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年级下物理简答题实验设计题完整版

八年级下物理简答题实验设计题完整版

八年级下物理简答题实验设计题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简答题及其答案1.行人和非机动车“闯红灯过马路是很危险的。

常有人为此付出惨痛的代价。

在道路上行驶的汽车,在遇到紧急情况刹车后,都不能立即停下来。

这是为什么答:由于汽车具有惯性, 之前汽车向前运动,刹车后,由于惯性会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向前运动, 所以汽车刹车后不能立即停下来。

2. 飞机向灾区投放救灾物资时,为了保证物资投放到位,总是要提前投放。

请用你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这是为什吗? 答:由于物资具有惯性救灾物资离开飞机后,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在飞机投放救灾物资前,救灾物资和飞机有相同的速度。

因此在下落的过程中仍会继续向前运动。

为了保证救灾物资投放到位,所以需要提前投放。

3.为什么大坝通常修成梯形、上窄下宽的形状?答:根据P =ρgh ,同种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河水越深,产生的压强越大,大坝下部承受的压强比上部大.所以大坝要做成上窄下宽,使之能承受更大的压强 4. 小磊同学是班里的“大力士”,一天他放学回家,看到公路上有一块大石头,他担心大石头会妨碍车辆正常通行.于是,他决定把石头推到路边,但是他费了很大的力,累得满头大汗,石头却一点儿没动(如图所示).他的同学小颖恰好路过,看到此清景说:“你的行为很值得称赞,但是你对石头并没有做功.”你认为小磊同学对石头做功了吗为什么答:小磊对石头没有做功.根据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有力作用在物体上,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了距离.小磊对石头虽然用了力,但石头没有在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因此,小磊没有对石头做功。

5.一艘轮船从合力驶入海里后,会浮起来一些,为什么(已知海水的密度大于河水的密度)答:轮船由和历史入海里的过程中,始终处于漂浮状态,且所受重力没有变化。

根据物体的沉浮条件,轮船所受浮力大小也不变。

因为海水的密度大于河水的密度,由排液浮gV ρ=F 可知轮船排开海水的体积较小。

所以,轮船由河里驶入海里后会浮起来一些。

6.为什么用钢铁材料制成的金属块在水中会下沉,而用钢铁材料制成的轮船却能漂浮在水面上?请你用学过的物理知识来进行解释。

(钢铁的密度为×103kg/m3)答:由于钢铁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在水中,用钢铁材料制成的金属块能够排开水的重力小于钢铁快的重力,所以,用钢铁材料制成的金属块在水中会下沉。

用钢铁材料制成的轮船形状不同于用钢铁材料制成的金属块,与同质量的金属块相比,轮船在水中能够排开水的重力大大增加,可以等于轮船的重力,所以轮船能够漂浮在水面上。

7.运动员在比赛时,为什么用力向后划水,赛艇就向前运动?答:用力向后划水,船桨给水一个向后的力,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同时水给赛艇一个向前的力,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所以赛艇就向前运动。

部分实验设计题1.学过“浮力产生的原因”后,某同学知道了浸没在水中的物体,受到了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受到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根据公式F=PS=ρ水ghS,由此猜想:“浸没在水中的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应跟物体浸入液体中的深度有关”.现在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用实验结果检验这位同学的猜想对还是错,要求:(1)写出简要的实验步骤;(2)根据实验数据你怎样判断猜想的对错?请说明.答:实验步骤:(1)在弹簧测力计下挂好铁块,测出铁块所受的重力G;(2)将铁块浸没在水下某一深度处,记下铁块浸没的深度h1及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 (3) 将铁块浸没在水下另某一深度处,记下铁块浸没的深度h2及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2;(4)根据F浮1=G-F1与F浮2=G-F2分别计算出F浮1和F浮2。

