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河北省2013年中考满分作文

河北省2013年中考满分作文

河北省2013年中考满分作文要求:①题目自拟,文体自定;②与开头衔接自然连贯;③有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④用现行规范的汉语言文字表达;⑤不少于600字;⑥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题目:开头:语文学习不只是在课堂上,它的天地是非常广阔的。

处处都是语文课语文学习不只是在课堂上,它的天地是非常广阔的,甚至,生活中的很多际遇,都是生动的语文课。

我呢,小学一年级到现在,学语文的时间也不算短了,比不上那些大作家、大诗人,但我自我感觉不差呢!我的“才华”,是在生活中实实在在的语文课上慢慢学习的,不信,你看……网上的语文读初中后,我已成了一个“网虫”。

往电脑前一坐,喝着汽水,敲着键盘——感觉好极了!浏览网页,看些文章,这是我的首要任务……咦?这篇报道怎么这么多错字啊?说时迟,那时快,我迅速就给网站的信箱发了封“伊妹儿”,指出了报道中的错字。

一星期后,我打开自己的邮箱,看到了那个网站发来的邮件:“感谢你的支持,以后一定多加注意。

”心情特好,立刻有种当伟人的感觉。

这不吗?艺术节上的语文每年的11月,学校要办艺术节,主要是从各班挑选出好的节目,汇成一台演出。

这可是各班展现自己的好时机呀!我参加了我们班的配乐诗朗诵节目。

最后,这个节目通过了两次审评,终于登上了艺术节的舞台,而且大受好评。

当时全班同学的心里甭提多美呢!这也是一堂语文课嘛!春节联欢中的语文“饺子包好喽!”随着外公的一嗓子,家里喜庆劲儿更浓了,一家人有说有笑朝客厅走来——不用说,准是该开联欢会了。

这可是我家每年的保留节目。

外公先是祝词,接着总结这一年里的事儿,最后说到游戏题目:对对子。

游戏开始了,父母已经答对几道题,而我在旁边像个摆设似的。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走,此时只剩最后一个上联了。

“年年岁岁道平安”,外公念完了上联正等着人接。

我没怎么想就脱口而出了“团团圆圆闹春节”的下联。

家里突然静了几秒,然后便是如潮水般的夸赞声。

我自己刚明白过来怎么回事儿,就已经陶醉在这快乐中了。

看过了上面的几个镜头,你有什么感觉?我可是又一次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生活处处有语文课。

