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及答案1.阅读感悟。
“我心里想着,就觉得身上痒痒的,低头一看,发现许多小树枝正从我身上冒出来。
呀,我真的变成了一棵树!”我变成了一棵长满各种形状鸟窝的树: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椭圆形、菱形……(1)找出上文中,你认为想象有趣的词语,说说理由。
(2)“呀,我变成了一棵树!”拟声词和感叹号,表达了“我”______之情。
A. 快乐B. 惊喜C. 难过(3)文段中的省略号,起到________作用,还可能有________等形状。
【答案】(1)我认为“痒痒的”一词太有想象力了,一个人变成树的过程竟然是从身上冒出树枝,还“痒痒的”。
“冒出来”非常好玩,从人的身上冒出树枝,该多么神奇的事情!(2)B(3)列举的省略;心形、星形、梯形、六角星……【解析】【分析】(1)回答这种开放性题目时需注意两点:一要联系文章的主旨,二要结合个人的认识。
(2)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
(3)省略号的作用:①表明省略的话②列举的省略③表明说话断断续续。
做题时细读句子,掌握句子意思,依据句意进步去分析句子。
故答案为:(1)我认为“痒痒的”一词太有想象力了,一个人变成树的过程竟然是从身上冒出树枝,还“痒痒的”。
“冒出来”非常好玩,从人的身上冒出树枝,该多么神奇的事情!(2)B;(3)列举的省略;心形、星形梯形六角星……【点评】(1)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文本内容和个人的认识。
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
(2)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掌握的能力。
(3)此题主要考查对省略号的作用的掌握。
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2.阅读语段,完成练习。
这些小虾,有的通体透明,像玻璃似的,这是才长大的;有的稍带灰黑色,甚至背上、尾巴上还积着泥,长着青苔,这是老的,大家叫它千年虾。
(1)画出语段中的比喻句。
(2)读了这段话我知道,通过________可以识别小虾和老虾。
(填序号)A. 大小B. 颜色【答案】(1)这些小虾,有的通体透明,像玻璃似的,这是才长大的。
(2)B【解析】【分析】(1)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
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
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
(2)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语段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故答案为:(1)这些小虾,有的通体透明,像玻璃似的,这是才长大的。
(2)B【点评】(1)考查学生对比喻修辞手法的掌握。
要注意本体和喻体特点的一致性。
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2)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掌握的能力。
3.【答案】(1)fēi;páng(2)古代君主的自称。
;没有根据的话。
(3)B;A【解析】【分析】(1)准确识记字音,要掌握常用多音多义字的正确读音,注意纠正方言中跟普通话读音不一致的字音,关键在于把词语的形音义结合起来,音随形或义变。
(2)多种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
①阅读时不理解的词语,可以查字典解决。
②通过联系上下文可以明白。
(3)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结合选项找到答案。
故答案为:(1)fēi、páng(2)①古代君主的自称。
②没有根据的话。
(3)①B;②A【点评】(1)本题主要考查对本课生字的掌握情况,学生应在理解的基础上认读生字,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声调、声母、韵母的区别,平时注意多读多练。
(2)本题考查学生对短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可结合语境、课后注释或查字典理解词义。
(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4.【答案】(1)密切|xīng(2)苦思冥想;截然不同(3)长长的;变短了;变长了;阳光的温度;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4)B(5)兴奋;有些失落(6)略【解析】【分析】(1)密切:彼此间关系亲近。
用于双方。
亲切:形容人态度亲爱和善、态度亲切。
用于单方。
太阳与影子属于双方之间的关系,应该选“密切”。
兴,读xīng时,有兴盛、开始、奋发的意思。
读xìng时,指兴致、兴趣。
所以,兴奋,应该读为xīng fèn。
(2)深沉地思考,意味着思、想、虑等,找到“经过一番苦思冥想,我终于想出了一点眉目”可知,这个成语是“苦思冥想”。
界限分明,完全不一样,意味着不同、很明显地被隔开等意思。
找到“有一天,科学老师讲起了太阳与影子的联系,可原因却与我的发现截然不同……”可知,这个成语是“截然不同”。
(3)阅读“早晨,我在阳光下观察自己的影子,影子长长的”可知,空1应该填“长长的”,据此方法填写另外两个空即可。
(4)阅读第三自然段可知,主要介绍了作者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终于得出影子的长短与阳光的温度有关的结论。
所以选项B的说法比较完整。
(5)阅读“……为自己能发现影子的秘密而感到自豪”一句可知“我”当年发现影子的秘密时的心情;阅读“有一天,科学老师讲起了太阳与影子的联系……”可知,来科学老师告诉“我”太阳和影子的关系时,“我”的心情。
