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发行制度
我国股票发行制度改革
主讲人:
一
股票发行制度基本情况
二
我国股票发行制度沿革
三
一、股票发行制度基本情况
股票发行 股票发行主要包括股票首次公开发行、增发配股两 种情况。首次公开发行股票(Initial Public Offerings简称 IPO)是指具备发行条件的非上市公 司第一次向投资者公开发行股份的行为,也称新股 发行。公司成功 IPO 后,即成为上市公司,其股份 可进入资本市场进行交易与流通。增发与配股是指 上市公司为了融资而再次发行股票的行为,配股是 仅对原有股东进行配售股份,增发是既可对原有股 东也可对所有投资者进行股份配售。由于研究的限 制,本文股票发行仅指公司股票首次公开发行。
图 行政审批制下股票发行市盈率情况
二、我国股票发行制度沿革
审批制
➢股票发行方式情况 股票发行配售方式方面,由于资本市场处于发展初期,
上市企业数量较少,上市公司发行的股票成为了一种稀缺 资源,导致供给远远小于需求。为解决股票发行对象的问 题,1991 年开始采用认购证认购股票的方式,只有获得认 购证才有认购新股的资格和权利,然而因认购证的发放采 用不透明的政府公开摇号的方式进行,寻租现象严重。最 终爆发了“深圳 8·10”事件,这种方式也随之取消。
二、我国股票发行制度沿革
通道制
保荐制
核准制
表 通道制与保荐制对比
二、我国股票发行制度沿革
核准制下现存问题
➢ 核准制发审效率偏低
核准制
图 发审程序
➢核准制实质审核的准确性存在问题
二、我国股票发行制度沿革
核准制
➢证监会实际上在帮助投资者做“商业判断”
证监会在核准制下主要审查:1、申请发行上市的公司是否符合《证券法》规定的 公开发行的条件。2、审查申请上市发行的公司所提交的文件是否符合相关法律 规定。而大部分是对于拟上市公司法律和财务内容的审查。
表 我国公开发行股票审核事项概括
二、我国股票发行制度沿革
注册制
三种制度的比较
注册制
我国股票的发行制度改革之路主要设想是:
➢ 在完善核准制度的基础上,积极向注册制演进 ➢ 股票发行价格的定价机制市场化 ➢ 强化中介机构的责任与权力 ➢ 加强对股票发行的信息披露的监管
谢谢观赏
Make Presentation much more fun .
二、股票发行制度沿革
Company Logo
二、我国股票发行制度沿革
审批制
1990年11月26日和1990年12月1 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 易所先后成立,标志着中国资本市 场的正式形成。在资本市场刚刚建 立起来的最初十年里,中国股票发 行制度带有深深的计划经济体质特 征。
二、我国股票发行制度沿革
二、我国股票发行制度沿革
核准制
中国《证券法》于 1999 年 7 月 1 日开始正式 实施,规定“公开发行股票,必须依照公司法规定的 条件,报经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核准”从而在法 律层面上打破了行政审批制(指标管理),开始向核 准制过渡,中国证监会开始实行更为专业的发行审核 监管。2001 年,中国证监会取消了股票发行的额度 和指标,标志着行政审批制的结束,取而代之的是核 准制下的“通道制”,中国股票发行制度迈出了市场 化进程的第一步。
➢ 发行审核制度情况
额度管理
指标管理
审批制
图1 行政审批制下股票发行流程
二、我国股票发行制度沿革
审批制
➢股票发行定价制度情况 行政审批制下,股票发行定价自主性较差,以行政定
价方式为主。发行人在股票发行定价上几乎没有决定权, 发行价格由中国证监会按固定市盈率确定,规定以 10~20 倍的市盈率作为新股发行定价的区间。
一、股票发行制度基本情况
股票发行制度主要有三种,即审批制、 核准制和注册制,每一种发行监管制度都对 应一定的市场发展状况。在市场逐渐发育成 熟的过程中,股票发行制度也应该逐渐地改 变,以适应市场发展需求,其中审批制是完 全计划发行的模式,核准制是从审批制向注 册制过渡的中间形式,注册制则是目前成熟 股票市场普遍采用的发行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