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气候专题PPT课件
对风的影响 风速 风向
作用
垂直于 运动方 向,北 半球向 右、南 半球向 左
与运动速 度成正比, 赤道地区 不影 为零,向 响 两极逐渐 增大
只改变风向, 北半球右偏, 影响 南半球左偏, 不改变风速 的大小
地面与空气
摩 擦 力
之间,以及 运动状况不 同的空气层 之间产生的
阻力
与风向 相反
与摩擦系 数成正比, 与下垫面 影响 状况有关, (降低) 与风速的 大小有关
由于城市人们的生产、生活释放出大量人为热,使城市气 温升高,空气上升,与郊区下沉气流形成城市热力环流。
.
3
(2)海陆风
白天在太阳照射下,陆地增温快,气温比海上高,空气膨 胀上升,高空气压比原来气压升高,空气由大陆流入海洋;近 地面陆地形成低气压,而海洋上因气温低,形成高气压,使下 层空气由海洋流入大陆,形成海风。夜间与白天大气的热力作 用相反而形成陆风。
共同影响
与等压线 ___平_行____
受图中 F1_水__平_气__压_梯_ 度力 、 F2__地_转__偏_向__力 和 F3__摩__擦_力___ 的共
同影响
与等压线__成_一__夹_角__
.
7
【点拨】易误点 影响风形成的三种力
作 用 产生原因 力
水 平 气 高低压之间 压 存在气压梯 梯度 度 力
等温线大致与纬 气温由低纬向高 太阳辐射(纬度
线平行
纬度递减
因素)
等温线较弯曲,1
月(冬季)大陆上 的等温线向南(低 同一纬度上,冬 纬)凸出,海洋上 季大陆气温比海 向北(高纬)凸出, 洋低,夏季大陆 7月则相反。(小窍 气温比海洋高
门:太阳直射哪个半球, 大陆等温线就向哪凸出)
海陆分布,海 陆热力性质差
气温较高
冬季等温线密集,基
太阳辐射(纬度
本与纬线平行。1月 冬季南北温差大, 因素),白昼越
中 0°C等温线大致与秦 越往北温度越低 往北越短;冬
(A)
.
11
(1)等压线与等压线分布图
通常用等 压线分布 等图压线表是示同在 一气各同高压水 压 点平 相 连一度水面 等 线海上平上 的 。拔气分 布的状况。
.
12
1.锋面系统图解 (1)冷锋
.
13
(2)暖锋
.
14
[特别提示] ①单一冷(暖)气团控制下多晴朗天气; ②锋面控制下多阴雨天气; ③锋面雨带多分布在冷气团一侧。
.
15
2.气旋与反气旋图解(北半球)
.
16
(2)锋面气旋与天气
地面气 旋与锋 面联系 在一起, 形成锋 面气旋
.
17
气压空间分布
等
压
线
气压与风
的
判
读
与
气压与天气
应
用
气压与气候
.
水平分布—等压线 立体分布—等压面
等压线与风向 等压线与风速 气旋与反气旋天气 锋面气旋及天气 气压带与气候类型 海陆气压中心与季风
影响
减小风速, 改变风向, 对近地面大 气的运动影 响显著
.
9
特别提醒 可用 “ 势” 法记忆地球上水平运动物体的偏向
方法:面向物体的运动方向,手心向上 “ 南左北右”,四指指向 初始运动方向,则拇指所指方向即为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方向。
.
10
手势法快速判断风向
下图为南半球等压线分布示意图,风向正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冷锋
气旋
反气旋
.
气候
1
高考热点精析
热点一 大气的受热过程
1.大气的受热过程与环节 太阳辐射穿过大气层,被反射、散射和吸收一部分,大部 分到达地表;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增温的同时,将大部分热量 传给大气。
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逆辐射之间的相互关系图
.
2
2.常见的三种热力环流形式
(1)城市风
异
等温线较平直
同一纬度气温差 小
海陆分布(海洋 面积较广阔, 下垫面单一)
.
22
等温线分布特点 气温分布规律 主要影响因素
同 纬 度 地 带
气温低,等温线向低 纬凸出;气温高,等 温线向高纬凸出
高原、山地的气
温较低,平原和 谷地气温较高; 寒流经过,气温 较低,暖流经过,
地形(地势高 低)、洋流、海 陆分布
.
4
(3)山谷风
白天因山坡上的空气增温强烈,于是暖空气沿坡上升, 形成谷风(如下图a)。夜间山坡上的空气迅速冷却,密度增 大,因而沿坡下滑,流入谷地,形成山风(如下图b)。
【温馨提示】城市风环流的方向不随时间而变化,因为市
区的气温总是高于郊区。而海陆风环流和山谷风环流的流向则
随昼夜的变化而向相反的方向变化,因为海与陆、山与谷的气
②气温的日较差:大陆性气候>海洋性气候;凹地(山谷) >高地(山峰);高原>平原;低纬度>高纬度;晴天>阴天。
③年变化:回归线之间的赤道附近地区为双波型:气温最 高4月、10月,气温最低7月、1月。
.
20
——气温年较差及其大小比较:
地面 南北 性质 半球
太阳辐 射最强
月
气温 最高月
太阳辐 射最弱
月
压高低随昼夜改变而改变。
.
5
热点四
等压面图的判读
结合下图说明阅读等压面的基本技巧和应注意的问题:
.
6
2.风的受力状况与风向
图 示
受力 状况
风 向
只受图中 F_水__平_气__压_梯_ 度力 的影响
垂直于_等__压_线____ 指向__低_压_
受图中 F1水__平_气__压_梯__度力与 F2_地_转__偏_向__力_ 的
特点
对风的影响
方向 大 小 风速 风向
作用
垂直于 等压线 并由高 压指向 低压
与气压梯
度成正比,
水平面单
位距离气 压梯度越
影响
大,水平
气压梯度
力越大
影响
形成风的 直接原因
.
8
作 用 产生原因 力
由于地球自 地 转产生的一 转 种促使沿地 偏 表作水平运 向 动的物体偏 力 离其运动方
向的力
特点 方向 大 小
18
二、复习备考策略
1.架设学习框架
气候 成因
规律
判别方法
因子
太阳辐射→定带 空间分布 →气候模式图 →定位法
大气环流→定型
气温
时间
下垫面→定形
变化
降水
人类活动→定局部
文字描述→定性法 数量描述→定量法
.
19
1.关于气温的变化、分布、成因
(1)气温的变化
①日变化:一天中,若无明显天气过程的干扰,最低气温 出现在日出前后,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当地地方时14:00) 左右。
气温最 低月
年较 差
大陆
北半球 南半球
6月 12月
7月 1月
12月 6月
1月 7月
大
海洋
北半球 南半球
6月 12月
8月 2月
12月 6月
2月 8月
小
【提示】海洋与陆地、平原与高原、谷地与盆地、低纬与高纬
(见复印资料)
.
21
(2)气温水平分布规律及成因
全球 北半球 南半球
等温线分布特点 气温分布规律 主要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