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实验总结.doc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实验总结.doc

化学必修 1 实验总结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P5 实验 1-1 】实验仪器:玻璃棒、烧杯、漏斗、滤纸、铁架台、蒸发皿、酒精灯实验药品:粗盐、蒸馏水步骤现象1.溶解:称取4g 粗盐加到盛有12mL水的烧杯中,边加固体食盐逐渐溶解而减边用玻璃棒搅拌,直至粗盐不再溶解为止少,食盐水略带浑浊2.过滤:不溶物留在滤纸上,液体将烧杯中的液体沿着玻璃棒倒入过滤器中,过滤器中的液渗过滤纸,沿漏斗颈流入面不要超过滤纸边缘,若滤液浑浊,再过滤一次另一个烧杯中3.蒸发:将滤液倒入蒸发皿中,然后用酒精灯加热,同水分蒸发,逐渐析出固体。

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溶液,待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过滤实验注意事项:1、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二低——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滤液液面低于滤纸边缘,三靠——烧杯紧靠玻璃棒,玻璃棒紧靠三层滤纸处,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2、漏斗中沉淀洗涤方法:向漏斗中加入蒸馏水淹没沉淀,待蒸馏水自然流出,重复2—3 次。

蒸发实验注意事项:1、蒸发皿中液体的量不得超过容积的2/3.2、蒸发过程中必须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以防止局部温度过高而使液体飞溅.3、当加热至 ( 大量 ) 固体出现时 , 应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4、不能把热的蒸发皿直接放在实验台上, 应垫上石棉网 .5、用坩埚钳夹持蒸发皿补充:检验沉淀洗涤干净的方法:取最后一次洗涤液与试管中,加入某种试剂,出现某种现象,则证明洗涤干净2-【 P6 实验 1-2 】 SO4的检验实验仪器:试管、胶头滴管、托盘天平实验试剂:实验1-1 得到的盐、蒸馏水、稀盐酸、氯化钡现象:若先加盐酸,再加氯化钡溶液,则有白色沉淀生成即说明有硫酸根离子存在;若先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再加盐酸后沉淀不溶解证明含有硫酸根。

注意事项:加入稀盐酸可以排除2- 2- +CO3 、 SO3 、 Ag 的干扰,不能用稀硝酸代替稀盐酸涉及反应:排除干扰离子的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的反应:【 P7 思考与交流】杂质加入试剂化学方程式硫酸盐氯化钡BaCl2 + Na 2SO4 = BaSO 4↓+2NaClMgCl2 氢氧化钠MgCl + 2NaOH = Mg(OH) ↓+ 2NaCl2 2CaCl2 碳酸钠CaCl + Na CO =CaCO↓ + 2NaCl2 23 3注意事项: 1、除杂不能引入新杂质、除杂试剂必须过量,过量试剂必须除去2、加入试剂顺序要求碳酸钠在氯化钡后加入,盐酸要在过滤后加入除去过量的碳酸钠和氢氧化钠3、最后过滤后得的滤液经过蒸发结晶可以得到较纯的NaCl补充: 1、 KNO3中混有氯化钠除氯化钠的方法:蒸发浓缩,冷却结晶2、氯化钠中混有KNO3除 KNO3的方法:蒸发结晶、趁热过滤【 P8 实验 1-3 】检验 Cl -、蒸馏(用来分离沸点相差较大的液体混合物)实验仪器:试管、胶头滴管、蒸馏烧瓶、冷凝管、牛角管、锥形瓶、酒精灯、铁架台实验药品:自来水、稀硝酸、AgNO3溶液、沸石(或碎瓷片)实验现象1.在试管中加入少量自来水,滴入加硝酸银有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生成几滴稀硝酸和几滴AgNO3溶液——检验Cl -的实验2.在 100mL烧瓶中加入1/3 体积的加热,烧杯中的水温升高至100℃后沸腾。

