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日常护理流程入院接待↓↓↓↓↓注意事项:1.若患者是空腹入院应立即通知主管医师主管护师查患者后根据病情开出相关的检查单,护士查对无误后为患者抽血同时告知患者还要做的检查项目、时间和注意事项,并介绍负责送检的人2.告知患者如用餐有特殊需求,通知护士。
3.向患者和家属强调物品保管、防火、防盗、放跌扑、请假等制度。
4.若急危重症患者入院,护士应迅速通知医师,前去检查患者同时为患者吸氧开通静脉通道等并准备相应的抢救用物5.嘱患者更换患者衣服检查开水壶有无新开水。
入院患者接诊流程作业指导:1、若患者空腹入院且急需做辅助检查时,立即通知主管医生、责任护士查患者后,根据病情开出相关的检查单,护士查对无误后,为患者抽血,同时告知患者需要检查的项目、时间及注意事项。
2、如患者需特殊饮食或禁食,护士及时告知。
3、告知患者及家属妥善保管财物、注意防火、防盗、防跌仆、离院请假等制度。
4、若急、危、重症患者入院,护士应迅速通知医生,同时为患者吸氧、开通静脉通道等,并准备相应的抢救器械及用品。
安排辅助检查流程作业指导:1、病情危重者,如需辅助检查者,必须由医生护士专人陪同。
2、告知患者或陪护人员准时做辅助检查,不可提前或推迟检查。
3、护士为患者做好检查前的准备工作,如清洁灌肠、口服给药等。
作业指导:1、交代家属不可私自带患者外出检查,必须由医护安排。
2、所需检查时间较长时,应向患者交代相关的注意事项。
3、使用轮椅、车床运送患者时,不可离开患者,等候电梯或检查时要上锁。
4、准时送患者检查,不可提前或推迟。
车床运送患者流程作业指导:1、搬运时注意患者的安全及舒适,动作要轻稳,不可触及患处,并注意观察病情,对神志不清或烦躁的患者,须有医护在车旁守护,以免发生意外。
2、多人搬运时,动作应一致,尤其是脊柱损伤的患者必须同步用力抬起,使脊柱保持一直线。
搬运骨折患者时,应先固定好骨折部位。
3、平地推行时,患者的头部应近推行者一端,便于观察病情,推行速度不能过快,上下坡时患者头部应在高处一端,以免引起不适4、如有输液者,须护士陪同,注意固定穿刺部位及补液速度,防止回血或针头脱出。
5、推车进门时,想将门打开,不可以用车撞门或墙,以免振动患者或损坏建筑物。
6、如送检过程中,患者病情变化,需急救应就近处理,并尽快电话通知科室。
轮椅运送患者流程作业指导:1.冬季注意保暖,尤其是双下肢盖被保暖。
2.推轮椅下斜坡时,速度要慢,送检者以退行的方式,以保证患者在高处,患者的头及背应向后靠并抓紧扶手,以免发生意外。
3.随时观察患者面色、有无疲劳及头晕不适等。
4.如送检过程中,患者病情变化,需急救应就近处理,并尽快电话采血标本流程紫色帽的抗凝管红色帽的作业指导:1.多管采集换管时应反折采血针,防止血液流出造成污染,拔针时要反折采血针针管。
2.除红色无抗凝管不摇匀外,其他颜色的抗凝管均摇匀,摇匀方式为颠倒180度3~8次。
3.在多管操作时,应边摇匀,边采血,有抗凝的采血管采血量应准确,以免影响抗凝效果。
4.禁止用注射器带针头将血液打入采血管内,以免造成溶血。
5.禁止在输液同侧采血,以免影响检验准确性。
6.住院患者血标本在次日早晨7:30送到检验室。
晨会交班流程作业指导:1、交班时声音要响亮,仪表要端正。
2、其中的诊断指第一诊断。
3、交班者应熟悉患者的病情,重点交代入院后患者的病情变化,以及病人的夜间睡眠情况。
床边交班流程晨间护理流程作业指导:1、及时掌握病情变化,了解患者的需要,及时为患者解决问题,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2、保持患者皮肤、口腔、会阴清洁,无臭味。
