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润滑油基础知识一、认识润滑1、什么是润滑?润滑是在相对运动的两个接触表面之间加入润滑剂,从而使两磨擦面之间形成润滑膜,将直接接触的表面分隔开来,变干磨擦为润滑剂分子间的内磨擦,达到减少磨擦,降低磨损,延长机械设备使用寿命的目的,即谓之润滑。
无润滑剂表面直接接触有润滑剂表面分离2、润滑油的主要作用:1 润滑减磨2 冷却降温3 清净清洗4 防锈防蚀5 密封防漏6 减震缓冲二、油品理化指标与应用1、检测评定润滑油质量性能的方式和内容有哪些?润滑油质量性能的检测评定一般可分为:理化性能分析、模拟实验、台架评定三类。
理化性能分析包括:密度(或比重)、颜色、粘度、粘度指数、倾点、闪点、酸值、水溶性酸碱、总碱值、机械杂质、水分、灰分和硫酸盐灰分、残炭等。
模拟试验项目包括:低温特性(表观粘度、低温泵送、成沟点等)、抗腐蚀性、防锈蚀性、抗泡性、气体释放性、抗乳化性、氧化安定性、热安定性、剪切安定性、水解安定性、橡胶密封性、清净分散性、极压抗摩性(四球试验、梯姆肯试验、叶片泵试验)等。
台架评定包括:汽油机台架试验,柴油机台架试验,齿轮油后桥台架试验等等。
2、什么是粘度?表示粘度的方法有几种?润滑油的粘度等级是如何划分的?粘度是指液体受外力作用移动时,其分子之间产生的内摩擦阻力的度量。
摩擦阻力越大的液体,其粘度越大。
表示粘度的方法通常有以下五种:运动粘度、动力粘度、恩氏粘度、赛氏粘度和雷氏粘度。
最常用的是运动粘度-它是液体在重力作用下流动时内摩擦力的量度,以m2/s(二次方米每秒)表示。
实际上常用mm2/s(二次方毫米每秒)作为计量单位。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SAE)根据润滑油的100℃或40℃时的运动粘度来划分油品的粘度等级;其中,内燃机油和齿轮油主要按100℃的运动粘度来划分油品的粘度等级;而工业润滑油常采用40℃的运动粘度来划分油品的粘度等级。
3、什么是粘度指数?其实用意义及局限性是什么?油品的粘度随温度变化的程度与标准油粘度随温度变化的程度,相比较的相对值就叫粘度指数。
它是国际上广泛采用的控制润滑油粘温性能的质量指标。
粘度指数越高,表示油品受温度的影响越小,其粘温性能越好,可使用温度范围越宽。
粘度指数一般可以通过油品在40℃与100℃的运动粘度,按标准方法(GB/T1995或GB/T2541)求得。
粘度指数虽然是表示润滑油的粘度-温度变化性质的很好方法,但并不是一个能完整表征油品粘温特性的参数。
它通常能准确表示润滑油从常温到100℃之间粘温曲线的平缓度,但不一定能可靠表示100℃以上、40℃以下,特别是不能表示在实用上极为重要的低温下的润滑油的粘温特性,故在应用上有局限性。
4、什么是油品的低温动力粘度,其实用意义是什么?油品的低温动力粘度是用冷启动模拟试验机(CCS)在规定的低温高剪切速率下所测得的油品内摩擦力的量度,以mPa.s表示。
低温动力粘度是预示多级内燃机油在低温下能否顺利启动的重要指标。
内燃机在低温下能否成功启动,其曲轴箱内机油粘度影响不大,而停车时残留在气缸壁上的机油在启动温度下的动力粘度才是关键因素。
低温动力粘度值越小的多级内燃机油,其低温启动性能越好。
5、什么是边界泵送温度,其实用意义是什么?边界泵送温度是指能把机油连续地、充分地供给发动机时的机油泵入口的最低温度,以℃表示。
它是多级内燃机油低温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边界泵送温度越低,表示发动机油能在更低的温度下及时、充分地向油泵补充连续泵送所需的油量。
如果油泵入口处机油的温度低于它的边界泵送温度时,则会因机油粘度过大,导致油泵输送油量不足,甚至抽空使泵送失败,而无法保证发动机正常润滑。
