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章教育的功能

第二章教育的功能



案例1 有个九岁的孩子,从5岁起就被父母送去各种特长 班上课,以培养和开发孩子的智力。可是,最近 一段时间,孩子拒绝去特长班上课,在学校也拒 绝学习任何新东西,而且性格变得很孤僻。父母 想了很多的办法,他都不肯再学习。
讨论:这位家长望子成龙的努力为什么适得其反? 请从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关系进行分析。
教育通过生产科学技术,促进经济
的发展

日本极为重视教育。战后初期,它克服种种 困难,加大教育投入,只用几年时间便于 1949年普及了小学和初中教育。由于日本在 1955年经济起飞前已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 其毕业生人数变化缓慢,且直接参与经济活 动的比例也很小。 在80年代前,日本教育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相 关性是相当明显的。
六、教育对社会发展的负向功能

社会发展处于负向时,教育对社会出现总体 的负向功能
如:欧洲中世纪的教会统治,我国封建宗法统 治时期 社会发展处于正向时期,教育对社会发展的 功能总体上是正向的,局部有负向功能。 如:盲目的学校扩招。

新疆,你怎么了?
前几年,有报道说新疆某厂因把“乌鲁木齐”错 印成“鸟鲁木齐”,多了一点而丢了一百万;又有 印刷厂把“驼峰”错印成“驴峰”而扔掉了几百万。 新疆是产棉大省,为了解决运输困难,使棉花得 以及时销售,国家曾实行“东锭西移”的战略,把 上海最先进的纺织机器运抵新疆,但遇到的第一个 问题就是无人会操作。一些人对新疆的企业考察后 说,许多大企业的设备是先进的,甚至是一流的, 但产品却是二流、三流,甚至是不合格的。 运用教育功能的有关理论,分析上面的事 件?
BACK
教育功能取向的确立

社会期待:

代表统治阶层的利益,是社会的主流价值 个人发展的愿望和要求

个人期待


教育功能取向的确立是一个对不同功能需求 的选择过程 BACK
美国社会学家、科学社会学家
罗伯特· 金· 默顿(Robert King Merton)


1910.7.4.-20论文 “十七世纪英格兰的科学、技术与社会”。 1973年汇编成《科学社会学:理论和经验研 究》一书,成为科学社会学的一本经典著 作,荣获1994年美国国家科学奖。
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资本投入+劳动 投入+人力投资 1960年,西奥多·W·舒尔茨(美国): 人类拥有的知识和技能是资本的一种 形式。 人力资本:人所拥有的诸如知识、技 能及其类似可以影响从事生产性工作 的能力。

人力资本投资:包括学校教育、职业训 练、卫生保健以及为适应就业机会变化 而进行的迁移和信息搜寻等形式。 教育不仅是消费,也是投资:

教育对人口的功能:减少人口数量、提 高人口素质、使人口结构趋于合理化, 有利于人口的迁移;

教育能够改变人口性别结构、改变人口 文化结构和职业结构,有利于人口城乡 结构的转变;
五、教育调节人与自然 关系、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功能

教育帮助人类认识 自然、征服自然、 改造自然,促进人 与自然和谐发展。

二、教育的个体谋生和享用功能

个体谋生功能(人生存的手段和工具)
其一,通过个体的社会化
其二,体现“教育为生活做准备”,解决
何以为生的问题

个体享用功能 人的成长需要教育 获得“意志自由”
三、教育对个体发展的负面功能
教育既有培养创造精神的力量, 也有压抑创造精神的力量。
——《学会生存》

过重的学业负担、唯“智”是举得做法,严 重摧残学生的身心健康;
学校管理模式不合理,只能教会学生学会顺 从,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和创造性地培 养; 教育内容的偏颇性;


第三节 教育的社会功能
通过教育的个体功能来实现
表现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


讨论:结合现实生活, 谈谈教育对文化、经 济、政治等发展的作 用和影响。(说明教 育的社会功能)
教育功能直接结果的产生

两个过程:
对社会各要素的直接影响与改变过程;
对“学习者”(受教育者)的影响过程,
即通过教育功能行动的控制,对其“文化 特性”形成的影响。(间接影响) BACK
教育功能行动的发生

教育功能行动:可能导致产生一定功能结果的 所有教育行动。 教育制度的建立 教育结构的确立 教育目标的设定 教育内容的编制 教育手段的选择 ……
一、教育功能的含义
教育功能:教育活动、教育系统对个体 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实际的作用和影 响。 客观性和必然性,方向性和多方面性
教育功能理论


