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区经验交流材料

社区经验交流材料

社区经验交流材料
篇一:社区典型材料立足于民服务于心
立足于民服务于心
——保康街道东风社区典型材料
科左中旗保康街道办事处东风社区居委会,是科左
中旗最早成立的社区之一,在20XX年10月之前,一直隶属于科左中旗保康镇,在20XX年10月,旗委成立了保康街道办事处,现在东风社区居委会隶属于保康街道办事处。

东风社区东起铁东粮库,西至幸福路,南邻科尔沁大街北段,北与保康实验初中接壤,占地面积0.69平方公里,总户数1367户,共5281人。

辖区单位6个,学校1所,个体工商户93家。

社区处于城关镇的老城区,辖区面积大,下岗失业人员多,困难居民和老年居民多,多年来,东风社区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服务群众放在第一位,急社区群众之难,解社区居民之苦,围绕“创建文明社区”为目标,力争做到立足于民,服务于心,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加强社区党建,打造优秀党员、干部队伍
东风社区党委下设5个党支部,党员116人,其中离退党员67名,下岗失业党员48名,流动党员1名。

社区现共有7名工作人员,其中在编人员1人,聘用村官一名,聘用社区工作人员5人,其中有三名党员。

东风社区第一个建立的“家庭党校”,并且有效的发挥“家
庭党校”这个平台,把社区党员的心聚在一起,而且“家庭党校”这一社区党建模式在全区广泛推广。

特别是街道办事处成立以来,更是把党建工作放在第一位。

社区党委在保康街道党工委的正确领导,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东风社区党建工作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区的要求,紧紧围绕社区群众所需,紧密结合社区建设的实际,以服务居民群众为重点,在20XX年社区组建了由25名党员组成的自愿者服务队,配合各个部门进行工作协调和宣传。

他们“走百家门、知百家情”,最后社区协调“解百家难”,这支队伍,不但增强了社区的凝聚力,更推进了社区的服务,努力做到聚党员之心为群众谋福这一理念。

能够为群众着想,热心为居民办事,首先要有一个素质高能力强的社区基层组织。

社区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明确职责分工,做好各项工作的相互协调,指导工作人员的相互协作。

东风社区的工作人员历来总是把社区的团结和提高思想素质放到首位,因为她们知道没有一个团结向上的集体,难以为群众服务。

在工作中,从来没有一人偷懒躲避,推诿扯皮,工作时都是争先恐后。

通过加强社区队伍的建设,社区打造了一支思想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团结协作、有奉献精神的社区干部队伍。

二、以人为本,为群众扶危救困
就因为有了这样一个社区党员干部队伍,才有了为居民群众服务的精神和动力。

因为东风社区三多,就是下岗失业人员多,老年人多,困
难户多,使社区的工作增加了很多意想不到的难处。

社区就特殊情况特殊处理的办法,尽量让群众的贫困生活改观,让居民群众满意。

每个月,社区主任随同组长和居民党员对特困家庭及特殊家庭进行巡访,以便于随时发现问题随时解决,这一行动不但增强了社区党员的服务意识,温暖了群众的心,也杜绝了很多上访告状事件的发生。

在低保工作中,社区现在为697户居民办理了最低生活保障,共有1557人享受了低保补贴,每月发放低保金394380元,做到了应保尽保;并又为92户居民给予办理了无房和不足15平的住房补贴,不但解决了他们的生活问题,也为稳定民心创建和谐社区奠定了基础。

又发动一些党员和群众为贫困老党员于久信维修房屋,不光让他居无所忧,也温暖了更多党员的心。

社区下岗失业人员多,社区工作人员为辖区内的下岗失业人员建立了详细的个人档案,,并且为他们提供就业信息,配合劳动保障部门,积极为需要就业人员的奔走联系,开辟就业渠道,并进行相应的心理疏导,指导他们不等不靠,在20XX年和20XX年三年间,对580人进行了技能培训,共有236人已经找到了满意的工作,不但解决了这些人的生活问题,也为其他的群众带来了就业的希望,也使社区的劳动保障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

三、立足和谐推进社区服务
计划生育工作是国家的一项基本国策,也是社区的工作重点,一直以来社区把这一工作当成重中之重,把宣传放在首位,把服务深入人心,把管理落实到位。