在锥自来水,再加入几粒沸石(或碎瓷形瓶中收集到蒸馏水片),连接好蒸馏装置,向冷凝管中通入冷却水。

加热烧瓶,弃去开始馏出的部分液体,用锥形瓶收集约 10mL液体,停止加热3 .取少量收集到的液体加入试管加入稀硝酸和硝酸银溶液,蒸馏水中无沉淀生成中,然后滴入几滴稀硝酸和几滴AgNO3溶液注意事项: 1、检验 Cl -时加入稀硝酸可以排除CO32-的干扰,不能用稀盐酸2、沸石(碎瓷片)的作用是防止暴沸3、冷凝管的进水方向与蒸气流动方向相反,本实验中下进上出4、温度计应与蒸馏烧瓶的支管口齐平,测量蒸气的温度【 P9 实验 1-4 】萃取、分液实验仪器:分液漏斗、烧杯、铁架台实验试剂:四氯化碳(无色)、碘的饱和溶液(黄褐色)(1)加四氯化碳,四氯化碳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大,在下层。

(2)用力振荡的目的是使水与四氯化碳充分混合(3)静置后四氯化碳层变紫色,水层黄色变浅或近无色。

(4)待液体分层后,将分液漏斗颈上的玻璃塞打开,或者塞上的凹槽(或小孔)对准漏斗上的小孔,再将分液漏斗下面的活塞拧开,使下层液体慢慢沿烧杯壁流下,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注意事项: 1、萃取剂的选择:① 和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②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原溶剂③萃取剂不能与原溶液的溶剂、溶质反应.2、如果是水做原溶剂,不能选择酒精,醋酸这些能溶于水的物质做萃取剂,一般选择四氯化碳、苯、煤油、汽油等3、下层液体下口流出,上层液体上口倒出4、分液漏斗使用前应先检漏【 P16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配制】实验仪器:托盘天平、量筒、烧杯、玻璃棒、1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试剂瓶、药匙实验药品、 NaCl、蒸馏水实验步骤:计算计算出配制 LNaCl 溶液需要的质量称量称量 NaCl 的质量溶解在烧杯中加入适量蒸馏水溶解NaCl 固体冷却冷却至室温移液将烧杯内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洗涤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内壁和玻璃棒2-3 次,洗涤液一并转移到容量瓶中定容向容量瓶中加入蒸馏水至离刻度线1~2cm处,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至液面与刻度线相切摇匀盖好瓶塞,反复上下颠倒,摇匀将容量瓶中溶液转移到试剂瓶中,贴好标签注意事项: 1、容量瓶使用前要检漏,选择合适的规格(大且接近)2、容量瓶:不能加热,不能久贮溶液,不能在瓶内溶解固体或稀释液体,不能用于化学反应。

3、使用量筒时注意(1)读数时保留小数点后一位,(2)量取液体后量筒不用洗涤。

【P19 归纳与整理】一、混合物的分离提纯分离、提分离的物质应用举例纯的方法过滤从液体中分离出不溶的固体物质净化食盐水蒸发从溶液中分离已溶解的溶质从海水中提取食盐蒸馏从溶液中分离溶剂和非挥发性溶质从海水中获得纯水萃取加入适当溶剂把混合物中某成分溶解及分用四氯化碳提取水溶液中的离碘二、离子的检验离子检验试剂实验现象化学方程式2-HCl 有不溶于稀盐酸的白色2+ 2—== BaSO 4↓SO4 Ba +SO4 BaCl2 沉淀生成2-HCl 加入盐酸后,有使澄清2—+ 2 H+O3 3 2 2 CO CO ==CO ↑+H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2 2++ 2OH—32O CO + Ca == CaCO ↓+ H味气体生成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P26《科学探究》】实验仪器:酒精灯、烧杯、胶头滴管、滤纸、漏斗、铁架台实验试剂: FeCl 3饱和溶液、蒸馏水、 CuSO4溶液、泥水光束照射时的现象1.制备 Fe(OH) 3胶体:向沸水中滴加5~6 滴 FeCl 3饱和溶液,继续加热使液体呈红褐色,停止加热。