3、对于病情允许者,鼓励其自行完成洗脸,漱口、梳头等活动,以促使患者进行适当的生活自理活动,以利康复。
4、保持床铺平整、干洁,无湿、污,无杂物。
5、保持床旁桌干净,用物摆放整齐,水壶放在床头桌上,桌面留有适当的空间以利患者使用。
6、每天更换氧气湿化瓶内的冷开水:不使用的墙壁氧气表湿化瓶和墙壁吸引器应及时收起。
7、地面无垃圾、杂务:垃圾桶放于床下面,便盆放于床下的架子上。
8、按患者的实际需要开、关门、窗,按医院制度规定开息灯,应注意节约。
9、高间卫生间保持清洁、无臭味、无积水。
护理查房流程作业指导1.重视患者主诉,注意病情变化(如生命体征、输液、输血的情况,各种管道、服药情况,口腔、皮肤、会阴部清洁情况等)。
2.如患者不配合翻身时,应详细做好解释工作。
3.如患者不在时,要马上追踪直至查明去向为止,必要时联系家属并报告护长及总值班。
4.护士单独值班因查房离开办公室,要交代值班医生代为接听呼叫和电话。
查房次数按级别护理要求。
交接班流程作业指导:1、交班护士应为下一班做好准备工作。
2、交班内容清楚,交班前检查工作落实情况,治疗及时间性治疗(如肌注、静推、口服药及当班医嘱)的完成情况。
3、接班护士接班时应做好记录,接班后如发现上班工作有遗漏,要及时核查解决。
4、交班护士及接班护士应共同巡视病房,危重、手术及特殊患者应床边交班并检查皮肤有无受压潮红,特别是骨突处。
如有异常及时处置。
便盆的使用流程作业指导:1、使用新便盆时,要先检查(用手摸)便盆内口边缘,如果发现粗糙或便盆有裂缝不能给患者使用。
2、放、取便盆时患者臀部抬高要有足够的高度,不要强行放取,以免刮损患者皮肤。
要清楚便盆的各个部分的作用,不能用手抓倒出口。
3、若大小便污染了中单、衣服、被褥要及时更换。
4、天气寒冷时要注意患者的保暖。
5、在送大小便倾倒的路程中,要用报纸遮盖便盆,以免影响环境卫生。
6、倾倒大小便时,要将棉签,开塞露等物品分开,放到黄色垃圾袋中,不能倒进厕所以免堵塞。
气圈的使用流程作业指导:1、气门放在双大腿之间,避免受压引起气圈性压疮。
2、充气不可过满或过少,根据患者的体型选择。
3、肥胖者不宜使用气圈,因局部压力重,用气圈反而影响血液循环,易引起气圈性压疮。
气垫床的使用流程作业指导:1、使用过程中要经常检查气垫床充气管是否有折叠,若不能正常充气而没有及时发现易发生气垫床性压疮。
2、二便失禁的患者最好在气垫床上铺中单在铺大单,以防二便渗漏到气垫床上难以清洗。
3、避免使用扣针、针头等锐器损伤气垫床。
预防褥疮交班流程注意事项:1、如患者或其家属拒绝翻身的,向其说明后果,解释后患者或家属仍拒绝时,应于护理记录单中详细记录。
2、新手及转入的患者要全面皮肤情况,每天交班除了检查骶尾部骨突部位外,还要注意疏忽的部位:枕后、耳廊、足小趾膝内侧等。
3、除了检查皮肤情况外,还要检查患者身上是否有热水袋、是否被烫伤等。
4、各班患者有病情变化时要及时设翻身卡,巡视卡每周消毒一次。
5、带入或院内发生褥疮的要及时填写褥疮登记本及褥疮登记表,及时设翻身卡。
6、不能未翻身先签名,更不能无翻身照签名。
安全防范流程作业指导:1、责任护士严格执行巡视制度(尤其是夜间),消除一切危险因素。
2、定时检查床栏完好性,对不配合者,应与家属沟通后,使用适当约束,注意约束时局部应使用棉垫保护,防损伤。
3、食物应去核、刺,以防患者误食,误吞;需及时提醒和耐心劝导患者按时服药,并严格药物管理。
4、密切观察住院患者的动向,加强看护,不宜让患者单独外出,以防患者自杀、自残、走失等以外发生。
5、使用热水袋时,注意水温,外包布套,不能直接接触皮肤,局部使用时不宜过长,做好交接班,定时巡视。