若F浮1=F浮2,则证明猜想是错误的;若F浮1≠F浮2,则证明猜想是正确的。

2. 为了探究力能否使玻璃瓶发生形变,小林把玻璃瓶装满水,然后用带有细玻璃管的橡胶塞塞进瓶口.其中,洗玻璃管上有刻度,便于观察细玻璃管内的水面的变化.小林用力挤压玻璃瓶壁,发现细玻璃管内的水面上升了.于是他得出结论:细玻璃管内水面上升,表示力是玻璃瓶发生了形变.小华却认为:细玻璃管内的水面上升,可能是由于手挤压玻璃瓶壁时,瓶内水的温度升高所致,因此不能说明力使玻璃瓶发生了形变.要求利用图中所示的装置,通过实验证明力能使玻璃瓶发生形变,请写出主要实验步骤和相应的实验现象。

答:用力挤压玻璃屏蔽,可以看到洗玻璃管内的水面上升,水面上升的高度记为h1;松手后洗玻璃管内的睡眠迅速回到原位置;再用较小的力挤压玻璃瓶壁,可以看到细玻璃管内的水面也上升,水面上升的高度记为h2;h2小于h1,这说明力的作用使玻璃瓶发生了形变。

3. 实验台上有组装好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其中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为0~5N.另外还有质量均为100g的钩码六个(图中未画出).要求利用上述实验装置和钩码设计一个实验证明:用动滑轮提升重物时,如果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不变,则有用功跟总功成正比.请写出主要实验步骤并设计实验表格.实验步骤:(1)用测力计测出2个钩码所受的重力G,并将数据计入表格,记下钩码和弹簧测力计的初始位置;(2)用测力计拉动动滑轮匀速竖直上升,读出测力计的示数F,记下钩码和弹簧测力计的末位置,刻度尺测出钩码上升的高度h和弹簧测力计移动的距离S,并将数据计入表格;(3)保持动滑轮所挂钩码个数不变,依次改变物体上升的高度,仿照步骤(2)在做5次,将钩码升高的高度,测力计移动的距离计入表格,将钩码重和拉力计入表格;(4)利用公式W有用=Gh,W总=Fs计算出各次的有用功和总功,并1 2 3 4 5 6钩码重G/N拉力F/N钩码上升高度h/m测力计移动距离s/m有用功W有用/J总功W总/J4.质量均为100g的钩码和两段细绳。

请利用上述实验器材设计一个实验。

证明“在杠杆平衡时,如果动力臂和阻力臂保持不变,则动力跟阻力成正比”。

(1)在你所设计的实验中,如果用点A表示钩码作用在杠杆上的位置,用点B表示弹簧测力计作用在杠杆上的位置,请在图中的杠杆上标出A点和B点。

(2)请写出主要实验步骤。

答:(1)为了便于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钩码作用在杠杆上的位置与弹簧测力计作用在杠杆上的位置,都设计在杠杆的右端,见图:(2)按照实验装置应先固定好各器材,然后改变阻力的大小,去观察动力的变化,并多做几次实验的思路,主要实验步骤如下:①用细绳做成两个绳套,分别拴牢在杠杆的A和B点处,调节杠杆使其在水平位置平衡.将弹簧测力计的指针调节到零刻度线位置.②在A点处依次挂1个、2个、3个、4个、5个、6个钩码,在B点处依次竖直向上拉弹簧测力计,分别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将每次实验操作中挂在杠杆上的钩码的总质量和相应的弹簧测力计示数记录在表格中.5. 小林用纸杯、塑料片和水做实验。

他将纸杯装满水,用塑料片把杯口盖严,一只手按住塑料片,另一只手抓住杯底,在空中将纸杯倒过来。

移开按塑料片的手后,他发现塑料片和杯子里德水都不落下来,如图所示。

小林对这一现象的解释是:塑料片和杯子里的水都不落下来是由于塑料片被水粘住了,与大气压无关。

请你利用上述器材再补充必要的辅助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小林的解释是错误的。

请你写出实验步骤和实验现象。

先用铁钉在纸杯底部扎一个孔,用手指堵住杯底的孔,将纸杯装满水后用塑料片将杯口盖严,用另一只手按住塑料片将纸杯倒置,移开按住塑料片的手,观察到塑料片和杯子里的水都不落下来。