(6)阅读开放题,联系自己童年的发现,可以这样写:我发现,每月总有几天月亮是镰刀形的,然后慢慢变圆,再慢慢变扁。
故答案为:(1)密切;xīng(2)①苦思冥想;②截然不同(3)①长长的;变短了;变长了;②阳光的温度;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4)B;(5)兴奋;有些失落(6)略【点评】(1)本题考查对近义词和多音字的辨析能力。
首先读一读句子、词语和音节,看词语在句子中有什么作用,描述对象是什么,再根据两个近义词表达侧重的不同进行选择。
多音字读音不同,意思也不同,所以结合音、形、义判断多音字的读音即可。
(2)本题考查对成语的理解与辨析能力。
先读一读解释,抓住关键词进行搜索,看文中哪个地方可能会用到这些词语,然后根据成语的约定俗成、一般是四字词语特点进行筛选即可。
(3)本题考查对语段内容的概括、总结能力。
在理解的基础上,从文中筛选关键词就能完成填空。
比如,早晨和傍晚的影子较长,中午的影子较短,而文中不是单用一个“长”,或“短”,具体是什么词语,从文中提取即可。
(4)本题考查概括段意的能力。
找到第三自然段,划分出段落的层次,用一句或几句把层次内容总结一下,不必顾全细节,概括主要内容即可。
(5)本题考查对人物内心情感的理解。
人物的心情一般会随着事件的发展而波动。
如果是成功,就会高兴,失败则不会高兴。
所以从事件的发展变化分析人物心情即可。
(6)本题考查阅读拓展能力。
联系自己童年时的发现,可以从对月亮、星星的观察谈起,或者对一草一木的观察谈起,写出自己当时总结的结果即可。
5.【答案】(1)刺猬是一种有趣的小动物。
(2)尖尖的;很小;非常锋利;很短;锐利有力(3)①错误;②错误;③正确(4)能用硬刺保护自己,还可以用它来搬东西。
(5)蚂蚁的触角:蚂蚁之间用触角交流。
蝙蝠通过它的嘴巴和鼻孔向外发射强烈的超声波,并用它的耳朵收听反射回来的超声波。
以此飞行、捕食。
【解析】【分析】(1)考查找中心句的方法。
中心句是一段文章中处于中心地位的句子。
它在全文中起主导作用,是这段话中最重要的句子。
“找中心句”是概括段意的一种形式,有些文章的段落就是围绕中心句写的。
我们在阅读时找准了中心句,也就把握了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概括了段意。
这段话的中心句是第一段的第一句话。
(2)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
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
(3)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①错误,体形比老鼠大。
②错误,刺猬的腹部没长像钢针一样的影刺。
③正确。
(4)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5)主要是培养学生养成积累知识的好习惯,可以查阅资料。
故答案为:(1)刺猬是一种有趣的小动物。
(2)尖尖的;很小;非常锋利;很短;锐利有力;(3)①错误;②错误;③正确(4)但能用硬刺保护自己,而且还可以用它来搬东西(5)蚂蚁的触角蚂蚁之间用触角交流蝙蝠通过它的嘴巴和鼻孔向外发射强烈的超声波,并用它的耳朵收听反射回来的超声波。
以此飞行、捕食。
【点评】(1)考查学生掌握找中心句的方法并运用。
(2)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
(3)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掌握的能力。
(4)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5)本题考查学生观察了解动物的兴趣。
6.【答案】(1)B(2)“我”种下一片树叶,坚信它能长成参天大树(3)“我”蹲在种树叶的地方等待。
结果是等到春天来临,树叶也没有发芽。
(4)B【解析】【分析】(1)、(4)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2)这是考查指代性词语指代的内容。
感知文本内容,从文章中提炼和概括信息,结合语言环境,联系上下文,找出称代性词语指代的内容。
一般指的就是代词前面的那句话,找最近的一句话。
有时要注意可能不是整句话,而是其中的一部分。
(3)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故答案为:(1)B;(2)“我”种下一片树叶,坚信它能长成参天大树;(3)“我”蹲在种树叶的地方等待。
结果是等到春天来临,树叶也没有发芽。
(4)B【点评】(1)、(4)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掌握的能力。
(2)此题考查对指代性词语指代的内容的把握。
(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7.【答案】(1)无论;都(2)不紧不慢地;迫不及待地;耐心十足地(3)A(4)性子急(5)我认为裁缝说的话没有道理,裁缝完全可以改掉慢性子的毛病,给顾客做当季穿的衣服。
这样不至于让顾客穿不合季节的衣服被别人笑话了。
(6)他在想:的确是这么回事,裁缝是个慢性子,而我的性子这么急,如果大夏天我穿上厚厚的大棉袄,得让人家笑话死了。
不行,还是答应他冬天来取棉袄吧。
【解析】【分析】(1)考查关联词的运用。
解答时要先理解分句前后表示的是何种关系,再根据句子的意思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写。
①分句前后是条件关系。
故选“无论……都……”(2)提示语是指对话中除人物说的话之外的启示说明性的文字,包含人物说话时的表情、动作、语调、神态、心理等细节,读者凭借提示语可以想象出人物的各种情态,体会人物复杂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点.捷达是要结合语境来分析。
(3)双重否定句变肯定句的方法:找到双重否定词,然后改成带肯定的词语。
①“不得不”带有“无奈、勉强、不情愿”等语义,改写成肯定句时,通常加上“只能”或“只好”、“只得”等词。
②“不能不”“不要不”“ 非……不可”等语气强烈,改写时可以加上“必须”“肯定”或“当然”“一定”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