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讲基本测量仪器的使用单元复习目的(一)知识和技能:1.复习初中物理基本测量仪器的使用,使学生明白实验中一些基本的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
2.使学生通过复习明确测量仪器的不规则使用会造成的后果,并知道如何改正错误。
3. 熟悉中考在这部分的题型、热点考点的考查形式。
(二)过程和方法1.通过复习和归纳,学会梳理知识的方法。
2.通过复习活动,进一步了解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生活中物理现象和物理原理。
重点、难点重点:天平和量筒;弹簧测力计;温度计;电流表和电压表。
难点:刻度尺的估读。
复习内容本专题重点梳理初中物理阶段基本测量仪器的使用,这部分内容在前面的章节复习中都复习过,在本专题中再重新作一个梳理,使学生对测量仪器的使用有一个整体的印象。
复习流程一、复习引入二、考点知识梳理三、重点难点扫描(一)热学——温度计1.温度计的原理是。
2.温度计的使用:⑴使用前,要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⑵使用时:①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②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③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二)电学——验电器1.验电器的原理是:同种电荷互相排斥2.验电器的结构: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片。
3.验电器的用途: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4.验电器的使用方法:用待检验的物体是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观察金属箔片是否张开。
(三)电学——电流表和电压表1.天平:⑴天平的原理:天平的两臂长度相等,当两个盘中物体的相同时,天平就会平衡。
⑵天平使用的注意事项:①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②向盘中加减砝码时要用,不能用手接触砝码,不能把砝码弄湿弄脏;③不能直接放到天平盘中。
⑶天平的使用方法:①“放”:把天平放在,把游码放在;②“调”:调节天平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天平平衡;③“称”:把被测物体放在,用镊子向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天平重新平衡;④“读”:右盘砝码质量加上游码所对的刻度值,就是物体的质量。
⑷天平平衡的判定:①静态平衡:即天平静止时指针指在;②动态平衡:即天平横梁左右晃动时分度盘指针在中线两侧偏转的。
⑸向天平右盘加减砝码的顺序:先加的砝码,再加的砝码。
2.量筒:量筒在使用前要观察单位、量程和分度值,读数时视线要与凹面相平。
(五)力学——弹簧测力计1.原理: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与成正比。
2.主要结构:弹簧、挂钩、刻度盘、指针、外壳等。
3.使用:⑴使用前观察量程、分度值和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⑵使用前先来回拉动挂钩几次,以免弹簧被外壳卡住;⑶测量时所测力的方向应与拉杆的方向一致,避免由于弹簧伸缩时与外壳摩擦而产生较大的误差。
(六)力学——刻度尺刻度尺的使用:⑴“看”:使用刻度尺前要注意观察它的、和;⑵“选”:根据测量的需要选择量程合适的刻度尺;⑶“放”:即用刻度尺测长度时,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不利用磨损的零刻度线;⑷“读”: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同时要估读到的下一位;⑸“记”:正确的测量结果应包括和。
四、典型例题分析例1:图7为某体温计的一部分,它的最小分度值是。
这时温度计的读数为℃。
用体温计测量体温时,体温计(选填“能”或“不能”)离开人体。
答案:例2:如图16所示,AB间的弹簧中间有可收缩的导线将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R1为定值电阻。
当闭合开关S,A板上受到的压力F增大时(1)电流表示数将,电压表的示数将(2)此装置可做为压力计使用,为使压力增大时,压力计的示数随指针向右摆动而增大,应把(填“电流表”或“电压表”)改装为压力计。
答案:(1)减少、增大(2)电压表例3:为测量某金属块的密度:图7图16(l )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金属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所加的祛码和游码位置如图甲所示。
则所测金属块的质量是____g 。
(2)把金属块放人装有60cm 3水的量筒中,液面上升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金属块的体积是________cm 3。
该金属块的密度是________kg/m 3。
(1) 54.4 (2)20 2.72×103例4:图8中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是_________N ,手的拉力为_______ N ;0.2 1.6五、中考真题:1. 小玲同学把两个50克的钩码挂到弹簧秤的挂钩上(如图甲),图乙是弹簧秤的示数。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称量时弹簧秤中的弹簧在拉力的作用下发生了形变B .称量时钩码的重力势能减少,弹簧的弹性势能增加C .弹簧秤的示数为1牛D .钩码的质量与它受到的重力成正比2. 使用电流表、电压表时,都应预先估计被测量电流或电压的大小,然后选用合适的量程。