6、照灯时,注意灯距、时间,外敷刺激性强的药物,不能与照灯同时进行。
7、患者裤子不宜过长,防绊倒;宜穿平底鞋,防滑,大小合适。
8、进食时:进食速度宜慢,防呛咳和窒息。
约束带使用流程作业指导:1、若无特制的约束带,可用大单代替,固定膝部和肩部。
2、约束松紧要适宜,满足患者身体基本活动需要,保持肢体功能位。
3、使用保护具期间,要经常巡视,观察肢体的血液循环情况,如:肤温动脉搏动,皮色等情况,如有异常,及时调整,保证患者安全。
铺备用床流程作业指导:1.床扫床刷应经过消毒液浸泡、清洗。
2.骨科腰腿痛及腰椎骨折患者选择床垫较硬的一面。
3.有患者进餐时应暂停铺床。
卧床患者更换床单流程作业指导:1、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勿过多暴露患者,以防受凉。
2、操作中各管道安置妥当,防止折叠、脱出及管内引流液逆行。
3、移动患者动作轻柔,注意安全,防止坠床,必要时用床栏。
4、特殊感染被服按规定消毒处置。
护理记录流程作业指导:1、记录前要详细了解病情,做到实事求是,保证内容真实可靠。
2、如果发现所了解的病情与医生的记录有矛盾或不相符,要与医生沟通,使记录内容与医生病情记录相一致。
3、记录要及时,如新入院患者要当班完成,抢救完后要马上立即记录。
4、记录时注意要使用医学术语,语句要通顺,记录内容准确、及时、重点突出、简明扼要、有连贯性、突出专科护理和健康教育且要点要有针对性。
5、病情描述中不要使用模棱两可的字句。
6、书写的格式要规范,各项内容填写要齐全、无漏项,保持卷面清洁,无错别字,手写时不能超格,切忌涂改、粘贴、刀刮等。
7、用蓝钢笔书写,电子病历者记录后打印出来的内容要与电脑保存的内容相一致。
8、记录完毕后要核对一次,保证无错漏。
9、每一次记录后都要双签名。
不同患者的书写内容及顺序要求:⑴新入院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入院时间→由门诊或急救→入院方式(步行、轮椅、平车)→入院时生命体征→主诉→诊断→入院时症见→过敏史→执行治疗情况→需下一班注意或完成的有关事宜。
⑵术前一天:精神状态→寒热→头身→专病主症→胃纳→二便→拟送手术时间、地点、麻醉方式、手术名称→术前准备及术前指导落实情况→患者的心理状态→需下一班继续注意或完成的有关事宜。
⑶手术当天记录:手术时间→送手术地点→麻醉方式→手术名称→术中特殊情况→术毕返病房时间→回病房时及测得的生命征→术后治疗情况→术后级别护理→术后饮食→术后特殊情况及监测结果→术后护理措施落实情况→写记录时患者的病情及主诉→需下一班继续注意或完成的有关事宜。
⑷手术当天、术后第一天需每班记录,术后第二、三天至少日班记录一次,夜班视病情记录,之后每三至四天记录一次,有特殊情况随时记录。
⑸门诊小手术、特殊检查或治疗(如激光手术、内窥镜检查、化疗等);小手术或检查、治疗的时间→送手术或检查、治疗中的地点→麻醉方式→手术或特殊检查治疗的名称→术中或检查、治疗中的特殊情况→回病房后及测得的生命体征→术后或检查、治疗后的特殊情况→术后或检查、治疗后的特殊情况(如不良反应)及监测结果→护理措施落实情况→写记录时患者的病情及主诉→需下一班继续注意或完成的有关事宜。
⑹以上患者日间记录时间应在7:00—17:00以后,上夜班记录时间可在17:00~7:00时间段记录,若有病情变化随时记录。
⑺普通患者:精神状态→寒热→头身→专病主症→胃纳→二便→执行治疗情况→着重记录护理措施及健康教育落实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