我在生活中学语文确确实实尝到了甜头。

我们家里的语文课语文学习不只是在课堂上,它的天地是非常广阔的。

语文课就像一只小精灵,生动美丽。

瞧!这只小精灵,飞到了我的家里!“遇到难题问老师”,是爸爸最常对我说的一句话,可我胆小的性格总是让我改不了这个坏习惯。

有一次,我的语文成绩考了一个史无前例的低分,爸爸又拿那句话来教育我,他又严肃地说:“你这个成绩,至少有5分是没有及时请教老师造成的。

你一定要不耻下问地请教老师!”——天啊!不耻下问地请教老师!我立刻向爸爸说:“不耻下问地请教老师是不对的。

”爸爸满是疑惑,便问:“不耻下问地请教老师怎么是不对的呢?”我说:“爸爸,我给您上一堂语文课,讲一讲‘不耻下问’的用法吧。

‘不耻下问’不能向您刚才那样用。

”爸爸立刻转变了态度,和善地对我说:“嗯,可以。

那快给我讲一讲吧,正好还能给你改掉胆小的习惯。

”我立刻来了兴致,清了清嗓子,开始了我的讲课:“‘不耻下问’的意思是把向学问、地位等不如自己的人请教当成可耻的事。

形容谦虚、好学。

所以当然不能对老师用这个词咯。

”“哦,那你能告诉我这条成语出自哪里吗?”爸爸说。

“没问题,‘不耻下问’出自《论语?公冶长》。

”我得意地说。

“哦,我明白了。

那我再考考你。

意思是勤奋学习,不懂的就问,比喻善于学习的成语是什么呢?”这条成语和“不耻下问”有相似之处,我左想右想抓破脑袋也没想出那条成语究竟是什么。

“你想不出来了吧?”我的爸爸得意地说。

“是啊是啊,您快告诉我那条成语究竟是什么吧。

”我迫不及待地说,脸上满是疑惑。

他说:“就是勤学好问啊。

”就在这一瞬间,我的爸爸成为了“老师”。

哎呀!我怎么没想到呢。

原来是这样!爸爸顺手拿起桌子上的水杯,喝了一口水,之后,他讲:“勤学好问出自《朱子语类?论语》,用法是作谓语、宾语;指虚心好学,褒义成语。

”“哦,我懂了,谢谢‘老师’。

”我会心地笑了,心里十分高兴。

瞧,这只是我家里普通的一堂语文课。

前半节课,我成为了“老师”,爸爸成为了“学生”。

而后半节课,爸爸却成为了“老师”。

我通过这节课不仅学到了与一条成语相关的知识,而且还改掉了我胆小的习惯。

真是既长知识,又有乐趣!生活中学到的语文语文学习不只是在课堂上,它的天地是非常广阔的。

看看我们这个城市里五花八门的洋名字,就知道,生活中处处能学到语文。

漫步在我们这个城市,随处可见“欧郡豪庭”、“罗马花园”、“北欧小镇”、“奥古斯邦城堡”这些充满异域风情的洋名字。

实际上这些小区与外国的地理地貌、风土人情毫不相干。

开发商给小区起个响当当的洋名,无非是想抬高身价,暗示自己小区的环境好、档次高,潜意识中流露出“外国的月亮比较圆”的崇洋心理。

这不禁使我想起了“中山窃糟”的故事。

故事大意是,中山国酿造的“千日之酒”闻名遐迩。

有个在当地做官的鲁国人财迷心窍,偷了店家的酒糟,回到鲁国,用鲁国酒浸泡,逢人便说是地道的中山酒。

鲁国人都信以为真。

终于有一天,那位店家闻名前来品尝,结果吐而笑曰:是予之糟液也。

我们城市里花里胡哨的洋名字,究其心理,不是崇洋,就是趋俗,甚至媚富。

自认为沾上点洋气,“糟粕”就变成“精华”了。

其实不然,这只能说明“肉食者鄙”。

中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完全可以用我们的民族文化起个很好听的名字。

以号称北京老三大药铺的名字为例:同仁堂,同仁之名取自《易经》,意为无论亲疏远近一视同仁,讲究的是一个济世的医德;鹤年堂取《淮南子》中“鹤年千岁,以极其游”之句,祈福之意境高远;千芝堂取“世有千芝,天下共登仁寿”之句,来自千芝堂留存老药目中的话,一样道出了对生命与道德的尊崇。

