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梅兰芳蓄须》优秀教案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梅兰芳蓄须》优秀教案

23 梅兰芳蓄须(略读课文)
【教学目标】
1.认识“蓄、迫”等1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根据课题或课文记叙的事情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4.初步感知课文的内容,感受梅兰芳高尚的爱国情感和坚定的民族气节。

【教学重点】
1.认识本课生字,会写本课生字,正确理解本课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概括文章大意。

【教学难点】
1.能根据课题或课文记叙的事情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2.初步感知课文的内容,感受梅兰芳高尚的爱国情感和坚定的民族气节。

【教学课时】1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本课的字词。

(重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
3.能根据课题或课文记叙的事情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重点)
4.初步感知课文的内容,感受梅兰芳高尚的爱国情感和坚定的民族气节。

(难点)
【教具准备】课件(笔顺动态演示朗读音视频建议使用小学课件)
板书设计
23 梅兰芳蓄须
梅兰芳
避港拒演强烈的爱国情怀
蓄须明志
自伤身体崇高的民族气节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
1.“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为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充满兴趣地学习。

联系
实际,用戏曲引出主人公,引入新课。

2.从教学实际出发,将课件作为学生与文本交流、师生情感交流、协作的工具,创设学习环境的工具。

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为学习语文奠定情感基础。

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

3.在课前我自己做了大量的资料查阅,积累了有关梅兰芳的相关故事,用典型的事例来烘焙人物的性格特征,使得梅兰芳这个人物形象能够更深入的进入到学生的视野中,引起学生的感官条件反射,同时我也会加大对梅兰芳细节品质的引导,通过相关的影视作品和故事让学生了解梅兰芳,再结合当时人物所处的历史背景,突显人物的性格特征和优良品质。

不足之处
阅读的时间不够充分,读的形式还可以更灵活。

23*梅兰芳蓄须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宁、要”的读音。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深入地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3. 感受梅兰芳的爱国情怀和民族气节。

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
通过阅读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在阅读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感受梅兰芳的爱国情怀和民族气节。

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准备:
课件、梅兰芳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戏曲吗?说一说你听过谁的戏曲?指生说。

2.请同学们看屏幕(出示梅兰芳照片),你认识他吗?生:认识。

引出课题并板书。

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讲述了他生平中一段令人感动的事迹。

二、初读全文,读通读顺。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将课文读通读顺。

2.注意多音字“宁、要”的读音。

三、细读课文,理解感悟。

1.让学生带着以下问题,一边默读,一边思考:
(1)课文写了梅兰芳哪几件事?
(2)梅兰芳的表现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2.在学生与文本直接对话的基础上,组织讨论交流,可先分小组,然后在全班汇报。

3.根据学生的反馈,老师加以总结。

(1)课文写了梅兰芳四次据演,分别是:①避港拒演;②蓄须拒演;③卖房拒演;
④自伤身体拒演。

(2)梅兰芳是一个非常爱国的京剧大师。

四、品读感悟,个性解读。

1.研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勾画圈点、批注,加深自己的感悟。

圈点勾画出体现梅兰芳爱国情怀的词语或句子。

2.汇报交流:
(1)学生研读之后就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汇报。

学生在汇报梅兰芳避港拒演中的表现时,请学生结合具体的句子,谈谈自己的理解,然后带着体会去读。

(2)抓住重点词、句理解:
①视舞台为生活,视艺术为生命
②到了深夜,梅兰芳关紧门窗,拉上特制的厚窗帘,才能在寓所悄悄地细声吟唱,这对于他来说已经很知足了。

(3)教师提问:这句话你读出了什么?学生谈出自己的体会。

(4)引导学生体会“尽管他视艺术为生命,但在民族存亡关头,他毫不犹豫地将艺术让位于民族气节。


3.学习梅兰芳在蓄须拒演中爱国情怀的体现。

(1)图文结合,深入理解。

①教师出示蓄须前后的图片,进行对比理解。

②师补充资料:京剧里旦角的资料。

帮助学生理解:为什么蓄须之后梅兰芳就不能登台了。

(2)读句理解,深刻感悟。

教师引导学生读出有关的句子,理解体会。

4.学习梅兰芳在卖房拒演中爱国情怀的表现。

(1)指名学生朗读第4段,理解内容。

(2)这一段是怎样体现梅兰芳爱国情怀的?
通过对比的手法,不演戏——没有经济来源,生活过得拮据。

演戏——生活立马优越起来。

但是梅兰芳拒绝了优厚的条件,宁愿卖房度日。

可见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民族气节。

(3)读句理解,深刻感悟。

出示句子:他宁可卖房度日,也决不在日本侵略者的统治下登台演出。

“宁可……也决不”突出了梅兰芳意志的坚定,至死不渝。

仿写:宁可……也决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学习梅兰芳在自伤身体中爱国情怀的表现。

(1)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学生默读5-7自然段,找到重点词语“斩钉截铁”“办法”进行理解。

教师抓住“办法”提出:他的办法指的是什么?
学生汇报自己的理解。

(2)再读课文,加深理解。

教师指导朗读(读出人物的斩钉截铁)
学生练习朗读,教师指名朗读。

6.学习最后两个自然段。

教师激情导语:是啊,凭着满腔的爱国情怀,凭着高尚的民族大义,梅兰芳承受着无尽的痛苦终于击碎了侵略者的痴心梦想,他的艺术让人喜爱,他的民族气节让人敬佩。

(1)学生齐读课文,谈自己的理解。

(2)教师讲解,学生体会。

五、通读全文,整体感悟。

(1)学生自由练读。

(2)指名读文。

学生汇报出全文的主要内容,及所表达的情感。

六、情感升华,激情总结。

茫茫青史写春秋,为了民族大义,为了中华的尊严,一代大师挺直了脊梁,他高尚的情操照耀着万代千秋。

相关主题