古代教育的政治伦理功能观 近代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观

(斯宾塞)教育为完美生活作准备:直接保全自 己、间接保全自己、抚养子女、参加社会政治生 活和进行休闲娱乐。
长32.0%;同期,国内生产总值年增长率为4.5%。
1980年至1990年,高中在校生从462.2万增至562.3万, 增长21.6%,高校在校生从222.3万增至263.2万,增长 18.4%;同期,国内生产总值实际年增长率为4.1。 1990年至1997年,日本高等学校在校生从263.2万增至 310.3万,增长17.9%,平均年增长率为4.34%,远远超 过八十年代的3.03%。
BACK

科学技术是教育的重要内容,教 育对科学技术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两个方面: 1、再生产新的科学技术 2、生产新的科学技术
三、教育的政治功能
1、教育具有维系社会政治稳定的功能
教育为社会培养各种政治人才
(领导者、管理者)
培养具有一定政治素质的社会公

2、教育具有促进社会政治变革的 功能
4、社会化理论

1976年,鲍尔斯和金蒂斯:《资本主义美国 的学校教育:教育改革与经济生活的矛盾》。

认为,教育的根本功能并不是提高人的 生产能力,而是造成人的不同个性品质, 与现存社会经济结构和等级秩序相适应。
如: 回忆过去的同学 回忆最欣赏的教师 对比中学时代
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促进功能

促进个体社会化
促进个体思想意识的社会化
促进个体行为的社会化 培养个体的职业意识和角色

促进个体个体化
促进人的主体意识的形成和主体能力的发展 促进个体差异的充分发展,形成人的独特性 教育开发人的创造性,促进个体价值的实现
主要作品




《17世纪英格兰的科学、技术与社会》 (1938/1970) 《社会理论和社会结构》(1949/1968) 《在巨人的肩膀上》(1965) 《理论社会学》(1967) 《科学社会学》(1973)
结构功能主义的观点

社会的每一部分都对总体发生作用,由此 维持了社会稳定。社会各部分以系统的方 式结合在一起,对整体发挥作用。 例如,小学的显功能之一就是使学生打下 阅读、计算这样一些学科技术的坚实基础。 小学的潜功能就是教给学生诸如合作与组 织这样一些重要的社会技术。 BACK
教育的个体功能:
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促进功能
教育的个体谋生和享用功能
教育对个体发展的负向功能

个体发展:个体从出生到生命的终结, 其身心诸方面所发生的一切变化。它是 个体的潜在素质变成现实特征的过程。
包括身体和心理两大方面

讨论:通过受教育的历程,自己身上发 生了什么变化?(说明教育的个体功能)


案例2
例1:一个母亲因孩子把他刚买回家的一块金表 当成新鲜玩具给摆弄坏了,就狠狠的揍了一孩子 一顿,并把这件事告诉了孩子的老师,教师幽默 的说:“恐怕一个中国的”爱迪生“被你枪毙 了。”这个母亲不解其意,教师给她分析说:孩 子的这种行为是创造力的一种表现,你不该打孩 子,“那我该怎么办?”这位母亲听了教师的话, 对自己的行为后悔不迭。 补救的办法是有的,你如果是这位母亲,将怎么 办?
教育的普及化是推进政治变革
的重要力量。
教育通过传播先进的思想、弘
扬优良道德促进社会政治的变 革。
3、教育促进政治民主化的功能
教育传播科学,启迪人的民主观
念 教育民主化本身是政治民主化的 重要组成部分 民主的教育是政治民主化的加速 器
四、教育改善人口质量 提高民族素质的功能
第四节 教育功能的实现
一、教育功能的形成 二、教育功能的释放
教育功能取 向的确立
教育功能行 动的发生
教育功能直接 结果的产生
二、教育功能的释放
教育功能释放的两个环节
产品的输入:毕业生和精神文化产品
走向社会,有了发挥作用的可能。
产品的利用:产品寻求到了岗位和机
会,得以“利用”。


1955年至1970年,日本高中在校生从259.2万增至423.2
万,增加63.3%,高等学校在校生从60.1万增至168.5万,
增加180.4%;1960年至1970年,国民经济实际年增长 率高达10.9%。

1970年至1980年,高中在校生从423.2万增至462.2万, 增加9.2%,高等学校在校生从168.5万增至222.4万,增


现代教育的改造社会功能观 当代教育的功能主义
客观功能论:美国社会学家默顿
二、教育功能的类型
从对象看,分为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 从方向看,分为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 从呈现方式看,分为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 多维度的复合分类

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
个体功能(本体功能):由教育活
动的内部结构决定,影响个体发展 方向及其水平

H:人口中能力高的人的数量 L:人口中能力低的人的数量 P:能力—收入转换比例系数 A:个人生产率
教育与工资正相关——文凭理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