其古风悠悠,文化与道义同在,经时间风雨淘洗而常新,魅力至今依然健在。

无论是酿酒,还是起名儿,我们都不该自欺欺人。

“拿来”是可以的,但一定要有所取舍,要“求其方”,而不要“窃其糟”。

否则,把无知当有趣,把糟粕当美酒,只会贻笑大方。

处处留心皆学问,世事洞明即文章。

愿世人多一些鲁迅先生的“拿来”,少一些鲁国人的“窃糟”。

这也是我在生活中学到的语文。

街头巷尾学语文语文学习不只是在课堂上,它的天地是非常广阔的。

前不久我们上了一堂特殊的语文课:搞了一次“街头巷尾学语文”活动——利用星期日对南京市的六条街道的沿街门面招牌、路牌用字情况进行调查。

发现,我市的街头用字不规范情况还比较严重,应引起重视。

街头用字不规范,主要表现在:一是繁体字招牌明显增多。

不少字早已废除,有的字一般的词典上根本没有收录。

这类字大多出现在专卖店的招牌上,共有24家,让人看了一头雾水。

二是汉语拼音和英语字母与汉字使用上问题很多。

有的招牌没有一个汉字,且字母书写潦草,不知所云;有的字母与汉字不一致;有的所取的洋名不知何意。

这一类共有17家。

三是错别字不少。

有一家单位的通告把“根据上级部署”,写成了“布署”;有的餐饮店把“炒肉丝”写成了“抄肉丝”。

四是不规则的简化字,在字数较多的小招牌上多见。

有的简化字与繁体字交错使用,人看了很别扭。

街头用字规范与否不仅影响其的商业价值,还反映一个城市的文明水平。

试想,一个连母语都写错的招牌,店主的素质会高吗?如果城市的街头巷尾处处有错字招牌,城市的管理水平又怎能符合现代社会的要求?城市形象也会大打折扣。

为此,我们建议:一是提高对街头用字重要性的认识。

教育好广大经营者正确使用汉字、写好汉字,让他们懂得规范用字的重要意义。

二是工商部门在颁发营业执照时,认真执行国家的有关规定,不仅要审核标牌的内容,而且要审查书写形式,制止街头的不规范用字。

三是有关部门要严格检查街头用字规范化情况。

按照《广告语言文字的管理暂行规定》,定期清查街头不规范用字。

四是加大对不规范用字的清查处罚力度。

对故意追求时髦或缺乏社会责任感的店主,要坚决查处。

五是发动社会力量监督街头汉字使用情况,达到教育与监督双重效果,使不规范用字无处可逃。

调查街头用字,使我们的语文学习更加丰富,使我们的语文知识更加全面。

这次活动还让我们懂得:街头巷尾的招牌用字,关乎到城市居民的素质,关乎城市建设的形象,我们切莫等闲视之。

妈妈给我上的语文课语文学习不只是在课堂上,它的天地是非常广阔的。

语文,顾名思义就是语言文字,生活中无处不存在着语言文字,因为生活本来就是一个大课堂。

想到这里,我想起五年级的一件事。

那时,我成绩优秀,觉得自己是全家“最有文化”的人了。

“妈妈,签名,已读三遍!”我将书递给妈妈。

妈妈接过书,认真地看起我要读的内容,半晌才对我说:“读一读,给我听听看!”“读就读!”我不以为然地说,可心里却在打鼓:我对这篇文章一点印象都没有,一遍也没有读过,唉,遇到不会读的就糊弄妈妈吧,反正妈妈一定也不会发现吧。

于是,我放心大胆地朗读课文,而妈妈在一旁认真指导,像一个语文老师一般,一会指出这个语气不对,一会又说语速不能太快。

很快,我读到;“小鸭子含情……”我迟疑了一下,接下来的字,应该念人脉(mai)的脉吧?我接着读“含情脉脉(maimai)的看着她……”“停,读错了!“妈妈打断了我。

我不悦地皱起了眉,不满地说:“那里有?”妈妈好心纠错道:“应该是含情脉脉(mo)!”“切!”我不屑道:“怎么可能!”“不信就查字典!”妈妈坚定地说。

查就查,我在心里说道。

快速搬来了字典,过不一会,我终于找到了“脉”,m-a-i,哼!没错!于是我拿起字典,炫耀似地递给妈妈。

妈妈没有说话,脸上也没有多余的表情。

只是将字典那给我,指了指下端。

我疑惑,一看,顿时就如一盆冷水从头上浇下:只见下端写着“脉的多音字请见下一页!”“不就是字音吗?没有什么大不了。

”我厚着脸说。

“唉!”妈妈叹息一声:“还”读hai也读huan,如果说还给你,读错了,意思就不一样了!我不由得低下了头,妈妈见我知错,就语重心长地说:“孩子,生活中多音字很多,而这些很重要,知识定律也是由文字组成,文字没掌握好,你的学习怎么会好?学习要仔细认真,也要谦虚,懂吗?”我点点头,不好意思地对妈妈笑了。

妈妈纠错了我一个语音上的错误,还教会了我学习语言字音的重要性。

从此,妈妈就担任了我的编外语文老师。

有人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这些年来,妈妈一直陪伴着我学习语文,纠正着我的错误。

我家,也成了语文学习的课堂。

荷花香里语文课语文学习不只是在课堂上,它的天地是非常广阔的。

人生于自然,感悟于自然,创作于自然。

自然,是语文学习最博大的课堂。

郊外,那一片茂密的荷花就给我上了一堂受益匪浅的语文课。

那是一池静立着的荷花,七八月的风,轻轻地拂过水面,水波不惊,仿佛也在配合着荷花,续着这个和谐而又安详的梦。

天空不知怎地,也蒙上了一层薄纱,或许是不忍让毒辣的阳光烧灼那婀娜多姿的身影,又或许是因为见了那花儿而羞涩了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