6、什么是倾点、凝点?其实用意义是什么?倾点是指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被冷却的液体试样(包括油品)尚能流动的最低温度,通常以℃表示;凝点是指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被冷却的液体试样液面停止移动时的最高温度,通常℃表示。
倾点、凝点是用来衡量液体石油产品低温流动性的常规理化指标。
对油品的生产、运输和使用都具有重要实用意义。
倾点、凝点偏高的油品因低温流动性差,故不能在低温下使用。
相反,在气温较高的地区或季节,没有必要使用倾点或凝点很低的油品,这是因为油品的倾点或凝点越低,其生产成本越高、产品可获量越少,这将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人们可以根据油品的倾点或凝点的高低,考虑在低温条件下进行运输、储存作业时应采取的措施,也可以用来评估某些油品的低温使用性能。
但在评估多级内燃机油、车辆齿轮油的低温使用性能时,除倾点外,更应以低温动力粘度、边界泵送温度,成沟点为主要参数。
倾点和凝点都是油品低温流动性指标,两者无原则的差别,只是测定方法稍有不同。
同一油品,一般来说其倾点高于凝点大约为2℃~3℃。
在选择使用润滑油时,一般要求它的凝点应比使用环境的最低温度低5℃~7℃。
7、什么是闪点?其实用意义是什么?合成润滑油是通过化学合成方法制成较高分子的化合物,再经过调配或进一步加工而成的润滑油。
合成润滑油的种类很多,按化学结构可分为酯类油、硅油、氟油、磷酸酯和聚烯烃油等。
一般来说,与矿物油相比,合成油具有以下特征:1、具有优良的粘温性能和低温性能大多数合成油比矿物油粘度指数要高,粘度随温度变化较小。
在高温粘度相同时,大多数合成油比矿物油的倾点(或凝点)低,低温粘度小。
2、具有良好的高温性能合成油比矿物油的热安定性和热氧化性要好。
热分解温度、闪点和自燃点要高。
故而允许在较高的温度下使用。
3、优良的化学稳定性和抗燃性一些合成油具有特别优良的化学稳定性和抗燃性,使它们在国防和化学工业中获得广泛应用。
4、抗辐射性好某些合成油具有很好的抗辐射性,是原子能工业和国防建设中不可缺乏的润滑与密封介质。
5、具有较低的挥发性合成油通常是较纯的化合物,其分子量与沸点范围较窄,挥发性比同粘度的矿物油要低。
故使用时蒸发损失较小,可延长油品的使用寿命。
使用合成润滑油时,特别要注意它与润滑系统橡胶等非金属密封材料的适应性。
应选择与它相完全适应的橡胶密封件。
这是因为与矿物油相适应的丁腈橡胶等密封件,可能与多数合成油不相适应。
因此,在选用合成油时必须事先进行相关评定试验。
ﻫ我公司使用的基础油情况如下:矿物油:II类基础油:韩国双龙公司500N250N 150N台湾台塑石化500N 150NIII类基础油:埃克森美孚 100N 200N合成油:美国雪佛龙-菲利普斯聚α烯烃PAO8 PAO6添加剂:添加剂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影响润滑油物理性质的添加剂,如降凝剂、粘度指数改进剂或增粘剂、抗泡剂等;另一类是在化学方面起作用的添加剂,如清净剂、分散剂、抗氧剂、防锈剂、极压抗磨剂、防腐剂、摩擦改进剂、乳化剂和抗乳化剂等。
现在基本都使用复合添加剂,添加剂公司根据油品配方将各种单剂配对好,提供给润滑油调和厂家。
全球四大添加剂是:雪佛龙润英联雅富顿路博润五、内燃机油知识及常见问题1、汽车发动机润滑系统结构及工作方式简介。
汽车发动机润滑系统主要包括油底壳、集滤器、输油管路、机油泵、机油滤清器、机油冷却器、主油道和通往个润滑油部位的油道,其结构如下图所示(见第几页):其工作方式为混合润滑,既有压力循环润滑,也有飞溅润滑。