若不能预先估计,则应从电表 (选填“较大”或“较小”)的量程起,并采用 法来判断被测量值是否大于电表的量程。
答案、较大 试触3. 请你给以下的物理量填写合适数值或单位: (1)人的正常体温是37___________。
(2)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是____________V 。
(3)学校实验室电学实验中通过小灯泡的电流大约为0.2 __________。
(1)℃ (2)220 (3)A乙甲(第10题图)4. 如图2甲所示的电路中,电灯L 1的电阻为10Ω,开关闭合后,V1、V2的示数分别如图2乙所示,则V1的示数为 V ,L 2两端的电压为 V ,通过L 1的电流为 A .答案:5.5 2.5 0.35. 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用伏安法测量小灯泡电功率,待测小灯泡额定电压为3.8V ,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估计在1W 左右。
(1)连接电流表时应选用 的量程。
(2)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完成实物电路的连接(要求:连线不得交叉)。
(3)检查电路连接无误,闭合开关后,灯泡不亮,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指针几乎不动,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4)故障排除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示数如图20所示,请读出电流表的示数,并填入表格中。
(5)实验中,同学们记录了多组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及对应通过小灯泡的电流值,但表格中仍有不完整的地方,请将所缺内容填写完整。
(6)小组同学们分析了实验数据得出:小灯泡的发光亮度是由灯泡的 决定的,且 ,灯泡发光越亮。
答案:(1)0~0.6A(2)电路图:电压 U/V 1.0 1.5 2.0 2.5 3.0 3.8 4.0 电流 I/A 0.18 0.2 0.22 0.25 0.28 0.32 电功率P/ 0.18 0.3 0.44 0.625 0.84 1.28 灯泡发光情况 很暗 ——————→ 暗 ————→ 正常发光 → 很亮 图20(3)灯泡处开路(或“灯泡灯丝断了”、“灯泡与灯座接触不良”等合理答案均可)。
(4)0.31 (5)1.178(或“1.18”、“1.18”均可)(此题两空前后顺序可以调换)(6)实际功率实际功率越大六、课堂检测:1. 下列一些常用仪器的操作,正确的是B2. 某同学用已调节好的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他将物体放入天平,通过增、减砝码后,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边一点,这时他应该()A.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右旋出一些B.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左旋进一些C.把天平右盘的砝码减少一些D.向右移动游码3. 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不规则形状石块的密度,采用了下列实验步骤,其中多余的步骤是()A.用天平称出石块的质量B.用天平称出量筒的质量C.在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记下量筒内水的体积V1D.用细线系住石块,浸没在盛水量筒内,记下石块和水的体积V24.图1所示的电子体温计通过流过半导体制成的感温头的电流来反映人的体温,这利用半导体()A.良好的导电特性B.良好的绝缘特性C.电阻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特性D.电阻随光照变化而变化的特性5. 在探究串联电路的电压关系时,某同学使用的电路如图所示,他先用电压表正确的测量了灯泡L1两端的电压,为了测量灯泡L2两端的电压,他想将电压表接A点的哪一段导线改接到电路中的C点,而保持接电压表B点的不动。
对这种做法的正确性以及理由三位同学进行如下的讨论:①甲同学:这种做法不正确,因为电压表正、负接线柱接反了②乙同学:这种做法不正确,因为L2两端的电压值超出电压表的量程;③丙同学:这种做法正确,A点改接到C点时,电压表与L2是并联的。
他们的讨论正确的有()A.只有①B.只有①②C.只有②D.只有③6. 如图所示电路,两个灯泡完全相同,闭合开关,电压表示数是3V。
关于电源电压和灯L2两端的电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3V 3V B.1.5V 3VC.3V 1.5V D.6V 3V7. 在国际单位制中,下面列举的物理量与它的主单位对应错误的是()A.长度──米(m)B.时间──分(min)C.电压──伏特(V)D.能量──焦耳(J)8.用下列物理量描述火车上行人的运动情况时,与参照物选择无关的是()A.时间 B.速度 C. 位置 D. 路程9. 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A.一颗小铁钉重约为5 NB.手电筒的额定功率约为40 WC.一本八年级物理课本厚度约为6 mmD.去年我省北部的最低气温达零下60 ℃10. 在学校“运用物理技术破案”趣味游戏活动中,小明根据“通常情况下,人站立时身高大约是脚长的7倍”这一常识,可知留下图中脚印的“犯罪嫌疑人”的身高约为()A.1.65mB.1.75mC.1.85mD.1.95m八、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