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翻译方法教学目标:1、懂得翻译的基本原则2、掌握常见的翻译方法3、练习全面、准确、流畅的翻译能力教学重、难点:学生对翻译方法的掌握能力与应用能力的提高。
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手段:ppt教学设想:一课时教学过程:一、①热身练习,翻译几个学过的文段。
②兴趣练习——读下面的文言语段,给老师的翻译找错误。
③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错误解析,并给出恰当的翻译。
二、教师小结:1、译文做到“信、达、雅”信:即译文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
达:即译文明白通畅,符合现代汉语表述习惯,没有语病。
雅:即译文用词造句比较考究,文笔优美。
2、翻译时做到“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直译:即严格按照原文字句一一译出,竭力保留原文用词造句特点,力求表达方法一致。
意译:即按原文表达的大意来翻译,不拘泥于原文的字句。
3、文言翻译的两个标准:直译为主字字落实,忠实于原文意思,不遗漏,也不能多余。
意译为辅文从句顺:明白通顺,合乎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没有语病。
三、举例讲解:ppt四、课堂练习读下列文章,翻译加横线的句子。
1. 时大雪,积地丈余。
洛阳令自出案行,见人家皆除雪出,有乞食者,至袁安门,无有行路,谓安已死,令人除雪,入户见安僵卧。
问:“何以不出"安曰:“大雪,人皆饿,不宜干人。
”①令以为贤,举为孝廉。
”②——《后汉书·袁安传》译文①:译文②:2.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
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
”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而杀之。
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
”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
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
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
母欺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
”遂烹彘也。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1)女还,顾反为女杀彘.。
(2)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
”(3)母欺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
3.把下面一段文言文中画线的部分译成现代汉语.管仲曰:“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
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
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①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
②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4. 把下面一段文言文中画线的部分译成现代汉语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
监河侯曰:“诺.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庄周忿然作色曰:“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
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
’周曰:‘诺。
我且南游吴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失我常与,我无所处,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
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
’”(《庄子·杂篇》)①②③5、翻译下面古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永之氓咸善游。
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水船绝湘水,中济,船破,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其侣曰:“汝善游最也,今后何为?①”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
”曰:“何不去之?”不应,摇其首,有顷,益怠;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汝遇之甚!蔽之甚!且死,何以货为?”②又摇其首,遂溺死。
译文: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教师小结:文言翻译歌诀熟读全文,领会文意;扣住词语,进行翻译。
字字落实,准确第一;单音词语,双音换替。
国年官地,保留不译;遇有省略,补充词语。
调整词序,删去无义;修辞用典,辅以意译。
推断词义,前后联系;字词句篇,连成一气。
带回原文,检查仔细;通达完美,翻译完毕。
六、课后练习:翻译文段1仲尼日:“丘也尝游于楚矣,适见豚子食于其死母者,少焉晌若,皆弃之而走。