然后有一条光亮的“通路”用激光照射烧杯内的液体2. 用激光照射装有 4CuSO 溶液的烧看不到此现象(没有一条光亮的“通路”)杯3. 将 Fe(OH)3胶体进行过滤液体全部透过滤纸,滤液仍为红褐色透明4. 将泥水进行过滤有固体小颗粒没有透过滤纸,滤液呈无色透明【 P29 习题 5、完成下列表格】分散系分散质粒子大小主要特征举例浊液> 100nm不稳定、不均一泥水溶液< 1nm稳定、均一食盐水胶体1~ 100nm介稳体系、均一雾【 P31 实验 2-1 】实验试剂: Na2SO4溶液、 KCl 溶液、 BaCl2溶液实验现象1. 向盛有 2mLNaSO4溶液的试管加入没有白色沉淀产生2mL稀 KCl 溶液2.向盛有 2mLNaSO4溶液的试管里加入有白色沉淀产生2mLBaCl2溶液【 P33 实验 2-3 】现象及离子方程式1. 向盛有 2mLCuSO4溶液的试管加产生蓝色絮状沉淀入 2mLNaOH溶液2+ —Cu + 2OH = Cu(OH)2↓2. 向盛有 2mLNaOH稀溶液的试管里滴加几滴酚酞试液,再用滴管向溶液变红,红色消失变为无色试管里慢慢滴入稀盐酸,至溶液恰—+OH +H=H2O好变色为止3有无色无味气泡产生3. 向盛有 2mLNaCO溶液的试管里加入 2mL稀盐酸2—+3 2 2 CO +2 H = HO+ CO↑补充:酸碱指示剂名称变色范围甲基橙—红—黄酚酞—无色—红色石蕊—红色—蓝色【 P40 二、物质的化学变化】1、化学反应化合反应、分解反应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以及反应前后物质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种类的多少(基本反应类型)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离子参加反应离子反应和非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和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得失【 P46 思考与交流】1.⑴金属与氧气反应⑵金属与酸反应⑶金属与盐溶液反应2.图 3— 2 (左—右)2Al+3CuSO4=Al 2(SO4) 3 + 3Cu点燃2Mg+ O22MgOCu+2AgNO3=Cu(NO3) 2 + 2Ag Mg +2HCl=MgCl2 + H 2↑Na3.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点燃3Fe+2O ===== Fe3O4Zn+2HCl= ZnCl 2 + H 2↑Cu+2AgNO3=Cu(NO3) 2 + 2AgAlMg最外层电子数都比较少,在化学反应中都较容易失去最外层电子而表现出较强的还原性【P47 实验 3-1 】金属钠是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硬度小。

密度比水小比煤油大,少量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

切割面暴露在空气中逐渐变暗。

【P47 实验 3-2 】把一小块钠放在坩埚中加热现象:钠逐渐融化,生成淡黄色固体原理: 2Na+O==Na2O2【 P48 科学探究】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现象:铝箔融化,但不滴落热,轻轻晃动。

取一块铝箔,用砂纸打磨,除去表面氧化膜,现象:铝箔融化,但不滴落再加热融化。

原理: 4Al+3O2==2Al 2O3熔点Al2O3>Al【 P49 实验 3-3 】钠浮在水面 ( 钠的密度比水小) ,熔成小球(该反应放热),在液面上迅速游动(产生气体);发出嘶嘶响声(反应剧烈);钠球在反应中逐渐变小,最后消失;加有酚酞的溶液变成红色(生成碱性物质)。

原理: 2Na+2HO=2NaOH+H↑P50 画出你设计的装置图【 P50 科学探究】现象化学方程式1、加热时试管内铁粉红热3Fe+ 4H O( g)△Fe O+ 4H2 342↑2、点燃肥皂泡可听到爆鸣声3、反应后,试管内的固体呈黑色【 P51 实验 3-4 】在两支试管里分别加入5mL 盐酸和现象:均有气泡产生5mLNaOH,再分别放入一小段铝片。

原理: 2Al+6H+=3H2↑+2Al 3+--+H2↑2Al+2OH +2H2O=2AlO2【 P55 实验 3-5 】把水滴入盛有少量过氧化钠固体的试管滴入水后有大量气泡产生;气体使带火星中,立即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试管口,检的木条复燃;试管外壁发热;向试管里滴验生成的气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