朱秀琴、张丽梅等几位社区居民党员主动担当起计
划生育义务宣传员,走街串户,把计生知识和政策法规送到每家每户,并且为育龄妇女的生殖健康带来贴心的服务。

党员的带头作用,使社区群众参与社区建设的热情日益高涨,积极配合社区的计划生育工作。

东风社区在20XX年的全旗计划生育工作全年检查中得到了好评,在20XX年全市计划生育工作半年检查中,更是得到了市里和旗里领导的认可。

社区的老年人多,社区联系社区门诊,协助门诊的医务人员走门串户,发放宣传手册,进行健康知识讲座,设立科普宣传栏,并为这些老年人的健康情况登记造册,方便了老年人的就医,基本上做到了居民小病不出社区,也为这些老人们送去了关爱和温暖。

老已有所养了,更要让他们老有所乐,老有所依不是唯一的养老目的,而健康快乐才是真正的晚年幸福。

社区一直在与有关部门
商榷建立社区老年人活动中心,把真正的关爱送进老人的生活和心中。

四、精神关爱,提升幸福指数
社区在为群众排忧解难的同时,也在丰富着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社区曾获得庆“七一”“三代人”思想道德建设知识竞赛的二等奖;在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0周年全旗第三届达尔罕杯文艺大奖赛中获特别奖;社区又设有残疾人康复站,为残疾人康复训练提供了场所,使残疾人身心得到康复。

每一季度,社区都要为社区妇女举办知识培训班,请相关人员讲解计生、法律、劳动保障、医保等各方面的知识,社区参加培训活动共有600余人次。

在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宣传孝亲敬老
的活动中,挖掘出一批孝亲敬老的典型,并获得旗里和自治区的荣誉称号。

获得自治区级敬老“孝星”称号的居民王永刚夫妇,几年如一日侍奉卧床的养母和重病的也不是亲生的岳父母。

通过他们淳朴感人的故事,让很多人得到了教育和感动,使很多家庭又充满了亲情。

在此同时,社区又开展了“邻里相助,温暖百家”的活动,发动社区有条件的家庭与留守儿童和孤寡、空巢老人结对,定期的上门,与其沟通,并给予一定的经济和精神上的帮助。

通过开展这一活动,邻里间的感情融洽了,社区的笑脸多了,居民的幸福指数明显地得到提升,为社区的和谐
篇二:社区党建经验交流材料
社区党建经验交流材料
社区党建经验交流材料
按照党的十八关于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新要求,从党建管理上水平和优化服务促和谐两方面入手,硬件与软件齐抓,管理与服务并重,夯实社区党建基础,提升管理服务水平,不断汇聚创建富民安居社区的“正能量”。

“党性教育+宗旨意识”并重。

建立完善长期坚持和重点突出的街道社区党员教育管理制度,按计划开展社区党员思想教育,组织党员干部集体开展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学习研讨活动,增强党性修养、责任意识和服务
意识。

邀请县委党校教师开展“送学进社区”活动,帮助指导街道社区全体党员干部和部分居民学习,开展理论宣讲报告会5场300多人
(次)。

强化服务意识培养,要求党员干部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千方百计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想居民所想,急居民所急,听居民所盼,解居民所难,做到“办事有原则、做事有准则”,切实提高办公效率和服务质量,提高居民群众满意度。

“先锋党员+志愿群众”齐抓。

通过机关下派、从“三支一扶”人员中选调和“两新”组织中招纳等方式,选拔政治素质好、熟悉社区管理、善于做居民群众工作的优秀党员,结合开展“服务先锋”创建活动,加强理论修养和业务知识培训,增加实践锻炼机会,工作中交任务、压担子,着力打造结构优、能力强、作风好的党员先锋队伍。

组建社区志愿服务队,组织社区居民从乐于奉献、关心公益的居民中自主选出居民代表,分别担任“楼层服务员”、“小区管理员”、“社区联络员”等职务,鼓励和支持服务队的发展壮大,充分发挥社区志愿者熟悉情况、机动灵活、反应迅速的特点,搭建社区党组织服务居民群众的“连心桥”。

“党建阵地+服务平台”共建。

按照科学规划、重点突出、分步推进的思路,抓好社区服务阵地建设。

积极推进街道党委主阵地标准化建设,充分发挥指导示范作用。

不断提升社区支部阵地建设档次,完善功能设置,规范资料管理和运行制度。

积极抓好小区党建宣传栏、党务公开栏维护,及时更新专栏信息,拓展宣传阵地。

采取设立社区投诉室,悬挂“民情信箱”、开通“民情热线”和发放“民情连心”卡等方式畅通民情反馈渠道,专设由社区、公安、物业、医疗、家政、卫生多家通讯互连共建的呼叫中心,24小时值班服务,及时提供救助和帮助,依。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