不见己焉尔,不得类焉尔。
所爱其母者,非爱其形也,爱使其形者也。
”——《庄子·德充符》2巫马其为荆王使于巴。
见担鸩者,问之:“是何以?”日:“所以鸩人也。
”于是,请买之,金不足,又益之车马。
已得之,尽注之于江。
——《尸子》3齐有黄公者,好谦卑,有二女皆国色,以其美也,常谦辞毁之,以为丑恶。
丑恶之名远布,年过而一国无聘者。
卫有鳏夫,失时,冒娶之,果国色。
然后日:“黄公好谦,故毁其子,妹必美。
”于是争礼之,亦国色也。
——《尹文子·大道上》4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日:“天,积气耳,亡处亡气。
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其人日:“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邪?”晓之者日:“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日:“奈地坏何?”晓者日:“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
若躇步足此踏,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列子·天瑞》5陈述古密直知建州浦城县日,有人失物,捕得莫知的为盗者。
述古乃绐之日:“某庙有一钟,能辨盗,至灵。
”使人迎置后阁祠之,引群囚立钟前,自陈:“不为盗者,摸之则无声,为盗者摸之则有声。
”述古自率同职,祷钟甚肃。
祭讫,以帷围之,乃阴使人以墨涂钟。
良久,引囚逐一令引手入帷摸之,出乃验其手,皆有墨,唯有一囚无墨,讯之,遂承为盗。
盖恐钟有声,不敢摸也。
——《梦溪笔谈·权智》6生而眇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
或告之日:“日之状如铜盘。
”扣盘而得其声。
他日闻钟,以为日也。
或告之日:“日之光如烛。
”扪烛而得其形。
他日揣龠,以为日也。
日之与钟篙亦远矣,而眇者不知其异,以其未尝见而求之人也。
——《经进东坡文集事略·日喻》7松江产鱼非一,取鱼者,或以罩,或用叉,或以笱,或以罾。
巨家则斫大树置水中,为鱼募,鱼大小毕赴之。
纵横盘亘,人亦无敢辄捕者,故萃而不去。
天始寒,大合。
渔者编竹断东西津口,以防其佚。
乃彻树,两涯鼓而殴之。
鱼失所依,或骇而跃,或怒而突,戢戢然已在釜中矣。
于是驾百斛之舟,沉九囊之网,掩其左右,遮其前后,而盈车之族,如针之属,脱此挂彼,损鳞折尾,无一纵者。
——《清江贝先生文集》8商季子笃好玄,挟资游四方,但遇黄冠士,辄下拜求焉。
偶一猾觊取其资,绐日:“吾得道者,若第从吾游,吾当授若。
季子诚从之游,猾伺便未得,而季子趣授道。
一日,至江浒,猾度可乘,因绐日:“道在是矣。
”日:“何在?”日:在舟樯杪,若自升求之。
"其人置资囊樯下,遽援樯而升,猾自下抵掌连呼趣之日:“升。
”季子升无可升,忽大悟,抱樯欢叫日:“得矣!得矣!”猾挈资疾走。
季子既下,犹欢跃不已。
观者曰:“咄,痴哉!彼猾也,挈若资走矣。
”季子日:“吾师乎!吾师乎!此亦以教我也。
”——《权子》9郑人有逃暑于孤林之下者①,日流影移,而徙衽以从阴②。
及至暮反席于树下③,及月流影移,复徙衽以从阴,而患露之濡于身④。
其阴逾去,而其身愈湿。
是巧于用昼而拙于用夕。
——《苻子》①逃暑:避暑,乘凉。
①孤林——孤树。
独立的一棵树。
②徙衽(xǐrén)——移动席子。
徙,迁移。
衽,席子。
③反——同“返”。
④濡(rú)——沾湿。
【说明】这则寓言告诉人们,情况是不断变化的,不能只用老眼光,老办法去解决新问题,不然就会碰壁受灾。
附:文言中常见词语举例:(熟练掌握这些习惯用语,就会扫除文言文阅读中的许多障碍,提高阅读效率。
)1、常见的职官变动词语有这样一些:第一类:表示授予、提升的词语。
征:由君王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员;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荐、举:由地方向中央推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拜:授予官职;除:任命,授予官职;授:给予官职;起:起用人任以官职;擢:在原官职上提拔;拔:提升没有官职的人。
第二类:调动官职的词语。
迁:调动官职,一般是提升调用;转、调、徙:调动官职;补:补充缺职;改:改任官职。
第三类:兼职、代理的词语。
兼:同时掌管,兼任;领:兼任;署:代理,暂时担任;权:暂代官职。
第四类:降职、罢免的词语。
贬:降职;谪:被罚流放或降职;出:离开京城外调(与“入”相对,古人一般以入京任官为荣);左迁:降职;罢、免:罢黜、免去官职;黜、废:废弃不用。
还有一些不表示职官的变动,但常常与职官结合在一起,可灵活翻译为执掌、主持的意思。
例如:知:调清河丞,寻知大谷县(96年)行:迁左丞,行徐州事(2000年)主:掌管。
例如《史记•吕太后本纪》:“太尉绛侯勃不得入军中~兵。
”(勃:人名。
)2、常见词语:数奇(命运坎坷曲折),驵侩(马匹交易的经纪人,后泛指经纪人),县官(指朝廷),坟策(泛指古书典籍),自居(自以为有某种身份),非礼(不合礼节),卑鄙(指地位低下,见识短浅),秩满(指官员任期期满),服阕(为父母服丧三年期满),委输(输送积聚的货物;转运),委吏(管理粮食的小官吏),自许(期望自己干什么),黔首(指百姓),耄耋(指八九十岁的老人,泛指老年人),按部(指在自己的辖区内巡视),藉田(古时帝王在春耕前亲自耕作农田以鼓励百姓的活动),下车(指官员上任),视事(官员在任内处理政事),望门投止(投靠有名望的家族),畋渔(打猎捕鱼),墨者(有贪赃行为的人),锐意(决心),属辞(撰写文辞),累官(屡次升迁),左迁(贬官),通货(通商),女弟(妹妹),反复(改变以往局面;书信往来),突出(奔突而出),具体(形体具备),三尺(指剑;法律条文),烈士(有志于建立功业的人),舅姑(公公与婆婆),风流(有功绩而又有文采;流风余韵),无赖(无所依靠;无聊),影响(影子和声音),身体(亲自实行),处分(处置安排),结束(整装,装束),放心(丧失了意志),闾左(平民),豪右(权贵),苍头(奴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