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浙江省历年自考真题鲁迅研究

浙江省历年自考真题鲁迅研究

浙江省2014年4月自学考试鲁迅研究试题课程代码:00812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俄国盲诗人爱罗先珂是鲁迅以下哪部小说中的人物?A.《祝福》B.《示众》C.《兔和猫》D.《鸭的喜剧》2.下列哪部作品不属于...《华盖集续编》?A.《无花的蔷薇之二》B.《死地》C.《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D.《纪念刘和珍君》3.鲁迅在______的演讲里,有过一个重要的概括:“群众——尤其是中国的,——永远的戏剧的看客。

”A.《娜拉走后怎样》B.《伤逝》C.《社戏》D.《死地》4.鲁迅在杂文______中称中国的看客是“无主名无意识的杀人团”。

A.《我之节烈观》B.《文化偏至论》C.《颓败线的颤动》D.《破恶声论》5.鲁迅说,《故事新编》是“______”。

A.故事传说B.神话传说C.神话传说及史实的演义D.叙事小品6.以下哪个人物形象既体现魏晋文人的精神,同时也体现了鲁迅本人的一些精神本质?A.孔乙己B.涓生C.魏连殳D.吕纬甫7.《影的告别》是鲁迅哪部作品集中的作品?A.《呐喊》B.《野草》C.《彷徨》D.《朝花夕拾》8.下面哪部作品体现出鲁迅讨论“文化”问题的内容,也就是新世纪“中国现代文化建设”的基本战略问题的内容?A.《科学史教篇》B.《摩罗诗力说》C.《墓碣文》D.《文化偏至论》9.鲁迅将缺乏精神信仰的“假知识分子”称之为A.伪士B.瘪三C.暴发户D.恶少10.在鲁迅看来,杂文应该“是匕首,是______,能和读者一同杀出一条生存的血路的东西”。

A.花环B.炸弹C.投枪D.尖刀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只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1.鲁迅在《论睁了眼看》中提出了一个衡量人(知识分子、国民)和文艺的基本价值标准,即是“敢于正视人生”,还是“______和______”。

A.诚 B.爱C.瞒D.骗E.礼12.在艺术上,鲁迅的两部散文集各呈特色:______深沉含蓄,具有诗的凝练;______流畅清新,表现了散文的通脱与舒展。

A.《故事新编》 B.《野草》C.《朝花夕拾》D.《热风》E.《坟》13.下列哪些作品不属于...《故事新编》?A.《补天》 B.《采薇》C.《复仇》D.《怀旧》E.《非攻》14.鲁迅作品的基本母题:“爱”——对每一个生命个体的关爱;“______”——生命无辜的毁灭;以及“______”——对来自一切方面的对生命的奴役、残害的绝望的抗争。

A.情 B.理C.恨D.死E.反抗15.鲁迅将“吃白相饭”的特点归纳为以下三点:“欺骗”、______和______。

A.“溜走” B.“乖巧”C.“阿谀”D.“软弱”E.“威压”非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6.1918年5月鲁迅的短篇小说《狂人日记》刊登于______第四卷第五号。

17.阿Q的性格中充满矛盾,其最核心的特征是______。

18.六一公公是鲁迅小说______里面的人物角色。

19.鲁迅在《我怎么做起小说来》说过,“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______。

”20.《在酒楼上》把自己的生活道路概括为“像一只苍蝇饶了一点小圈子,又回来停在原地点”的是______。

21.鲁迅小说______的主题与阿尔巴绥夫的小说《工人绥惠略夫》有内在联系。

22.最初题为《眉间尺》的小说,于1932年编入《自选集》时名为______。

23.鲁迅先生从自己小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入手,重点描写了在阅读“老莱娱亲”和“______”两个故事时所引起的强烈反感,形象地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24.“______”思想的提出,对于鲁迅来说,是具有根本性的,是贯穿鲁迅全部著作的中心思想。

25.成仿吾等创造社、太阳社的革命文学家攻击鲁迅是“______”,所有的是“闲暇,闲暇,第三个还是闲暇”。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26.“过客”27.“礼教吃人”五、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28.鲁迅的讽刺观有哪些特点?29.近二十年来鲁迅小说研究的主要进展。

30.试分析论述鲁迅对美的本质的认识。

六、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31.论述“看\被看”模式中处于“被看”的几种类型。

