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ISO17637-2003 中-焊缝无损检测-目视检验

ISO17637-2003 中-焊缝无损检测-目视检验

国际标准 ISO17637:2003 焊缝无损检测—熔化焊焊接接头外观检测
1 范围 本国际标准的适用范围是金属材料熔化焊外观检测,它也可以用于接头的焊前外观检
测。 2 检测条件和设备
表面光照度至少应达到 350Lx,建议应达到 500Lx。 出于直接实施检测的目的,在距实施检测的表面 600mm 之内,应给外观检测备好足够 的空间,且其检测角度不应小于大约 30°(见图 1)。
平焊缝
凹形
凸面
对接 焊缝
测量 范围
mm
读数 精度
mm
夹角或角 焊缝角度
夹角或角 焊缝允许
偏差
错边量钩状检查器具
测量板材和管材对接焊缝坡



X
0~100
0.05


口错边量。
万用对接焊缝测量器具
测量接头准备和完成的对接
焊缝:
1)坡口角度
2)根部间隙宽度
X
3)焊缝余高
4)焊缝表面宽度
5)咬边的深度
6)填充材料的直径
A.3 表 1 中详细列出了典型测量设备和量规。 注:这些设备和量规是检测设备的一个例子,其中的一些设计可能是注册的设计或专利。
焊缝量具
附录 A(资料性)检测设备举例
表 A.1 测量仪器和焊缝量具——测量范围和读数精度
焊缝类型
说明
平焊缝
角焊缝 凹形
凸面
对接 焊缝
测量 范围
mm
读数 精度
mm
夹角或角 焊缝角度
4.4.5 焊后热处理 焊后热处理之后可能需要进一步的检测。
4.5 修补焊缝外观检测 4.5.1 总则
如果焊缝不符合或部分符合合格标准且需要修补时,焊接接头须在重新焊接前根据 4.5.2 和 4.5.3 进行检测。
所有修补焊缝须被检测同样符合原始焊缝要求。 4.5.2 部分修补焊缝
焊缝金属挖掘须足够深和长,以便去掉所有缺陷。切口的侧面和端部的底面到表面应有 一定的坡度,切口的宽度和外形应足以进行重新焊接。 4.5.3 完全修补焊缝
附录 A (资料性) 检测设备举例
A.1 以下列出的是用于焊接接头外观检测的典型设备: a)1mm 或更小精度的直尺或测量带; b)游标测量尺要求见 ISO3599; c)塞尺的测量范围在 0.1mm 和 3mm 之间,精度为 0.1mm; d)范围量规; e)2 至 5 倍的放大镜,镜子上应有刻度,见 ISO3058; f)灯。
X
焊喉厚度和焊缝余高。
万用焊接测量器具
测量任务:
角焊缝形状和尺寸; 对接焊缝:错边量、接头准备
X
(角度)、焊缝余高、焊缝宽
度、咬边。
间隙测量器具 测量间隙宽度

0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45
X
X
X
0~50
0.3
(倒角

角度)
X
X
X
0~30
0.1

±25%


X
0~6
0.1


焊缝量具
说明
表 A.1 (续) 焊缝类型
角焊缝
X
X
X
0~30
0.1

±25%
A.2 也可能需要以下设备: a)外形尺寸测量设备,丝直径或宽度小于等于 1mm,每个丝端应为圆形; b)焊缝压痕材料,比如冷作塑料或泥土; c)由于外观检测有限的可接近性,可使用镜子、内窥镜、.内孔表面检查仪、纤维光学
或 TV 照相机; d)其他测量设备,比如特殊设计的焊接量规,高度/深度量规,尺或量角器。
的角焊缝;
从 3mm 到 7mm: 精度为 0.5; X 上面是 8mm,10mm 和 12mm。
依据扇
X


3~12 状部分
90

该仪器用其三点接触的原理进
行测量。
焊缝量具
说明
有游标的焊缝测量尺 可测量角焊缝,也可用于测量 对接焊缝的余高。 此仪器的设计构造是这样的, 它能够利用其角部测量 V 型和 单面 V 型对接焊缝的 60°、 70°、80°和 90°的夹角。但 是会由于小的偏差而导致大的 误差。
X
X
X
0~15
0.1
90

焊缝量具
说明
表 A.1 (续) 焊缝类型
角焊缝
平焊缝
凹形
凸面
对接 焊缝
测量 范围
mm
读数 精度
mm
夹角或角 焊缝角度
夹角或角 焊缝允许
偏差
检查角焊缝形状的量具
检查角焊缝某尺寸的外形。这 种量具需要每种尺寸角焊缝








的一个模型。
多用途测量器具
用于测量倒角角度,角焊缝焊 腿长度、咬边、焊角不对称、
夹角或角 焊缝允许
偏差
简易焊缝量具
a) 可测量从 3mm 到 15mm 厚
度的角焊缝。仪器的曲线部分
将置放在熔合面上,有三个点
可与工件和角焊缝相接触;
X
X

X
3~15
≈0.5
90

b)用直线部分测量对接焊缝的
补强。由于仪器是用相对较软
的铝制作的,所以会逐渐遭到
磨损。
一套焊接测量样板
可测量从 3mm 到 12mm 厚度
表 A.1 (续) 焊缝类型
角焊缝
平焊缝
凹形
凸面
X
X