压力循环润滑是指油泵在一定的压力下,将润滑油通过油道连续送到高速重负荷的摩擦表面,如曲轴轴承、连杆轴承、凸轮轴承等。
至于轻负荷,速度较低的部位,则利用飞溅起来或重力落下来的机油来润滑。
如:由曲轴及连杆下部油匙把曲轴箱中的油溅起甩到曲轴箱周边的部件(活塞、气缸、轴承等)进行润滑。
2、内燃机的工作特点是什么?内燃机与其他机械相比,其摩擦部位的工作条件和使用环境有许多特殊性。
特别是随着内燃机向高速度、高强度、大功率、长寿命和更严格的环保要求等方面的发展,这种特殊性更为突出。
归纳起来,现代内燃机的工作特点为:1、温度高、温差大内燃机摩擦部件除受摩擦热的影响外,更受燃料燃烧产生的高热影响。
故在内燃机持续工作时,各摩擦部件的温度都很高,如活塞顶和气缸壁的温度在250℃~300℃之间。
而发动机在冷机启动时,其零件温度与环境的最低温度接近,故在冷启动和刚运转时,其摩擦面易发生干摩擦或半干摩擦。
2、负荷重现代内燃机热效率高、功率大、重量轻,因而各运动部件摩擦面的单位摩擦负荷和冲击负荷很大。
3、运动速度快现代内燃机曲轴的转速多在1500~4800转/分之间,活塞运动速度高达8~12米/秒。
至使摩擦面形成润滑油膜十分困难。
在活塞与气缸壁之间经常处于边界润滑状态。
4、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吸入空气中的粉尘会进入气缸,燃料燃烧后的废气和固体排放物,以及润滑油的氧化漆膜,积炭和油泥等沉积物,都会加速部件磨损、增大腐蚀、缩短其使用寿命。
3、内燃机油应具备的基本性能有哪些?内燃机的种类、机型和使用条件不同,对其所用内燃机油的性能要求也有所不同。
但是,不论什么品种、牌号的内燃机油,都应具备如下基本性能:1)、适宜的粘度,良好的粘温性能油品的粘度过大和粘温性能不好,在低温启动时会使摩擦面不能及时得到充分润滑,而增大磨损;此外,粘度过大的油品其内摩擦阻力大,将增大燃料的消耗。
油品粘度过小,则会造成密封作用差,机油耗量增大和油膜强度不足而引起磨损增加。
2)、具有良好的清净分散能力清净分散性好的内燃机油能减少油品氧化胶状物和积炭的生成,并能将其悬浮在油中。
同时能将摩擦零件上的沉积物清洗下来,保持部件的清洁。
3)、抗氧化能力强,热稳定性能好内燃机油在发动机气缸、活塞及其他热部件表面上处于薄层状态。
该润滑油膜同时受到氧、高温和金属的催化作用,产生氧化聚合与裂化反应,在高温部件,如活塞的环槽、内壁、侧面及气缸壁与进、排气阀等处形成漆膜、沉积物与积炭等。
从而会导致发动机散热不良、温度升高、活塞环粘结、气缸密封性变差而使机油窜入气缸被不完全燃烧,而产生大量积炭与漆膜并增加了机油的消耗量。
此外,燃烧室的废气和未燃烧的燃料窜入曲轴箱,使机油受到稀释和污染。
其最终结果是使发动机功率下降,燃料消耗量增大;机件磨损及故障增多,严重时造成烧瓦(抱瓦)事故。
为减少发动机上述故障和避免事故的发生,应生产和使用抗氧化能力强、热稳定性好的内燃机油。
4)、有良好的润滑性、极压抗摩性内燃机轴承的负荷较重,而气缸壁上油膜的保持性又很差,这就要求内燃机油应具有良好的润滑性,以减少摩擦磨损和摩擦阻力;凸轮-挺杆系统间歇地处于边界润滑状态,易造成擦伤和磨损,而连杆轴承要承受冲击负荷作用。
因此,内燃机油应具有良好的极压抗摩性能。
5)、有良好的抗腐蚀性和中和酸性物质的能力现代内燃机因强化程度高、负荷重,其主轴轴承与曲轴轴承都使用机械强度较高、耐磨性好的合金,如铜铅、镉银、锡青铜或铅青铜等合金。
这些合金抗摩性好而抗腐蚀性却很差。
为此,要求内燃机油应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以保障整个润滑系统的合金等金属材料不被腐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