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员培训资料(下册主要看)1、和麻绳配用的卷筒和滑车的直径,机动时应大于麻绳直径的30倍;使用人力时,应大于麻绳直径的10倍。
2、在麻绳直径相同的情况下,绳股中的钢丝数愈多,钢丝的直径愈细,钢丝愈柔软,挠性也就愈好。
3、钢丝绳损伤及破坏的主要原因大致有四方面:(1.截面积减少,2.质量发生变化3.变形4.突然损坏。
)4、钢丝绳采用编结固接时,编结部分的长度不得小于钢丝绳直径的20倍,并不应小于300mm,其编结部分应用细钢丝捆扎。
5、特制吊具主要有三脚架吊具、可调杠杆式吊具、起吊平放物体吊具、四杆式吊具、四杆机构吊具。
6、电动卷扬机种类较多,按卷筒分有单筒和双筒两种。
按传动方式分又有可逆齿轮箱和摩擦。
按起重量分有0.5t、1t、2t、3t、5t、10t、20t等。
7、起重吊装指挥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作业时应与操作人员密切配合,执行规定的指挥信号。
操作人员应按照指挥人员的信号进行作业,当信号不清或错误时,操作人员可拒绝执行。
8、推土机在坚硬土壤或多石土壤地带作业时,应先进行爆破或用松土器翻松。
在沼泽地带作业时,应更换专用湿地履带板。
9、在深沟、基坑或陡坡地区作业时,应有专人指挥,垂直边坡高度应小于2m。
当大于2m时,应放出安全坡,同时禁止用推土刀侧面推土。
10、作业中,履带式挖掘机短距离行走时,主动轮应在前面,斗臂应在正前方与履带平行,并应自动回转机构。
坡道坡度不得超过机械允许的最大坡度。
下坡时应慢速行驶。
不得在坡道上变速和空挡滑行。
11、安装钻杆时,应从动力头开始,逐节往下安装。
不得将所需长度的钻杆在地面上接好后一次起吊安装。
12、灰浆搅拌机运转中不得把手或木棒等伸进搅拌桶内清理灰浆,以免发生事故。
13、手持式电动工具可以分为3类(Ⅰ类工具,Ⅱ类工具,Ⅲ类工具)14、圆盘锯必须装设分料器,锯片上方应有防护罩或滴水设备,开料锯与截料锯不得混用。
设备本身应设按钮开关控制,闸箱距设备距离不大于3m,以便在发生故障时,迅速切断电源。
15、圆盘锯截断木料和锯短料时,必须用推杆送料,不准用手直接送料,进料速度不能过快。
下手接料必须用刨钩。
木料长度不足50cm的短料,禁止上锯。
16、平刨使用前,应空转运行,转速正常无故障时,才可进行操作。
刨料时,应双手持料;按料时应使用工具,不要用手直接按料,防止木料移动手按空发生事故。
17、短于20cm的木料不得使用机械。
长度超过1m的木料,应由两人配合操作。
18、木工机械必须有专人负责,操作人员必须熟悉机械性能,木工机械操作人员应穿紧身衣裤,束紧长发,不得系领带和戴手套。
19、机械应使用单向开关,不准使用倒顺双向开关。
20、建筑施工现场禁止多功能机械的使用。
21、机动翻斗车向坑槽或混凝土料斗内卸料,应保持安全距离,并设置轮胎的防护挡板,防止到槽边自动下溜或卸料时翻车。
22、蛙式夯机操作开关必须使用定向开关。
23、蛙式夯机操作人员均必须戴绝缘手套和穿胶鞋。
24、蛙式夯机操作必须有两个人,一人扶夯,一人随机整理电线,盘圈送行,并应与夯机保持3-4m的余量,发现电缆线有扭结缠绕、破裂及漏电现象,应及时切断电源,停止作业。
25、一般工业生产中使用的水泵多为离心式水泵。
26、潜水泵是将电动机与水泵组合为一体放入水体中工作的水泵。
特点是体积小、重量轻、安装方便、移动灵活,工作适应性强,有逐步取代长轴式深井水泵的趋势。
27、潜水泵应装设保护接零或漏电保护装置,工作时泵周围30以内水面,不得有人、畜进入。
28、移动式塔式起重机:根据运行装置的不同,又可分为轨道式、轮胎式、汽车式、履带式。