然后,放开堵住孔的手指,发现塑料片和杯子里的水都马上落下来。

6. 实验桌上有满足实验需要的如下器材:天平、砝码、体积不同的铝块、细线、大烧杯、量筒、水。

请你利用上述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浸在水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跟物体排开水的体积成正比。

请你写出实验步骤,画出实验数据记录表。

实验步骤:(1)在量筒中注入适量的水,读出此时水的体积V0;用细线把一个铝块拴好,使其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此时量筒中水面对应的刻度值用V表示;将V0、V的数据记在实验数据记录表中。

(2)在烧杯中注入适量的水,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0的数据,并记在实验数据记录表中;将步骤(1)中用细线拴好的铝块悬挂并浸没在天平左盘上的烧杯内的水中,铝块不接触烧杯,在天平右盘添加适量的砝码,移动游码,天平再次平衡时,天平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与游码所对刻度值之和用m表示,将m的数据记在实验数据记录表中。

(3)换用体积不同的铝块,仿照步骤(1)、(2)再做5次实验,依次读出它们浸没在量筒的水中时,水面对应的刻度值V的数据;分别测出相应的每个铝块悬挂并浸没在烧杯的水中时m的数据;分别将每次的V、m的数据记在实验数据记录表中。

(4)根据V排=V-V0,F浮=mg-m0g分别计算出6次的V排和F浮的数据,并分别记在实验数据记录表中。

实验数据记录表7. 实验桌上有符合实验要求的橡皮筋一根、弹簧测力计(量程0-5N )一个、钩码(每个钩码的质量为50g )一盒、带横杆的铁架台一个、刻度尺一把、细线若干。

请你选用上述实验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如果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F1与F2的方向相反,且F1大于F2,则F1与F2的合力=F1-F2。

请写出实验步骤(可画示意图辅助说明),画出实验数据测密度专题1. 小东同学想测出液体B的密度,他手边只有:一个弹簧测力计、一段细线、一个小石块、两个烧杯和足量的水。

小东同学根据这些实验器材设计出下面的实验步骤,但不完整,请你将小东的实验步骤补充完整:(1)用细线系住小石块,将适量的水和液体B分别倒入两烧杯中;(2);(3)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小石块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拉力F;(4);请根据小明测量的物理量表示出液体B的密度:ρB=。

2. 小希外出游玩时捡到一块漂亮的鹅卵石,他想测出这块鹅卵石的密度。

他在家中准备了刻度尺、口大底小的塑料碗、圆柱形玻璃水盆和适量的水。

利用这些物品进行实验并记录了下面的实验步骤,但步骤不完整。

请你帮助小希把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⑴在水盆内放入适量水,再将塑料碗轻轻放入水中漂浮,如图28甲所示。

用刻度尺测出此时水盆内水的深度为h 1,记入表格。

⑵将鹅卵石放在塑料碗中,装有鹅卵石的塑料碗仍在水中漂浮,如图28乙所示。

用刻度尺测出此时水盆内水的深度为h 2,记入表格。

⑶将塑料碗中的鹅卵石放入水盆中,如图28丙所示。

_________________。

⑷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利用上述测量的物理量和已知条件,写出鹅卵石密度的表达 为ρ石=石石V m =。

3.利用“一个弹簧测力计、一个合金块、两根细线、一个装有适量水的大烧杯”测量一个不规则小木块密度的步骤如下:(1)将弹簧测力计指针调至零刻线;(2)用细线系住木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记录弹簧测力的示数G ;(3)用细线将合金块系在木块下方,将合金浸没在水中,合金块不接触容器,记录弹簧测力的示数G 1;(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木块的密度表达式ρ木=____________.4利用弹簧测力计、细线、装有适量水的小桶,测量铁矿石的密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