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记》课文翻译
滁州城的四面都是山。
它西南方的那些峰峦,树林和山谷尤其秀美。
远看一片郁郁苍苍,显得幽深秀丽的,那就是琅琊山。
顺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听到潺潺的水声,(又看到)一股水流从两峰之间飞泻而下,这就是酿泉。
绕过山峰,走了一段曲折的路,看到一座四角上翘像张开的鸟翅似的亭子,坐落在泉水边上,这就是醉翁亭了。
造亭子的人是谁?是山里的和尚智仙。
给它命名的人是谁?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给它命名的。
太守跟宾客们到这里来喝酒,他(每次)喝很少的酒就醉了,年纪又最大,因此给自己起了个别号叫“醉翁”。
醉翁的心意不在酒上,而在秀丽的山水之间。
欣赏山水的乐趣,内心领会到了,而后把它寄托在喝酒上。
看吧,太阳出来,林间的雾气逐渐消尽,暮云四合,岩谷洞穴变得昏暗起来,这明暗交替的景象,就是山间的清晨和傍晚。
野花开了,散发着幽微的香气;美好的树木枝叶繁茂,浓阴遍地;西风起,霜露降,天空显得空同明亮;水位下落,石头显露出来──这就是山中四季的景色。
早晨进山,傍晚回城,四季的景色不同,快乐也是无穷无尽的。
至于背东西的人在路上唱歌,行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人呼唤,后面的人回答,老老小小你来我往,络绎不绝──这是滁州的人们在出游。
到溪边来钓鱼,溪水深,鱼儿肥;用泉
水来酿酒,泉水香,酒水清。
各式各样的野味、野菜错杂地摆在面前──这是太守举行酒宴。
酒宴上畅饮的乐趣,不在于音乐;投壶的投中了,下棋的下赢了,酒杯和酒筹杂乱交错,人们时起时坐,大声喧哗──这是宾客们欢乐的图景。
一个面容苍老、满头白发的人,昏昏欲倒地坐在众人中间──这是太守喝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