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难忘的一课》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难忘的一课》

23、难忘的一课
广宁县南街五一小学叶金梅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结合背景资料和文中的描写,体会“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不同的场景和不同的感受,并从中体会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情意。

3.结合文章内容,抒写作者难忘的情感。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课文中三次出现“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理解“我”每一次的感受。

教学方法
读中感知,读中感悟。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准备
课件,学生课前搜集资料。

板书设计:学习祖国文字一笔一画写
23 难忘的一课一遍又一遍读
参观小礼堂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教学过程
一、诗歌导入,激发兴趣
1、听音乐,教师介绍这是闻一多在上世纪二十年代末写的《七子之歌·台湾》,
当时的台湾还在日本殖民者的统治下,台湾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闻一多先生这首诗,写出了台湾同胞渴望能回到祖国母亲怀抱的心声。

1945年日本侵略者宣布投降,台湾在离开祖国50年零105天后,终于回到祖国的怀抱了。

我们今天学的这篇课文,记叙的就是台湾重回祖国怀抱后,一所乡村小学里的一个感人的故事。

2、板书课题,读题,理解:难忘——
3、导语:是什么原因让作者永远铭记这一课?
二、初读,整体感知——“难忘”
1、学生自由读文,思考:是什么原因让作者永远铭记这一课?
2、导语:我们进入了书中的文字,一定被作者跳动的心所感染,也一定有所了
解作者难忘这一课的原因。

3、学生汇报(板书:一笔一画写一遍又一遍读参观小礼堂)
4、导语:请一位同学连起来说说让作者感到难忘的原因(介绍这样就可以概括
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再读,一咏三叹——“难忘”
1、导语:刚才大家在读书时,有没有发现,文章有一句话反复出现了多次?是
哪一句?(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2、学生默读课文,静静地与书中的文字对话,思考:“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这句话重复出现了几次?分别出现在怎样的场景?你体会到什么?
3、学生画书后汇报。

(作者的情感是怎样发生变化呢?让我们再现这难忘的一
课,跟着作者的脚步,一同走进这所乡村小学。

4、导语:这不是简单的重复,在文中一次又一次强烈地表达自己的心声。

5、出示:一位年轻的台湾教师,正在教孩子们学习祖国的文字。

他用粉笔在黑
板上一笔一画地写着:“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他写得很认真,也很吃力。

6、学生朗读句子,出示:让作者内心激荡的是——
7、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感受。

8、出示地图,导语: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谁能结合资料说一说。

9、学生汇报。

(介绍历史资料:虽然台湾被割让给日本,但台湾人民仍然对日军
进行顽强的抵抗,经过十多次血战,日军付出惨重的代价后,才最终占领了台湾全境。


10、导语:一个国家如果都不会说本国的语言了,就等于这个国家灭亡了。

现在终于“光复”了,台湾人民的心里非常激动,虽然吃力,但他们是那样认真。

这一切怎么不让作者内心激荡呢?我们一起读读大屏幕上的句子。

11、导语:我们通过联系上下文和背景资料,体会了作者的内心世界。

请再
读读第二处重复表达心声的句子。

12、出示:我被这动人的情景吸引住了,怀着崇高的敬意,我悄悄地从后门
走进教室,在最后一排空位上坐下,和孩子们一起,跟着那位教师,大声地,整齐地,一遍又一遍地朗读着:“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13、学生朗读,导:让作者内心激荡的是——
14、导读1:我们是中国人,50年没说这样的话了——
导读2:我们是中国人,50年,整整50年没有这样大声地说这样的话了
导读3:我走进教室,谁也没有感到意外,因为我们都是中国人。

那就
让我们一起更起劲地读——
导读4:风雨飘摇的50年啊,如今终于光复了,心情怎能不激动,神情
怎能不严肃?一起读——
15、导语:祖国的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绝不能忘记中华民族的文化。

16、导语:下课了,孩子们、老师和作者围在一起说话了。

请同桌两个同学
扮演一下当时的情景。

(出示课件:这句话里面其实蕴藏着对话,请两位同学把当时的情景演一演)
17、导语:那就让我们一起跟着作者去参观小礼堂,(出示课件)教师导语: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悠久的历史,广博的文化。

在五千年的历史中,涌现了无数可歌可泣的伟大人物。

有孔子、有诸葛亮、有郑成功,有孙中山,还有无数正直、勇敢、勤劳、智慧的中国人,他们创造了中华民族辉煌的历史,他们谱写了中华民族雄壮的乐曲。

我骄傲,我是中国人;我自豪,我是中国人!
18、出示:我紧紧地握着这位年轻的台湾教师的手,激动地重复着他刚才教
给孩子们的那句话:“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还有什么别的话比这句最简
单的话更能表达我此时的全部感情呢?
19、学生朗读。

20、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比较效果。

21、导语:挂着的不仅仅是中国的伟人像,还是台湾人民那颗热爱祖国,为
祖国骄傲自豪的心。

22、此时此刻,作者内心的感受无法用语言表达。

为台湾人民的爱国情意又
一次感动,似乎有很多话要说,但最能表达“我”这时的情感只有这句话——(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四、练笔,抒发心声——“难忘”
1、导语:让作者难忘的不只是这“写、听、看”的一幕幕,而是激荡在心中的
一种情怀。

2、出示:我紧紧握着这位年轻的台湾教师的手,心潮澎湃,我永远忘不了——
3、学生练笔。

4、学生汇报。

5、小结:这句话三次出现,开始是偶然听到的,中间是交融一体,后来是喷涌
而出。

它犹如一根红线贯穿全文,织进了我和台湾师生强烈的民族精神,织进了深厚的爱国情思,也让作者永远铭记这一课。

(再读课题)
五、拓展阅读,感受情怀
1、出示〈乡愁〉,学生朗读。

说说自己的理解。

2、介绍〈最后一课〉(法·都德)
六、自定作业,课外延伸
1、导语:今天的作业,你希望布置自己什么样的作业?
2、总结:今天我们和作者一起经历了一次难忘的课。

在课中,一句“我是中国
人,我爱中国”出现三次。

那是感动的心声,那是激动的表达,那是异常兴奋的诉说——中国人永远爱自己的祖国,民族魂永远在中国人的血液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