己的心意,自己过得舒服,但是不要影响和伤害到别人。
永远都要一视同仁,不要带有色眼镜去看人。
不要因为别人看法影响自己的想法看法。
没有什么事情是一个人死了之后都不尘埃落定的,而且你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死去。
我觉得人懂的道理很多,说起来可能会更多,但是实现的却是很少的不是吗?从今天开始每天或是两天或是三天或是一个规定的时间来在自己身上实现一个道理,久而久之算是自己的修行吧。
现在我要实现一个道理:距离——是并不彼此了解的人在一起时必须的,省的伤到自己。
【篇三】关于《尘埃落定》读后感好久以前就看完阿来的《尘埃落定》了,断断续续有过很多感触,今天把这些零零碎碎的感触用文字总结起来,也算是让那些感触“尘埃落定”吧。
尘埃无论飞得多远,终究会落下。
遥远的青藏高原,神秘的血域之巅,文明与蛮荒共存。
亘久的土司制度,强大的麦其家族,一个傻瓜少爷,一段苍凉的梦境,诉说着一段尘缘历史。
着笔于历史,小说带有很浓重的历史味道。
在书中的土司时代,人与人之间,主子与下人的关系非常明显。
土司占有着自己土地上的一切,人与财富。
有自己的行刑人,有自己出口就是法律的权力。
不过,这毕竟是末代的土司,外来势力非常明显。
罂粟的引进,正是麦其土司发达的关键。
而这关键人物却是黄特派员,国民政府的省特派员。
黄的想法是扶助一个土司,这个幸运人就是麦其土司。
通过黄特派员我军事支持,麦其土司得到了现代军火,也得到了现代军队,因而在与其他土司的战争中,轻易取胜。
这个黄特派员的到来,理由却是过于简单,作为土司的麦其,因为要报一个小仇,一个家奴的背叛。
黄与麦其的结合,虽然理由简单,却很符合实际。
土司要成就成土司的,却又没有必要的实力。
历史是大、最有力的推动者。
末落的土司制度,无论以前在这片土地上如何飞扬,终将落定于历史的净地上。
风起云涌,尘起尘落。
正因为有一个高潮,也就必然有低潮的来临。
解放军的脚步响起的时候,麦其家也就到了消亡的时候。
局部来交待整体,整个西藏也就随之解放。
当麦其土司的傻瓜少爷,最后死于仇人刀下。
当身体变冷、当血变黑的时候,所有这个世界就从少爷的视角消失,尘埃最终落下。
土司制度连同土司的官寨轰然飞上天空,扬起漫天的尘埃,然后徐徐落下。
那伴随着的一切野蛮,生活在土司阴霾下的尘俗人物,也像那漫天的尘埃一样徐徐落定,大地重归于安静、平和。
小说的主人公,麦其家的二少爷,是个傻子!傻子,傻子却最终做了很多当时公认的聪明人都做不出的事!傻子有福,不用像自认为聪明人的人们那样担惊受怕;不用一辈子活在自己的计谋和别人的阴谋里;他不用被人时时提防。
因为在别人眼里,他不过是个傻子,他不对任何人构成威胁。
所以他犯错,别人不会责怪,因为傻子是傻子,傻子的行为是该被原谅的;所以他无意做了聪明事,别人却又会怀疑:他是真的傻,还是大智若愚的高深的智者傻子向来都是冷眼旁观的过着,对不合理的不闻不问,没有争取,这些掩护了他,可似乎“不争”是他最厉害的武器,他的不争却中得到命运眷顾……傻子是忠厚的,仁慈的,智慧的,真正与世无争而又因为身为“存有”而无法真正出世的,虽然他是不自信的,懦弱的,但他没有仇人,他得到的是敬仰与忠诚的跟随,他又似乎有些超然物外了。
那一页已经翻过去了,除了凝固的白字黑字在读者眼前流动有声,它是再不能复返的了。
尘埃落定,而我掩卷微笑着,是因为我还沉浸在灵魂轮回后重述的刻骨铭心的全部记忆中吧。
无论正在遭遇着怎样的时代或者生活,都不要放弃,因为时间会给你交代,真理会见证新生,一切都会尘埃落定。
【篇四】关于《尘埃落定》读后感我之所以会打开阿来的《尘埃落定》这本书,绝大部分原因是因为室友推荐的时候,说这本书有一些爱情的片段,这激发了我的猎奇心,所以我就开始了这本书的阅读。
《尘埃落定》这本书能够说是我近期看得最细致的一本书了,虽然是出于猎奇,可我确确实实是被阿来的文学功底征服。
小说中有几对性关系的描写,但是细细深思,每一段关系的背后,都折射着传统的性文化。
麦琪土司和他的二太太的性爱,是表现传统爱情结合并带来的繁衍子息。
麦琪土司和央宗的性爱,是表现当权之人对于别人的女人的觊觎与征服,毕竟有这么一句古话“妻不如妾”。
麦琪土司与其他各类土司制度之下的性爱,是权利之下男人对性的贪婪与沉迷,也就是俗话说的好色欢淫。
小说的主人公“我”重点有三段性爱:“我”与桑吉卓玛的性,是性爱的启蒙。
卓玛就像是汉族贵族富家子弟的性启蒙对象一般的存有。
“我”与马夫的女儿塔娜的性,是启蒙之后真正去感受性对于权利人的象征性。
“我”与土司的女儿塔娜的性,是真真学着性里的爱情。
而“我”的哥哥与“我”的妻子的性,是乱伦,是表现了川藏的落后。
以上种种,所有的性还表现着女性地位在男女关系之中,不过是下者。
在小说的最后,除了“我”以外的所有土司都染上了性带来的梅毒,但这些土司并不知道梅毒是什么。
这让人感觉特别的荒唐可笑,上位者利用自己的权利去欺凌霸女,却不知道性爱泛滥会带来种种弊病,可见他们的思想蒙昧和无知。
所以他们在感染梅毒之后,生命的衰微也伴随着土司制度的灭亡。
性给人带来了生命,是新生,而性也给人带来了无妄之灾,是灭亡。
《尘埃落定》之中,土司制度就是在土司制度中的当权人享受性中走向了灭亡,在这种愚昧封建中走向了灭亡。
圆形堡垒筑起了每一个土司所占有的领土,同时这堡垒筑起的还是古寨与外界的沟通联系。
古寨中的人活在自己的世界之下,没有时间感,失去了对自己、对古寨未来命运、对世界的准确理解。
最让我有感触的是小说中“我”的哥哥在北边修筑的房子还在古寨里官寨的翻版,哥哥被认为是聪明人却也看不到在历史的推动下时代的脚步是往前发展的,是包容开放的,而不是一味地固步自封。
“我”一个傻子却是推掉了所有的土墙,建立起了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