29、按回转形式分:上回转塔式起重机、下回转塔式起重机;按架设方式分:非自行架设塔式起重机、自行架设塔式起重机;按变幅方式分:小车变幅塔式起重机、动臂变幅塔式起重机、折臂式塔式起重机。
30、小车变幅塔式起重机又可分为平头式塔式起重机和塔帽式塔式起重机。
31、塔机最大工作幅度与起重臂长度是两个概念。
32、塔机起升高度是指,塔机空载时,塔身处于最大高度,吊钩处于最小幅度处,吊钩支承面对塔机基准面的允许最大垂直距离。
33、起重力矩是起重量与相应幅度的乘积。
因此不同幅度处的额定起重量是不同的,幅度愈大起重量愈小。
34、塔式起重机以公称起重力矩为主参数。
公称起重力矩是指起重臂为基本臂长时最大幅度与相应起重量的乘积。
35、塔式起重机的安全装置有以下几个:(1.起重力矩限制器2.起重量限制器3.起升高度限制器4.幅度限制器5.行程限制器6.回转限制器7.夹轨钳8.风速仪9.障碍指示灯10.钢丝绳防脱槽装置11.吊钩保险)36、塔式起重机内爬升作业应在白天进行。
风力超过5级时,应停止作业。
37、防坠安全器只能在有效的标定期内使用,有效检验标定期限不应超过1年。
38、行程安全控制开关是指当施工升降机的吊笼超越了允许运动的范围时,能自动停止吊笼的运行。
主要有上、下行程限位开关、减速开关和极限开关。
39、施工升降机安装拆卸作业应设置警戒区域,并设专人监护,无关人员不得入内。
专职安全员生产管理人员应在现场监督整个安装拆卸程序。
40、所用的照明行灯必须采用36V以下的安全电压,并检查行灯导线、防护罩,确保照明灯具使用安全。
41、物料提升机的安全装置主要包括:安全停靠装置、断绳保护装置、上限位、下限位、超载限制器等。
42、由于吊篮是由钢丝绳悬挂牵引,施工过程中悬吊平台的稳定性较差。
43、安全钢丝绳必须独立于工作钢丝绳另行悬挂。
44、吊篮作业中无论任何人发出紧急停车信号,应立即执行。
45、飞模是用于楼盖结构混凝土浇筑的整体式工具式模板,具有支拆方便、周转快、文明施工的特点。
(没有操作简单)46、模板结构承载能力的极限状态,应采用荷载效应的最不利组合进行设计。
47、支架立杆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纵向扫地杆距离底座不应大于200mm,横向扫地杆设置在纵向扫地杆下方。
48、支架主节点必须设有纵、横向水平杆,并采用直角扣件固定,两个直角扣件的中心距离不应大于 1.8m支架水平杆宜与建筑结构顶紧或拉牢。
49、支架立杆间距应由计算确定,且最大间距不应大于1.2m。
50、当支架高度大于8m(含8m)时,应在由顶部向下每隔2步架的平面内设置一道水平剪刀撑,做法通扣件式钢管脚手架。
52、斜支撑与侧模的夹角不应小于45°,支撑于土壁上的斜支撑底脚应加设垫板,底部的楔木应与斜支撑钉牢。
53、采用预拼装的大块墙模板时,严禁同时起吊两块模板,并应边就位、边校正、边连接,待完全固定后方可摘钩。
54、安装电梯井内墙模板前,必须在模板下方200mm处搭设操作平台,满铺脚手板,并在脚手板下方张挂大网眼安全平网。
55、跨度4m以上的梁下立柱拆除时,应按施工方案规定的顺序进行;若无明确规定时,应先从跨中拆除,对称的下两端进行。
56、钢管质量检测包含尺寸(外径、壁厚)、抗拉、弯曲等指标;扣件质量检测应包含抗滑、刚度、抗破坏、抗拉等指标。
57、直角扣件是将两根钢管成90°直角扣件,扣件完成以后使两根钢管不能任意变动角度。
常见的有小横杆与立杆扣结、大横杆与小横杆扣结等。
58、脚手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
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处的立杆上。
