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意大利汽车市场现状

意大利汽车市场现状

意大利是城市代步汽车的制造王国,驰名于世的菲亚特500型小车即是典型的象征。

意大利、德国和法国是欧盟汽车拥有率最高的国家。

1. 意大利汽车制造业经历战后繁荣及衰退
意大利全国汽车工业协会(Associazione Nazionale Fra Industrie Automobilistiche,缩写为ANFIA)公布的统计数字显示:意大利汽车制造业曾经历过二战后直至上世纪90年代长达40年的生产复苏和繁荣期,其国内的汽车销售一直维持强劲的上升态势(见表格1):在1960年至1992年间,意大利国内汽车销售年平均增长达5.8%,汽车销售规模扩大5倍多。

然而,上述意大利汽车生产和销售的增长高峰期被1990年年代初发生的经济危机所遏制。

此后意大利汽车年销售量呈长期性下滑:1997年至2010年间意大利国内汽车销售总量平均每年下降1.6%,其主要原因是意大利国内家庭收入停滞不前并出现下滑趋势。

2. 全球金融危机对意汽车销售市场造成严重冲击
2008年爆发的世界性金融危机使意大利汽车销售成为欧盟地区最先受到冲击的行业。

事实上意大利国内汽车销售2007年底已开始出现大幅滑坡:2007年下半年至2008年底的18个月间,意大利国内汽车销售总数下降了20%,相当于减少约50万辆汽车产量。

3. 政府补贴以旧换新遏制汽车销售下滑
意大利政府2009年6月推出了一项以旧换新的补贴政策。

该政策的具体内容是:意大利消费者只要满足购新车并报废其使用10年以上旧车条件,即可享受到政府发放的金额达1500欧元的财政补贴。

意大利政府推出的以旧换新购车补贴迅速发挥了效果,一举扭转了2008年意国汽车销售市场出现的下滑。

在此后的2009年,意大利国内汽车销售量仅下降了0.6%,而其2008年的汽车销售量的下降幅度曾达13.3%。

4.2011年-2012年意国内汽车销售大幅下滑
由于意大利政府推出的以旧换新购车补贴政策于2011年底结束,其国内汽车销售量再次出现下降:2011年意大利国内汽车销售量回落到170万辆的水平,与1995年的低谷水平大致相同,与2010年相比减少了10%。

2012年意大利汽车销售量不进反退,与2011年相比大幅下跌19.9%。

伴随着意大利国内汽车销售市场的萎缩,其国内居民家庭信心指数也降至创纪录的历史低点。

5.意大利是欧盟汽车保有量最高国家之一
尽管目前意大利国内汽车销售市场呈现低迷状态,但该国在欧洲联盟地区仍是汽车保有量最高的国家。

意大利全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数字显示,意大利国内平均每1000居民所拥有的汽车数量达600辆。

相比在欧盟扩大前的15个成员国中,平均千人汽车拥有量仅约500辆。

在整个欧洲联盟地区,意大利国内汽车保有量位居第二,仅次于德国。

然而,意大利国内汽车消费市场具有许多与众不同的特点:首先是意大利居民偏爱购买城市代步型小车。

在意大利居民汽车拥有量中,城市代步型小车所占比重高达64%;其次是意大利目前所保有的全部汽车平均行驶年限长达10年;而且近年,该平均行驶年限一直呈现上升趋势。

相比之下,联盟扩大前的15个成员国目前所保有的全部汽车平均行驶年限仅为8年左右;最后是除驾车代步外,意大利国内现有其他交通网络发展严重不足,尤其是全国性铁路交通网络及城市内部铁路交通网络的建设程度仍处于相当薄弱的状态。