32.结合对《野草》的阅读理解,试分析论述《野草》“反抗黑暗,反抗绝望”的思想特点。

浙江省2013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鲁迅研究试题课程代码:00812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______年5月,鲁迅在《新青年》4卷5号上发表了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A.1915B.1916C.1917D.19182.《示众》、《孔乙己》、《药》等小说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即是对中国______的批判。

A.民族性B.国民性C.传统性D.文化性3.《野草》是鲁迅最“______”的著作,是鲁迅心灵的诗。

A.性格化B.艺术化C.个人化D.思想化4.在《科学史教篇》等文章里,鲁迅把他对科学的理解最后归结为“______”的问题。

A.人的问题B.民族的问题C.文化的问题D.国力的问题5.在“五四”新旧论争当中,鲁迅是坚决站在______这一边的。

A.传统文化B.传统文明C.保存国粹D.新文化运动6.鲁迅认为,______是“将人生无价值的东西撕破给人看”。

A.喜剧B.闹剧C.悲剧D.戏剧7.鲁迅的杂文创作坚持开展“______”和“社会批评”的原则。

A.人生批评B.现实批评C.文明批评D.思想批评8.鲁迅的《我之节烈观》是“五四”新文化运动“______”的代表作之一。

A.重新制定规范B.重新界定标准C.重新估定价值D.重新确立思想9.鲁迅在“五四”前后写的一系列文章大都收集在______这个集子里。

A.《华盖集》B.《而已集》C.《二心集》D.《坟》10.鲁迅对他的杂文集的编辑,总是体现出一种______的特点。

A.时代感B.历史感C.使命感D.责任感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11.鲁迅小说的“自我辩驳”的性质,反映了鲁迅______思维特点,如日本学者木山英雄先生所言,具有一种______的表现特征。

A.思想战斗性B.多疑C.审美独特性D.超现实的想象性E.“内攻性冲动”12.除历史小说外,鲁迅的小说主要都收集在______、______小说集中。

A.《呐喊》B.《热风》C.《彷徨》D.《野草》E.《朝花夕拾》13.如何看待西方工业文明,以及与之相应的“物质”、“民主”、“平等”问题,鲁迅的思考方式仍然是作______,即他所说的______。

A.历史的考察B.现实的考察C.思想的考察D.“请循其本”E.重新估价14.鲁迅对“摩罗诗人”的精神推崇,主要是推崇他们的______和______的特点。

A.个性解放B.立意在反抗C.思想解放D.指归在动作E.人格独立15.在《故事新编》创作中,对于中国历史文化上的圣人、宗师,鲁迅的办法是采用让他们______、______的方法,从而取得了十分独特的艺术效果。

A.“油滑式”的描绘B.“与意想不到的人相遇”C.“置于荒诞的情景之中”D.“随意点染式”的描绘E.“取其一点式”的描绘非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6.鲁迅说他写《______》是“只取一点,随意点染,铺成一篇”。

17.鲁迅在思考20世纪中国现代文化建设时,给予“______”以特别的关注。

18.在《呐喊》、《彷徨》中,鲁迅主要描写了______的生活和历史命运。

19.对劳动人民“哀其不幸,______”,鲁迅在小说创作中尖锐地指出改造国民性的紧迫性。

20.“横眉冷对千夫指,______”诗句是广为流传的鲁迅名言。

21.鲁迅在《摩罗诗力说》中介绍了拜伦、雪莱、普希金等“______”。

22.鲁迅主张“精神界之战士”的首要精神是“______”。

23.鲁迅在《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一文中,提出了“______”的责任的观点。

24.鲁迅在《论睁了眼看》一文中指出了国民性的“______”和“______”的特点。

25.鲁迅曾呼吁要创造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______”的思想主张。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26“看客”27.“为人生”28.“立人”29.“叛逆的猛士”30.“韧性的战斗精神”五、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31.鲁迅在《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中,赞扬“真的猛士”,请问,“真的猛士”的内涵指的是什么?32.鲁迅的小说《伤逝》,如何体现现代知识分子的自忏自省的特点?33.《野草》是怎样展现鲁迅个人的生命体验、思想与言语的?34.鲁迅的杂文创作为增强讽刺性的艺术效果,主要采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35小题12分,第36小题13分,共25分)35.结合对鲁迅小说《狂人日记》的阅读理解,试分析鲁迅刻划“狂人”形象的特点,并对其创作意图进行论述。

36.鲁迅的历史小说《铸剑》歌颂了一种坚忍不拔的战斗精神,请结合对作品的阅读理解,谈谈你对小说的这个特点的分析和论述。

浙江省2013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鲁迅研究试题课程代码:00812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