横向扫地杆亦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
59、对高度24m以上的单、双排脚手架,必须采用刚性连墙件与建筑物可靠连接。
60、连墙件中的连墙杆或拉筋宜呈水平设置,当不能水平设置时,与脚手架连接的一端应下斜连接,不应采用上斜连接。
61、悬挑各部分架体可单独搭设施工。
根据建筑楼层高度要求,搭设高度一般控制在20米以内,可满足上下同时施工的需求,而且搭设也灵活方便。
62、拆除作业应有专人统一指挥,在附着升降脚手架拆除的下方,设置警戒标志、警戒线、落实专人监护。
严禁在脚手架搭设的下方作业或停放机械、设备。
6364、人工开挖时,两个人操作间距离应保持2~3m,并应自上而下逐层挖掘,严禁采用掏洞的挖掘操作方法;65、基坑开挖深度大于、等于12m或基坑采用支护结构与主体相结合时,属一级安全等级基坑工程。
66、基坑支护一般采用类型如下:(1.放坡开挖2.复合土钉支护3.水泥土重力式围护墙4.板式支护体系)67、挖出的土方以及钢筋、水泥等建筑材料和大型施工机械不宜堆放在坑边,应尽量减少坑边的地面堆载。
68、集水井的直径或宽度,一般为0.6~0.8m。
其深度随着挖土的加深而加深。
69、当土为细砂和粉砂时,抽出的地下水流会带走细粒而发生流砂现象,造成边坡坍塌、坑底隆起、无法排水和难以施工,此时应改用人工降低地下水的方法。
70、土方挖掘机、运输车辆等直接进入基坑进行作业时,应采取保证边坡稳定的措施,坡道坡度不宜大于1:8,坡道宽度应满足车辆行驶要求。
71、开挖深度超过4.0m的基坑应采取分层开挖的方法;边长超过50m的基坑应采用分段开挖的方法。
72、盆式开挖:先开挖基坑中部的土方,挖土过程中在基坑中部形成类似盆状的土体,然后在开挖基坑周边的土体。
适用于明挖法或暗挖法施工工程。
73、开挖边坡土方,严禁切割坡脚,防止边坡失稳;当山坡坡度陡于1/5,或在软土地段,不得在挖方上侧堆土。
74、遇7级以上大风或雷雨、大雾天时,各种挖掘机应停止作业,并将臂杆降至30°~45°。
75、顶管施工中氧气瓶和乙炔瓶不得进入坑内。
76、盾构的基本构造包括盾构壳体、推进系统、拼装系统三大部分。
盾构的推进系统有液压设备和盾构千斤顶组成。
77、目前在我国地下工程施工中主要有手掘式盾构、挤压式盾构、半机械式盾构、机械式盾构等四大类。
78、二级漏电保护是指在整个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工程中,总配电箱中必须装设漏电保护器,开关箱中也必须装设漏电保护器。
79、施工现场防雷装置设计的主要内容是选择和确定防雷装置设置的位置、防雷装置的形式、防雷接地的方式和防雷接地电阻值等。
按照《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的规定,所有防雷冲击接地电阻值均不得大于30?80、三级配电系统的设置应遵守四项规则,即分级分路规则,动,照分设规则,压缩配电间距规则,环境安全规则。
81、电气设备因运行需要而与工作零线连接,称为工作零线。
电气设备因运行需要而引接的零线,称为工作零线。
通常用N表示。
82、按照国际统一标准,PE线一律采用绿/黄双色绝缘线,N线盒相线严禁采用绿/黄双色绝缘线。
83、漏电保护器的电源进线类别(相线或零线)必须与其进线端标记一一对应,不允许交叉混接,更不允许将PE线当作N线接入漏电保护器。
84、接地是施工现场用电系统安全运行必须实施的基础性技术措施。
85、送电操作顺序为:总配电箱(配电柜)—分配电箱—开关箱。
断电操作顺序为;开关箱—分配电箱—总配电箱(配电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