对接 焊缝
X
测量 范围 mm
0~20
读数 精度
mm
夹角或角 焊缝角度
夹角或角 焊缝允许
偏差
0.1
90

自制焊缝量具 测量内角 90°的角焊缝厚度
X



0~20
0.2
90

三刻度焊缝量具
测量厚度和腿长,也可测对接 焊缝余高。使用方便,同样适
X
用于不均匀角焊缝。
b)熔化面和相邻表面干净,且已进行了所有根据应用或产品标准的表面处理; c)将被焊的部分根据图纸或规程互相对位正确。 4.3 焊接过程中的外观检测 如果需要的话,须检测焊接过程以确定以下内容: a)每条焊道或层应在被覆盖前进行清理,特别要注意焊缝金属和熔化面的结合处; b)没有外观缺陷,比如裂纹或孔穴;如果发现缺陷,应提出来以便在下一步焊接之前 进行补救; c)焊道之间、焊缝与母材之间的过渡成型良好,以便下一道完成良好; d)刨削的深度和外形是根据 WPS 或与原来沟槽形状来比较,以确定焊缝金属可按规 定完全去除; e)在所有必要的修补或补救措施之后,焊缝应符合 WPS 的原来要求。 4.4 焊后的外观检测 4.4.1 总则 焊接完成后应检测判定其是否符合应用或产品标准及其他协议所接受的标准,例如 ISO 5817 或 ISO10042。焊后应至少根据 4.4.2 至 4.4.5 给出的要求进行检测。 4.4.2 清理和修磨 此类焊缝应进行检测以确定以下内容: a)应以人工或机械的方式除去所有的焊渣,这样可避免掩盖任何缺陷; b)不应有工具碰撞或击打的痕迹; c)当需要进行焊缝修磨时,应避免打磨所引起的接头过热和打磨痕迹,以及不平整的 收尾; d)对于角焊缝和对接焊缝进行齐平修磨,接头部分与母材金属应圆滑过渡,不应有不 平整之处。 如果造成缺陷(由于打磨或其他原因导致的),应提出以便进行修补。 4.4.3 外形和尺寸 焊缝应检测下列内容: a) 焊缝表面的外形和焊缝金属的余高是否符合验收标准的要求(见 4.4.1); b)焊接表面是否规则,焊波的形状和节距是否均匀一致,是否有满意的视觉外形。 当 WPS 要求时,测量最后一道焊层和母材金属的距离,或测量各焊层的位置; c)焊缝的宽度应与整个接头的宽度相一致,应符合焊接图纸中或验收标准的要求(见 4.4.1)。对于对接焊缝,应检测焊缝坡口是否完全填满 。 4.4.4 焊缝根部和表面 视觉可及的焊缝部分,比如单侧对接焊缝的焊缝根部和焊缝表面均应进行检测以确定与 验收标准之间的偏差(见 4.4.1)。 焊缝应检测焊缝以确定下列内容: a)对于单面对接焊缝,整个接头的焊透性、根部凹陷、烧穿和收缩沟槽是否处在验收 标准的规定限度; b)任何咬边均应符合验收标准; c)任何缺陷如裂缝或多孔,均应依照适当的验收准则,在焊接表面或热影响区,采用 光学的辅助检查; d)任何其目的是便于组装和生产而临时焊接到工件上的附件,都可能会影响到构件的 功能或影响检测工作,都应加以除去,从而不损坏工件,应检测固定附件的区域,以确信无 任何裂缝。
当有缺陷的焊缝被完全清除,在需要或不需要增加一个新衬垫的的情况下,焊接准备的 外形和尺寸应符合原始焊缝的规定要求。 5 检测报告
如果需要检测报告,至少应包含以下信息: a) 制造厂商名称; b) 检测机构名称,如果和 a)不同; c) 检测件标识; d) 材料; e) 接头类型; f) 材料厚度; g) 焊接工艺规程; h) 合格标准; i) 不符合合格标准的缺陷及其位置; j) 参考划线区域的检测范围; k) 使用的检测设备; l) 根据合格标准的检测结果; m) 检测者名字和检测日期。 已经被检测且合格的焊缝须被标记或标识。 如果需要被检焊缝的永久外观记录,对所有缺陷应拍照片或绘制准确的草图或两者都 作。
a 范围
图 1 检测状态
当不能满足图 1 的检测状态或相关应用标准规定时,应考虑采用放大镜、内窥镜、纤维 光导或相机间接检测。
可通过采用辅助光源,来获得缺陷和背景之间的良好对比和鲜明效果。 在有疑义的情况下,对表面有缺陷之处,应采用其他无损试验方法来辅助外观检测。 外观检测设备的举例在附录 A 中给出。 3 人员资格 从事焊缝外观检测和最终结果评定的应该是有资格和能力的人员。人员资格评定推荐按 ISO9712 或相关工业部门的适当水平的同等标准。 4 外观检测 4.1 总则 本国际标准没有定义外观检测的范围。然而,这些必须事先定义,比如参考某应用或产 品标准。 检测人员应查看进行检测和生产的产品文件。 焊前、焊接过程中或焊后的所有外观检测,必须在物理可接近的情况下进行。这可能包 含表面处理后的外观检测。 4.2 接头准备的外观检测 如果焊前需要进行外观检测,应检测接头以确定以下内容: a)焊接接头坡口准备的外形和尺寸达到焊接工艺规程的要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