6. 汽车市场发展受到摩托车等代步工具制约
意大利人除了偏爱购买城市代步用小车外,其所拥有的摩托车数量也极其庞大,这些两轮摩托车被视为市内代步的便捷工具。

1994年至2009年间,意大利居民所保有的摩托车总规模由780万辆增至940万辆,增长了20%。

在整个欧盟地区摩托车拥有量中,意大利摩托车拥有量的比重占32.3%。

意大利国内对摩托车这种交通工具如此偏爱,对其发展诸如公共汽车、地铁和轻轨等类型的公共交通工具产生了极其严重的负面影响。

与此同时,意大利摩托车销售市场向大排量方向发展,其中最畅销型号摩托车排气量由50CC增至目前的125CC甚至125CC以上。

摩托车平均零售价也上涨了20%至40%不等。

上述现象也从另一角度解
释了为何自1997年以来意大利国内新车销售数量呈长期性下降的原因。

在意大利家庭收入出现滑坡的大背景下,消费者更倾向于购买相对便宜和维修方便的摩托车作为城市代步工具,因此其国内小车销售市场受到摩托车的挑战和竞争最大
7. 制造商未能适应市场变化
自2000年以来,菲亚特(Fiat)、阿尔法·罗密欧(Alfa Roméo)、和蓝旗亚(Lancia)等意大利品牌的汽车制造商在本土汽车销售市场的占额不断萎缩。

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意大利汽车制造商未能根据市场需求变化对其产品线及时做出调整。

如对发展迅速的SUV多功能休闲车,意大利汽车产家未能及时推出该款车型以满足市场需求。

截至2011年底,SUV多功能休闲车销售量在意国内汽车销售总量中所占比重已升至12%。

目前欧洲多家重要汽车制造商均有能力推出2至3个型号的SUV多功能休闲车产品,而意大利菲亚特仅与日本铃木(Suzuki)合作勉强向市场推出了一款名为Fiat Sedici的SUV多功能休闲车型。

由于这款休闲车体积较小,无法满足国内消费者更倾向购置大型SUV多功能休闲车的需求。

8. 本国汽车业受高成本和低售价因素困扰
自1990年中期,意大利汽车制造业在汽车产品进出口贸易上一直处于逆差状态:意大利汽车制造企业的主营业务是组装各种小型汽车,而这些组装厂的竞争力出现了明显下滑局面。

事实上,欧洲地区的小车市场竞争非常激烈,所销售的产品主要来自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及罗马尼亚等东欧国家的组装厂。

这些国家的汽车组装企业凭借其低廉的生产成本(主要是劳工成本)而获得竞争优势。

一般来说,东欧国家的劳工成本仅为意大利国内劳工成本的20%至40%左右。

汽车制造业向东欧地区转移对意大利本土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的分布和构成产生重大的影响。

尽管如此,意大利仍保留了某些特殊领域的汽车零部件制造业务。

这些企业往往拥有复杂技术工艺水平和国际知名度高等特征,它们是:
专门制作汽车内饰专用面料的Alcantara公司;
制造汽车制动系统的Brembo公司;
生产汽车燃油传输系统的Landi Renzo公司;
制造汽车用附属装置的Momo公司;
生产汽车轮胎的Pirelli公司
此外,多家知名的汽车设计外包服务公司(包括Bertone公司,Giugiaro公司,Pininfarina公司,Zagato 公司等)均继续将其业务留在意大利本土。

9. 高端和奢侈汽车产品成出口主导方向
意大利汽车制造业十分重视在国际市场上拓展新的客户群,绝大多数企业均将其出口业务重点瞄准高端和豪华汽车产品销售市场。

鉴于目前国际市场上的高档和豪华汽车产品消费者普遍对意产高档车的品牌和质量认知度很高,因此预计意大利汽车制造业在出口市场上的发展前景很大程度上依赖其高档和豪华汽车产品。

10. 菲亚特去年表现不俗但负债增加
菲亚特集团是意大利最主要的汽车制造企业,旗下拥有菲亚特、阿尔法·罗密欧和蓝旗亚等众多知名汽车品牌,并控股美国克莱斯勒公司。

2012年,菲亚特集团超额完成年度生产计划,旗下各家汽车制造厂总共生产了420万辆汽车,营业总额达840亿欧元,净利润14亿欧元。

与此同时,集团的负债增加:截止2012年12月31日,菲亚特净负债为65亿欧元,与2011年同期相比增加了10亿欧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